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的研究中期报告.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4825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的研究中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的研究中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的研究中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盐城市楼王小学 曹海坤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的研究是针对小学生数学学具操作的现状和呈现的特征进行思考、分析,从与学具操作的相关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学具的选择、使用时机及使用深度等多个方面,研究学生外在的操作活动与内隐的思维活动之间的联系,分析学具操作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让学具的使用不流于形式,走向实质。本文从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学具使用过程中的策略两个方面总结了我们课题组近期的研究,为下一步的探索提供参考。一、研究的内容1对我校学生学具使用现状的调查及分析。首先是对学校学生的学具数量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统计,然后是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已有学具存在的优点和弊端、教学中存在的低效行为”的访问和调查,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分析弊端存在的原因、根源及采取的对策。2对学具的研究。首先是对已有学具功能和作用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开发出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新的学具。3关于学具操作条件下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基于我校学具操作的数学课堂所呈现的结构特点,研究适合我校的关于学具操作的课堂教学策略。4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学具操作的基本样式。旨在建立在我校学具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学具操作的具体方式方法、学具操作规范与学具操作制度,进而提高学具操作的有效性。二、课堂中学具使用的策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日益显示其积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1提供操作材料学习上的操作或是观察,都是有意义、有计划的活动,而不是一般随意的动手活动。所谓有结构性,就是提供的材料(学具)彼此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它反映不同的事物或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而不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材料。在指导学生操作之前,教师既要精心设计操作的步骤,又要为学生提供可操作材料。比如,认识10以内的数时,提供给学生的有小棒、小圆片、三角片、直尺等;认识20以内的数,提供给学生的小棒,是20根,不是19根或21根,而且要求学生先把10根捆成一捆;探求三角形内角和,提供给学生的不只是一种三角形,更不是几个特殊的三角形,而是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任意三角形。要求学生把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相加,而不是把所有角的度数相加。只有为学生提供可操作材料,才会使学生充分运用学具操作发展自己的思维。2设计操作规程要使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教师设计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活动过程,是一种系统行为。操作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明白操作的目标,即研究什么事物,观察什么现象,或者分析一种什么关系等,再根据教学目标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提示操作方法。在操作活动中,教师除了向学生提出注意操作的秩序、纪律,控制操作的时间等以外,还要来回巡视指导,具体了解哪些学生还不会按规则操作。例如在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提出操作要求或步骤:任意作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顺着这条高把它剪开;把剪得的两个图形重新拼在一起,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形状?根据拼成的新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指导操作活动学具操作是一种手脑并用,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内化方式。但小学生学习数学,乐以直观,停以表面,弱以深入思考探究。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在操作中如何伴以思维和语言的表达,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考虑怎样把学具操作的过程、看到的现象以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交流,比如是否有代表性的问题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特别要及时掌握学具操作过程的信息反馈,避免学生少走弯路,减少操作活动中无效现象,同时可为活动总结积累材料。在巡回指导学生操作活动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那些基础比较薄弱、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身上。而对于那些一贯成绩好、思维敏捷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采用多种方式去操作,鼓励他们创新。例如在进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操作活动中,学生先怎么摆,再怎么摆,甚至在边摆边看中怎么想,怎么说,教师都要一一作精心设计,这样学生操作起来才会有头有尾,才会促进自己思维活动的准确开展。在学具操作结束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操作中获得的具体形象和动态表象展开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形成概念、规律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