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的心理成因及教育策略.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2120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论文-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的心理成因及教育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学论文-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的心理成因及教育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学论文-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的心理成因及教育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的心理成因及教育策略王兴华天全县城区二小摘要:小学问题学生的行为常使广大家长和教师朋友们无奈和担忧,作为老师应在充分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成因后,探索出如何应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关键词:心理成因 表现形式 教育策略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问题学生”学生现象越发明显,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部分所谓“问题学生”是每个班主任最为头疼的事情。何谓问题学生?那么所谓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作为一线教师,我将这几年来与问题学生共同成长的经历与大家一道分享:一、问题学生的心理成因由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和竞争,生活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学生周围的一切也在急剧地发生变化,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无一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物质的丰富,导致欲望和需求的无限膨胀;,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进行教育;爷爷奶奶的管理,只重生活,忽视心理和情感交流;应试教育,只注重成绩,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成长的教育;一些外来的因素影响,造成孩子的早熟;以上等等因素,皆与学生心理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多的不良影响。二、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1心理问题小学生出现的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在人际交往上处处防备别人,易被激惹,时时处于攻击状态,别的同学笑,就觉得是在笑自己,于是就冲那个同学吵;在性格上有些不良倾向,或自卑、或冷漠,苛求完美;在认知上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定,教师批评几句就想跳楼,当不上班干部就想自杀;在学习上容易焦虑、粗心等。案例:粗心之人杨文巧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她聪明但非常粗心。期末考试让我大失所望,她的语文是全班的十几名了,我不敢相信。找到试卷一看,她果然不出所料又是粗心大意。这一次我给了她一个冷处理。我静静地观察她的表情,揣摩她的心理很失落,但是也不服输。我故意不给她下台的机会,历经了一个寒假后,她终于忍不住找到了我,告诉我她粗心的原因是因为求胜心切,心理老想着要考好,忽视了正在做的试题。于是我针对她的实际情况谈了我的一些看法,她很认可,非常想我能告诉她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后来,她的成绩一直是全年级的第一名。案例:用真诚的爱心改变学生高勇、罗鸿武是我在不同的学校所遇到的两个具有相同性格特征和相类似表现的学生。他们的性格内向,不善与同学、老师、家长、朋友交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是耿耿于怀,有时会走极端;与同学的关系极为紧张,老师们对他们很头痛;长期不做作业,老师如果让他们做,他们就会以死相逼或许是逃课。家长和老师们都很头痛。基于他们的曾经的表现,我个人认为他们俩由于性格的原因造成了自身安全感的缺失,而这一点恰恰恰是老师们所忽视了的。首先他们作为一个自然人,内心是充满了让周围人接纳和认可的欲望的,其次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他们也需要安全支柱。因此我作为他们的老师,除了把握好与他们交流的时机外,我还在不断为他们构建安全支柱,比如当他们和同学发生争执时,我会在为他们分析谁是谁非之后加上一句“以后遇到事情不要自己解决,告诉老师一声,自己不要先动手,如果别人欺侮了你告诉老师我帮助论理,但是如果你先动手,我会处理你的。”这样一来,他们与同学的争执几乎不见了。接下来在应对他们懒惰不做作业时,我先把我对他们的要求降低一些,然后规定他们必须完成,如果不听话了,以后发生什么事都不管他们了。这样的孩子,他们其实是非常讲义气的,他们的内心里本就缺少能为他们说话的人,他们一定会感觉得到能替自己说话的老师在他们的心理的重要,因此即使再不想做也会勉强做一些的。当他们做了之后,我会给他们适当的表扬,接下来我会继续找他们谈话,并依他们的性格表现为他们设定适度的目标要求,并时刻督促他们,时常给他们微笑,那怕是他们做了一些错事,我也不向他们发火,以我的耐心和宽容去挑战他们的极限,以我的坚持去让他们向我妥协,以我最真诚的赞美去迎接他们的改变。就这样这几个孩子渐渐转变了许多,但是我却从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引导和督促,他们的转变也让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无形中得到了同事们、领导们和家长们的认可。2品德问题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小学生出现的典型的品德问题包括:有意破坏班级纪律,借打闹故意伤害同学,损人利己,倚强凌弱。3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的交织学生中很多问题是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的交织。心理健康问题会引致品德问题,品德问题也可能引致心理健康问题。在这些情况下,教师要注意避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同时混杂着心理健康问题和品德问题的行为简单归结为某种单一因素。案例:金钱的诱惑 记得那是2011年的秋季开学初,我刚接任当时的四年级班主任一年。老师们刚到校开学,有一个家长就带头两位警官找到了我。当时我觉得非常意外,家长在不停地哭泣,警官们义正言辞地询问:“你是李业涛、高斌、李文波的班主任老师吗?”顿时,一种不祥的预感闪现在了我的脑子里:这群孩子肯定又出乱子了!我平静地回答:“是的,警官同志。请问他们出什么事了?”听完两位警官的陈述,我终于搞清了问题的严重性。原因是:假期里,这三个孩子成天结伙在家高斌家玩耍,一天高斌带他们到父母的房间里找一部影碟看,无意间翻到了家里的四千元现金。后来,李业涛和李文波就产生了偷盗的念头。两天之后,他俩就从门上面的附窗口翻进房间将这四千偷走,然后俩人分赃。之后又以这钱来给高斌办招待,问题是现在三个孩子都不见了。当我见到孩子时,三个孩子已经有极度的恐惧感。有一个学生的家长因孩子拒不交待,把孩子的鼻血都打了出来。我马上意识到了这时孩子安全感的缺失,这个地方是不能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陈述清楚的,十岁的孩子也不适合警察的审问。于是,我提出让孩子跟我一起回到学校,在教室里,在家长们的陪同下询问事情的经过。后来孩子们就像给朋友一样就给我讲出了他们如前所述的偷窃过程,包括是怎么样花这些钱的针对以上情况,我不仅分别对他们三人进行了耐心的心理疏导,还对他们进行了金钱、人生、道德方面的教育,并告诉他们,幸福的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后来,高斌同学的学习一直很好,还被选为了班委。李文波的变化很大,变得很懂事。三、问题学生教育策略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相互尊重是形成融洽师生情感的前提条件,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课内、课外,时时、处处,和蔼可亲,面带微笑,要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游戏,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自然尊重和信任你,愿意和你交谈、倾诉、说知心话,也非常情愿投入学习活动,学习成绩自然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保证。2、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首先教师要消除差生的概念,没有问题学生,只有学生的问题,只有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前学生存在了问题,不能代表他一生都有问题。只要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去帮助,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去期待每一个孩子的改变,相信任何问题都会得到理想的解决。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与自我约束和进取心相联系的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有自信心的学生最终能战胜困难,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现实社会到处都充满激烈的竞争,竞争中求进步,竞争中求发展。对于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根本无法接受住时代的挑战,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不要放大学生的缺点,对于问题行为,教师要以过来人的身份,多冷静思考并权衡一下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在处理问题行为学生时,切不可说一些伤孩子自尊的话,不能揭孩子的老底,更不能过早地预言孩子未来的发展。4、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也不和原来的学生一样了,他们也都越来越有个性,有特点,各有各的兴趣,各有各的擅长。虽然表现各有异同,智力有高有低,但这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生的本质,因此我常对学生说:“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待自己、相信自己,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自己走自己的路,身正不怕影斜,只要做的对就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成功就在眼前!”。做一个既不自负也不自大的人,做一个有内涵且能经受得起人生磨难考验的人。 5、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每个人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挫折。面对挫折,心理素质差的人就会一蹶不振。作为小学的老师,只有从小事上积极参与引导,安慰孩子挫折是每个人成长中必经的,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挫折后就退缩。如何教育孩子怎样努力调整好心态,从挫折中找到自己的问题;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多加小心,时常提醒自己上次的教训是什么。这样一来孩子的心理上建立起了一种警觉,下次遇到问题便会多了一分应对的策略,其耐挫力也会增强不少。6、形成教育合力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形成教育网络,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孩子生活、学习、成长的环境中,为孩子创建一个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心理成长环境:“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美好状态或安全安宁。”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不正是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和良好心态的接班人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