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洋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审查会议纪要.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6518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洋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审查会议纪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洋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审查会议纪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洋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审查会议纪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洋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会议纪要2011年8月1日,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在南京组织召开了通洋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工程二处、计划处、招标处、厅建设办、南通市高指、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立德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以及四位特邀专家(与会人员名单附后)。会议听取了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通洋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汇报,听取了咨询单位的咨询意见,各单位和部门有关负责人员、特邀专家对通洋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进行了充分讨论和评审。现将会议有关情况纪要如下:一、总体评价1、通洋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详实,设计原则明确,设计方案基本合理,符合“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南通至洋口港区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精神。2、设计采用的各项主要技术指标满足国家和交通部颁布的“强制性条文”、“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规定。施工图设计深度合适,图表内容较齐全,图纸清晰,基本符合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方法的规定。二、总体设计与路线1、施工图设计总体工程规模要与初步设计进行比较,严格控制工程规模和造价。2、施工图设计要尽量做深、做细,减少因设计原因产生的变更。设计文件要尽量便于施工单位执行标准化施工要求。3、说明书第8页中新沂,应改为如东;第15页中施工工期为四年,应以省发改委初步设计的批复工期为准,本项目建设工期为三年。4、主要技术经济表中线外工程改移道路、沟渠的工程量较大,建议进行核查,进一步优化线外工程设计。5、临时用地数量较大,请核查优化。6、路线纵断面总体上偏高,如TY-RD-2标K28+276.51处有一机耕通道接近竖曲线底部,导致填土高度较高。建议进一步优化纵断面设计。7、TY-RD-1标第二册缺“直线、曲线转角表”和“纵坡竖曲线表”,路线纵断面图缺第8页。8、TY-RD-2标K29+460K30+105段落采用两同向凹形竖曲线,直坡段长度偏小,视距不好。三、路基路面1、对于软基处理路段要重点设计,尽量减少工后沉降。尤其是通道处的软基处理要强化,避免因沉降而产生积水。对采用换填碎石土进行软基处理的通道要核算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2、特殊路基设计要重视松散砂土的处理。本项目以液化砂土为主,路基段钻孔较少,布置的静力触探孔没有进行液化判别,根据以往高速公路液化处理原则,路基段严重液化应采用振密挤密措施。对表层粉土、2层粉土,仅采用等载预压措施不能消除地震液化或汽车荷载振动产生的震陷影响。3、特殊路基设计图中的湿喷桩、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方案图中应注明桩径。TY-RD-1标的特殊路基设计图中缺湿喷桩复合地基方案图。4、取土坑的设置要综合考虑沉降用土、路基加宽用土、服务区及互通区用土等,保证取土坑数量足够。考虑到南通地区土质多为粉砂类土,取土深度是否能够达到设计深度3.5m,请核查。5、取土坑上部为低液限粘土,未列出其液限和塑限含水量及最佳含水量。6、对于过河、塘路基路段的河塘底部处理设计采用清淤后回填碎石土,考虑到南通地区地下土层多为粉砂类土,易形成泉涌或流砂,碎石土施工较难控制且效果不太好,建议清淤后采用碎石回填代替碎石土。过河、塘路段路基底部宜加设土工格栅。7、有关地质报告的几点意见。液化判别表中钻孔应标明里程桩号和工点名称,地质剖面图应标示液化地层范围;路基段应适当增加钻孔,根据综合钻孔资料确定液化地层的深度和性质,合理进行液化或软基处理;液化判别未注明按几度地震烈度判别。8、互通匝道与主线夹角处的边坡防护要强化。路面排水原则上全部采用集中排水,避免对边坡冲刷。四、桥涵及交叉构造物1、部分桥梁桥下净空富余较小,应考虑桥下被交路路面维护修理时可能会抬高,且近年来车辆撞桥的事故时有发生,如有可能,宜适当优化。2、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淀层厚度设计为小于0.2D(D为桩径,下同),由于不少桥梁桩底位于粉砂层内,清孔时间过长,是否会出现塌孔现象,请核查。3、钻孔灌注桩桩基底部素砼长度设计一般均为超过4D,实际上素砼长度不超过8D都属于安全,建议适当加长素砼长度,以节省钢筋用量。4、台后填土高度为45米的桥梁,在南通地区桩基设计采用单排桩是否合适,其桩顶位移是否超标,对伸缩缝是否有影响,请核查。5、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孔道灌浆设计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但波纹管设计采用的是金属波纹管,考虑到不易于施工,建议宜改为塑料波纹管。6、部分桥梁锚具间距布置偏小,不能满足局部受压区截面尺寸要求,请核算锚下砼的抗裂安全性。7、说明中关于“锚下张拉控制应力con=0.75fpk=1395Mpa(未扣除锚圈口损失)”的描述有误。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与锚口摩阻无关,只有锚外张拉应力应增加被锚口损失的拉应力,建议将“(未扣除锚圈口损失)”删除。8、部分中桥桥墩盖梁尺寸偏大,宜进行优化。9、板梁通用图中设计存梁期为不超过60天,实际施工难度较大,宜适当放宽存梁期。另外建议要加强板梁铰缝的设计。10、遥望港大桥 图SIV-3-1-16中,该桥翼缘根部厚度为70cm,横向预应力张拉时,其根部下缘将出现较大的预加拉应力,建议复核在有重车作用于箱梁顶板时,是否会出现裂缝;横向预应力筋的重心位置位于箱梁顶板中面以上5cm处,对顶板横向抗弯不利,建议考虑活载、日照温差等综合作用下,箱梁顶板是否会出现下缘的纵向裂缝。 部分桩基底标高低于地质钻孔底标高,请核查。11、主线跨S223分离式立交 左幅9墩顶处和右幅4墩顶处的D160伸缩缝尺寸可能偏小,请核查。 图SIV-3-2-8中,左幅施工步骤图欠合理,宜予以优化。建议将图中设在左幅第9孔的施工缝前移至第8孔相应位置,以降低预应力张拉时的摩阻损失平均值。 图SIV-3-2-13中,施工缝处连接器间距较小,请核查张拉时连接器下砼的抗裂性。 图SIV-3-2-22中,L1、L2及L3未见相关数值,请核查。 由于本桥与S223省道的斜交角度较大,要加强桥梁防撞的设计。12、如泰运河大桥 1和2桩基底标高低于地质钻孔底标高约5m,请核查。 K型风撑似无必要,影响桥梁美观,如非横向稳定所必需,建议改为一字型风撑。 图SIV-3-1-6中,拱肋预拱度设置为2.5cm偏小,建议适当加大。 图SIV-3-1-9中,系杆未设置预拱度,应与拱肋对应设置。 图SIV-3-1-34中,吊杆分2次张拉,应明确每次张拉力的数值和各吊杆的张拉顺序,以便于施工;步骤5中吊杆第二次张拉的时间,宜明确是在湿接缝砼浇筑之前,以免吊杆张拉时挠动湿接缝砼。 对拱角处的结构强度要加强验算,避免出现裂缝。 图SIV-3-1-58中,第2、4页的桩径标注为“160”有误,应为“150”。 应加强对提高系杆拱桥结构耐久性和运营期的检查维护等问题的研究。建议对省内同类型桥梁进行调研,提出相应的方案。13、如东东互通C匝道桥 图SVI-4-4中,施工段的划分欠合理,建议优化。 图SVI-4-20中,桥台背墙上的牛腿后上缘应设置倒角。14、双沙疏浚河大桥的第47孔落在原河道上,是否与水利部门及地方政府沟通协调过,桩基是否会影响河流过水;本桥设计标高由县道X313控制,是否有条件适当降低X313的标高,以缩短桥长,节约工程规模,请核查。15、涵洞设计图纸中未见设计水位、地基承载力要求、地基处理和预设拱度等内容。16、K24+768处163.6m通道和K24+785处12.52.2m箱涵距离仅为12m,路基施工难度较大,是否能合并建一座桥梁,请核查。五、互通式立交1、如东东互通被交路为规划一级公路,说明中没有介绍其将来实施情况。2、C匝道终点处平曲线为R=230m的圆曲线,其半径可适当减小,同时取消收费广场侧回旋线。3、主线跨被交路处的竖曲线指标不宜太紧,原因如下:被交路为规划路,有不稳定因素;被交路以东本项目二期工程设计长度不足,也有不稳定因素;未来二期工程实施时B匝道出口视距偏短。4、收费站处高速公路侧超高渐变率偏大,建议适当调整;收费站广场为3进6出,路幅较宽,横坡建议采用1.5%;收费站广场高速公路侧过渡段范围过渡过于扭曲生硬,宜进行优化,一般平面设计可考虑采用直线,如取消回旋线等。请设计单位在审查会后汇集疏理与会代表和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含设计咨询意见),逐条进行研究分析,于8月底前提出书面答复意见和正式施工图图纸、预算及清单。二一一年八月四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