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为有源头活水来.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3405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为有源头活水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为有源头活水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为有源头活水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小学生活化作文的实践与研究【摘要】 当前小学生作文中存在很多问题,从小学作文现象分析,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虚假现象,作文因为题材的虚假而无法具体、生动,无法反映生活的灵气。从教学过程来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作文教学或粗略地泛泛而谈,泛泛而教,没有针对性,没有个性化;或一词一句,细细指导,却并非学生的真实生活,题材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为了让小学生在作文时言之有物,乐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应该让小学生走向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让小学生的作文有浓郁的生活味。【关键词】 生活化 小学 作文前 言据笔者经验及小学语文同行的反映,目前小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普遍存在虚假应付现象。不少小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写文章找不到感觉,像挤牙膏一样想一句写一句。平时作文不是抄袭了事,就是瞎编乱造,能真正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少之又少。考试时,许多作文又存在着“千人一面”的现象,许多学生总在考前背几篇例文,考试时,稍微作些修改。从作文教学的效果来看,作文因为题材的虚假而无法具体、生动,无法反映生活的灵气,真正能反映丰富多彩生活的文章可谓凤毛麟角。 而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又太重视文学性,而忽视实用性,以至于小学生把写作文看成是很艰难、很苦恼的一件事。加上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奔波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之间,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下小学生挖空心思搜索材料,即使能写出来也是枯燥无味,没有真情实感。按理,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小学生作文却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而是对观察没有得到正确的指点。因此,只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学生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而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这里所说的“生活”是指学生所经历、了解的个人、班级、学校、家庭以及国家、社会等全方位的生活内容,既包括学生亲自经历的、亲眼所见等直接的生活内容,也包括学生亲耳所闻的,从其他信息传媒中获得的间接的生活内容,还包括学生脑子想像中的广阔世界。所谓生活化作文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写出有水平的作文。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尝试并研究了观察再现触发习作评价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一)观察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应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1、观察自然,走近自然。美妙的大自然,五彩缤纷。它既像一幅绚丽无比的画卷,又如一个神奇莫测的万花筒,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有其独具的风姿。我经常要求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为作文积累素材。在观察过程中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结构地编拟提纲,理清观察顺序,选好观察角度。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认识。这些都会为作文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如一位学生在游览湘湖后写道:休博会开幕这天,我怀着无比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湘湖游览。我们从湘浦观鱼大门进去。哇,里面人山人海好不热闹,透过黑压压的人头向远处望去,我不禁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顿时让人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好舒服,好遐意啊! 2、了解社会,感悟生活。社会是个万花筒,它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无穷的写作素材。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如民警指挥交通,医生热情为病人治病,营业员服务周到,教师关心热爱学生,爷爷奶奶勤劳俭朴,叔叔阿姨尊老爱幼,同学之间友爱帮助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的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而,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去体验生活。如在教学农贸市场这篇习作中,我让学生课前准备:星期天跟妈妈到“农贸市场”买菜,参观农贸市场,用照相机拍下或用笔记下你感兴趣的场面。当一回“小顾客”,与摊主讨价还价。有父母或亲戚在菜场卖菜的同学,当一回“摊主”。由于学生亲自感受,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写作的内容、题目更是五花八门:有反映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今非昔比的农贸市场、热闹的农贸市场;还有反映自己买菜、卖菜经历的第一次买菜、我当了一回菜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话一点儿都没错。作家写小说还要长时间的去体验生活,为什么要求我们的孩子去凭空想象呢?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3、参加活动,体悟真情。现在的小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每天基本是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让学生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观察他人或自己的言行及窥测其内心世界的人,感受人性的美丽、合作的力量及相处中的同学情谊。因此,我们必须创造机会让学生回归生活,积极进行实践体验,从而疏通学生创作的“活水的源头”。 学生天性好动爱玩,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兴趣。我利用这个特点让他们动手做一做,体验事物发生的过程。写科学小品文时,让学生先做科学实验,如烧纸船等;写小动物时,让学生回家饲养一只小动物,长期细致的观察。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若单靠作文指导时启发学生选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往往会一时想不起来而无从下笔,那么在作文前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夸XX”或“我佩服他(她)”“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有较多时间去有意回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材料。这样,既可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又可选取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看我露一手”擂台赛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得到培养,才华得到展示,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如在写“记一次印象深刻的事”的习作中,为了让孩子们写好这篇文章,我让孩子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家务运动会”。由于活动趣味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观察能力。通过活动有了亲身感受,写起文章来自然具有真实感,融真情于文章,不再觉得无话可说。下面的段落是从两位学生的习作中节选的:第一次剥豌豆比赛开始了,上场的却是清一色的男子军。不过这些“家庭妇男”倒也不含糊,待班长一声令下,四位选手拿起手中的豌豆就剥。我们组的桔娜似乎有些出师不利,他好象从没剥过豌豆,一会儿捏捏豆荚,一会儿压压豆荚,害得豌豆娃娃不是赖在里面不出来,就是滚到桌子上,折腾得她满头大汗。相形之下,“无名小辈”佳飞非常沉着,她头也不抬,一个劲地剥(二)再现这里所说的再现可以说是一种回忆或再观察,就是让学生回想实践活动中观察到的一些让自己特别有触动或感兴趣的东西加以咀嚼。活动后,有时借用电教媒体把真实的生活情境拍摄下来,制作成课件,使真实的生活情境随时可以反复再现,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自己有触动或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加以仔细反复观察,以便更深层次地去体验这段生活经历。如为孤寡老人送礼物,表演节目等,亲身感受老人掩饰不住的内心的孤寂。回来后,同学们观看了拍摄的录像,在看录像的时候,我让学生说自己最有感触的一段,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三)触发触发指的是在素材积累过程中,在对生活的反复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强烈吸引,或由于心灵的内在因素的偶合、暗合,领悟或发现了生活的某种意义、价值,产生了一种要予以表现的念头或冲动。我们观察生活是为了感知、积累生活,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而要将写作素材中感悟的东西写下来,这中间需要一种媒介,一种催化剂,去激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敏感性和领悟力,从而产生创作意念和激情。可以说前面两个阶段观察和分析是积累和初感悟,而这个阶段便是深层感悟并积极投于习作的阶段。如在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后,让学生反复观看再现情境,并通过讨论、分析,学生感触不一。有些同学从孤寡老人的穿着、食宿情况感触到老人晚年的凄苦;有些同学从孤寡老人的宿舍打理的整齐、干净,生活的丰富,感受了养老院管理人员的尽职和共产党政策的英明等。现将学生所写的一篇又见艳阳天的片段摘录如下:老爷爷们三、五个人一群,打牌的打牌,下棋的下棋,打牌的那儿不时会穿传来阵阵笑声。下棋则显得安静沉稳,不时的有几个老人在旁边指点江山一番。(四)写作触发唤起了同学们的创作意念,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创作是主动、积极的,同学们不但敞开记忆仓库大门,使沉睡的生活素材随之唤醒,同时还会为了使能表现自己感受去寻找与之相关的材料,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脱疆野马任驰骋。”小刚同学通过亲自观察农村近几年造新房热的现象,由此联想到祖国的变化,于是就产生了写作的欲望。现摘录片段如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古人写梨花在春天瞬间开放,让人毫无察觉。现在这句诗我可得改一改了,改成“忽如一夜旧房埋,千幢万幢新舍排。”这句话可不是吹的,不信你瞧我们村。笔者引用这个例子意在说明作文要生活化,应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表达真情实感。所以,笔者除了学校特地组织的实践活动外,还善于从学生的日记中去发现,去引导学生如何构思,加工自己的材料,让学生对自己反映的生活重新认识、深层体验,再进行创造性的表述。(五)评价笔者认为生活化作文的评价,应以学生作文态度的主动性、内容的真实性、思维的个性化,以及语言得体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如让学生对自己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进行自我评价;让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作文,互写作文评语。教师的评语力求做到五个一:带一点商榷,来一点幽默,多一点鼓励,讲一点差异,用一点情感。比如班中学生唐焕粱在一篇日记我的妈妈一文中,写了自己家庭困难,爸爸又卧病在床,一家老小依靠妈妈一人。面对逆境,妈妈咬紧牙关,硬是以孱弱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全文描写生动,感情真挚,洋溢着孩子对母亲的挚爱和赞美之情。读了此文,我写了这样的批语:“读了你的文章,我的心里很不平静。你的生活令人同情,你的妈妈令人钦佩。都说母亲是伟大的,从你妈妈身上,我真正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有了这样一位坚强的好妈妈,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逆境不可战胜!真诚地祝愿你的一家早日摆脱困境,走向幸福。”在这里,作文评价成了连接感情的纽带和桥梁,把教师和学生的心拉得很近、很近。结 论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和优化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过程中,课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1、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我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由于学生亲自观察,亲身体验,因此所写的作文打破了体裁、题材的框限,有记叙、诗歌、散文、小随笔、童话、寓言等。学生所爱,即是写作之内容;学生所能,即是学习之机缘;生活所需,即是学生之所学。指导学生从生活中,从观察中、从活动中、从课外阅读中积累材料。材料积累丰富了,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便容易随时有感而发,一发而不可收。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解决了学生作文中“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以及写作水平。2、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在培养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孕育科学人文精神,把作文训练同培养做人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下是学生的作文片段:李伯伯拉着我来到花圃,深情地说:“孩子,养花不容易,养大一个孩子就更加不容易。你爸爸、妈妈既要忙于工作,又要照顾你,你可要懂事啊!”李伯伯的这番话深深的记在我心里。望着他俩远去的身影,我突然感到很惭愧,作为一个少先队员,竟做出了这样不道德的事情,真是不应该。我越想越难过。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我太后悔了。生活与作文可以构成从生活到作文回到生活再到生活的往复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生活的质量会因学生对生活认识的提高而提高,作文的能力会因对生活的表达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生活化作文可以优化这个循环,从而造就生活与作文的双向目标的达到,促进人的整体和谐发展。3、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探索模式打通了课内外、校内外的作文教学联系,实现了作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缀。拓展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同时也打破了应试教育对学生作文的思想束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体悟生活,写真事,抒真情,使学生作文与其人格、思想和谐发展。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加深了对作文教学的理解,指导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中,教师勇于拆除校园与社会这堵坚实的“围墙”,拆除教师与学生之间壁垒森严的藩篱,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努力地为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活力的学生个体重构课堂生活。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需要是积极个性的源泉。如果每次作文都能成为一次现实的言语交际,使学生感到作文不是为了“应付差使”,而是生活的需要,交流的需要,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正因为如此,学生写起来不仅积极性很高,而且格外认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参考文献】1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李勤2构建生活的课堂(成尚荣编)江苏教育出版社3小学生或作文的实践与思考(张化万)4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俞立娟 1311678417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银河小学 311203 yljxsedu.zj.c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