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退休制度改革.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6188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退休制度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退休制度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退休制度改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退休制度改革摘要:退休制度作为一项社会制度,其运行不仅与劳动者个人密切相关,还关系到企业的利益以及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的安定和谐。伴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型,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压力下,对现行退休制度进行改革已变得非常紧迫。因此,回顾我国退休制度的演变历程,根据我国现行退休制度的实施状况,来展开对退休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的探讨,很有必要。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退休制度、退休年龄、弹性退休、一、改革养老保险制度中退休制度的重要性改革我国退休制度是平衡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重要选择,而调整退休年龄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退休年龄内生于养老保险制度,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密切相关。养老保险基金有利于应付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冲击,有利于调整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之间的关系。无论在何种养老保险基金模式下,延长退休年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保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从人力资本视角看,我国退休制度安排需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积累存量最大化,人力资本累积周期向后移时,退休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应作相应调整。这对我国延长退休年龄和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灵活的退休制度安排可以充分满足不同人力资本个体的需求,因为不同类型人力资本能力性质、累积的变动周期不同,在经济增长中价值最大化的时间分布点就不同。灵活的退休制度安排体现在养老保险权益的享受上也存在差异性,可以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激励作用,更有利于改善劳动力资本结构。二、退休制度沿革及评述1.我国退休制度的创建时期(19501958年)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效仿前苏联的做法,选择的是国家保险模式,其宗旨是“最充分满足有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因此,退休制度也带有浓厚的福利性色彩。这一时期国家主要颁布的文件有1950年的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195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和1955年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这三个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新中国基本的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2、我国退休制度的调整时期(1958年1966年)1958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工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是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实行了统一的退休管理办法,将企业和机关女职员的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周岁,女工人为50周岁。在这个阶段我国还确立了军官退休制度。并补充了集体制单位的退休制度,更多的群体被纳入到退休制度的体系中。3、我国退休制度的停滞期(1966年1977年)这十几年间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也出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据1987年的统计显示,企业应退未退的职工有200多万,国家机关应退未退的工作人员有60多万。4、我国退休制度的重建期(1978年到1986年)文化大革命过后,百废待兴,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通过这两个办法的颁布开始了我国退休制度的重建之路,同时区别对待退休和退职人员,并在1980年针对干部群体制定了在退休待遇上更为优厚的离休制度。5、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创新改革时期(1986年至今)传统退休制度由于存在诸多弊端,已无法适应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原有的退休养老制度在这一时期开始了改革,养老保险逐步在国营企业中实行退休费的社会统筹,并正式提出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1997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了全国各地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由原来的退休制度向社会保险制度的转型,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退休制度中的弊端。三、目前退休制度存在的问题(一)退休年龄偏低与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矛盾凸现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我国退休人员的平均年龄越来越低己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量不规范的“提前退休”造成中国平均退休年龄低至 53 岁。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为 60周岁,女工人 50 周岁,女干部 55 周岁,提前退休政策大大拉低了退休的平均年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又加大了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压力。据 2010 年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为 74.83 岁,其中男性为 72.38 岁,女性为 77.37 岁。而女性退休年龄最晚为55 岁,领取待遇的年限达 22 年以上。(二)企业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差距较大目前我国企业与机关事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没有统一,企业养老金和机关事业退休费之间的差距悬殊。以大津的某地区为例,2011 年企业月人均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月人均退费相差 782 元,机关事业单位月人均养老金是企业的 1.56 倍。1997 年国务院国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木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选择了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决定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但是,实现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移并不是一蹦而就的,其而临的最大的一个课题就是隐性负债的问题。(三)退休待遇支付的范围过大目前,企业职工养老待遇支付的项目主要包括养老金、丧葬费、丧葬补助费、抚恤金和病残津贴。五种待遇中,前两项属于职工养老待遇,后三项与职工木人的养老没有关系,属于救济福利性质。这些待遇由养老基金支付,使养老基金承担了不应承担的义务。严格来说应从民政的救济费和低保费等渠道予以支付。(四)领取待遇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较低我国退休制度现状与改革探究基于退休年龄的思考我国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最低缴费年限是 15 年。最低缴费年限的规定导致许多职工在缴费满 15 年后就中断缴费,等达到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最低缴费年限比领取待遇的年限最高相差一倍。这种短期缴费领取长期待遇的现象必然导致养老基金入不敷出,影响基金的收支平衡。(五)现行退休制度中男女退休年龄不一致首先,退休意味着工资低,我国养老金支付与工资高度相关,这对于工资低的女性不利。一般来说,工资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而在绝大多数的年月中,名义工资的增长率会高于通货膨胀率,所以实际工资会逐年提高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退休早工资低,退休晚工资高。其次,退休意味着工龄短,我国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与工龄的具体关联办法,使男女退休职工之间,尤其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男女退休职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拉大。四、关于退休制度改革的具体建议(一)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科学调整女职工退休年龄。目前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将男女退休年龄拉平,约有我国退休制度现状与改革探究基于退休年龄的思考60%的国家规定男女同龄退休。尽快出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逐步将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 65 岁。建议在今后 10 一 15 年内,每年或每两年提高一岁,直至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都调整到 65 岁。目前,我国人均寿命的普遍延长、健康状况不断改善,有效工作年限在提高,提高退休年龄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调整时,还要考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制定出政策调整统一的时间框架,根据不同地域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结构及其发展走势,允许不同地区根据木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调整时间表和实施步骤。(二)尽快推行弹性退休政策弹性退休政策是指允许劳动者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和退休收入等方而具有某种弹性的较为灵活的选择。根据我国的国情,逐步改革传统的“一刀切”的退休制度,尽快实施弹性退休政策。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可以通过渐进调整的方式,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调整到一个合理的区间。一是对专业技术性强的职业,如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可适当延后退休年龄,充分发挥智力劳动者的潜力,只要他们身体条件允许,就可以继续工作至 70 周岁甚至更高。二是要考虑到不同人群、不同岗位对退休年龄的不同的权益诉求。如大部分机关干部认为可以适当考虑延长退休年龄,但很多一线工人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则希望提前退休。退休制度的改革要从大多数人群的利益着眼,通过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就业制度、保障制度等各个层而改革的跟进与配套在效率与公平上找到平衡点,既能充分体现退休政策的灵活性,又能维护制度法规的严肃性。(三)取消提前退休制度提前退休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退休职工脱离了原企业,完全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管理,继续执行提前退休政策,不利于养老保险的基金平衡和持续发展。提前退休年龄最低的只有 45 岁,大大拉低了职工退休的平均年龄。只有取消提前退休制度,不允许提前退休职工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任何职工都必须到达法定正常退休年龄后才能办理退休手续,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养老待遇。(四)实施标本兼治的退休制度综合改革鉴于我国的基木国情,今后几十年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还会日益尖锐,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使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巨大压力、失业压力同养老保险及退休制度构建产生了很大的内我国退休制度现状与改革探究基于退休年龄的思考在冲突,退休制度改革要从调整发展模式入手才能解决根木问题。要扬长避短,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中间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和发展就业岗位,实行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减少失业,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随着就业的扩大,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持续增长,基金收支平衡,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五)统一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一是要符合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合理负担养老保险费用,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实现待遇与缴费挂钩。同时要统筹安排企业与机关事业退休人员的待遇调整,逐步缩小二者的差距。二是要符合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把事业单位纳入企业,尽快把各类性质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起来。(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一是进一步改革养老金的计发标准和办法。原则是不能降低离退休人员现有的生活水平,要逐步降低养老金的替代率。同时在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基础上增加年金补贴,用于鼓励缴费时间较长的退休职工。按照缴费年限计算年金补贴,退休年龄越晚年金补贴比例越高。二是将救济抚恤性质的待遇支出从养老金待遇中剔除,养老金只支付纯养老待遇和丧葬费用。救济抚恤性质的支出应从民政的救济费和低保费等其他渠道予以支付。三是将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从 15 年逐步提高到 20 年,提高领取养老待遇的门槛。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物价上涨、缴纳年限等情况,建立一套科学的增长调整数学模型,通过社会保险精算,对养老金水平做出及时调整。参考文献:1张明丽、李方、秦笑梅我国退休制度的历史沿革个创新发展研究,2011年7月2李涌平退休年龄延长与否,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17卷第4期3丁建定社会保障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邸 达、宋凤轩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月第12卷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