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全册).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2211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5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一单元 认识上、下、前、后(教材P1-2页)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实际生活。2、培养初步的空间方法。 3、培养学生乐学、爱学。教 学重 难 点重点: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难点: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学法指导观察、引导、当堂训练。 学具准备实物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游戏:(1)用手比出上、下、前、后。 (2)用手比比相反的口令。二课堂研习。1、订正完成课前准备。2、引导学生完成自觉要求:(1)请小朋友看课本第1页,看课本主题图。(2)说一说图上有什么?(3)卡车在谁的上面?火车在谁的上面?(4)小朋友根据图再说一说,问一问,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3、汇报交流。4、用课本,学习用具比一比位置。(上、下)5、引导学生认识前后教师复备(学生生成)(1)观察第2页的主题图。(2)同桌互说图上有什么?(说位置)(3)说位置,引导学生完成:(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 根据左边格式张宁在李林的( )面,王英在张宁的( )面 说一说。我在( )的前面 ( )在我的( )面6、汇报交流。(小组交流)三、当堂训练。(一)必做题。1.听口令摆一摆。(完成教材做一做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第2题。(二)选做题。你会填吗?1 (1)太阳在树的( )面。 (2)小鸟在小鸡的( )面。 (3)小鸡在小鸟的( )面。 (4)太阳在小鸡的( )面。2. (1)小明的前面有( )个人,后面有( )个人。(2)最前面是( ),最后面是( )。(3)把小东前面的5个同学圈起来。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一单元 2.认识左右(教材P3-4页)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教 学重 难 点重点:左、右位置关系。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学法指导引导、自主、当堂训练 学具准备主题图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听口令,摆一摆(上、下、前、后)。2、游戏: 听口令,让学生做出来,比一比谁最快。二课堂研习。1、订正,完成课前准备2、出示自学提示(1)请把你的右手举高,说一说我们平常都用右手做什么?(2)请把你的左手举高,说一说我们平常都有左手做什么?3、汇报交流4、游戏活动,体验左右听口令做动作: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教师复备(学生生成)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5、体会左右相对性师和生面对面站着,师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举的是哪只手。三、当堂训练。1、必做题。(1)完成教材P4做一做第2题。(2)按顺序数一数从左往右数,把第3个三角形圈起来,从右往左数,在第5个三角形下面画0。2、选做题。(1) 排在从右边数的第( )个,从左边数的第( )个,与它相邻的动物是谁?请你在与它相邻的动物下面画“ ”。(2)左面的小动物是谁?请你用“”把它圈起来。右面的小动物是谁?请你用“”把它圈起来。 的左面一共有( )个小动物,右边有( )个小动物。一共有( )个小动物。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一单元 2.确定位置(教材P5-6页)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2、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从两个角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教 学重 难 点重点:物体的相对位置。难点:根据行、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法指导观察、引导、合作、探究 学具准备课本主题图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同桌互说一下你所坐的位置。二课堂研习。1、订正,完成课前准备2、谈话提示课题3、出示自学提示:(1)看课本第5页的图;(2)请同学们根据第5页的图,把用红线连着的同学在第( )组第( )个填空。(3)小组合作讨论:你的座位是第( )组、第( )个。你前面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你左边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你右边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4、汇报交流教师复备(学生生成)5、检查自学情况:指名玩游戏:请第4组第2个同学站起来 请第2组第1个同学拍拍手 同学在哪里?第3组第4个同学是谁?三、当堂训练。1、必做题。(1)完成第6页“做一做”。(2)说说生活中交通方面哪些地方要考虑位置关系。2、选做题。把下列水果放在相应的格子里(画图)。 4321 1 2 3 4 例:把 放在第3层第2格。 (1)把 放在第2层第2格。 (2)把 放在第4层第1格。 (3)把 放在第一层最后一格。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二单元 课时一:十几减9(教材P10-12页)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从情境图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2、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教 学重 难 点正确计算十几减9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学具准备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 10 15 18 14 19 9 ( ) 10 ( ) 10 ( ) 10 ( ) 10 ( )2、9+( )=13 9+( )=12 9+( )=17 9+( )=16 9+( )=11 9+( )=20 二课堂研习。1、明确学习目标2、自学提示(1)看第10页主题图。说说图意(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图中的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 ( )( )= ( )(4)讨论计算方法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3、汇报交流、总结方法4、检测自学情况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的例1指名说算法。三、当堂训练。1、119= 169= 139= 179= 159= 189= 129= 149=2、圈一圈,算一算。 139= 189=3、连一连。96 159 6+32+6 189 1294、思考题。 119=1+( ) 129=2+( ) 149=4+( ) 179=8+(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二单元 课时二:十几减几(教材P15页)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教 学重 难 点正确熟练计算退位减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学具准备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 10 10 10 10 10 7 ( ) 4 ( ) ( ) 5 ( ) 2 1 ( )2、6+( )=12 ( )+8=15 5+( )=11 9+( )=13 ( )+7=11 4+( )=123、说说看可以怎么计算 12-9=( ) 二课堂研习。1、明确学习目标2、自学提示(1)观察教材第15页例2主题图,同桌互说图意。(2)列式计算。(3)小组交流计算方法。(4)归纳计算方法。教师复备(学生生成)3、检测自学情况 145=三、当堂训练。1、我会算146= 115= 169= 134= 189= 127= 178= 158=2、我会填 8+( )=12 9+( )=13 6+( )=11 ( )+7=13 6+( )=12 ( )+5=143、在里填“+”或“”。65=11 178=9 159=6125=7 37=10 146=8 4、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 +=+= +=-= -=-= -=四、课堂小结 给同桌说说计算方法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二单元 课时三:用数学解决问题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看图理解图意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2、学会分析解决简单的求总数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教 学重 难 点学习目标1、2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学具准备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7+5= 15-6= 18-9= 4+8= 2、 和一共有多少个? =3、 还剩多少个苹果? =二课堂研习。1、明确学习目标2、自学提示(1)观察教材第19页主题图,同桌说说图意。(2)13个同学玩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3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教师复备(学生生成)(1)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 列式: (2)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 ?列式: (3)归纳小结:当堂训练。1、完成课本第20页的“做一做”2、小明一共拿了12个气球,左手拿了5个,右手拿几个?3、 ?个4、圈圈算算 13-9=5、选做题 13个同学排成一排,小丽左边有9人,小丽右边有几人?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三单元 课时一:平面图形的拼组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2、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教 学重 难 点正确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观察操作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你知道它们是谁吗?2、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3、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二课堂研习。1、交流课前准备2、明确学习目标3、自学指导:(1)拿出长方形纸,先上、下对折,说说两条相对的边怎么要,角怎么样?再左右对折,说说两条相对的边怎么样?角怎么样?(2)方法同上,用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说说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角怎么样?(3)学做风车:教师复备(学生生成)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参照P27的内容,自己学做一个风车。4、交流展示5、你能将一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吗?自己试试看,把你的方法说明给小朋友听?当堂训练。1、必做题。1.猜猜它是什么图形?(1)它有三条边、三个角。 ( )(2)它有4个角,4个角相等,4条边也相等。 ( )(3)它相对的边相等,四个角相等。 ( ) 2、判断题(1)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 )(2)长方形对边相等。 ( )(3)3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 )(4)4个正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 )4、选做题。动手分一分 分成3个长方形 分成4个正方形 分成3个三角形4、选做题。用一个长方形,两个三角形,拼你喜欢的图案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表现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三单元 课时二:平面图形的转换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点,并能辨别这些图形。2、动手拼一拼,经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过程,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教 学重 难 点目标1、2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请你给下列图形分类:1 2 3 4 5 6 7长方形( ) 圆( )正方形( ) 三角形( )2、请你用小棒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二课堂研习。1、检查课前准备2、明确学习目标3、自学指导:(1)拿出两张相同大小的长方形纸,拼一拼,会拼成什么样的图?(2)拿出四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拼一拼,有几种拼法?(3)拿出12张小棒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师复备(学生生成)4、汇报交流当堂训练。1、必做题。(1)完成课本P28页“做一做”(2)完成课本P29页第2题。 2、选做题(1)完成课本P29页第5题(2)下面的各图像什么?由哪些图形线成?这些图形各有多少个?1、 2、像( ) 像( )( )个( )形 ( )个( )形 ( )个( )形 ( )个( )形 ( )个( )形 ( )个( )形3、像( ) 像( )( )个( )形 ( )个( )形 ( )个( )形 ( )个( )形3、思考题:拆纸飞机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三单元 课时三:立体图形的拼组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2、通过观察、操作、动手,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 学重 难 点目标1、2学法指导观察引导、动手操作、当堂训练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数一数二课堂研习。1、检查课前准备2、自学提示:(1)用2个正方体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2)用4个长方体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3)用3个正方体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4)用8个正方体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3、汇报交流当堂训练。1、必做题。(1)完成课本P28页“做一做”。教师复备(学生生成)(2)完成课本P29页第3、4题。(3) 做成一个正方体 数字4的对面是数字( ) 数字1的对面是数字( ) 数字6的对面是数字( )2、选做题3、思考题:P30页第4题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四单元 1、数数、数的组成(教材P31-33)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熟练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3、体会数位的意义。教 学重 难 点重点:计数单位“一”和“十”,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难点:掌握接近整十数时,确定一个整十数是几。学法指导自主、合作、观察、引导等学具准备小棒等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6个一和1个十组成(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9。2、1个十和2个一组成( ),20是由( )个十组成的。二课堂研习。1、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自学:(1)画中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2)图中的羊大概有几只?(3)学生交流汇报,怎么数数。小结:用小棒数10根一捆,10个是( ) 20个是( ) 100个是( )2、从三十五到一百(数小棒) 三十五:由3个( )和5个( )组成。四十二:由4个( )和2个( )组成。六十七: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八十九:由( )个( )和( )个( )组成。五十三:由( )个( )和( )个( )组成。 八十六:由( )个( )和( )个( )组成。当堂训练。1、填数:(1)76、77、( )、79( )、( )、82、83。(2)46、45、( )、43、42、( )、( )、( )。 (3) 0 10 20 30 ( ) ( ) 60 70 80 ( ) ( )2、8个十是( ),10个十是( )。 5个十和8个一是( )。 7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69后面的一个数是( )。3、连一连 58 69 100 73十位是7 十位是5 10个十 十位是6个位是3 个位是8 个位是94、选做题 同学们站队做操,李英从前面数和从后面数都是第6个,李英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四单元 2、读数、写数(P34-35页)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2、掌握100以内的各数。3、理解数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教 学重 难 点正确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学法指导引导、自主、探究等学具准备计数器等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数数:(1)一个一个地数,从35数到42,从86数到100。(2)一个一个地数,从10数到70,从40数到100。2、填空:(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3)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6个十和2个一组成( );(5)5个一和3个十组成( )。二课堂研习。1、出示计数器:从( )边起,第一位叫( )位,第二位叫( )位。教师复备(学生生成)2、出示2捆铝笔和4枝铝笔:有( )个十和( )个一枝。3、小组讨论: 一共有几枝铅笔?这个数该怎么读?怎么写?学生交流报告。写数:先写( )位,再写( )位,十位上是几,就写( ),个位上是几,就写( ),这个数写作( )。读数:先读( )位数,再读( )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 ),个位上是几,就读( ),这个数读作( )。4、自学例5、例6.学生交流、汇报。5、小结:读数和写数,都从( )位起。当堂训练。1、写出下面各数:四十六 三十九 六十 一百 七十八( ) ( ) ( ) ( ) ( ) 2、读一读,写一写。写作: 写作: 写作:读作: 读作: 读作:教师复备(学生生成)3、选做题。 有一个两位数,它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是8,这样的数你能写出几个?答:能写出( )个,分别( )、( )、( )、( )、( )、( )、( )、( )。四、课堂小结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四单元 3、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材P38-39页)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熟练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 学重 难 点重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少”的相对性。学法指导引导、自主、合作、探案学具准备课本主题图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读出下列各数: 100 75 46 29 83 212、写出下面各题:九十三 五十八 二十七 六十 四十三 3、一个数从( )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4、一个数有3个十和8个一,这个数是( );( )个一和( )个十组成98。二课堂研习。1、自学教材P38例7,完成后集体讨论、订正。2、自学教材P39页例8,交流汇报: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的?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小结:先看( )位上的数,( )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小大,如果( )位上的数相同,再看( )位上的数,( )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就大。当堂训练。1、必做题。在里填上“”“”或“=”。 2010 485个十 2416 999个十 一百100 279 67616059(1)、按顺序填一填。 475052(2)、看图写数,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 ) ( ) ( ) ( ) 2、选做题。 写出三个十位上是5的数( )、( )、( )。 比较它们的大小:( )( )( )。 四、课堂小结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四单元 4、多些、少些(教材P40)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2、逐步建立数感。教 学重 难 点理解多些、少数的含义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学具准备课本主题图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5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 )、( )、( )。 5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2、按顺序写数:(1)18,( )、( )、( )、( )、( )、( )、( )、26(2) ( )、( )、( )、( )、( )、( )、( )、69、703、按人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3 45 17 39 78 30 ( )二课堂研习。1、出示教材P例红金鱼有( ),花金鱼有( )条,黑金鱼有( )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1) ( )多;( )比( )多一些,( )比( )多得多;(2) ( )少;( )比( )少一些,( )比( )少得多。2、用“多一些,少一些”各说一句话。用“多得多,少得多”各说一句话。当堂训练。1、选一选。(1)比43少一些的数是( ); A.85 B.44 C.20 D.39(2)比67多得多的数是( ); A.100 B.65 C.70 D.67(3)比80少得多的数是( ); A.10 B.35 C.42 D.80(4)比60多一些的数是( ); A.99 B.90 C.68 D.402、用“多一些”“少一些”或“多得多”“少得多”填一填。小明今年9岁,哥哥今年12岁,奶奶今年68岁;(1)哥哥的年龄比小明( ),比奶奶( )。(2)奶奶的年龄比哥哥( ),也比小明(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连线小狗39只 小猫86只 小鸡42只小鸡也比小狗 小鸡比小猫 小猫比小狗 小狗比小鸡多得多 多一些 少一些 少得多3、选做题:苹果56个 菠萝86个 萝卜18个 ( )比( )多一些 ( )比( )少一些 ( )比( )多得多 ( )比( )少得多四、课堂小结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四单元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材P41)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熟练口算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 学重 难 点重点: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难点:会用不同方法计算。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操作、探案等学具准备小棒等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填空:(1)62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2)3个十和2个一是( )。(3)7个一和2个十组成的数是( )。(4)58里面有( )个( )和( )个( )。二课堂研习。1、出示教材P41例10(1)小组说图意。(2)列式计算。(3)小组讨论计算方法。(4)交流汇报总结算法。2、小结、归纳算法。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当堂训练。1、必做题:(1)算一算。10+7= 60+7= 50+6= 7+10= 7+60= 6+50=(2)20+4= 80+5= 40+2= 24-4= 85-5= 42-2=(3) 32=30+( ) 4+( )=74 50+( )=57 20+( )=29 84=80+( ) ( )+30=38(4)比大小: 80+363 76-670 87-790 69-970 70+272 60+8672、选做题。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50+9( ) 40+( )46 85-( )80 67-( )61 四、课堂小结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五单元 1、认识人民币(教材P46-49页)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2、懂得1元=10角,1角=10分。3、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教 学重 难 点重点:知道1元=10角,1角=10分。难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和简单计算。学法指导操作、观察、合作、探究等学具准备硬币等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填空:(1)10个一是( )个十,1个十里面有( )个一;(2)一百里有( )个十,一百里有( )个一;(3)2个十是( ),5个十是( )。2、 19-9-5= 12+8-9= 11+4-9= 16-6-9= 16-8-4= 17-9+7=二课堂研习。1、谈话提示课题。2、检查订正课前准备。3、自学例1。(提问这此人民币你知道吗?)教师复备(学生生成) 4、自学例2: 2角人民币可以换( )个1角 5角人民币可以换( )个1角 人元人民币=( )角5、自学例3:师问:(1)1张2元可以换( )张1元。 (2)1张5元可以换( )张1元。 (3)1张20元可以换( )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 )张1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 )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 )张50元。6、自学例4: 1角=( )分 1元=( )角 1元=( )分当堂训练。1、必做题:在( )填上适当的数(1)1张5角钱可以换( )张1角钱。(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3)1张10元钱可以换( )张1元钱。(4)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5)1张100元钱可以换( )张10元钱。教师复备(学生生成)2、选做题(连线)。(1) 1元 70分 (2) 50角 1角 7角 8角 10分 5元80分 2元 4角 3元20角 10角 30角 40分3、思考题。 3元=( )角 50角=( )元 1角=( )元 8元=( )角 70角=( )元 ( )分=11元四、课堂小结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五单元 2、简单的计算(教材P50-51页)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教学目标1、掌握元、角之间的换算的基本方法。2、认识两位小数表示以元为单位的商品价格。3、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教 学重 难 点重点:元、角的简单计算。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具准备课本主题图等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口答:4元=( )角 60角=( )元 9元=( )角 80角=( )元2、在括号里填上“”“”或“=” 40分4角 4元30角 70角8元 5元60角 60角6元 73元71元二课堂研习。1、谈话揭示课题。2、检查课前准备。教师复备(学生生成)3、自学例5(看图填空)。 ( )元( )角=( )角 想: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1角?4、自学例6(出示图)。 0.05元 2.00元 1.20元 35.90元 ( )角 ( )元 ( )元( )角 ( )元( )角想:以元为单位,小圆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5、自学例6(出示投影) 买气球:0.5元=( )角 0.80元=( )角 1.20元=( )角 5角+8角 1元2角+8角 =13角 =12角+8角 =20角 =( )元当堂训练。1、必做题:(1)填一填。9.60元 0.06元 10.80元 82.20元( )元( )角 ( )角 ( )元( )角 ( )元( )角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2、选做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1)8角 3元6角 70角 6元1角(2)8元1角 4元 12元 8角 50角3、思考题,试一试。小军有10元钱,他买了哪几种东西,正好把钱用完?小皮球4元 小刀8角 字典5元 铅笔2角 书5元( )+( )=10(元) 四、课堂小结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六单元 课时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7页)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教学目标1、用已学过的知识,帮助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教 学重 难 点理解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学具准备课本主题图等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3个十是( ) 60里面有( )个十 5个十是( ) 70里面有( )个十2、7个十减去4个十是( )个十,也就是( )。 3个十加上5个十是( )个十,也就是( )。二课堂研习。1、明确学习目标。2、看P57页例1图,出示自学提示:(1)红花有( )朵,黄花有( )朵,紫花有( )朵。(2)请你提提数学问题。(3)要求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列式: 想:( )个十加( )个十,合起来是( )个十,也就是(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4)紫花有30盆,叔叔又搬走了10盆,还剩多少盆? 列式: 想:( )个十减去( )个十,得( )个十,也就是( )。当堂训练。1、20+30= 60-40= 90+60= 70-40= 40-20= 70+20= 80-50= 50+30= 10+50= 30+30= 40+30= 60+30= 2、 = =603、 -10 +30 -70 +60 -40 4、比大小。 20+770 70+1040+40 60+20-3050 60-3060+305、选做题。 灰兔有10只,黑兔有20只,白兔的只数和黑色同样多,一共有多少只兔?四、课堂小结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六、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六单元 课时二:两位数 加一位数和整十数(P61页)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0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经历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教 学重 难 点目标1、2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学具准备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我会算。 6+30= 10+7= 2+40= 3+20= 60+30= 20+70= 20+40= 30+20=2、我会填。 3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5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二课堂研习。1、检查课前准备,明确学习目标。2、自学指导:(1)看P61页例1主题图,我们发现,一包数学书有( )本,书桌上还有( )本,请问:数学书有多少本? 列式: (2)一包数学书有( )本,一包语文书有( )本,求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列式: (3)想一想:上面两个算式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35+3= 35+30= 先算: 先算: 再算: 再算:3、交流、反馈。4、尝试练习。 35+4= 5+21= 43+4= 35+40= 50+21= 35+40= 当堂训练。1、必做题.(1)55+4= 32+6= 43+2= 26+3= 55+40= 32+60= 43+20= 26+30=(2)、苹果有45个、梨有50个、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教师复备(学生生成)2、选做题。 53+3= 62+6= 3+53= 6+62=3、思考题。括号里最大能填几?10+30( ) 70+5( )20+( )25 7+( )28四、课堂小结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师复备(学生生成)5、 课后反思数学教学导学案课 题第六单元 课题二:两位数 加一位数(进位)(P62例2)课 型新授课执 教杨应江上课时间 主 备 人.审 核.年 级一年级课 时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式,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 学重 难 点目标1、2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学具准备教学流程一课前导习。1、我会算。 4+7= 5+6= 7+8= 9+4= 3+8= 57+10= 8+20= 32+4= 69+30= 20+15=2、养鸡场有63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少3只,母鸡有多少只? =(只)二课堂研习。1、检查课前准备,明确学习目标。2、自学指导:(1)纸箱里有( )瓶矿泉水,桌子上有( )瓶矿泉水。(2)老师一共带来多少瓶矿泉水?列式: (3)这个班有( )如果每人1瓶,这个班需要( )瓶矿泉水。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