海滨小学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6744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滨小学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滨小学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滨小学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 滨 小 学集体备课情况记录2013-2014学年上学期海滨小学集体备课签到表序号教师姓名序号教师姓名1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1020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2013.11.28地点办公厅主备人黄美莲参加对象全体语文教师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语文 25、七律.长征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维度”来考虑,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诗句,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教学重点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的运用,了解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资料教学方法1、采用录音磁带、电影等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 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2、本文是一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史诗,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课型课时2课时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教师建议 一、 预习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二、导入 由长征的历史背景导入:先让学生发言,然后老师总结: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三同学合作学习,正音释义。 七律( l ) 逶迤( wiy ) 磅礴( pngb )云崖( y ) 岷山( mn ) 四、整体感知课文 1、 播放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 2、 学生听后自由朗读,体会诗意。(合作学习:1、正音。2、借助工具书以页下注合作弄懂课文意思。) 3、 学生齐读课文。 4、 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品味诗中画面 1、 创设问题情景:诗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从全诗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征之“难”?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 (请学生在书上自主圈点勾画,然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运用艺术夸张手法突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2、创设问题情景: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选择你喜欢的一个画面,说说为什么喜欢?(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交流评价) 3、 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而诗中为何只描写了这几幅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六、教师引导,深入研读。 “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寒” 字寓意深刻,给人以多样化的理解。有人认为,“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寄托着对死难战士的无限哀思。有人认为,“寒”字既烘托出沪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沪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也有人认为,“寒”字用来烘托沪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还有人认为,“寒”字意味着在革命洪流面前顽敌的寒栗。你同意哪一种看法?或者另有自己的见解? 那么“暖”字你又有哪些见解? 答案不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但上面所列的第三种理解比较自然,更合乎情理。第二种理解次之。 七、全班同学齐声背诵这首诗。 八、作业: 1背诵诗歌。 2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 3拓展阅读 。 推荐书目:毛泽东诗歌鉴赏毛泽东诗词探索毛泽东和诗等。学生交流毛泽东描绘长征的诗词,如忆秦娥 娄山关等,做读书笔记。 这篇文章是关于红军长征时的故事,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长征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他们没办法真实地体会到长征时艰险的情景,因此我选择了先来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更真实地了解长征的过程。“暖”与“寒”是比较难理解的,它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快乐与强渡大渡河的悲壮与惊险。可采用读资料、看视频的方法,谈感受,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长征精神。 板板书设计书设计25.七律 长征 毛泽东远征难: 逶迤、磅礴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千里雪 更喜、尽开颜) 只等闲: 细浪、泥丸 (夸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