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高考优秀范文.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2320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广东高考优秀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广东高考优秀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广东高考优秀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范文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记忆不朽(文2 黎静 议论文 55分)黑白胶片的时代过去了,只留下寥寥数张泛黄的照片。取而代之的是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像素高而且取之不尽。但只要照片中蕴含的感情不变,无论是哪种形式,记忆不朽,爱也不朽。过去的事物总是美好,因为它再也不能被人再次拥有。于是人们便从那几张模糊泛黄的黑白照片中寻找它的影子,用这零星的记忆拼凑当初的感动。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似乎仅剩的这些也行将逝去,更使人们眷恋旧时光。其实不必唏嘘,重要的不是这黑白照片,而是感情,用心铭记过去被定格的瞬间,让这份记忆永不褪色,少了照片作为载体,依旧温暖。在数码技术的时代,这感情的载体似乎变得更好。照片不仅永不模糊,还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但在高科技与信息爆炸的现代,我们应该警惕,别让它们冲刷淡薄了人与人的感情。如若这样,我们改进技术以保持更多照片的初衷就变味了,得不偿失。网友们改编了泰戈尔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近日更传出“家庭聚会,儿孙都在玩手机,老人摔盘离席”的新闻。这些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应该多点和家人朋友交谈,巩固感情。毕竟科技的发展,是为了能让我们更美好地生活,更永久地保持记忆。千万别让曾经那颗关注渺小、温暖、美丽、日常的心在科技进步中钝化。在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圆山大饭店的主厨老朱,每天给三个女儿做尽好吃的,三个女儿都不懂他的心思和举止,人家邀他出山,老朱说:“人心粗了,吃得再精细有什么意思?”这其中讲的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照片之所以珍贵,不在于它是黑白抑或彩色,而是其中的回忆与爱。世间之事,夺人心者莫先乎情。法国女作家史达尔说:“爱是永恒的象征,它抹去所有的时间感,消灭了任何开始的记忆与结束的恐惧。”从这看来,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带给我们的“时间感”,远不敌永恒的爱,只要葆持保存记忆与感动的心,形式载体已无从重要。假设没有这心思,再多的黑白照片也唤不起与家人朋友的美好回忆,再清晰的彩色照片也是没有感情和回忆的废纸。不是物证,而是心证啊。照片定格的时间短暂,记忆不朽,爱更长久。珍惜美好,真诚记录(文3 李阳晓 议论文 55分)照片中不仅记录着简单的回忆,更承载着无尽的温情。翻看照片,呼起的不仅是曾经的回忆,更是曾经的温情在心底的激荡。有人说在数码技术的时代,值得珍惜的温情会被“稀释”,而我却愿意相信:稀释温情的不是数码技术,是我们那颗对温情日益缺乏珍惜的心。不论是在黑白胶片的时代,抑或是数码技术的时代,只要心存真诚,一份珍惜美好、用心记录的真诚,温情便不会被稀释了。珍惜美好,不是对美好记忆的机械记录,而是怀着一份真切的诚恳去感受并记录美好,在记忆转化成照片的同时,更转化成留在心底的印记。拥有一份珍惜美好的真诚,不论以何种方式,何种载体,美好都不会因此褪色。如顾城诗曰:“风在结它的种子,草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如此诗意的美好,只因着一颗真诚的心。黑白照片与数码照片都是对记忆的记录,二者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难道说数码技术的时代,必定会将温情稀释?这种说法未免太过以偏概全。其实,正如罗素所说的,“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从来不缺少温情,只是缺少感受温情的心灵。当狂躁不已的心灵取代那份真诚之时,温情便会无形中被稀释。我们不仅需要记录美好,更要让心灵腾出空暇,感受美好。数码技术的快捷让拍照变得轻而易举,照片也因此堆叠如山,堆砌在那无限的网络空间里,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心里。人们忙于拍照,却疏忽了感受,以至于造成感受跟不上拍照步伐的心灵迟钝化。只有去掉狂躁,做到如朱光潜所言的“慢慢走,欣赏啊”,又如印第安人谚语的“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才能重拾温情。在记录的时候,别单纯为记录而记录。随心而动,这样被记录下来的瞬间才会更令人心动。生活是简单而琐碎的,把每一个瞬间都不加选择地记录下来,无疑是一种负担。而且古人有言“物以稀为贵”,假如把每一个瞬间都看作美好,就容易使美好丧失感染力,而且使人活在过去的美好中而疏忽了正经历着的美好。如此往返,美好的生活便会显得平常而枯燥无味了。只有带着对美的珍惜去记录美,并有选择地,才能承载起那无尽的温情。所有试图捕捉美而不懂欣赏美的行为,都是对美的糟蹋。愿携一真心,记录美的瞬间。新的旧照片(文3 黎晋廷 叙事散文 55分)奶奶又在不停地擦拭着他桌子上的玻璃板了,她说把玻璃板擦亮一点,那压在底下的照片便不会旧得那么快。我又跟奶奶重复说明,即使把玻璃擦得再亮,泛黄的照片也不会还原,黑白照永远也变不成彩色 一个重复了很多遍的话题,但最近才有些懂得她想表达什么。“你懂什么,经常这样做,照片才能一直新下去。”可是,没上过学的奶奶大概不知道,无论玻璃板把旧照片压得多么紧,也压不住空气中的化学反应;一直擦拭着它,保持新鲜感的也只是看照片时的清晰度,对已经褪色的旧照片却没有任何影响,甚至无法挽留它,使它保持现在的模样。“要新照片的话,现在再重新照一次不就行了,”我有点迷惑,新照片得体大方,现代摄影技术又那么发达,“况且,即使不小心弄坏了或丢了,也可以重新复制过一张,省时省力。”换我才不愿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呢,于事无补。奶奶静静地听我把话说完,把毛巾放在一旁,看着她的战果阳光穿过窗隙轻轻地落在玻璃板上,不经意的让底下的旧照片变成了一个个闪光体,奶奶又完成了她一天中必须完成的“任务”了。她拉着我的收走到桌子前,我以为她又要说“你懂什么”然后又开始教我怎样把玻璃擦亮。可她开口却是:“这张你看,我跟你爷爷省吃省用到相馆照的一张合照。那时你爷爷可别扭了,看着镜头就是僵着不笑,没法让他扯一下嘴角。摄影师不敢按快门,就怕我不满意要闹着再照一次,可我们不够钱再照一次了。你爷爷心疼钱,弄了好久才好不容易摆出个表情”奶奶继续叨着,我趁机游说她现在再照一次,“数码相片的话,多少次都不是事儿。”奶奶含着笑说:“一次次重拍,哪里还有紧张和兴奋啊,剩下的都是累。”我没有回答,可我却怎么也都想不明白,“固执”的奶奶为什么就是这么不喜欢不用天天打理、不会害怕丢失、可以随时更新的数码照。与其花时间去让旧照片看起来更新一点,还不如实际一点将新照片保存下来。奶奶看出了我的欲言又止,留下一句“新照片才不能让你记得要时时将它保持新鲜呢”。我沉默不语。那次后,慢慢地,不知怎地,每当我经过奶奶的房门时,总有意无意地走到桌子前,向年轻时的爷爷奶奶问个好,脑子里一边想着奶奶的话“要记得让旧照片变新”,然后拿起毛巾,像奶奶那样仔细地擦拭着玻璃乡路沙沙(周春山 抒情散文 55分)我工作在城市里。故乡是近百公里外的山村,那里生活着我的父母亲。父母亲已经老了,却不舍乡下的生活,不肯到城里居住。母亲晕车,一年偶尔来城里一两次,都是为了照顾我的小孩。父亲壮年时在这座城市做苦力,把我供养到大学毕业后,就毅然返乡了。除了前年那次他到城里留医,平时再没有来过这座城市。他是山里人,勤劳,憨厚,跟大山亲近,与城市疏远。我明白他的心意,也不勉强他到城里来。这样,便只能是我多往故乡跑了。说是多往故乡跑,其实一年也跑不了多少回。主要是忙,孩子小,工作紧,极少有充裕的假期往故乡跑。人到中年,肩上的担子正是最沉的时候,纵然孝意满怀,往往也只能埋在心底。好在父母亲很体谅我,从没有责怪我,反而宽慰我:“我们在乡下好好的,你别担心,好好做好你的工作。”他们耕种了许多田地,种水稻,种花生,种番薯、毛薯,种四季时蔬。母亲是饲养好手,养了大群鸡鹅。父亲时常承包山林来砍伐,赚点血汗钱。他们从不伸手向我要钱,他们说:“我们还能养活自己呢,你要供房子,压力大,管好你自己就行。”每次听到他们这样熨心的话语,我总羞愧而感动得直要流泪。少时间返乡,电话成了我们联系的工具。十余年前,家庭电话在故乡还没普及,但节俭的父母亲却毫不迟豫地掏钱安装了。只是那时电话费贵,大风雨时常常断线,我们很难畅谈。几年前,父亲买了一台功能手机,并且入了短号。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联系而不必担心话费与线路。电话里,父亲总是沉默少言,母亲总是善谈不倦。每次,都是我和父亲说上三五句,就不知说什么了;于是,我叫父亲把手机交给母亲,让我同母亲聊。母亲一定是知晓我的心思,很耐心地与我说话。谈资总脱不了故乡的琐细人事,每次总是如此,可我仍然觉得趣味盎然。有一次,我问母亲那四棵我栽在路边的小石榴树可安好,母亲回答:“我给它们浇了水,修了枝,施了粪肥,长得很好。”我就笑了。手机方便了我与父母亲的通讯,可冲淡不了我返乡的渴望。我依然盼望着有一个较长的假期,让我可以从容归乡。这是游子的普遍心愿吧。周作人的平和冲淡是出了名的,他在有关故乡的文章里,总要声明他的故乡没什么特别的,他对故乡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但我们细读他每一篇关于故乡的文章,都是浓到清澈见底的桑梓情深。游子没有不思归的,无论是古时,还是现代,任何的时代变迁,任何的科技发展,都消淡不了我们对父母、对故乡的感恩与思念。暑假就要到了,我计划着一次从容的返乡。我很喜欢那种返乡的感觉,那种慢慢驱车走着,一边欣赏乡野风光,一边聆听轮与路发出的沙沙声的感觉。以前是沙土路,那种沙沙声丰富而悦耳。现在是水泥路了,那种沙沙声简单而柔和。在我,这乡路的沙沙声,是永不稀释的情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