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2630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2010(下)巴中市四县中期末联考高2011级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瞥见(pi) 债券(jun) 誊写(tng) 面面相觑(q)B、险衅(xn) 打烊(yng) 忖度(cn) 掎角之势(j)C、账簿(b) 譬如(b) 木讷(n) 饿殍遍野(pio)D、拗开(o) 癖好(p) 金箍棒(g) 不省所怙(h)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撕杀 气慨 追溯 迫不急待 B、琐碎 吝啬 提纲 冠冕堂皇C、陷井 脉膊 伎俩 鸦雀无声 D、尴尬 烦燥 褴褛 鞠躬尽粹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B、从篮网的远景规划来看,哈里斯的地位比文斯卡特还高,他是球队的重建核心之一。易建联越早表现出与他琴瑟和谐,对他在篮网站稳脚跟越有帮助。C、2008年以来,美元的贬值势如破竹,使遭受次贷危机的亚洲股市雪上加霜,难以出现复苏的迹象。D、你们对此人不了解,但我们对他的底细却一目了然,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提供相关材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在人们认识到,一方面极光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 B、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C、2月23日,以“黑马”出现的韩晓鹏在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比赛中一“黑”到底,在决赛中以完美的两跳获得该项目金牌。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对称性破缺”让我们存在10月7日,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三名科学家因为在“对称性破缺”研究中做出的贡献而获奖。他们是美籍日裔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在此之前。诺贝尔奖已经有四次都颁给了破缺领域。尽管“对称性破缺”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对称”却是人们所熟知的现象。一片雪花具有对称的结构,而且从镜子里看去和在镜子外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区别。类似的现象在粒子物理学中叫做 “镜像对称”。此外还有两种对称,分别是“电荷对称”和“时间对称”,前者指的是粒子和反粒子虽然带电情况相反,性质却相同。如果有一个小球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弹来弹去,旁边有一个摄影师把它录下来,然后不管录像带是正着放还是倒着放,不告诉你的话你从画面上是区别不出来两种放法的,这就是“时间对称”。当然,这个概念针对的是微观世界中粒子的性质。当物理学家考察微观世界的时候,他们发现很多时候,这些对称性都是破缺的。最早在对称性破缺领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是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他们发现镜像对称在四种基本力之一的弱相互作用中是破缺的,由此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克罗宁和菲奇发现有一种粒子不遵守电荷对称,他们于198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年前后,南部阳一郎开始研究对称性破缺,并提出了“亚原子物理中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他提出的这一机制可能会解答一个令人迷惑的问题:物质的质量从何而来?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所有的基本粒子以及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中的三种都被纳入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但“标准模型”无法回答物质的质量是从哪里来的。而且,奇怪的是,粒子与粒子之间的质量差别还非常巨大,有的粒子很重,而光子却没有质量。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在南部阳一郎之后提出了一种解释,现在被寄予厚望。我们先来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一支铅笔笔尖朝下竖立在圆桌中心,那么,铅笔和圆桌沿铅笔的中轴在各个方向上都是对称的。但这样状态的铅笔是不稳定的,它一旦倒下,这种对称性就丧失了。不过,这样一来,这支铅笔的状态就稳定了它没有办法再向哪里倒了,它已经达到了能量最低的状态。 在宇宙诞生的时刻,希格斯提出的理论中的“希格斯场”是完美对称的(就像那支竖立的铅笔),所有的粒子都没有质量。但希格斯场是不稳定的,它在宇宙早期的时候失去能量了,这些能量被粒子们接收,哪种粒子接受到的能量多,哪种粒子就重一些。“希格斯场”理论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也正是不久前启动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要寻找的目标之一。“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现在唯有希格斯玻色子尚未被发现,诺贝尔奖也许在不远的未来等待着希格斯。如果说南部阳一郎可能帮助解释了物质为何有质量的话,那么小林诚和益川敏英的工作则可能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至今还存在。观测表明,我们这个宇宙是物质为主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宇宙中的反物质远少于物质?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答案,但对称性破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物理学理论显示,宇宙创生之时,应有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制造出来,二者相遇便会湮灭,化为能量。但果真如此的话,我们所看到的星系、恒星,包括我们自身便都不会存在,我们的存在说明宇宙早期物质和反物质的对称被打破了。1973年,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小林益川理论”认为造成宇宙中粒子多于反粒子的原因是夸克的反应衰变速率不同。他们还预言了存在6种夸克。这些夸克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陆续被物理实验所证实。 现在,物理学家相信,宇宙每产生100亿个反物质粒子的同时,就有一个额外物质粒子的偏离,正是这样的偏离导致的对称性破缺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宇宙得以存活,使我们得以存在。5、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粒子物理学研究对象的一组是 ( ) A、一片雪花具有对称的结构,从镜子里看和在镜子外看没有什么区别。B、播放一个小球在密闭的容器里弹来弹去的录像,从画面上无从判别是正着放还是倒着放。C、粒子和反粒子虽然带电情况相反,性质却相同。D、一支铅笔笔尖朝下竖立在圆桌中心,则铅笔和圆桌沿铅笔的中轴在各个方向上都对称。6、下面的说法,与原文文意不吻合的一项是( )A、“小林一益川理论”解释了宇宙中粒子多于反粒子的原因,他们二人预言的6种夸克,也陆续被物理实验证实其存在的真实性。B、“铅笔实验”表明:对称状态往往是不稳定的状态;丧失对称性,同时降低能量,才能获得稳定。C、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认为,粒子与粒子之间的质量差异源于它们宇宙早期接受能量的多少。D、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了镜像对称在弱相互作用中的破缺,而南部阳一郎据此提出了“亚原子物理中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物理学家们多次因为在破缺领域的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奖,这表明在粒子物理学的“三个对称”领域,极有可能都存在对称破缺现象。B“对称性破缺”是粒子物理学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一旦解开了它的奥秘,我们就能完整地回答为什么宇宙中反物质远远少于物质的问题。C大型强子对撞机(IMC)如果能寻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就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这表明物理学家们的预言非常需要获得物理实验的证明。D如果宇宙中产生的粒子具有严格对称的性质而不存在破缺,我们今天的世界就将不复存在;因此,我们这个宇宙的存在其实十分偶然和幸运。三、(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苏辙)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嶪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明年,长老智迁使其徒惠迁谒余于高安,曰:“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年矣。瓦败木朽,无以待四方之客,惠迁能以其勤力新之,完壮邃密,非复其旧,愿为文以志之。”余闻之,求道者非有饮食、衣服、居处之求,然使其饮食得充,衣服得完,居处得安,于以求道而无外扰,则其为道也轻。此古之达者所以必因山林筑室庐,蓄蔬米,以待四方之游者,而二迁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夫士居于尘垢之中,纷纭之变日遘于前,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况乎深山之崖,野水之垠,有堂以居,有食以饱,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而忽焉不省也哉!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今夫骋骛乎俗学,而不闻大道,虽勤劳没齿,余知其无以死也。苟一日闻道,虽即死无余事矣。故余因二迁之意,而以告其来者,夫岂无人乎哉! 四年五月初九日,眉阳苏辙记。(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留二日,涉其山之阳 阳:(山的)南面B、问之习庐山者 习:谙习,熟悉C、完壮邃密,非复其旧 壮:使坚固D、愿为文以志之 志:记住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流转汹涌,穷水之变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以待四方之游者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C、而二迁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D、则其为道也轻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10、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即点明了游览的时间、地点和机缘,景物描写生动鲜明,连用多个比喻传神地写出了石间流水的巨大声响和湍急情态。B本文在写景的基础上发议论,从“僧”追求佛理谈到“士”追求“道”,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阐明了自己对求“道”的看法。C苏辙因获罪而被贬谪,不免有些悲观颓废,但他从二迁身上看到了“不懈”的力量,从而发出“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的感叹。D本文先叙后议,过渡自然,结构严谨;语言淡雅、朴素自然,简洁畅达,富于文学色彩,体现了苏辙散文特有的风格。 科类: 科 高2011级 班 姓名: 考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20092010(下)巴中市四县中期末联考高2011级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第卷(选择题,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第卷 (非选择题 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3分)译文: (2)明年,长老智迁使其徒惠迁谒余于高安。(4分)译文: (3)苟一日闻道,虽即死无余事矣。(3分)译文: 12、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2)题。(8分)【正宫】一煞 长亭送别 王实甫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双调】水仙子 秋雨 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注】新丰:地名,今陕西昭应县。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元曲中“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两句写景的特点和作用?(4分) (2)“愁”是第二首曲的感情基调,请简要分析这首曲中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愁?(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5分)(两题任选一题)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着力表现了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2) ,秋水共长天一色。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_,而不知其所止;_,羽化而登仙。 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长江,想起三国时英雄曹操、周郎,发出了“_,_”天地长久,人生短暂的感叹。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世界(节选)铁凝 (1)这是一个梦。 (2)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要过年了。 (3)就这样,母亲抱着婴儿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在她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摆着她们母子鼓绷绷的行囊。 (4)许久许久,城市已被抛在了身后,而乡村却还远远地不曾出现。铅似的天空锅似的闷住了大地和大地上这辆长途汽车,这长久的灰暗和憋闷终于使母亲心中轰地炸开一股惊惧。她想呼喊,但随即母亲便觉出一阵山崩地裂似地摇撼。她的头颅猛烈的撞在车窗上,玻璃无声地粉碎了,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窗外。 (5)母亲在无边的黑暗里叫喊。当一阵闪电凌空划过,母亲才看见脚下的大地正默默地开裂,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开裂。这便是世界的末日吧?母亲低下头,麻木地对她的婴儿说。借着闪电,她看见婴儿对着自己微笑着。 (6)只有婴儿能够在这样的时刻微笑吧?只有这样的婴儿的微笑能够使母亲生出超常的勇气。她知道她必须以沉默来一分一寸地节约她所剩余的力气。她终于奇迹般地从大地的裂缝中攀登上来,她重新爬上了大地。天空渐渐亮了,母亲的双脚已是鲜血淋漓。她并不觉得疼痛,因为怀中的婴儿对她微笑着。 (7)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她的婴儿在破碎的大地上奔跑,旷野没有人烟,大地仍在微微地震颤。天空忽明忽暗,这世界仿佛已不再拥有时间,母亲腕上的手表只剩下一张空白的表盘。母亲抬眼四望,苍穹之下已是一无所有。她把头埋在婴儿的身上,开始大声地嚎啕。 (8)婴儿依旧在母亲的怀中对着母亲微笑。 (9)婴儿那持久的微笑令嚎啕的母亲倍觉诧异,这时她还感觉到他的一只小手正紧紧地无限信任地拽住她的衣襟,就好比正牢牢地抓住整个世界。 (10)婴儿的确抓住了整个世界,这世界便是他的母亲;婴儿的确可以对着母亲微笑,在他眼中,他的世界始终温暖而完好。 (11)婴儿的小手和婴儿的微笑再一次征服了嚎啕的母亲,她再一次收拾起她那依然崩溃的精神。她初次明白有她存在的世界怎么会消亡?她就是世界;她初次明白她并非一无所有,她有活生生的呼吸,她有无比坚强的双臂,她还有热的眼泪和甜的乳汁。她必须让这个世界完整地生活下去,她必须把这一世界的美好和蓬勃献给她的婴儿。 (12)母亲怀抱着婴儿重新上了路。冰雪顷刻间融入了土地,没有水,也没有食物。母亲的乳房渐渐地瘪下去,她开始撕扯身上的棉袄,她开始咀嚼袄中的棉絮。乳汁点点滴滴又涌了出来,婴儿在母亲的怀中对她微笑。 (13)年轻的母亲从睡梦中醒来,娇她爱她的丈夫为她端来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亲喝过牛奶跃下床去问候她的婴儿,婴儿在淡蓝色的摇篮里对着母亲微笑,地板上,就放着她们那只鼓绷绷的行囊。 (14)母亲转过头对丈夫说,知道世界在哪儿吗? (15)丈夫茫然地看着她。 (16)世界就在这儿。母亲指着摇篮里的婴儿。 (17)丈夫更加茫然。 (18)母亲走到洒满阳光的窗前,对着窗外晶莹的新雪说,世界就是我。 (19)丈夫笑了,笑母亲为什么醒了还要找梦话说。 (20)年轻的母亲并不言语,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因为她忽然发现,梦境本来就是现实之一种啊,没有这场恶梦,她和她的婴儿又怎能拥有那一夜悲壮坚韧的征程?没有这场恶梦,她和她的婴儿又怎能有力量把世界紧紧地拥在彼此的怀中?14、这篇小说写了一个年轻的母亲的梦,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母亲这个梦的主要情节。(4分)答: 15、(16)(18)节中年轻的母亲为什么说“世界就在这儿(指摇篮里的婴儿)”?为什么又说“世界就是我”?(6分) 答: 16、(1)分析文章第(12)节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4分)答: (2)小说多次写婴儿的微笑,有何作用?(4分)答: 17、本文作者借梦境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请概括小说的主旨。(4分) 答: 六、语言与应用(15分)18.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境,请将下列五句话按正确顺序排列。( 5分) 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景象大异了。一眼望去,_,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此地天裸露着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 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蓝蔚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 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 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 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 答: 19. 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部分,组成一个排比句。(4分)我们可以阅读荀子,体会他的睿智; , ; , 。20某论坛就“网络能否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开展了一场辩论,正方认为“网络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方认为“网络疏远了人们之间的关系”。请你分别为正反方各写一段话,证明他们各自的观点。(6分) 正方: 反方: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因为有你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充满意义。 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故事,甚至一棵高大的树木,一轮初升的太阳或许都会让我们有独特的感悟。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能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800字语文参考答案一1.D 2.B 3.A 4.C 二. 5C(只有C项直接描绘了关于基本粒子的性质,其他三项都是用生活现象打比方来解释了粒子物理学的相关概念。)6D(原文中并没有说南部阳一郎是依据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发现而提出自己理论的。)7B(原文第段说“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答案,但对称性破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因此不能说“对称性破缺”能给出问题的全部答案。)三. 8D 志:记述,记载。9B A项,均为结构助词,前者可译为“的”,后者取消主谓独立性;B项,均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C项,均为连词,一个表并列,一个表转折; 10C 本文没有表现作者悲观颓废之情,“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不是作者的感叹。四. 11(1)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3分) (2)第二年,长老智迁派他的徒弟惠迁到高安拜访我。(4分) (3)如果某一天明晓真理,即使马上死去也没什么遗憾了。(3分) 12. (1)写景上的特点是用“有声”衬托“无声”(或:“无声”与“有声”的两相衬托),(1分),用马的嘶鸣之声打破“无人语”的“古道”的沉寂,(1分)更加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1分)和莺莺送别时痛不欲生的悲哀(1分)。 (2)一是身在异乡,孤身在外,“归梦难成”,故土难回之愁;(2分)二是回首十年往事,尽是痛苦回忆,愁思不禁涌上心头;(1分)三是对远在江南家乡父母的牵挂之愁(1分)。 13. (1)茕茕孑立; 如怨如慕,余音袅袅;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落霞与孤鹜齐飞;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五. 14母子回乡探亲时遭遇灾祸,(1分)母亲受到婴儿微笑的鼓舞,从裂缝中攀登上来,爬上了大地(1分)。苍穹下一无所有,母亲开始大声地嚎啕。(1分)婴儿的小手和婴儿的微笑再一次征服了母亲,母亲怀抱婴儿重新上路。(1分) 15(1)襁褓中的婴儿看似最为孤弱,但在梦境中他始终微笑着,是母亲力量的源泉,因而母亲说“世界就在这儿”。(大意对即可,本小题3分) (2)梦境中,母亲是婴儿的保护神,她用双臂保护婴儿,用乳汁滋养婴儿,母亲就是婴儿的世界。(大意对即可,本小题3分)16(1)动作描写(1分)更好的突出了母亲在婴儿微笑的感召下战胜了困境,并表现了母亲对婴儿的爱,(2分)进而突出主旨。(1分) (2)为母亲的性格转化提供契机,(2分)推动情节发展。(2分)17本文通过对梦境奇特经历的描写,表现了母子之间的信任(或“微笑”)与爱(或“责任”)(2分)可以产生神奇的力量,能激励人战胜灾难(2分)。六. 18(5分)19. 我们可以阅读荀子,体会他的睿智;可以阅读老子,体会他的玄奥;可以阅读庄子,体会他的丰富的想象力。(每空1分,共4分)20参考示例:正方:网络方便快捷,使天南海北、熟悉不熟悉的人随时都能交流,让硕大的地球成了“地球村”。反方:网络让人们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过分依赖网络还会让人沉溺于虚拟的世界,淡化了与现实中的人的感情。(6分,各3分,能证明各自的观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