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必背古诗词.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3031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 1.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3. 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4.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5.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7.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8.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一九三五年二月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9. 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0.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11. 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12. 长相思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3.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14.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一九五四年夏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5. 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16.沁园春雪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7. 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8. 再别康桥 徐志摩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19. 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壁霄。20. 乡愁 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21. 钗头凤 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22. 采桑子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23. 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4. 卜算子 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25.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经典名篇:论语100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5、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6、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二比而不周。”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4、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5、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之怀刑,小人怀惠。”16、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未可知也。”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9、子曰:“君子与纳于言而敏于行。”20、子宫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2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23、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4、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5、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26、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9、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30、曾子曰:“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3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34、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35、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36、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3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9、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40、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41、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42、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3、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44、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46、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4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8、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4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5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51、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52、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5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54、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55、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56、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57、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58、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5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60、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6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2、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6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64、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6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66、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6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68、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69、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70、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71、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72、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73、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74、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75、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76、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77、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78、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7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80、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81、子曰:“君子求知己,小人求诸人。”8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8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8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85、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86、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87、子曰:“弟【d】子入则孝,出则弟【t】,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88、子贡曰:“贫而无陷,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与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89、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90、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91、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臾哉?人焉臾哉?”93、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宜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94、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9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9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97、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98、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99、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00、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明德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正心修身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少年中国说节选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箠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