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屯一年级人文学科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6531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屯一年级人文学科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屯一年级人文学科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屯一年级人文学科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三小学 一 年级 1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四星 期教 师邢春梅课 题字与画教 学目 标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难点: 通过反复训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具学具图卡、字卡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三、看图猜字练习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1出示图卡,学生猜字。2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四、学习“日”和“土”1出示图卡: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3读字。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五、学认图标,口头组词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2练习口头组词。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五三小学 一 年级 2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二周星 期教 师邢春梅课 题古诗:山村教 学目 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教学重点难 点教学重点:识字和感悟、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了解诗意,感受诗的意境。教具学具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以图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2、大家说的真好!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叫邵雍的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山村”。(板书课题:山村)请大家一起读课题。二、初读古诗。1、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遍这首诗。(范读)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请举手的学生模仿着跟着读)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不会的小朋友认真听别人是怎样读的。2、通过你的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字,到投影前指着字带大家读。3、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都读的好,就互相奖励一个小星星。4、谁觉得自己读的好,想读给大家听?(指名23人读)谁来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读的挺有诗意的。我觉得他们读的声音很宏亮。)三、小结,学生谈感受。(生:老师,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想伴随着音乐读一遍。)全班配乐朗读。四、作业:将古诗背诵给家长听。五三小学 一 年级 2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三周星 期教 师邢春梅课 题书写汉字教 学目 标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学认9个汉字,理解字与画的关系。难点:让学生理解汉字与图片的相似点,激以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具学具字卡、图卡、学生写字书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图学习了8个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二、出示生字,明确本课学习任务这节课我们要学会9个生字,下面老师贴出字卡,请同学们看到认识的字就轻轻地点一下头,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轻轻地摇一下头 。老师贴字卡三、学习第一组生字“禾 竹 鸟”1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据图猜字并说理由2讲解“禾苗”的意思 禾苗就是庄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庄稼的样子来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3比较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小组合作。4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5读生字。四、学习第二组“目 马 鱼”小组合作学习:1.看图说字音 讨论:眼睛图旁边为什么是个“目”字。2.比较字与图,说相似之处。3.读生字。五、第三组“人”“口”“木”由学生自己学习六、游戏看谁反映快。要求:老师任意指一幅图,学生要迅速举出相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七、口头组词一字开花人八、完成练习书写汉字:目 马 鱼 人 口 木五三小学 一 年级 2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三周星 期教 师邢春梅课 题古诗:古朗月行教 学目 标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教学重点难 点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了解诗意,感受诗的意境。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朗读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 二、整体感悟,指导朗读。 师: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盘。又以为它是梳妆用的镜子,飞到蓝蓝的云上了。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来把古诗读好。 (1)学生根据课件读古诗。 (2)教师范读。(要求注意听老师读,划出停顿和重音。) (3)学生练读。(4)赛读。 (5)学了这首古诗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图文结合,感悟、理解古诗。1、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小李白把月亮叫作了什么?2、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玉石的盘子,可好像不像盘子,瞧,月亮更像什么呢?3.配乐朗读古朗月行。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五、布置作业 1、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2、把古诗背给家长听。五三小学 一 年级 2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五周星 期教 师邢春梅课 题古诗绝句教 学目 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2、能有感情背诵诗歌绝句教学重点难 点教学重点:了解古诗所描写和景象教学难点:背诵绝句教具学具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 1、课件演示:“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 学生观察黄鹂是什么样子的,柳树是什么色彩,以及黄鹂在柳树枝头干什么。 2、学生想像黄鹂会歌唱什么?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前的画面,再有感情朗读。 4、学生说诗意并朗读。 5、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情意境,有感情地吟诵。 二、读中感悟,理解诗意 1、边看插图,边听教师范读。 2、借助拼音自读古诗,读懂诗文内容。 3、借助插图评古诗。小组讨论诗意。 4、全班交流,质疑释疑,理解大意。三、学生自背古诗,自配动作。 (1)小组交流、推选。 (2)全班交流。 (3)谈谈体会。四、布置作业:将古诗背给家长听。五三小学 一 年级 2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六周星 期教 师邢春梅课 题古诗:画 鸡教 学目 标1、认识5个要求认识的字,会写3个字。2、学生能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朗读并背诵这首诗。难点:学生能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具学具生字卡、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图文结合,初感诗意。1、出示插图,请大家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引出鸡)2、鸡在干什么?(叫)3、认真观察图上的鸡是什么样子?(雪白、红冠子)二、学习古诗。1、同桌互读古诗。2、指名读,生并评价。3、指导朗读。(1)“头上红冠不用裁。”师:鸡头上漂亮的红冠子,还用不用剪裁加工了?“不用”这两个字应读重一些。(2)“满身雪白走将来。”师:大家认真听哪几个字应重读?(白、将)重读。(3)“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师:公鸡一生不敢轻易的鸣叫,因为雄鸡报晓千家万户都将打开房门,开始第二天的生活。3、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三、学习生字。1、现在让我们和这首诗里的生字交朋友。(小组认一认、读一读、听一听)2、师检查纠正字音。3、开火车拼读生字卡片。四、学写生字。1、出示生字,记忆字形。2、指名上黑板书写,并评议。3、师指导书写,怎样把字写漂亮。4、给生字找朋友。5、先描红,再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每个字写两个,教师巡视指导。五三小学 一 年级 2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八周星 期教 师邢春梅课 题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教 学目 标1、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2认识本课的八个生字,学会笔画“竖折”,并学写“山、日”。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识字能力。难点: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小草是很不起眼的,但它很顽强、快乐地来的来到我们生活中,每一年的春天都因小草而生机勃勃。现在,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二、学习古诗:草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再自由读诗,了解诗歌大致的意思。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观察。4、小组讨论后汇报。(1)离离原上草广阔的大地上长满了青草。(2)看到这么多的草,你惊讶吗?读出你的感受来。(3)一岁一枯荣出示春、夏、秋、冬草图,让学生讲两幅图的不同理解诗意。(4)教师小结:一岁一枯荣是大自然的规律。大家看的袄这枯荣图有什么认识请读出来。(5)看春秋草图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6)教师小结:读到此句诗时,大家的心中对小草涌起了什么感觉,说一说。5、看到这样的小草,大家喜爱吗?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赞美、喜爱)5、朗读3、4句诗歌6、朗读全诗。7、背诵全诗。三、作业:将今天学习的古诗背给家人听。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五三小学 一 年级 2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九周星 期教 师邢春梅课 题古诗:悯农锄禾教 学目 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难点: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古诗。3、学习锄禾二、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3、自读古诗,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三、精读训练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2、当众交流。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4、讲解。对照板书练习背诵。5、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6、背诵锄禾。五三小学 一 年级 2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十周星 期教 师邢春梅课 题古诗:静夜思教 学目 标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教学重点难 点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了解诗意,感受诗的意境。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朗读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二、词句 诗中的“疑”,可联系诗句理解;“霜”,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低头”、“举头”这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 三、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四、细读古诗 1.互相交流,读懂了哪些词句。如,说说自己见过的“霜”,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 2.配乐朗读静夜思。 五、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六、布置作业 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五三小学 一 年级 3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十二周星 期教 师郭玉红课 题早发白帝城教 学目 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高兴,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借助文中动画,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心情难点:了解诗意,感受诗的意境。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前,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有关李白的故事,想听吗?(想)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李白因受牵连蒙冤获罪,流放到很远很远,荒无人烟的夜郎城。(师声音低沉)一路上,他的心里极其悲伤,他走呀走呀,途中经过江陵城,沿地势险要,江水湍急的三峡逆流而上(出示地图动画)。当小舟慢慢的,慢慢的行驶到白帝城时,突然他接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师声音激动)“他无罪了,可以获得自由了”,欣喜如狂的他决定顺水行舟(点击小舟)返回江陵城,途中便写下了一首世人传诵的古诗早发白帝城。二:理解诗意,感悟意境 1、欣赏这首诗(播放带着配乐的朗诵) 2、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想说些什么? 3、谁愿意把诗读给大家听听.其余同学要注意听,是否读正确了。 4:讨论第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朝”是“早上”的意思, 早上李白告别了白帝城,看见了彩云。 5、读懂“两岸猿声啼不住”,是李白在回江陵城时,听见两岸的猿猴在不停的叫,船行的特别快。在三峡一带猿猴特别的多,正因为船疾驶而过,作者来不及欣赏两岸的美景,耳旁只留下猿猴的叫声,所以书中下一句便写出“轻舟已过万重山”。 “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是指很远的路, 诗中有这样一个“轻舟”,可不可以把它换成“小舟”,能说说理由吗?大家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李白去时和回来心情不一样,坐的同是一艘小船,但感觉不一样,去时可以写成“小舟”回来就该改为“轻舟” 6、(出示三峡猿猴图)猿猴的叫声很凄惨,常有“杜鹃啼血,猿悲鸣”的说法,说的是猿猴的叫声很悲惨。 三、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给同学们说说?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峰,老师有个想法,课下同学们再收集几首有关李白的诗,或者唐诗,可以自己查阅资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我们来开个“唐诗交流会”,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好五三小学 一 年级 3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十三周星 期教 师郭玉红课 题古诗:画教 学目 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教学重点难 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教学难点:了解诗意,感受诗的意境。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猜过谜语吗?谁来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二、朗读感悟1让学生根据谜语,说说他们看到的春天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再次感受大自然的美。2读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质疑。如,为什么人走近了听,还是听不到水声?春天开的花,为什么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没谢?3表演想象,感悟诗意。在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根据个人的感悟配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如,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耳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明白这首诗写的是一幅山水画。4诗中有几对意思相反的词,要指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它们的意思。如,“远”和“近”意思相反,是比较而言的。可以举例说明,如,“教室里,第一排座位离黑板近,最后一排座位离黑板远。”“来”和“去”可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5指导背诵。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之后,基本能背诵。可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忆、背诵课文的方法,如,抓住“山、水、花、鸟”四个字来背诵,抓住“远”和“近”、“去”和“来”两组意思相反的词来背诵。三、再读古诗1通过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教师引读等多种形式来朗读,让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意,弄清诗句说的是画中的山、水、花、鸟,明白这是一首描写山水画的谜语诗,谜底是“画”。2创设情境,配上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如,远远地看画中的山,念第一句;贴近画侧耳听,念第二句;想象春天过去了,夏天、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但这画中的花儿还是开着的,念第三句;到画前驱赶鸟儿,念第四句。五三小学 一 年级 3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十四周星 期教 师郭玉红课 题古诗山行教 学目 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2、能有感情背诵诗歌山行教学重点难 点教学重点:了解古诗所描写和景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美的意境,背诵绝句教具学具课件 生字卡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 1、课件展示“满山枫叶”、“作者下车”、“观看枫叶”的画面。枫叶如此红艳,真叫人心旷神怡,我还要坐车登山,让帷幕遮住我的视线,真是太扫兴了,还不如快快下车,大饱眼福。看到满山的枫叶,我的血液往上涌,我的心在颤动,这经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更耀眼。1、说说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儿看出?2、说说你看到这些景物的感受。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情意境,有感情地吟诵。 二、读中感悟,理解诗意 1、边看插图,边听教师范读。 2、借助拼音自读古诗,读懂诗文内容。 3、借助插图评古诗。 4、全班交流,理解大意。三、学生自背古诗,自配动作。 (1)小组交流、推选。 (2)全班交流。 四、 背诵古诗。 分组背诵展示五三小学 一 年级 3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十六周星 期教 师郭玉红课 题古诗:登鹳雀楼教 学目 标1、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2认识本课的八个生字,学会笔画“竖折”,并学写“山、日”。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习新笔画。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识字能力。难点: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播放鹳雀楼的录像。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3有一个古人他到了鹳雀楼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听听吧!做好指读姿势。播放配乐朗读登鹳雀楼4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你准备好,小声地方跟着老师读一读。二、理解古诗意思1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2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3见到美景,你再来读诗,读出你的高兴与喜悦吧!4我们看着黑板上的诗,听着音乐,配上手上的动作,现来读读。三、读文后识字过渡句: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1文中“白日”“依山尽”变红,指名读。2“黄河”“入”变红,指名读、抢读。3“千里目”变红,小老师带读。4、这么美的诗你们能背下来吗?孩子们试着自己背一背。给一定时间自背后指名背。2到3人背。四、作业:将今天学习的古诗背给家人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五三小学 一 年级 3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星 期教 师郭玉红课 题笔顺规则二教 学目 标1、掌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2、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具学具田字格 写字书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激发学习兴趣二、学习笔顺规则1、出示汉字:古 光 请小朋友书空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出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2、出示汉字:儿 以 请小朋友书空,总结出笔顺规则:从左到右 3、出示汉字:小 办 请小朋友书空,总结出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三、书写汉字1、出示汉字:去 真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汉字时要按什么笔顺规则书写?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4、出示汉字:的 村 这两个字要按什么笔顺规则书写?5、学生练习书写。6、出示汉字:永 业 这两个字要按什么笔顺规则书写?7、描一描,写一写 注意笔顺:兰 行 北 家8、评一评,改一改: 主 山 送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五三小学 一 年级 3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十七周星 期教 师郭玉红课 题古诗:咏柳教 学目 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大致内容。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难点: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具学具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咏柳) 2全班齐读课题。 3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4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5 、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二、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 (1)指名读。老师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然后指名读,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三、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3和同桌说。 四、 背诵古诗。五三小学 一 年级 3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十八周星 期教 师郭玉红课 题综合练习二教 学目 标1、复习竖折折钩、横折折撇等四种笔画和木字旁、三点水等四个部首的写法。2、按笔顺规则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教学重点难 点复习竖折折钩、横折折撇等四种笔画和木字旁、三点水等四种部首的写法,按笔顺书写汉字。教具学具汉字卡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笔画的写法 1、复习竖折折钩、撇折折折钩、横折折撇、横撇弯钩八种笔画的写法。 2、复习单立人、木字旁、三点水、草字头的写法。 3、练习书写笔画。 二、按横平竖直的要求写下面的字。1、出示汉字:有 可 坐 苦 位 请小朋友观察,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 三、书写汉字,注意字的笔顺。 1、出示汉字:不 六 黄 洒 湖 变 发 滴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汉字是什么结构,要按什么笔顺规则书写?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4、写下面的词语。江河 高山大海 桃林李树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五三小学 一 年级 3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十八周星 期教 师郭玉红课 题笔顺规则三教 学目 标1、掌握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2、按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正确、规范书写汉字。教学重点难 点难点:按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书写汉字。教具学具生字卡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激发学习兴趣二、学习笔顺规则1、出示汉字:用 向 请小朋友书空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笔顺规则:从外到内2、出示汉字:田 面请小朋友书空,总结出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3、出示汉字:我 书请小朋友书空,总结出笔顺规则:先主体后加点三、书写汉字1、出示汉字:网 闻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汉字时要按什么笔顺规则书写?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4、出示汉字:且 回 这两个字要按什么笔顺规则书写?5、出示汉字:代 成 这两个字要按什么笔顺规则书写?6、描一描,写一写 注意笔顺:匹 国 找 南7、评一评,改一改: 盖 式 间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小屯小学 一 年级 2 班 人 文 学科教案周 次第四周星 期教 师邢春梅课 题古诗:春晓教 学目 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 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教学难点:了解诗意,感受诗的意境。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解题:唐朝有位大诗人,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眠:睡眠、睡觉。闻:听到。啼:叫。四、练习朗读、背诵。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4同桌互背古诗。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