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甘沟小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3731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甘沟小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甘沟小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甘沟小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第7课课文片段。学习用钢笔写字,学写毛笔字,掌握毛笔字的基本笔画要领。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2.运用多种朗读方式,透过文中人物的言行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表现的爱国之情、无私大爱以及忠于职守、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3.在自主阅读、朗读背诵,表演,练笔以及读写拓展中积累语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形成读写能力。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是非辨别能力,自学能力较强。教学中应以引导点拨为主,指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体会内容,感悟人物品质,并联系学生已有生活,引导学生谈感受。为激发兴趣和加深理解,教师可安排适当的表演活动三、单元教学整体设计课 时 教学内容 基本课型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活动 备课分工第一、二课时单元导读自主预习明确单元主题预习过关“预习指导”课1.学生依据预习单自主、合作预习。2.明确单元主题整体感知单元教材1.下发预习单。2.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3.检查预习单完成情况。4.相机点拨导读。明确单元主题。宗克记孙景鹏第三、四 课时最后的姿势“读写结合”课体会、学习课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1. 体会、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2.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写自己老师。苗荣艳滕涛第五课时船长“方法指导”课通过诵读感悟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1.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自主学习。2.自主选择内容以诵读加深理解与感悟。分角色诵读。杨全才第六课时爱之链“诵读感悟”课诵读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和动作的句子,自主理解、感受课文。学习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1.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细节自主学习。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内容,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孟艳侠第七课时负荆请罪“表演体验”课通过表演体验人物内心思想,让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语言。1.练习表演,自主体验人物内心。2.学生表演,师生点评,加深理解与体验。3.再次表演,展示理解与体验。刘胜华第八课时单元总结检测进行读写拓展 “回顾提升”课回顾单元学习内容,总结单元学习方法,深化对人文主题的认知,深刻感悟表达方法。进行读写拓展。1. 课文回顾:比较课文人文情怀及表达方法的异同。精彩语段回顾、品味。学习方法的回顾总结。2.“单元主题”成语积累。主题阅读拓展。主题练笔作业。曹宝华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课一、教学目标1.明确单元预习的步骤,了解基本的预习要求。运用预习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认真预习本单元的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查找相关资料等学习任务。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学会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系统地将预习逐渐深入。3.养成课内课外自主预习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预习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认真预习本单元的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查找相关资料等学习任务。难点:学会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系统地推进预习程度地逐渐深入。三、前置学习活动利用早读时间自主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认识预习的重要性。(1)学生交流预习的好处。(古语:“预则立,不预则废”)(2)师小结:课前预习十分重要,好处多多。能让我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探讨;学到更多的内容;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课堂上就能学得轻松、听得明白,从而更有效地学好课文;也更好地展现自我,给自己带来学习的自信心。 (二)了解预习单第二单元预习单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学习开始了,请按照预习单的要求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加油!(一)看我扫清“拦路虎”1.认读生字。本单元共有3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你能正确地认读吗?读一读,并和同位相互检测。赵 廉 韩 惧 唇 庸 谭 漱 吱 墟 憾 凹 感 诠 释 曼 薄 玛 泣 副 秩 舰 怖 乔 簸 矮 胎 袜 愣 餐 吻2.书写生字。试着在书中描红几个,在练习本的田字格中练写几个。比一比谁写得正确、规范又美观。(合作测评评价表:书写正确 书写规范 书写美观 )3.在课文中标画出带有生字的新词,结合上下文和字典尝试理解。(二)我阅读我快乐 1.本单元的4篇课文,我分别读的遍数是课( )遍。课( )遍。( )遍。( )遍。 2.朗读课文,我做到了( )准确。( )流利。( )能读出自己的感受。3. 我会背的课文是( )。另外还有( )课文的第( )段也会背。 (三)读中思考看我的1.每篇课文分别主要讲了什么?说一说并和同位交流。(自我评价独立思考。合作完成)。2.思考每篇课文的课后思考题并和同位交流。(自我评价独立思考。合作完成)。3.我还提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用铅笔写在每篇课文的题目旁边。 (四)课外资料我搜集你搜集了哪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请写下来。 (五)品味词句我最爱 每篇课文都有特别精彩的语句,仔细品味那些语句不仅可以领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精彩的词句,可以画下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每位同学都有一份预习单,逐条阅读预习单,说一说你对这张预习单的了解。生默读。指生说。 1.明确预习步骤 预习一般有五个步骤:生字读写;课文读熟;读中思考;资料收集。这样的预习步骤不仅适合一课的预习,同样适合一个单元的预习。 2.明确预习要求每一步骤的预习要求有必要来了解一下。 (1)朗读:无论是单个的字、词、句,还是课文,我们都要读得要字正腔圆。放声朗读有利于训练学生读正确流利读书的能力。 (2)不认识的字词:不一定是本课的生字新词,而是自己从来没有读或见到过的陌生的字词。这样的字词才是真正的生字新词。 (3)识记方法要简单有效: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简单有效,方便识记,这样的方法要多用。 (4)按书写规则认真书写:在一至五年级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写字要点,有关于笔画的,有关于间架结构的,还有关于关键笔画的,在写字时,还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书写要领描红、书写好这些字。 (三)实施预习了解了有关预习的要领,针对本单元的预习单,同学们可以尝试着去预习,做一个有准备的学生。 1.学生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2.教师巡视,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六、板书设计 自主预习课 正确读写 熟读课文 用心思考 自主 合作 探究 认真收集 仔细品味 (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 宗克记)第二课时 预习过关课一、教学目标1.明确单元预习的步骤,了解基本的预习要求。运用预习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认真预习本单元的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查找相关资料等学习任务。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探究学习。学会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系统地将预习逐渐深入。3.养成课内课外自主预习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探究学习。难点:学会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系统地推进预习程度地逐渐深入。三、前置学习活动利用早读时间自主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激发预习热情。通过同学们热情高涨的预习,相信同学们对本单元的只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老师就对你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2. 板书课题:预习过关课。(二)过关指导 检查预习单 依据预习单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1.读准字音 并指导学生对多音字进行依据不同字音组词的练习。廉颇 毫不惧怕 嘴唇 昏庸 洗漱 废墟 震撼 深凹 诠释 薄雾 秩序 阴森可怖 颠簸 袜子 愣住 晚餐 (1)指名读,注意读准带点的字。 (2)注意下面的字的读音 凹(o)薄(b)庸(yng)唇(chn) 2.听写词语并指导学生练写易错的字。 廉颇 嘴唇 昏庸 洗漱 废墟 震撼 深凹 诠释 薄雾 秩序 阴森可怖 颠簸 晚餐 负荆请罪 (1)学生同位互改。 (2)重点指导“庸”、“凹”等字的写法。 (3)田字格本上再写一遍。 3.检查读文 (1)你最想读哪篇课文?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 (2)交流思考情况:读了最后的姿势! 你感受到了( )。(明确:爱与责任。这首诗赞美了谭千秋老师的大爱无疆。)船长主要讲了( )。你能概括出课文叙述的要点吗?(明确:课文介绍了船长哈尔威镇定沉着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脱险的经过。歌颂了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负荆请罪是话剧,话剧中主要反映( )历史故事。你从人物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明确:宽容大度 知错就改 顾全大局)爱之链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从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介绍收集到的资料。 (1)学生介绍。 (2) 重点指导学生了解将相和这一历史故事,结合下面的成语故事: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三)明确学习方式和重点 1.这几篇课文应该怎样学习呢?学习的侧重点又是什么呢? 2.在交流的基础上明确:负荆请罪:分角色表演的方法学习话剧。最后的姿势:诵读课文。船长: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学习写作方法。爱之链:读中感悟人间真情。 (四)继续自主预习课文自读课文或小组合作、探究,研究课后思考题。6、 板书设计 预习过关课 识写字词 熟练朗读 初步理解 适度了解 明确主题 (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 孙景鹏)第三、四课时“读写结合课”最后的姿势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只识不写。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会用“生死攸关”造句;3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教学难点: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三、前置学习活动 1. 利用早读时间自主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搜集资料: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感人事迹。四、教学课时 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三课时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1播放: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纪实视频; 2导读:在这些灾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和许许多多令人终身铭记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板书并齐读课题; 3简介谭千秋老师。 (二)检查双基: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由于本课中左窄右宽结构的字特别多,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这类字的规律;不仅要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与避让; (2)学生练习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字。 2检查对描写大地震的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 (出示词语:尘埃、腾空而起、吱吱声、坍塌、地动山摇、碎裂、塌陷、废墟、震撼、深凹、生死攸关、诠释)正确读词,了解这些词语主要用来描写地震;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练习说话,描述地震场景。 3检查朗读课文 (1)同位两人一组,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重点检查指导2-12节齐读比较生疏的词:尘埃、坍塌、塌陷、废墟、震撼 (3)再次自由练读这几个自然段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简单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课文中那些句子描写了谭老师姿势?浏览课文,找描写谭老师姿势的句子。(3)交流 a.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板书) b.课文中共3处写到了谭老师的这个姿势。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 1精读第一处 (1)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a.过渡: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处描写谭老师姿势的句子。请同学们细细品读,思考这句话中抓住了谭老师的( )进行细节描写?这句话写了谭老师的哪几个动作?从他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相机提示: 拉:(是怎样拉的?“立即”说明反映的速度之快,当机立断,他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时刻放在第一位。换成“领”好不好?) 教师示范做一个“拉”和“领”的动作。 撑:(为什么要撑?谭老师是要稳住这张摇摆的桌子,同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撑开一把保护学生的大伞,减轻碎裂的砖块、坍塌的楼板直接砸向课桌下的学生。) 护:(护可以组什么词?谭老师是用什么来保护学生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学生,谭老师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 b.师小结:“拉、撑、护”这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谭老师撑起钢铁般的脊梁,誓死护卫身下学生。那张开的双臂是坚定的责任,是无声的大爱。 c.指名读好句子:谁来有感情的读好这句话?(相机点评) d.齐读这句话 (2)过渡:同学们,这是谭老师生命最后的姿势,那么,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处于一个怎样的情况呢?他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壮举的呢? (3)交流(当时地震突然发生,情况万分危急) (4)你知道哪些词语表示情况万分危急?(千钧一发、危在旦夕、岌岌可危) (5)课文是怎样描写地震来临时那危在旦夕、岌岌可危、命悬一线的情景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7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 (6)出示: a.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为什么这句话会让你感受到情况十分危急?(注意:摇晃) 指导朗读:情况十分危急该怎么读?要地震了,多危险呀!看,课文连用三个感叹号,也在提醒我们读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读得急促、有力) 忽然间,地震来临,谁都没有想到,谭老师来不及多想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从谭老师的喊声中你懂得了什么?(懂得了当时情况十分危急,还懂得了谭老师临危不惧,关爱学生) b.楼房摇晃得越来越严重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你从这句话的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情况很危急的?(提示:“刺耳的吱吱声,尘埃腾空而起”是说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读好句子。 c.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你知道“塌陷”的意思吗?说明楼房不仅倒塌了,还陷到地底下去了,楼房中的人几乎已没有生还的可能。 (7)这三段话都描写了地震来临时地动山摇、房倒屋塌的恐怖情景,将这三段话连起来读读,感受一下地震越来越强烈,情况越来越危险。(学生自由读) (8)你能将情况越来越危险的情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朗读 (9)过渡:尽管课文用了三段文字描写地震时的情景,但事实上这一切只经过了短短几秒钟。这场突如其来的8.0级特大地震,将川西北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间变成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大地颤抖,山河移位,祖国西南处那块美丽的国土上,顷刻间满目疮痍。(出示图片) (10)小结:地震了,情况万分危急,作者抓住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描写,这就叫正面描写。(板书:正面描写)想一想:课文在对谭老师正面描写时,为什么还要用三个自然段进行危急环境的描述呢?(从侧面烘托谭老师的光辉形象。板书:侧面烘托) 让我们拿起书,一起重回那危急的一幕。想一想:这一幕给我们展示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11)齐读47自然段。 (12)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一个什么样的谭老师? (板书:恪尽职守、舍己为人、大爱无私)(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 滕涛)第四课时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 2精读第二处 (1)师述: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让我们来看看课文第二处出现的谭老师最后的姿势。 出示:“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指名读第二处描写谭老师姿势的句子) 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在场的人为什么都被震撼? (2)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请自由读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 (从谭老师的动作看,第二处和第一处姿势有什么不同?)“趴”与“撑”比较:毕竟是血肉之躯,在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的重压下,谭老师再也撑不住了,被压趴下了,但仍双臂张开,保护学生。 “死死地”。说明他一点儿也没挪动身子。 “凹下去”、“血肉模糊”都说明他受到致命的打击。 师小结:砖块掉下来了,砸得谭老师鲜血直流,但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楼板压下来了,谭老师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但是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鲜血喷涌,疼痛难忍,但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相机板书:恪尽职守、舍己救人、大爱无私) 你能把这令人震撼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朗读) 过渡:救援人员看到这一幕已是眼含热泪,他被深深地震撼了。 (3)被深深震撼的还有谁呢?获救的学生、一位老师 (4)引读:“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出示:“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 这段话中哪个词会深深地吸引你的眼球?(注意:飞身)一个“飞身”让你又一次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谭老师?(机智果断、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5)出示:一位老师的话。 引读: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a.理解“生死攸关”: 同学们,什么叫“生死攸关”? 如果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谭老师不顾那四位同学,离开教室,他就能获得但他选择了留在教室,保护四位学生,因而他失去了这就叫“生死攸关”。 b.师:谭老师为什么会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舍生取义、把生的希望让给学生,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呢?这就是作为英雄的本色。 (6)导语:然而,英雄不是偶然诞生的,谭老师平时的言行就告诉我们:伟大源于平凡,平凡孕育伟大。平时谭老师总是在课堂上这样教育学生。(出示:谭老师课堂上的讲话) 齐读“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这就是谭老师的人生格言。谭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毅然选择了舍己救人。 读到这,你能将谭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接着说下去吗? 出示:人生的价值是_ ,是 _ ,是_ (7)小结:为了让谭老师的光辉形象更加完美,作者引用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一位老师的话,这也是侧面烘托。这样的烘托,让我们更深刻地了体会到谭老师的舍生取义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源自谭老师对学生们父亲般的无私大爱,他的姿势,让我们深深地震撼。 3、精读第三处 (1)引读十一自然段。 导入:谭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在学生眼里(引读)生:“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 师:在教师眼里,谭老师是最爱孩子的,他在操场上看到一颗小石子都会捡起来,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然而,同学们(引读) 生:“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出示:师读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这是课文中第三处出现的谭老师的最后的姿势。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为了大家能更好的理解这句话,老师设置了一道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出示练习题:“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牺牲时的自然姿势,但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这是一个_的姿势,是一个_的姿势,是一个_的姿势,也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个姿势将是人们_的姿势。 a.学生练习 b.交流小结:课件先后出现:恪尽职守、大爱无私、舍己为人、永生难忘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三)教师总结 谭老师不是天使,但他选择做一个天使。他张开的双臂仿佛天使的翅膀,将孩子们紧紧护佑在身下。当孩子们最终被救援人员安然救出时,我们仿佛看到他在天国深情地微笑。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谭老师吧,记住那天使般的双翼吧。(让我们全体起立,饱含深情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四)拓展小练笔谭老师走了,他走得那么匆忙,又是那么从容。在生死攸关的一刻,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什么是师爱,师爱就是危险面前的义无反顾;什么是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就是灾难面前的毫不犹豫。谭千秋,一位普通的教师,用51岁的宝贵生命引读。(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谭老师牺牲了,但他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的精神将永载史册。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出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五)课文学到这儿,你心中是否涌起了千言万语,请你用:谭老师,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写你此刻的感受。1.学生练写 2.交流、评价六、板书设计: 6.最后的姿势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恪尽职守 正面描写舍己救人 侧面烘托无私大爱(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 苗荣艳)第五课时 “方法指导”课船 长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断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后练习中的两个重点句子的含义,激发学生对船长的敬佩之情。 4初步学习叙议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感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好处。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难点:初步学习叙议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感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好处。三、前置学习活动:1. 利用早读时间自主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搜集资料:雨果的生平及作品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段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船长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文中写了他的一件什事?为什么说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二)检测双基 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震荡 调遣 大副 井然有序威严 履行 深渊 忠于职守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哭泣 机械 灵魂 争执 控制调遣 呼号 斗殴 克莱芒 可怖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哭泣:小声地哭。调遣:调派,差遣。威严:威武而又严肃的样子。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肇祸:闯祸。大副:船长的主要助手,驾驶工作的负责人。深渊:很深的水。井然有序:形容严整而有条理,一点都不紊乱。(三)整体感知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2默读课文,按提纲“遇险一自救一牺牲”给全文分段。讨论: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第二部分 (第328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29、30自然段) 3.指名说说课文大意。(板书:遇险 自救 牺牲)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四)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1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出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义。你怎样理解句中的“又”的?朗读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这段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质的赞颂。他面对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职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应怀着崇敬之情,用赞颂的语气来读)范读、指名读、齐读。过渡: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2朗读理解课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1)默读、思考:“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画出有关词句)(2)交流讨论: “像平常一样”可见这条航线是“诺曼底”号的定期航线。 “薄雾笼罩”是事故发生之因。“一声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可见事故之大,情况之危急。这紧急的情况可用什么词来形容? (万分紧急,千钧一发)(板书:千钧一发)(3)朗读指导。 指名试读,相机指导。(开始时语调平缓、轻快,后来要急促,最后一句话要用紧张的语调读,因为情况危急) 指名再读,及时鼓励。(过渡:如此重大的灾难降临了,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3朗读理解第二部分(3-28自然段)。 (1)快速默读,找出最能表现船长沉着镇定的一段话。 (2)出示: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3)出示视频,理解船长的“沉着镇定”。说说船长的神态和动作。(板书:巍然屹立)指名感情朗读这段话。看视频听老师背这一段话。集体背诵这段话。 (4)他真的把每一个人都考虑到了吗?(他把自己给忘了,面对灾难,他早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5)哈尔威船长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了哪些不同命令?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可体会到他的哪些品质?小组交流,讨论。出示第一次命令: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就出去!” 指名读,注意“吼”的读法指导。 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当时船上很乱)你又是从哪里读懂的?(读相关句子) 出示课件:倾听一段音频资料,想象画面中的情景,谈谈自己的感受?随机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再次朗读船长说的话,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 (6)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事实上,人们并没有照船长所说的那样做,船上发生了更可怕的事,看看发生了什么? 引导学生读第五自然段。照这样乱下去将意味着什么?(死亡)(7)出示: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引言:然而,局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学生读课文第24自然段。 此时,你的心中会有怎样的疑惑呢?(学生质疑,预设:什么是“井然有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指名学生回答。 (8)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的声音,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的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这仅仅只是船长与船员的一段对话吗?还是话中有话?师生参与讨论并交流:你从这段对话中了解到了什么?你再一次感觉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面对猝然而来的灾难,可以说是死亡,在惊慌失措的人群中,为什么船长却能够做到如此镇定、沉着呢?(体会人物忠于职守的精神品质)船长尽到自己的职责了吗?(结合课堂的需要,适时展开小型辩论)指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对话或表演。(9)出示: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指名读。 为什么没有人违抗他的意志?“伟大的灵魂”指什么? (10)指导朗读第二段。指导:读哈尔威船长的命令时应凝重有力,作者的议论应读得稍慢、庄重,对话部分应急促。指名分角色朗读。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哈尔威船长的?从中你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举例说明。从行动和语言上来描写的,我们今后在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写法。 2.本文有叙述也有作者的议论,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方法,读读课文,找一找哪些是议论?运用这种方法写一篇自己如何克服困难完成一件事的片段。 板书设计 海上遇险 惊恐万状 船毁人亡船长 组织自救 井然有序 全部获救 壮烈牺牲 忠于职守 舍己救人 (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 杨全才 )第六课时“ 诵读展示”课爱之链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并积累新的词语和句式。3.借助诵读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4.通过朗读、比赛读、男女生读,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二、教学重、难点: 1.借助诵读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2.通过朗读、比赛读、男女生读,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熟读课文,收集生活中有哪些无私奉献的人,他们正在默默无闻地做些什么事。教师:教学课件(雷锋、李桂珍、王顺友的事例)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设计: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回忆“爱”的故事,揭示课题1.播放爱的奉献2.谈话: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板书课题:爱之链)二、诵读准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难读的句子,怎样读,如何读出感情。 3不理解的字、词语自查字典,或放在文中边读边理解。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三、精读感悟,体悟“爱”的真谛(一)感受老妇人的心情 1故事发生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看!(屏显四句话,师读) 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这条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 有位身材矮小的老妇人,她满脸皱纹,在冷风中微微发抖。 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2读了这句话,你能体会到老妇人的内心吗?3是呀,在风雪中等了一个多小时的老妇人心中满是紧张和害怕,我想请四位同学各读一句,哪四位同学来读?(你们的朗读让我看到了风雪中那紧张无助的老妇人。)让我们像他们那样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二)走近“乔依”这个人1过渡:就在老妇人几乎完全绝望时,谁出现了?(乔依)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这是一个怎样的乔依呢?默读14小节,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细细品味,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乔依?拿起笔来把你的一份理解、一份感受,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纪录下来。(生自读,写感受)2.师边巡视边说:不要忽视藏在课文中的某个行为、某个细节,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就会有深刻的感受。3交流: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乔依?(随着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段落)指导生抓住以下三点交流: 竭尽全力乐于助人(或不怕脏,不怕累,真心帮老人)(屏显第4小节,相机红显动词)一是通过“蹭破”、“摘下”、“几乎没有知觉”、“喘着”、“流下来”、“沾满”、“脏”等字词感受天气寒冷,修车的工作费劲,但乔依仍然不怕脏、不怕累,卖力地帮助老妇人修车;透过这些动词,你能想象出乔依当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从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乔依怎样的品质? 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它读好吗?小结:乔依不怕脏,不怕累,真心诚意为老妇人修车,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帮助,这是一种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你还看到了怎样的乔依呢? 生活贫困,处境艰难(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屏显第一自然段,相机红显关键词) 二是通过“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没穿袜子”“破手套”等词句感受乔依生活的贫困、处境的艰难;是呀,在寒风瑟瑟,雪花飞舞的日子里,乔依失业了,他的生活没了着落,他的心里非常凄凉,能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这一自然段吗?热情、体贴、细心 三是联系课文二、三、五自然段中的“脸上带着微笑”“很理解她的感受,赶紧安慰”“让她坐进车里”和人物的语言感受乔依对老妇人的关心。你很了不起,从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就能读出乔依对老妇人的关心,乔依为什么这么做呢? 读读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你能读出话语中的暖意吗?淡淡的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4读懂了乔依的内心,再读这段话,你们会有更深的体会。请大家捧起书再一起读这段话吧。(生饱含感情地齐读,配乐:风的呢喃)5.我们从文已经体会到了乔依的贫穷,知道对于他来说“钱”是很需要的,而当老妇人用钱来回报他时,他却拒绝了自己急需的钱,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第六小节)来,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1)能给“天经地义”换个词来说说吗?(2)乔依把什么看作是天经地义的?(3)多么质朴的一段话,多么令任感动的一段话,带着这份感动朗读6、7小节。四、突破难点,感受“爱”的延伸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3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1)乔依就是女店主的丈夫。(2)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自己(3)困难只是暂时的,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要充满信心。引导学生回顾两次“笑”:乔依心情“很是凄凉”,但对“在冷风中微微发抖的”老妇人依然“微笑”着!女店主“极度疲劳”,脸上却带着“甜甜的微笑”。(4)这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4凸显“链”多媒体出示四句话:读读这四句话,让我们一起回顾那爱的链条(生齐读句子,师读破折号后面的。) (1)“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乔依的助人为乐就是“爱”的延续(2)“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这是延续“爱”的倡导(3)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这是“爱”在接力(4)“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这是“爱”的延伸小结: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其实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在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师边小结边完善板书。)学到这里你们应该明白文章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了吧?生交流,师延伸:对,爱在传递,它会通过不同的人传向四面八方,让我们也成为爱的链条上的一颗美丽的珠子,一起来传承爱吧!(进一步完善板书)四、诵读展示1.自选文中的两三个片段达到背诵程度,在小组内读一读,选出一个最优秀的参加班内的比赛。2.小组诵读比赛。3.宣布结果,表扬鼓励。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五、鼓励创作,诠释“爱”的内涵1师:相信此时“爱”早已在大家心里生了根。能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告诉大家“爱”是什么吗?2创作、交流评:是呀!“爱”是传递,是一根心链,拴紧你我的心,连着大家的心。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在老师的心中爱就是手捧一颗真心,轻轻地放在别人的手上。3(播放因为爱,同时播放抗雪灾、抗洪水等图片,在音乐声中结课。)全体起立,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那一个个感人的画面。4结束语:四川汶川地震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当灾难来临时,我们用爱相迎,地震无情人有情,这情就是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支援中含着爱!大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温总理赶来了,战士们赶来了,所有有爱心的人们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5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3)要升华“爱”的主题2 搜集一些关于爱的主题的名言。六、板书设计: 8.爱之链 关爱 乔依 女店主修 钱车 留 老妇人友爱互助,将爱的链条传递下去。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 孟艳侠第七课时 “表演体验”课负荆请罪 一、教学目标1了解剧本形式,学会阅读剧本,初步学习剧本表演。培养学生语文素养。2透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感悟人物内心思想。让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3体会廉颇知错能改和蔺相如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4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进入角色,演好人物,说好台词,用自己的语言体验人物内心思想。难点:抓住人物表情、动作、语言,感受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和蔺相如心系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三、前置学习活动1学生:课前预习-阅读负荆请罪了解故事背景。 阅读课外书-将相和,读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故事内容。2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课前板书:21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同学们,通过预习,你对蔺相如、廉颇有了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和第二幕,廉颇和蔺相如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这节课我们来进行表演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廉颇、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的理解。二、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一)学生练习表演,自主体验人物内心思想。1过渡指导:简单了解“剧本”。(1)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2个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搜集的关于“剧本”的资料。(2)教师出示课件并小结: 剧本主要有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提示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动作,或人物上、下场指出场景或其他效果变换等。 (3)投影展示课文,让学生找出那些文字是舞台提示。 2学生练习朗读对话,自主体验人物内心思想。 (1)提问学生,怎样才能演好蔺相如和韩勃? (2)分组练习朗读。 A 三人为一组,一人读舞台提示,其他二人,一人读蔺相如的话,一人读韩勃的话,练读课文。之后互换角色再读,力争把课文读 正确、读流利。 B检查并相机指导朗读课文。3学生分角色表演剧本,师生点评,加深理解与体验。过渡:像这样的廉颇和蔺相如,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台词把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呢?想一想要读好韩勃和蔺相如的台词,应该要注意什么?(1)学生讨论。(把握人物的神态、走进人物内心,抓住动作、表情等)教师过渡: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同的,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廉颇和蔺相如还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剧本的第二幕,一边读一边体会。(2)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初读了剧本的第二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知错能改,迷途知返 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你怎么知道?(3)学生分组初步练习表演,自主体验人物内心活动。(二)分角色表演剧本,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过渡:同学们,通过课前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你们队廉颇和蔺相如又有了新的了解。那么,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台词把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呢?想一想要读好韩勃和蔺相如的台词,应该要注意什么?1生讨论(屏幕出示:在读课文时,要注意圆括号里的人物的表情动作,方括号里舞台背景及人物活动情况。还要抓住人物的台词、动作、神情,要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性格特点。在表演时,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如果适当加上动作、能想象出人物的心里活动,那就会 更生动。)2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试着分组自由地演一演剧本第一幕。(1)学生自由试演剧本。(2)交流品评,随机点拨,感悟人物,练读句子。(3)分组让学生评价。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一读这个片段的台词,其他同学注意听,你觉得他哪儿读得好,你觉得哪句台词还可以怎样读?3师生探讨台词读法,品味人物性格特点:(1)讨论练习朗读韩勃的台词,体会其性格。韩勃台词怎样读?(紧张 害怕)为什么这样?面对韩勃的紧张,蔺相如紧张吗?(惊讶)(2)学演剧本,体会廉颇知错能改、一心为国的性格特点。读好廉颇在台词要注意什么?体会真诚,自责、惭愧随机介绍荆条。负荆请罪的意思体会廉颇真诚认错、一心为国。指导朗读、表演。(3)学演剧本体会蔺相如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一心为国的性格特点。小精灵儿童网站 要想演好蔺相如,读他的台词要注意什么?指名读、演。体会蔺相如的深明大义,不计前嫌 高兴 、一心为国指导表演。4指导分角色表演剧本。过渡:要想表演好,首先要读懂剧本,体验人物的内心。其次,走进剧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说好台词,剧本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词语都值得细细地推敲。请前后座位的同学四人小组,分角色读一读第二幕的台词。(1)四人小组,分角色读一读第二幕的台词。(2)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师随即板书满面惭愧满心悔恨,满面惊讶 满心欢喜)(3)分角色表演(小组演练、1-2组代表到教室前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其他同学欣赏)(三)再次表演全文,感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