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千米和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5143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千米和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千米和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千米和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千米和吨教学分析稿主讲人:金城镇中心小学 姚美华一、 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以及质量单位克、千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知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认识千米,认识吨。本单元编写了两道例题、两次“想想做做”、一个练习和一次实践活动。另外还有一道思考题,设计最优的运输方案。一篇“你知道吗”,介绍关于计量和测量工具进步发展的历史事实。具体安排是先教学千米,后教学吨。 1认识千米例题先出示四幅画面,显示千米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结合这些画面告诉学生: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这些画面和这句话,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印象: 计量很长的路或很长的长度时,要用千米作单位。教学时要给学生讲讲画面中标记的意思,如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离南京还有98千米,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还要让学生知道“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这在生活中和后面的数学练习中经常使用。教材接着讲1千米有多长,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感知1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先联系学校操场上的跑道,告诉学生10个100米就是1000米,1千米=1000米。由于多数学校都有100米长的直跑道,学生对100米已有具体的感知,所以“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既让学生对1千米是多长有初次感性认识,又讲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教材继续让学生联系自己学校的跑道一圈长是200米、250米还是400米,通过简单的推算,算出跑道几圈的长正好是1千米,又一次充实对千米的感性认识。要注意,这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只要根据自己学校的跑道一圈的长度,重点进行一次推算就可以了,另两次推算不必都进行。不过,重点进行的那次推算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材这样的安排,较好地落实了标准的要求: 让学生体会1千米,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想想做做”紧紧扣住体会1千米而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扎实的知识技能训练,又注重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数学思考。第1题结合看路线图再次突出1千米就是1000米。第2题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把2000米换算成2千米,为第3题作铺垫。第4题通过选用适当的单位,体会米和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往往是不同的,积累一点正确使用单位的经验。第5题以比较数的大小为基础进行长度的比较。第6题教学看铁路路线图,并进行有关千米的笔算和估计。在交通路线图上,依据已知一段的实际长度,估计其他路段的长度是十分实用的技能。教学时,不求学生估计得很精确,但要充分地交流估计的方法和思考,激发估计的兴趣。2认识吨。教材中关于吨的编写思路与千米很相似,也从几幅画面引入吨。首先告诉学生港口码头上的大批货物、列车要装运的大宗物品、集装箱里的货物,都要用吨作计量的单位。接着利用画面配合文字叙述的方式展现了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也是1吨。形象具体地讲了1吨,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体会1吨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收集了一些现实的素材继续帮助他们积累对1吨的感性认识。这些素材有40个小学生的体重、1000棵白菜、2头牛、20包水泥、5桶油、10头猪,它们的总重分别都是1吨。通过这些常见的、熟悉的素材,联系生活体验,有助于学生产生对1吨的体会。特别要注意的是教材还让学生从1桶水10千克推算几桶水1吨,从2块砖5千克推算几块砖1吨,加强1吨是1000千克的认识。 “想想做做”第5题,通过填写合适的单位,让学生再次感受吨是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时使用的单位。第6题在解决问题时进行关于吨的四则计算。练习六的前两题是知识整理,其中第1题通过填写单位,使学生明白吨和千克都是计量物重的单位,千米和米都是计量长度的单位,长度与物重是不同的量,要使用不同的单位。第2题练习单位换算,既有本单元教学的吨与千克、千米与米的换算,还有前几册教学的米与厘米、千克与克的换算,是一次对计量单位的整理活动。第36题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了空间与位置、时间计算等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难度并不大,但与日常生活结合得很好。第79题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节约资源的教育。了解千米是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仍然紧扣体会1千米设计。在“走走看看”栏目里安排的活动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对1千米形成更丰富的体验。在“查查填填”栏目里,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既充实活动内容,又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二、 教学重难点的认识及处理意见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感知1千米和1吨,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在教学认识千米的例题时,可以先说明用我们过去学过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路程比较麻烦,需要使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教学时,除了出现教材上所呈现的场景外,还可以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情景,如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千米是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在学生具体学习1千米有多长时,既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进行教学,也可以结合学校操场的实际长度来教学,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或走一走、量一量,得出1千米=1000米,这样能更充分、更深刻地理解1千米有多长。在学生对1千米有所了解后,可以联系周围实际场景中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逐步形成和掌握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教学认识吨的例题时,除了教材上所提供的场景外,还可以根据学生身边的一些实际事例,初步感知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需要有比克和千克更大的单位,从而引出吨这个单位来。在学生具体感知1吨有多重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10袋大米的插图,并让学生推想1袋大米是100千克,像这样的10袋米才够1吨重。使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吨,感知吨确实是一个比千克要大得多的质量单位,并且掌握1吨=1000千克这个进率。然后通过对40个小学生体重的推算,加深对1吨的感知。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找一些自己熟悉的物品,再想想多少个这样的物品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以加强对1吨的认识。三、 对重要教学情景(境)安排说明(见单元教材基本分析)四、 对课本主要例题、课内练习及课外作业的选用建议练习六的前两题是知识整理,其中第1题通过填写单位,使学生明白吨和千克都是计量物重的单位,千米和米都是计量长度的单位,长度与物重是不同的量,要使用不同的单位。第2题练习单位换算,既有本单元教学的吨与千克、千米与米的换算,还有前几册教学的米与厘米、千克与克的换算,是一次对计量单位的整理活动。第36题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了空间与位置、时间计算等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难度并不大,但与日常生活结合得很好。第79题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节约资源的教育。课外可以引导学生“走走看看”,帮助学生对1千米形成更丰富的体验;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有关“千米”和“吨”的资料,既充实实践活动内容,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五、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认识千米 1课时认识吨 1课时练习六 2课时了解千米 1课时六、 单元教学资源推荐小学数学教学网上有相关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在“视频点播”上有两节“吨的认识”的视频课。七、 典型课例评析“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目标1. 借助生活实例,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初步学会用吨作单位估计物体有多重。2. 知道1吨=1 000千克,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3.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袋25千克的大米4袋。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估计体重。提问:能估计一下祁老师的体重吗?学生自由估计。谈话:同学们估计老师的体重,虽然数值上稍有差别,但使用的单位都是千克,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呢?指出: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评析:从估计老师的体重引入质量单位千克,显得亲切自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引入吨做了铺垫。2. 引入“吨”。(1) 出示鲨鱼图(图略),提问:你能估计一头大鲨鱼的体重吗?学生估计。(注意引导学生体会鲨鱼的体重很重)出示:它的体重是3 000千克。谈话:还有更重的呢!出示鲸鱼和恐龙的图片以及它们的体重。提问:对这些动物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2) 出示教材例题的轮船、火车、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有多重。提问:计量这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单位,结果会怎样?(数很大,不够方便)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出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一般用字母t表示。揭示课题:吨的认识。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估计大型动物以及大宗物品有多重,并及时设疑,引入吨的概念,使学生初步形成表象,为下一环节充分感受和体验1吨打下坚实的基础。二、 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1. 初步感受1吨。搬一搬:每组一袋25千克的大米,学生轮流搬一搬,感受其重量,并在小组、班级内交流自己的感受。算一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40袋呢?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指出:一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 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 000千克)提问:2吨是多少千克?5 000千克是多少吨?10吨是多少千克?想一想:我们知道一袋大米是25千克,这样的40袋就是1吨。想象一下,如果让你来搬这1吨的大米,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指出:1吨是很重的,搬运这样重的物品,需要借助机械或机器的力量。评析:感受和体验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1吨是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它究竟有多重是难以用语言来叙述的,只有在亲身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借助想象来把握。教师先让学生搬25千克的大米,获得直观体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每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 000千克,也就是1吨”来想象1吨的重量,并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2. 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提问:我们班有33个同学,全班同学体重的和有没有1吨?学生猜测,然后计算。指出:同学们的平均体重大约是30千克,33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吨。全体同学起立,学生观察并想象33个同学的体重。3. 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1) 出示教材第48页第2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全班交流汇报。提问:20袋水泥重多少吨?你是怎样知道的?(2) 出示下面的图片,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物品,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物品重1吨。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自由说,再在全班交流。评析: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里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感知、表象及体验,通过估算或计算,进一步丰富对吨的感知,以强化认识。三、 实际运用,深化认识1. “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问: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吨”作单位的例子?(学生自由交流)出示下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谈话:我们在统计农业、渔业产量的时候,也经常用吨作单位,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出示:盐城市的农业生产在全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常年景粮食总产量480万吨,年产棉花20万吨,居全省首位。摘自盐城市商会网站评析:从生活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吨”的实际运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2. 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学生练习后,组织全班交流。3. 谈话:下面是小明同学前些日子写的一篇数学日记,请你读一读。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芹菜,2吨莴苣,3千克鸡蛋,20克的苹果,1 000千克牛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学生自由读上面的一段话,在小组里交流日记中用错的质量单位,并改正过来。启发:虽然小明在数学日记中用错了一些单位,但是小明还是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你能说说我们应该向小明学习什么吗?学生发言后,教师指出:我们应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评析:最后的改错练习,以数学日记的形式出现,不仅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克、千克、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质量单位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还渗透了数学意识的培养。四、 总结全课,拓展延伸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把你的收获写到今天的数学日记中吗?学生写完后交流。2. 出示: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数学中有无限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评析:全课总结另辟蹊径。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既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梳理,也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八、 单元检测安排及使用提示我们一至六年级都有一套单元检测卷,一至三年级用的是溧阳的试卷。教学完一个单元,就要检测一个单元。我们在教学每个单元前,都要关注本单元测试题,浏览一遍,最好亲自做一遍,看看有没有新的题型,教学时有没有特别需要提示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不要等到学生考试时,才发现还有一道题或几道题的题目类型,学生见也没见过,无从下手,这样就达不到测试的目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