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溪小学(附中)先进事迹材料.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2187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溪小学(附中)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板溪小学(附中)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板溪小学(附中)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溪小学(附中)先进事迹板溪小学(附中)位于凯里市三棵树镇平丰村,是一所九年制学校,小学部始建于1953年3月, 1971年8月设立初中部。现有12个教学班(其中小学部6个,初中部6个),学生人数 747 人,教职工41人。学校占地面积454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77平方米。学校环境整洁优美,校园基本实现绿化、美化、净化及硬化,给全校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抓住新课改这一有利契机,率领全校教职员工超前想,超前学,超前实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规范管理,“以创新、求实、进取”为校训,“以德立校,以法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为学校的管理策略,“以人为本,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学校不但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的教育, 坚持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本。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实现目标靠的是教师们兢兢业业地思考,教育教学敢于创新,脚踏实地的工作。学校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要求是:教育要有新理念,管理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教研要有新方法。一、德育为首,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思想。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贯穿到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之中,其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围绕这个核心,学校多次开展诸如校园“献爱心”、“文明礼貌”月等活动,利用各种方式如升旗仪式、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报等,教育学生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好学习,努力塑造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二、加强领导,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管理制度,全校教职工团结一致,不断建立和完善学校各种制度,如板溪小学附中常规管理制度、板溪小学附中教师出勤管理制度、板溪小学附中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度、板溪小学附中班级管理制度和板溪小学附中安全管理制度等,学校领导重视制度管人的方法,狠抓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先后完善和出台了各项制度,并按制度严格执行,狠抓落实,每学期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考核、总结。三、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我校处于较为偏僻的板溪片区,校园坏境与城区学校相差甚远。但是学校领导齐心协力,不畏艰难整治校容校貌。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学校逐步完善操场的硬化、校园环境的美化和绿化,使校园环境逐步达到学校规划要求。2013年投入资金5万多元,努力创设各种文体设施,进一步规范校园广播、先进的篮球、黑板报、图书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在各班教室悬挂名人画像和名言名句,学校的楼梯、走廊张贴名言警句等,提升校园文化层次。班级布局安排合理,活动园地内容丰富新颖。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追求形式美、内容美、结果美,给师生们创造良好育人和学习环境。四、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自课程实验改革以来,学校积极创新,不断拓展教研的内容和渠道,要求全体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严格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2013年我校周恒、顾腾、吴胜萍老师到凯里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就中学语文教学现场观摩课,大大提高教师们的自身素质,同时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最近三年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到其他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和教研教改活动交流。2011年先后到凯里市凯棠小学、凯棠中学和台江县台盘中学交流,2012年到凯里市翁项九年制学校参观与交流。今年凯里市第十四小学是我校捆绑帮扶单位,我校抓住这一机会,先后两次派出全校小学教师到十四小学习,学校领导班子多次到十四小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通过交流后,学校在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如今年我校的三年级语文、数学均分在同年级同科目获得全镇21个教学班第二名,英语科第一名。其他班级的科均分几乎是全镇的前五名。六年级校均分荣获全镇17个完小第四名(我校的六年级班额人数达70人,其他前三名的学校班额人数几乎小于30人。)2、学校采取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教师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初中部教师大部分除了所任自己的专业知识课程外还兼任一二门的非专业课程。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在教育教学方面使全体教师达到取长补短,学校采取了听课、说课、评课和教学反思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同时,我校对每位教师要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学校领导每学期不少于30节,听课要作记录,听后要及时商讨、交流,形成书面的记录。3、学校坚持以教研工作为重点,认真学习领会课标精神,深入钻研教材,备课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上”。教案的书写要体现出教学课题、目标、重难点、课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及练习设计等项目,力求写出特色,有益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4、学校认真开展教研教改,制订了教研教改工作计划,建立了由李明贵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杨建平、教导主任张树平任副组长,各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研教改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全体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创造条件。挤出学校公用经费购买教师办公电脑,让全体教师利用学校可利用的一切资源,积极认真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在2011至2013年三年中我校远程培训达80多人次(我校共有教师数36人)。使教师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得到改进,班级管理、教学艺术等真正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五、注重安全、健康和稳定工作 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成绩显著。安全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学校注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学生的心身健康教育,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心身健康教育,要求教师时时为学生的安全着想,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并及时对学校的安全隐患进行安全检查,对教师学生到校,在校,放学回家,生活,交通,用电等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每学期都要开专题会议,学校和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层层鉴定目标责任书,做到层层到位,责任到人,坚持做到24小时昼夜值班,领导自觉带班,保证了学校的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学校每周向中心校书面上报安全工作情况,近三年来学校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到达了零事故的目标。六、“防乞保学”工作板溪学片是凯里市政治、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区,因此前几年出现了父母放假带未成年子女学生出去“乞讨”的现象较严重,这不仅严重影响我市的市容市貌,更是影响了孩子的心身健康。最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三棵树镇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和板溪工委等相关部门的指示和帮助下,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思想素质,我板溪小学(附中)全体教师牺牲寒暑假的休息时间,坚持在学校对我校中小学学生进行开展素质提升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防止学生外出乞讨。通过上级各领导部门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最近这三年在“防乞保学”工作方面实现了“零乞讨”的目标。七、最近几年,我校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关心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多次向上级相关的主管部门反映我校的实际情况,并得到上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在2012年,上级领导在我校批建了16套教师周转房,同时给我校硬化了2000多平方米的操场,修建了500米的围墙。2013年立项在我校建3631.9平方米的教学综合大楼。这些设施项目的竣工,将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相信我校在各方面的成绩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八、学校主要成绩我校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在学校常规管理、规章制度、卫生工作、安全工作得到有序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我校初中部,教学设备缺乏,教师们仅靠一支粉笔和三尺讲台,克服重重困难,无畏一切艰难,奋力拼搏,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成绩。在2011年度我校八(1)班杨多慧同学在地理、生物会考中成绩居凯里市第一名,2011-2012学年学校团支部被共青团凯里市委评为“先进团支部”,九(1)班万黎明同学被共青团凯里市委、凯里市教育局、凯里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在每年中考中取得可喜成绩,2011年录取凯里一中5人,其中九(1)班杨超智同学在中考中以589.5分,成绩居凯里市第九名,三棵树镇第一名,该生现在就读凯里一中高三年级卓越班,多次获得凯里一中各种考试全校同年级前五名。2012年录取凯里一中6人。还有王雪飞同学的523分远远超出省示范性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而报考凯里八中(获得当年录取八中的400人中的第一名),使我校在当年得到教育局潘七一局长公开性的表扬,在2013年我校九年级有85人参加中考(我校九年级共有91人)其中录取凯里一中6人,录取凯里八中18人,三中2人,学院附中4人,博南中学4人,凯里一中老校区9人。所取得的成绩,得到教育科领导的好评。总之,几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充分发挥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好的校风、校纪己基本形成,教学质量不断有新的突破,逐步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办学目标。凯里市板溪小学(附中) 二一三年八月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