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课时备课.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2969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课时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课时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课时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和第一小学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中心发言人胡斌彬教学目标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课时划分新课5课时 练习课3课时重 点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难 点理解并掌握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主要教学方法分课时: 第1课时:加减法混合运算 第2课时:乘除法混合运算第3课时: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第4课时: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第5课时: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第6课时:关于0的运算 第7课时:第一单元复习永和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三 科目:数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题加减法混合运算(第1课时)中心发言人胡斌彬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合作交流、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渗透数学应用意识。3、进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积极、愉快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材分析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掌握加减混合和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难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教 学 过 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一、体验情境,导入新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晶莹、美丽的雪花吗?(生:喜欢)提到雪花你能联系到什么?(鼓励学生尽情地表述心中对“雪”的感受。)是啊!神奇的大自然造就美丽的雪花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美丽的享受和快乐。师:(出示 “冰天雪地”情境图) 看的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你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吗?(学生观察图后教师指名口答,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明确图中有3个活动区及每个活动区的人数,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合理教师都可予以鼓励,有创意的发现教师可给予表扬。)师:刚才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你们是爱学习的好学生,现在我们把目光集中的在滑冰场上。设计意图采用这种方式导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新课作了较好的铺垫。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二、根据情境,探究新知。教学例1。师(出示放大的滑冰场区情境图,同时出示例1。)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滑冰场上的数学问题(指名读题,再说说题中告诉什么,求什么)。师:请同学们试一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把你是怎样列式解答的,为什么这样解答的理由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再把学生的不同解法写在黑板上。重点让学生指出解题思路和每步算式的意义,估计学生会出现分步列式和列综合算式两种情况)师:(指着综合算式)先让学生读题,再根据这道算式,同学们想一想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教学例2。师:根据“冰天雪地”活动中心的统计,三天能接待987人,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下面一个问题。(教师随机出示例2,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重点说明“照这样计算”的意义。)师:同学们能用线段图表示出这道题的意思吗?试一试,可以和同桌合作。 (学生试画,然后指名在黑板上演示,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明确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度应该是表示3天接待人数的线段长度的2倍。)师: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把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同小组内同学交流,比一比哪组同学能想出不同的解法。三、巩固新知,反馈练习。练习一第1、4题。第1题学生独立将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些题目的运算顺序是是什么?第4题先估算,在笔算,集体订正,评析。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板 书 设 计师:根据“冰天雪地”活动中心的统计,三天能接待987人,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下面一个问题。(教师随机出示例2,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重点说明“照这样计算”的意义。)师:同学们能用线段图表示出这道题的意思吗?试一试,可以和同桌合作。 (学生试画,然后指名在黑板上演示,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明确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度应该是表示3天接待人数的线段长度的2倍。)师: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把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同小组内同学交流,比一比哪组同学能想出不同的解法。练 习 设 计小组讨论:要求学生把不同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再让学生针对黑板上出现的不同解法在组内交流评析,最后集体订正,评析时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重点引导学生理解63987的解题思路。如果学生没有想出这种解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6天里有几个3天?接待人数还应该是几个987人?)教 学 反 思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四则运算,并且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的意识。及时进行总结,在自己总结作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交流感受,从而加深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永和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三 科目:数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题乘除法混合运算(第2课时)中心发言人胡斌彬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的道理。2、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并且有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完整地叙述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材分析重点在乘除法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应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先引导后练习教 学 过 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一、创设情境2、教学例2。师:根据“冰天雪地”活动中心的统计,三天能接待987人,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下面一个问题。(教师随机出示例2,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重点说明“照这样计算”的意义。)师:同学们能用线段图表示出这道题的意思吗?试一试,可以和同桌合作。 (学生试画,然后指名在黑板上演示,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明确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度应该是表示3天接待人数的线段长度的2倍。)师: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把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同小组内同学交流,比一比哪组同学能想出不同的解法。 (学生独立做后小组内交流,要求学生把不同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再让学生针对黑板上出现的不同解法在组内交流评析,最后集体订正,评析时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重点引导学生理解63987的解题思路。如果学生没有想出这种解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6天里有几个3天?接待人数还应该是几个987人?)师:(指着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像这样只有乘除法的算式,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3、 巩固练习。 解决问题。(1)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2)一箱橙汁有12瓶,卖48元,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生汇报。板 书 设 计1、例题讲解 2、巩固练习 3、学生做题并评讲练 习 设 计1、 书本上的例题讲解2、 完成书上的做一做3、 完成练习册上的对应练习教 学 反 思通过一节课的讲解,同学们对乘除法的混合运算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运算顺序。永和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三 科目:数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题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第3课时)中心发言人胡斌彬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带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顺序。2使学生知道在带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里,两个小括号里的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并能照这样的方法计算。3使学生掌握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材分析重点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顺序。难点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列带有小括号的式子解决问题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指导练习法教 学 过 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一、复习引新1做第17页复习题。(1)指名学生依次说出每题里各有哪些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并口答运算过程及得数。(2)提问: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第l小题计算时是怎样使运算过程简便的?2引入新课。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知道:算式里如果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如果两步可以同时计算、脱式,那么同时计算、脱式比较方便。我们今天根据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来继续学习带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一些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3。(1)出示例3。提问:这道题里有小括号时,要先算什么?有两个小括号时,(在两个小括号下面画线表示)运算时怎样写比较简便?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老师板书)提问:递等式第一步算了哪两部分?(3)指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时计算、脱式时,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2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把先算的部分画出来。指名二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板 书 设 计一、情境引入,列举书中的例题讲解 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做一做练 习 设 计1、 书本的做一做2、 练习册对应习题教 学 反 思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的辨别出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对小括号的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对于用小括号的式子解决问题还有所欠缺,需要继续加强练习。 永和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 科目:数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题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第4课时)中心发言人胡斌彬教学目标1. 使学生 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材分析重点1、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难点没有括号的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先引导后练习教 学 过 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1、 复习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3、 巩固练习算一算,比一比。562517 2482 562517 248256(2517) (248)2板 书 设 计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练 习 设 计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出相应的练习题。主要以练习册练习为主。教 学 反 思这节课的知识比较难,部分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有点混淆,需要更多的巩固练习。永和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 科目:数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题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中心发言人胡斌彬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通过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概况能力以及简单规律的能力。3、 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教材分析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独立地完成运算性质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1、 课前练习 口算7208 63090 330x07525 337-45 48020955 140142、 汇报预习作业 3、 先说出下面每题先算什么,再算出结果 (127+23)50 (152-36)x6 1、你了解了混合运算的哪些知识?(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只有加减法 从左往右只有乘除法 从左往右乘除法、加减法兼有 先乘除后加减2、说说运算顺序后,快速地计算出结果。511618 672915515123 56823请四位同学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并快速地报出答案。二、新知学习近几天来“冰雪天地“的客流量很大,游客特别多,为了使”冰雪天地“保持良好的环境,服务部决定请一些保洁员协助管理卫生。上午冰雕区有游客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1、你理解这三条信息的意思吗?“每30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这句话你怎么理解?(游客30人就要派一名保洁员,下午与上午的标准是一样的,都30位游客派一名保洁员。)教师还可以问:60位游客派几名保洁员?90位游客呢?有多少游客要派5名保洁员呢?2、你能根据这三条信息编一道应用题吗?可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3、交流,板书。4、你会解答吗?先来解决第一题。板 书 设 计1、归纳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如何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应用题练 习 设 计书本做一做结合练习册对应题目教 学 反 思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理解到先乘除后加减的法则,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仍然存在运算顺序混乱的情况,导致错误,需要继续引导。永和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 科目:数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题关于0的运算 第6课时中心发言人胡斌彬教学目标掌握关于0的运算;通过合作学习,归纳总结0的特性;会利用0的特性进行四则运算。教材分析重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难点掌握0在加减乘除中的作用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先引导后练习教 学 过 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关于0的算式,对吗?那谁能试着说几个?请几个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打在电脑上:如:8+0= 012= 98+0= 342-0= 076= 97-97=将学生说的这些与下面的一起出示:100+0= 0+568= 078= 154-0= 023= 128-128=0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8+0= 012= 98+0= 342-0= 076= 97-97=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原来接触过很多关于0的运算,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己编写算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然后把学生自己编写的算式与教师事先准备的一起出示,让学生进行分类,这样学生感觉到是在为自己的算式分类,引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二、探究新知1、让学生将上面的算式进行分类并口算出结果。2、请学生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并到小组内交流一下。3、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与0相乘,得0。 0除以任何 数,都得0。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5、师:同学们对这些发现还有什么问题吗?6、学生可能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7、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8、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出示50和00问:能不能找到商?有没有含义?9、【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这时,教师在0除以任何 数,都得0的空白处加上“不是0”。10、让学生默记自己的发现和总结。 设计意图 首先让学生将上面的算式进行分类并口算出结果,然后请学生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并到小组内交流一下。这样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和细心比较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接着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板 书 设 计1、0在加法中的作用2、0在减法中的作用3、0在除法中的作用4、0在乘法中的作用5、0不能做除数的原因练 习 设 计书本练习及随堂练习对应习题教 学 反 思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互相编题,培养了学生自己出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然后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扎实的掌握。永和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 科目:数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题第一单元复习(第7课时)中心发言人胡斌彬教学目标1、 进一步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2、 经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材分析重点在乘除法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应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难点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后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教具教科书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先引导后练习教 学 过 程任课教师补充内容一、复习引入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二、新授出示例5(1)42+6(12-4)(2)42+612-4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学生自由回答。三、巩固练习P12/做一做1、2P14/4教师巡视纠正。二、探究新知1、让学生将上面的算式进行分类并口算出结果。2、请学生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并到小组内交流一下。3、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与0相乘,得0。 0除以任何 数,都得0。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5、师:同学们对这些发现还有什么问题吗?6、学生可能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7、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8、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出示50和00问:能不能找到商?有没有含义?9、【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这时,教师在0除以任何 数,都得0的空白处加上“不是0”。10、让学生默记自己的发现和总结。 设计意图 首先让学生将上面的算式进行分类并口算出结果,然后请学生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并到小组内交流一下。这样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和细心比较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接着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板 书 设 计1、 只有加减法运算的运算顺序2、 只有乘除法运算的运算顺序3、 只含有加减乘除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4、 含有括号的混合四则运算顺序练 习 设 计打印相关的练习卷给学生做,并评讲教 学 反 思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互相编题,培养了学生自己出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然后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扎实的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