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3051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眼睛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B . 眼睛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C . 眼睛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D . 无论看远处还是看近处的物体,睫状体的形状都不变2. (2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 . 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 . 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 . 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3. (2分)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B . 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C . 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D . 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4. (2分)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 (2分)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两种,如图是表示甲乙两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近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B . 乙是近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C . 甲是远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D . 乙是远视眼,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6. (2分)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小莉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莉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 )A . 都是凸透镜B . 都是凹透镜C . 凸透镜和凹透镜D . 凹透镜和凸透镜7. (2分)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 )A . B . C . D . 8. (2分)关于远视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来自近处的物体成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B . 一般是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C . 晶状体太厚,或是晶状体的前后径太长D . 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9. (2分)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决定了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视角越大,所成像越大,眼睛看物体就越清楚视角大小不仅跟物体大小有关,还跟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下面四种情况中,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 A . 站在20m远的1.6m高的人B . 一棵18m远1.7m高的小树C . 20m远的1.7m高的栏杆D . 40m远的1.8m高的竹竿10. (2分)下列关于近视眼及远视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太长。B . 近视眼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C . 远视眼应该戴凸透镜矫正。D . 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厘米。11. (2分)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 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 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 . 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 (2分)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A . 近视眼;乙B . 远视眼;乙C . 近视眼;丙D . 远视眼;丙13. (2分)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 . 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虚像C . 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D .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14. (2分)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其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 . 近视眼 凸透镜B . 近视眼 凹透镜C . 远视眼 凸透镜D . 远视眼 凹透镜15. (2分)人在水中看不清水中的物体,但戴上潜水镜后就能看清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 人眼只适宜在空气中看东西B . 在水中睁眼看东西时,水进入眼中影响视力C . 水中光线太弱,射入眼睛的光线太少,人无法看清物体D . 光从水中射入眼中和从空气中射入眼中折射情况不同,致使物体射来的光线无法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5分)16. (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上/下)调整(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左/右)移(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左/右)移17. (2分)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人的眼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射后成像如图,这个人患了_(选填“近视”、“远视”)眼,可配戴_镜矫正 18. (3分)师生用来整理仪表仪容的镜属于_镜,汽车车窗外的后视镜属于球面镜中_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_镜19. (1分)青少年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游戏,容易造成眼睛离得近,手机强光线刺激眼睛易疲劳,长期会形成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镜片是_的眼镜。 20. (5分)(2015巴彦淖尔)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军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绘制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1)由图甲中的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_cm(2)若他把蜡烛放在图乙中A的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使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3)若把实验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选填“前面”或“后面”)三、 解答题 (共5题;共27分)21. (5分)按下面要求作图图甲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成像的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22. (5分)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照相机能够变焦,是指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从而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底片上,人的眼睛也能变焦,是通过改变 从而使清晰的 、缩小的像呈现在视网膜上。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长时间用眼,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1)请把文中的空格填完整(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眼的正常观察范围是( )A0-10cmB10-25cmC10cm-极远处D0-25cm(3)如图16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的是( ),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图16(4)眼镜的度数在数值上等于镜片(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的100倍。某人眼镜的度数为200度,则他所佩戴的眼镜焦距为。23. (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甲图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_ cm(2)如乙图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 _ 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_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_ 反射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 _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_ (完整/不完整)的,像的明暗将 _ (变亮/变暗/不变) (5)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在图中 _ (A/B/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6)图丁中,点燃蜡烛,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近视眼镜的镜片为 _ (凹/凸)透镜.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将光屏 _ (靠近/远离)透镜适当距离 24. (3分)阅读人类的眼睛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无论光线是明亮还是昏暗,远在天边的山峦、近在眼前的物体,都能在眼睛中成像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被观察的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所成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变得最扁平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当晶状体凸起程度最大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在10cm处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应佩戴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2)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_cm (3)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 25. (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5cm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蜡烛应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这是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 (2)某同学利用该装置进一步了解近视眼矫正的原理,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蜡烛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选填“前方”、“上方”或“后方”)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5分)16-1、17-1、18-1、19-1、20-1、20-2、20-3、三、 解答题 (共5题;共27分)21-1、22-1、23-1、23-2、23-3、23-4、23-5、23-6、24-1、24-2、24-3、25-1、2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