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5397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 2009年8月30日,徐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城区工作座谈会,市委书记提出了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你追我赶、争先进位,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载体支撑。2010年1月8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打造区域性产业、交通、商贸、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物流、文化八大中心,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把徐州建设成为最适宜于投资和居住的生态城市。为此,本文试图就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各级领导决策时参考。一、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内涵的界定中心城市是相对于经济区和城镇体系而言的,对与一般城市来讲,是指在经济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它具有较强的吸引能力和辐射能力,同时有着综合的服务能力。从区域的角度上讲,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中心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极核点:从规模上和结构上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它是周围城市的增长极。具体地讲,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有如下的几个方面:(1)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势力强。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经济交流的枢纽,它的经济规模比较可观,整体实力比较雄厚,其GDP和人均GDP高于区域的平均水平。这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作用的基础。(2)社会分工发达,产业结构优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社会化生产程度高,生产的社会分工细致,协作紧密,是专业分工协作最强的地方。另外,这种分工协作不仅发生在城市的内部,而且蔓延到周围的地区和更远的地方,与其他的城市的分工和协作增强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组织区域经济的能力。(3)科研能力强,人口素质高。区域中心城市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聚集地,是区域人才、技术、科研等聚集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水平高的高等院校,而且有先进的和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与先进的科研设备。(4)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同时是经济文化管理和社会文化的中心。基于以上的认识,区域中心城市具有下面的功能:(1)聚集与扩散功能:先来看区域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富特指出:城市作为一个封闭型的本质功能是将各种社会成分集中起来,并为它们提供一个封闭的场所,使之能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对于聚集的功能,英国城市理论学家艾别日泽.霍华德形象地称之为“磁力”。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主要源于它的规模效应,市场效应,信息效应,以及人才效应。其次来看区域中心城市的扩散功能,磁力理论是这样解释城市的扩散功能的:通过城市的磁场的作用磁化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换言之被磁化的载体即使离开了城市,进而到了偏远的小山村,他仍然带有城市的“烙印”,成为传播城市文明的重要的媒介物。这样区域中心城市在不断地聚集成为发展极的同时,也存在着扩散效应。聚集与扩散效应是有一定的规律,具体表现如下:首先,聚集与扩散随着中心城市的综合势力的提高而提高,关于这一点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一样,区域中心城市对外界的作用是随着城市的“质量”的提高而增强,然而“质量”在一开始是模糊不清的,但是随着专家的多年的探索已经变得比较清晰了,“质量”是城市的综合实力。其次聚集和扩散效应是随着传输费用的提高而呈现衰退的趋势。最后,聚集与扩散的效应趋向于生产力布局的优区位,中心城市是经济区综合性的最优区位点,所以它也自然而然地成为生产力的指向目标,吸引着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并由此吸引着更为广泛的经济活动,形成了经济活动的新的聚集;这种新的聚集由提高了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区位功能,增强了聚集与扩散力。(2)区域中心城市的多方面功能与作用:首先区域中心城市具有市场经济的内生优势,企业是市场的主题,区域中心城市的活力是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活力紧密正相关的;其次,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外向度高,有利于对外经济的合作,它是工业和各种服务业的聚集地,因而具有综合经济功能,产业结构层次和外向度高,主导产业基本是输出产业,区域中心城市拥有大量的资本,同时它也可以吸引外地的资本;再次,基础设施是发挥中心城市经济功能的基本保证;最后,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科技创新与扩散作用,同时它的管理机构健全,具备经济调节的功能。区域中心城市是国民经济主要增长点,所以发展和完善区域中心城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一项重要任务。二、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是探索省际交界城市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省际交界城市有几个重要特征,一是发展战略的低谷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区,三是经济社会的落后区。徐州作为省际交界城市,也曾一度受到上述问题的困扰,但是,随着江苏省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困扰徐州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大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化解,徐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是提升江苏省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徐州是东陇海区域被确定为12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作为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产业纵深支撑地带、连接太平洋沿岸美日韩等国与中亚欧洲经济贸易的战略通道、欧亚大陆桥桥头堡,东陇海地区有条件成为现代工业走廊、国际自由贸易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区,在江苏省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全国宏观经济开发的格局中,徐州是东部和中西部的交汇处,把徐州建设成为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对于江苏未来的发展而言十分关键。(三)是推动徐州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徐州的产业辐射、市场流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优势功能,在增强徐州的实力、活力、潜力和能力的同时,推动区域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区域内产业分工,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三、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国家宏观政策。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的情况下,积极应对各种经济环境,充分利用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的各项经济刺激政策,以及继续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效应的不断放大将为徐州当前及“十二五”期间带来难得的机遇。(二)国家、省相关规划编制及政策措施的出台。徐州享受省委省政府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三年实施规划还剩下一半左右时间,江苏沿海开发政策支持重点不在徐州,融入长三角对徐州只能是长期利好,必须未雨绸缪,及早谋划“后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时代”徐州发展的政策体系。目前,国家发改委将加快推进淮海经济区等区域规划编年工作,把区域规划作为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要求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作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徐州要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增强徐州对周边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商贸旅游业、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争取国家编制的淮海经济区规划对徐州准确定位,赋予徐州更多职能,必将给徐州“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三)周边城市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苏鲁豫皖交界区域的几个城市都在积极地推进中心城市的建设,若想取得在区域发展中的领先地位,必须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依托徐连一体化,谋划东陇海工业走廊建设,要立足徐州实际,加快完善修订东陇海区域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徐连一体化,在竞争与合作中,挖掘自身优势,克服劣势,抓住各种转瞬即逝的机遇,形成自己在区域中独有的竞争优势,才能够实现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四、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现实基础(一)区位优势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距南京、济南、郑州、合肥皆为300余公里。“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连齐鲁”,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长三角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生产力布局中,具有东靠西移、南北对接、双向开放、梯度推移的战略区位特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铁路是全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陇海两大干线在此交汇,是路网型特等编组站,北站、西站、铜山站三大货场主要担负着淮海经济区及周边地区整车、零担、各类集装箱和长大笨重货物的发送、到达和中转业务,即将通车的京沪高铁通过徐州;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沿岸建有徐州、邳州等四个内河大港,鲁宁输油管道傍城而过;公路交通形成网络,京沪、京福、连霍、宁徐、徐宿高速公路在徐州境内,通车里程在地级城市中居第一位,五条国道、十一条省道,四通八达。临近的连云港市成为便捷的对外贸易港口,加之的和境内的民用航空机场(观音机场),构建了徐州立体交通网络,是全国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会使徐州真正成为辐射淮海、连接国际的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也是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二)自然资源基础1、土地资源。徐州位于黄淮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外,大部皆为平原,土地总面积为11258平方公里。丘陵海拔一般在100-300米之间,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10%。到2008年底,全市实有耕地面积59.06万公顷,有未利用土地面积7.16万公顷,其他土地24.10万公顷,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很大。2、水资源。徐州水资源总量为42.73亿立方米;地表径流为26.36亿立方米;地下(浅层)水量为22.20亿立方米。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复兴、大沙等及微山湖。拥有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3、森林资源。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551.7万立方米,森林面积为31.1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为1171.0万立方米,林业用地面积4.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6%。4、矿产资源。徐州拥有30余种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和开采的矿产资源有铁、铜、煤、石灰石、大理石、钾、磷、岩盐、石膏、石英岩(砂)、粘土、白云岩等,其中铁矿主要属接触交代型内生铁矿,以磁铁矿、赤铁矿为主,矿石品位高,含量多为大于50%的富矿,同时,部分矿体中还伴有铜、金、银等有色和稀贵金属,具有较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已探明储量8300万吨;煤矿具有储量大、层次多、煤层厚、质量好、分布稳定而有规律等特点,已探明煤炭储量39亿吨以上,预测储量69亿吨;岩盐已探明储量5.53亿吨,预测储量21亿吨;石膏已探明储量3.2亿吨,预测储量44.4亿吨。此外,金刚石及其伴生矿物亦多处有所发现。5、生态和旅游资源。徐州古称彭城,具有四千多年的光辉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集中体现了古人的非凡创造力和深遂智慧,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以云龙山水、泉山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风光怡人,美若西子,秀比江南,兼有北雄南秀之美。名胜古迹掩映其中,与之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徐州历来就是钟灵毓秀、藏龙卧虎之地。中华意经和养生学的鼻祖彭祖,汉代开国皇帝刘邦,人杰鬼雄项羽,一代文豪苏东坡,都在徐州留下了他们的痕迹。如今的徐州,高楼耸立,绿草如茵,境内有以其树美水秀的自然风光、生机盎然的生态景观、幽静清新的宜人环境和悠久深厚的银杏文化、优质多样的银杏产品著称全国,饮誉神州而日受青睐的银杏博览园、有万亩桃园和如意湖自然风光秀美,集奇山秀水与禅庭胜地于一身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艾山九龙景区、有齐名万里长城的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有微山湖、骆马湖、中国千年古镇新沂窑湾镇、还有位于徐州主城区东南部,一座以原生态山水、乡土民风、民俗等人文景观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徐州未来的城市“后花园”吕梁山等旅游景点。(三)经济综合基础经过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增幅高于上年0.4个百分点,高于上半年0.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比上半年提升两位。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完成250.56、1249.04和890.56亿元,分别增长4.7%、14.7%和15.6%。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0.552.337.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5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超4000美元。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0.56亿元,同比增长4.7%。粮食丰产增收,全年粮食作物面积为1033.92万亩,同比增长3.4%;粮食总产量为427.67万吨,同比增长9.8%。畜牧业生产情况良好,全市出栏生猪389.68万头,同比增长19.8%;羊出栏334.18万只,增长20.3%;家禽出栏1.57亿只,增长18.3%。高效农业发展迅速,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424.43万亩,新增40万亩。2、工业生产快速回升。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2.33亿元,增长17.9%,增幅连续七个月逐月攀升,高于上半年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比上半年提升两位。分企业类型看,民营工业彰显活力。全市民营工业实现产值2459.59亿元,同比增长35.1%,增速高于上半年8.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2.1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得到改善。全市14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64.92亿元,增速扭转前三季度负增长态势,增长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5.3个百分点。重点监测的25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07.44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有16家,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有5家。分行业看,主要行业增速回升。全市36个工业行业中有32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占全部行业的88.9%,其中有19个行业增幅超全市平均水平,共完成产值1724.77亿元,增长44.6%,拉动全市产值增长18.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全市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三大千亿元产业共完成产值2412.11亿元,增长22.8%,总量占全市工业的67%,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3.8%,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超千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341家,比上年增加120家,共完成产值518.74亿元,增长51.6%,占全市比重为14.4%,比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从生产和销售情况看,产销水平有所提升。全市列入统计的14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94种产品呈增长态势,占全部工业产品的63.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2%,比上年同期和上半年分别提高0.8和0.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4.6个百分点。3、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90.56亿元,同比增长15.6%,高于GDP增速1.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7.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金融和其他服务业增长较快,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91.38亿元,增长14.9%;商品房销售面积526.14万平方米,增长78.8%;商品房销售额167.13亿元,增长112.4%。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3.40亿元,增长31.4%;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1.82亿元,增长17.0%。徐州市已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的特色效益农业、工业经济的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三个五百亿级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同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按照徐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纲要,加强了各类市场建设,集贸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要素市场功能比较齐全,辐射力较强,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宣武市场、升辉装饰城、江苏淮海蔬菜批发市场和徐州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被列入全国行业百个重点批发市场。(四)社会基础1、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现有全日制大学7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2所,普通中学357所,普通小学899所。2008年末共有在校学生147.3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6.20万人。尤为突出的是全市拥有高等院校7所,在校学生达12.01万人,中国矿业大学为国家211工程院校,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医学院均为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综合性院校,另有两所部队院校,这是相临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高校可以为徐州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2、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2009年全市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38%。受理专利申请6898项,专利申请授权量2400项,分别增长0.9%和37.8%。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23个。完成科技成果264项,通过鉴定186项,比上年增加34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75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78项。签订技术合同803项,技术合同金额2.68亿元。全年民办科技型企业1498家,新增302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40亿元,增长9.7%。3、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展开,以防治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为重点的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7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9个,卫生防疫机构14个,妇幼保健站(所)13个。全市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09万人,执业医师1.16万人,注册护士1.08万人;拥有医院床位2.66万张。医疗保险进一步拓宽深化,积极扩大医疗覆盖面,强化基金保险制度的实施。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3.23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3.1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9.0%。4、民生民利工程扎实推进。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以民生民利工程建设为重点,抓好关系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全市全面实施民生民利工程,切实解决好市民居住、出行、吃水、供气、用热、入厕等方面问题,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其中包括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以道路新(扩)建及维护、给排水、供热、燃气为重点的畅通便民工程;以云龙湖、小南湖、故黄河、大龙湖和园林绿化等为重点的生态休闲设施建设工程;以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噪音监控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工程等多项工程。同时,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2009年,全市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5.9万人,其中城镇低保居民1.14万人,农村低保居民24.76万人。2008年全市收养类单位年末床位29666张,收养23918人;救助站3个;社区服务设施1770处,社区服务中心96个。此外,广播电视、体育、民族宗教、人防、外事侨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气象等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五、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带动作用不强。徐州市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但还未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对周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2、城市区域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服务功能,打造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平台是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要求。虽然徐州市大流通、大金融和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城市服务功能、辐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3、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徐州城区多年来一直是国家百强城市之一,位次比较靠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排位比较靠前;但所属六县(市)在省内大都位于中下游,进入国家百强县的县(市)较少,有一半的县(市)贫困人口较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4、城市空间拓展资金短缺。近年来,徐州市积极推进城市东向战略,城市发展的资金短缺仍是徐州市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六、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一)主要思路1、强化支撑,集聚要素。强化基础设施条件支撑,完善交通枢纽功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完善电力、通信、水利配套保障;强化发展空间支撑,优化调整空间结构,稳步推进城市东向战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强化发展平台支撑,建立区域一体化信息、投资、贸易、公共服务、政策平台,促进区域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强化发展环境支撑,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将徐州市建设成为一个优质要素的集聚中心。2、增强实力,提升功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整体水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生态型产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业比重;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合作,做大做强四大千亿级产业,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旅游业,提高旅游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加快物流、金融、中介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发展,提升传统服务业的规模和档次,提升徐州市在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3、转变方式,统筹协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宣扬生态文明理念,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协调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快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步伐,推动城乡一体化步伐,协调好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关系;加强合理分工与合作,协调好区域性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发展的关系。4、发挥优势,合作共赢。全力推进产业振兴,按照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要求,充分发挥以四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四大千亿级产业与周边区域的联合协作,共同建立紧密的四大千亿级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市场;发挥人才、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综合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消除行政壁垒,建立和完善区域一体化的政策、体制和机制,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合理、联系紧密、要素流动顺畅的区域经济新关系,形成能够分享区域发展成果、具有整体合力的新的区域经济合作体。5、注重文化,加强创新。弘扬两汉文化、饮食文化和战争文化。通过资源开发、市场开拓,项目动作,品牌营销,做优、做活徐州文化产业,扶持、培育、壮大一批极具文化力的商品和企业。着力打造“文化徐州”品牌,做到经营市场化,发展产业化,投资多元化,体制多样化,充分发挥和整合区域内的深厚的文化资源与文博资源,利用和创新现有的文化设施与优势,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二)主要方法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徐州是一个重化工结构的城市,也是一个资源型工业痕迹比较明显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四个行动计划,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行动计划,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计划,创新型经济的培育计划,以及农业的提档升级行动计划,这四个行动计划实际都是围绕着结构调整来作文章的,努力把徐州的经济结构调整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上来。(1)全力提升工业实力,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及专用车辆城”及“亚洲硅谷和国际一流的光伏产业基地”。一是充分发挥徐工集团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工程起重机械、筑路机械等优势主导产品,以及工程机械发动机、液压件、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对重型底盘、回转支承等传统优势产品实施技术升级,同时向上下游相关产品延伸。大力实施徐工集团重型卡车、工程专用车、环卫专用车等项目,形成以重型卡车和工程专用车为龙头的专用车辆制造体系,使其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依托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技术、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及特种车辆城。二是加快江苏中能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多晶硅的后续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亚洲硅谷和国际一流的光伏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太阳能级硅材料及下游光伏产业,并积极发展太阳能电池专用材料、配套产品和光伏系统集成相关产业。三是着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壮大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着力拓宽高品端、精品型的大旅游发展空间。依托京沪高铁和国内外航线,进一步缩短客源地空间距离,在深度开发徐州现有旅游文化资源的同时,加快开发国际会展、商务旅游、都市购物、文化娱乐等新兴高端旅游产品,加速将徐州打造成为区域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重点加快九里民间博物馆区、故黄河风光带、九里湖度假区、楚文化景区、吕梁山风景区、大龙湖景观带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依托徐州香港国际包机,着力打造以香港为中心的远程国际客源市场;通过举办汉文化旅游节、江苏旅游新三角互动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徐州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至2012年,争取接待国内外游客力争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6%;旅游就业人口突破10万人。全市拥有五星级饭店7家,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10家,实现建成旅游强市和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辐射周边的现代服务中心。着力加快现代化、增值型的大物流发展进程,以培育大型物流企业为抓手,积极推进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建设若干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把徐州建设成为服务中西部及苏鲁豫皖交界区,集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交易中心、结算中心、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商贸物流中心,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商贸物流枢纽城市。(4)积极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骨干龙头企业。依托特色农产品,重点发展各类农副产品深加工,形成原料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相结合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特色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原产地和产品认证,积极发展有机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完善徐州城区内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徐贾快速通道、珠江路快速通道及淮海路、和平路(湖北路)贯通工程、西安路北延等项目,全面推进徐州都市圈1小时快速通道建设,构建不同组团之间方便快捷的快速交通通道。(2)完善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适当超前建设与人口和产业增长需求相适应的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将来的人口和产业集聚提供必要的支撑。(3)配套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从满足将来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的需求出发,特别是随着城区东向战略的顺利推进,以及高铁站区的建设,东部新城的拓展空间基本已经形成,要积极推进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随着东部新城的建设,老城区的功能也会进一步优化调整,与之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跟进。3、优化空间结构(1)强化中心城镇,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因为徐州有个很大的优势,是个大城市,又是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城镇发展空间资源潜力较大,必须确立重点,构建一个比较合理的城镇发展框架,通过产业与空间整合及完善基础设施,实现资源优化、引导开发,推动城镇化进程。同时强化中心城镇的带头和辐射作用,逐步完善城镇体系等级和网络,实现交通基础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突破,把徐州真正打造成一个淮海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2)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提升中心城区实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确立徐州城区在苏鲁豫皖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城市地位和引领作用。只有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才能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因此,必须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提升中心城市实力。(3)转变扩张模式,构建组团式多中心城市。徐州市区的空间拓展方向是东进、南扩、北造。徐州市区总体将向东发展,因为战略性资源基本处于这个方向上,包括观音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沿海大开发、沿海大港口等。4、强化生态功能(1)宣扬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国重要的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是徐州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徐州市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徐州市通过围绕“青山绿水”生态主题,打造精品园林景观,提升城市品味,起到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的作用。宣扬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国重要的生态示范区。在中德合作框架内,谋划徐州经济转型发展新方略,目前,由中德两国总理见证的中德共建徐州生态示范区合作项目,已经形成以“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修复中心”为国际合作平台,以“徐州东方鲁尔工业园”为产业载体,以“中德研究中心”为技术平台,开展煤矿塌陷地生态修复工程、工程师培训、能源利用等项目的合作构想,在产业经济、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深化合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2)大力调整发展方式,以生态化的理念谋划产业发展。徐州市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的核心区,必须大力调整发展方式,以生态化的理念来谋划产业发展。(3)加快生态建设进程,以产业化理念谋划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是徐州市发展中的核心领域,要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和功能。5、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一是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推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按照“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环境共建、社会共享”的总体思路,加强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联系,推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二是完善要素流动机制,建立区域信息共享平台。三是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全方位联席会议制度。四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推进重点领域的共建共管共享。七、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一)积极承接优质要素聚集。抓住“长三角”和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切实做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纳更多的优质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二)推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多层次互动的创新合作激励机制。(三)加快推进京沪高铁徐州站区的建设进度。加快京沪高铁徐州站区的建设,是徐州市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也是徐州市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四)加快推进撤县改区步伐。铜山县改为区,可以消除束缚中心城市建设的行政区划局限,有利于调动徐州城区和铜山县两方面积极性,共同谋划、布局、推进徐州南部组团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有效整合资源,实现经济要素优化配置。(五)制定有利于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举措。徐州市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要充分考虑其作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保护核心区的特殊地位,制定有利于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举措,妥善处理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特别是在在中德合作框架内,要进一步丰富中德合作内涵,以整个徐州市域为范围编制“中德合作徐州低碳生态区规划”,在产业经济、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深化合作,争取国家批准规划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六)共同打造苏鲁豫皖毗邻地区形象。区域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只有在众多区域中凸显自己鲜明的区域形象并加以传播,才能在发展中先入为主,影响和改变商家、消费者等大众对区域的感知形象,树立起良好的区域品牌,从而产生商机,促进区域发展。(七)抓住国家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淮海经济区等区域规划编年工作的机遇,争取国家编制的淮海经济区规划对徐州准确定位,赋予徐州更多职能。(八)开展徐连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谋划东陇海工业走廊建设,按照国家、省、徐连两市确定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理清该区域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明确任务和措施,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做出安排,先期对一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启动专项规划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和协调各方行动,为编制徐连一体化和东陇海工业走廊建设发展规划提供基础。(九)建立“户籍制度综合改革试验区”。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徐州市可以在市区北部的九里、鼓楼、贾汪和各县(市)所在城镇、各乡镇探索率先创建“户籍制度综合改革试验区”,争取中央和省政策支持,加快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