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泵维护检验规程.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2975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水泵维护检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循环水泵维护检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循环水泵维护检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水泵维护检修规程 设备位号365A-P001A 总则例行的维护和润滑程序有助于延长泵的寿命。好的维护和润滑可延长和减少维修次数。应该保存维护和润滑记录以帮助找出产生故障的潜在原因。1. 1.产品的用途:1.1.DFSS双吸泵输送介质温度常规80。采用特殊结构可以达到150,主要用于电站,自来水,市政,水利,建筑,消防,工矿企业等行业,输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其它液体。1.2设备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循环水泵的结构主要由泵、电机、联轴器三部分组成.其中泵体里包活,壳体、叶轮、主轴、轴承部件、机械密封、轴套等。1.3循环水泵的工作原理: DFSS双吸泵属于离心泵的范畴,主要过流部分手吸水室、叶轮和压水室。吸水室位于叶轮的进水口前面,起到把介质引向叶轮的作用;压水室是半螺旋形压水室(蜗壳式)形式;叶轮是泵最重要的元件,是过流部件的心脏,叶轮由盖板和叶片组成。泵工作前。先将泵内充满介质,然后启动泵,叶轮快速转动,叶轮的叶片驱使介质转动,介质转动时依靠惯性向叶轮外缘流去,同时叶轮从吸入室吸进介质,在这一过程中,叶轮中的介质绕流叶片,在绕流运动中介质作用一升力大于叶片,反过来叶片以一个与此升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介质,这个力对介质做功,使介质得到能量而流出叶轮,这时介质的功能与压能均增大。泵就是依靠旋转叶轮对介质作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介质。由于泵的作用介质从叶轮进口流向出口的过程中,气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介质经过压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然后沿排出管路输送出去,这时,叶轮进口处因介质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水池中的介质在液面压力(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于是,旋转着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介质。1.4技术型号规格;泵型号和性能参数泵型号DFSS800-13/6C转速990r/min流量4200m/h扬程48m轴功率661kw泵重3735kg轴承形式滚动2. 设备的完好标准:2.1设备零件: 设备零部件包括:泵壳体、叶轮、轴、轴承、轴套、密封圈、填料密封圈、泵盖、轴承0型圈、挡水圈、泵端联轴器等。2.2运行性能: 在运行期间,应时刻关注以下情况:轴承温度是否异常升高,轴承及系统各处接头、油位计、旋塞等是否有漏油现象;有无异样响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当机组运行频率与机组固件有频率接近时,可能导致共振破坏。2.3.技术资料 2.3.1.DFSS型双吸泵:轴封形式,主要有填料密封盒机械密封两种轴封形式, 2.3.2.轴承冷却,泵进口直径700有水冷和不带水冷两种轴承结构型式,输送介质温度80不带水冷结构,输送介质温度为80-150带水冷结构,所有泵进口直径700泵型的轴承都带水冷结构。 2.3.3.轴承润滑:轴承有脂润滑和稀润滑两种方式。泵进口直径700轴承脂润滑,泵进口直径700轴承稀油润滑。2.4.设备的运行及环境2.4.1.泵长时间运行或初次运行,为防止由于管道系统内的污垢和碎片影响泵产生故障,应使泵满载连续运行1-2个小时;2.4.2.泵超过6个月时间未运行,必须检查泵轴承内的润滑油或润滑脂完好,已发黑,乳化或干固必须更换2.4.3.使用一次后,长期停用可能导致轴承表面、密封环等位置发生锈蚀,将影响泵的使用。2.4.4.向吸入管及泵体中充满介质,泵体内的空气必须排尽,确保轴承的密封水量充足。3.设备维护3.1.设备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按照操作规程做好维护记录3.2.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3.2.1.叶轮与联轴器的拆卸(1.拆卸联轴器弹性柱销,使水泵与动力源脱离,拆卸联轴器应用掳子拆卸,对较大型水泵,联轴器与轴配合有较大的过盈,所以在拆卸时必须对联轴器进行加热。 2.检查叶轮磨损,汽蚀情况,查看轴套磨损。如果继续使用可不必从轴上卸下,因一般情况下它很难拆卸。如需要非卸下不可,则要用专用工具拆卸,必要时可采用加热的方法拆卸。)故障产生原因排除方法不出水或出水量不足1. 泵壳内有空气,灌泵工作没做好;2. 吸水管路及填料有漏气;3. 水泵转向不对;4. 水泵转速太低5. 底阀、管路或叶轮进口堵塞;6. 吸入口水位下降7. 叶轮或密封环磨损严重8. 水面产生漩涡,将空气带入泵内1. 继续灌水或抽气2. 堵塞漏气,适当压紧填料3. 改变动力源方向4. 提高高速5. 检查管路,清除杂物6. 核算吸水高度,降低管路阻力,提高吸入水位7. 更换叶轮或密封环8. 加大吸水管吸水口淹没深度 水泵开启不动或启动后轴功率过大 1.填料压的太紧,泵轴弯曲2.电机联轴器和泵联轴器之间间隙太小二者发生干涉3.电压太低4.输送介质密度大大超过设计介质密度5.流量太大,超过设计适用范围 1.松一点填料压盖,校直泵轴2.调整加大电机联轴器和泵联轴器之间的间隙3.检查电路4.更换大功率电机5.关小出口阀,或适量小叶轮直径振动或噪声超标1. 递交螺栓松动,机座没有灌浆填实2. 泵轴和电机轴同轴度超差或泵轴弯曲3. 空气进入吸入管,吸入口或轴密封4. 吸入管,吸水管的阀门或叶轮堵塞5. 管路支撑不足时,载荷加到泵上6. 水泵产生汽蚀7. 轴承损坏8. 密封环和叶轮摩擦9. 转自平衡超差1. 拧紧地脚螺栓,填实底座2. 调整泵轴和电机轴同度,校直或更换泵轴3. 检查吸入管及轴密封4. 检查吸入管或泵是否堵塞5. 检查管路支架6. 降低吸水高度,减少水头损失,降低介质温度7. 更换轴承8. 拆检,更换密封环或叶轮9. 对转子重做平衡检验轴承过热1. 轴承内没有润滑油或油脂太多2. 轴承损坏3. 泵轴与电机轴同轴度超差1. 加润滑油或去掉多余润滑脂2. 更换轴承3. 调整泵轴和电机轴同轴度机封漏水1. 机封损坏或失效2. 机封安装不正确3. 输送介质有小固体颗粒1. 更换机封2. 重新安装3. 澄清输送介质填料腔过热不滴水或滴水太少1. 填料压盖压的太紧2. 冲洗管堵塞或不畅1. 放松填料压盖2. 疏通冲洗管3.紧急情况停车3.1出口阀一旦关闭,应即刻停车,并确保动力源处于断开状态,避免动力源意外启动。3.2将所有的控制系统、保护系统、设备、仪器、仪表等应回到原始状态。3.3如果泵液有结冻的可能,泵及其管道内应排空。3.4.关闭密封水、压力表阀门及其它不影响其它设备运行的辅助系统。4.检修维护4.1.检修周期小修:36月 中修:1218月 大修:2436月4.2检修内容4.2.1.小修4.2.1.1 检查、紧固各部连接螺栓。4.2.1.2 更换填料,调整机械密封。4.2.1.3 检查联轴器,更换弹性橡胶圈校正联轴器的同轴度。4.2.1.4 检查轴承,更换润滑油(脂)。 4.2.1.5 清洗、检查循环水系统。4.2.2中修 4.2.2.1 包括小修内容。 4.2.2.2 检查转子的晃动情况,校验转子的静平衡。 4. 2.2.3 检查或校正轴的直线度。4. 2.2.4 更换滚动轴承和润滑油。4.2.2.5 检修机械密封,修理或更换动、静密封环。4. 2.2.6 检查调整叶轮两端与前盖、后益的间隙。4. 2.2.7 校验仪表。4.2.3大修4. 2.3.1 包括中修内容。4. 2.3.2 解体检查各部零件的磨损、腐蚀、陶瓷衬里的破损程度,检查或更换备部零件。4. 2.3.3 更换叶轮、轴套、泵盖。4. 2.3.4 调整泵体水平度。4. 2.3.5 检修电机。4. 2.3.6 机体防腐。5.检修质量标准5.1.循环泵进口下闸,关闭出口液压蝶阀,放尽吸入池存水。联系电气和热工拆除电源线和有关测点。拆除与电机连接的冷却水管接头。5.2.在泵底部用千斤顶将转子固定,拆卸电机和泵的联轴器螺栓。5.3.拆除电机与电机支座的连接螺栓和定位销,吊出电动机并放在专用架上。5.4.拆除端盖螺栓,吊出端盖。5.5.拆除冷油器冷却水管接头,吊出冷油器,并清洗捉漏。5.6.联系热工拆除导向轴承和推力瓦块测温元件,松开导向轴承调整螺栓并帽,旋出导向轴承螺栓取出导向轴承。5.7.拆出推力头锁圈,装上专用工具将推力头拉出。5.8.清洗检查推力瓦块和推力头,有无裂纹、磨损、划伤和脱胎等缺陷。5.9.测量推力头的圆周及水平晃度6.试车与验收 6.1试车前的准备6.1.1.开机前确保泵及其管道不能有泄漏,如有泄漏,特别是在吸入管处,能降低绷得运行效率并影响泵在开机前灌水。6.1.2.点动,检查电机的转向是否正确,电机转向一定要符合电机机壳上的箭头方向6.1.3.操作者能通过转动泵侧的联轴器检查轴是否能灵活转动。联轴器的两个半联轴器应能相互分开。6.1.4.应当作进一步的检查以确保联轴器找正符合要求,并将找正过程记录下来6.1.5.组装及拆卸联轴器同时应考虑公差6.1.6.开车见检查泵及动力源轴承是否注油(油脂)6.1.7.轴密封及密封水应为清洁水6.1.8.检查泵及相关设备的螺栓是否连接好6.1.9.带点设备是否良好接地*辅助管道及润滑:辅助管道指填料机封冲洗,轴承冷却,排气管路和其它随泵一起提供的特殊部件。轴承冷却水的接入,排出口在出厂时均用丝堵堵住,接管路时应将其取下1. 该泵填料机封冲洗有两种方式,当抽送介质80或介质不是清水的场合采用外接内冲洗,从泵的压出室取水,当出口大于0.8MPa时,冲洗管路上需要设减压装置。当抽送介质80或介质含沙及其他颗粒的场合应采用外接冲水冲洗。2. 轴承冷却采用外界冷却水(水压为0.3MPa左右,流量不小于5L/min)进口直径700(脂润滑)的泵轴承冷却水冲轴承体的下面进上面出,进口直径700(稀油润滑)泵轴承冷却水从轴承体的一边进另一边出。7.试车步骤7.1.运行前按照试车前的准备方案检查7.2.按照灌泵规范进行灌泵7.3启动7.3.1.向吸入管及泵体中充满介质,泵体内的空气必须排尽7.3.2.确保轴封密封水量充足7.3.3.进口阀处于全开状态7.3.4.出口阀出去全闭状态7.3.5.启动泵,打开输出管侧阀门至适当的位置,以得到适当的流量7.3.6.检查填料腔处是否发热,滴水是否正常,漏水应呈“滴水不成线”的状态,约58滴没分钟。如果填料发热,检查填料压盖是否过紧,如果填料渗漏严重,检查填料压盖是否太松,填料是否磨损,填料冲洗水压是否过大,若漏水太少或不漏则应检查外供水管路是否阻塞不畅,冲洗水压是否偏小。7.4.验收 7.4.1.确认相关设施完好后,启动电机。若关阀运行时间超过(2.-3min)泵体内介质发热,易造成事故。7.4.2.检查机封的泄漏量,泄漏量在5ML/h之内为正常,如果没有量杯,通过目测,滴水在2-5滴min之内为正常7.4.3作好运行记录,内容包括运行日期,压力,电流,电压,功率因数。轴承温度,轴封泄漏,故障机排出方法和振动,噪声是否异常。8.安全注意事项8.1.启动电机时工作人员不要和机组靠的太近8.2.泵在超小流量或超大流量运行都可能导致水泵损坏应停机后在处理8.3.在没有给轴封提供润滑介质前严禁操作泵,否则易使轴封失效或造成人身伤害8.4.泵安装于室外和室内无取暖设施,环境温度低于0,妾泵不运行时,应将泵内液体排净,否则将损坏泵。8.5.进行任何校正操作前,要确保动力源一断开,否则将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8.6泵部件比较重,采用正确的方法起吊,避免人身伤害或机器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