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沟煤矿安全设施验收汇报-5.8.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2054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子沟煤矿安全设施验收汇报-5.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麦子沟煤矿安全设施验收汇报-5.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麦子沟煤矿安全设施验收汇报-5.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盘县柏果镇麦子沟煤矿安全设施设备验收汇报材料二0一二年五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您们辛苦了!非常感谢您们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到我矿进行检查验收,请允许我代表麦子沟煤矿全体职工热烈欢迎您们的光临,衷心感谢您们长期以来对煤矿建设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现在,我向大家介绍矿井的一些情况,不妥之处,恳请不吝指正。一、煤矿基本情况:麦子沟煤矿属整合矿井,位于盘县北部柏果镇联营村境内,煤矿距盘县城关镇30km,距柏果镇2.0km,水(城)柏(果)铁路和盘(县)水(城) 公路从矿区外围经过,矿部有水泥路与盘水公路相接。煤矿采矿权范围由 8点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1.1917 k,开采深度为+1600+1400m,走向长2.042.16km,倾向宽约0.58k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21万t/a,服务年限 12.2年。企业性质为私营独资,现有职工226人。 二、矿井开采条件 1、地形地貌矿区为剥蚀山地地貌,呈山间沟谷地形,地形起伏变化大,总体地势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西部地形相对平缓,南部地势相对陡峻;最高点标高1750米左右,最低点标高1527米左右,相对高差223米。2、煤层赋存与资源储量受煤层沉积条件和地质构造的影响,矿区内煤层厚薄及倾角变化很大,麦子沟煤矿有可采煤层7层,分别是1、5、6、10、12、17、19号煤层。矿井设计地质储量为1167万吨,工业储量为845.1万吨,可采储量358.02万吨。目前矿井回采煤量:4.56万吨,可采期3个月;准备煤量:82.3万吨,可采期3.9年;开拓煤量:164.6万吨,可采期7.8年,“三量”符合相关规定,可采期达到要求。3、地质构造煤矿位于盘县煤田照子河向斜西端,其开采范围属芦家寨-大坪地井田东部的一部分,矿区内共见断层十余条,多为逆断层,对煤层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造成多个煤层的缺失与重复,对煤层开采十分不利。区内构造属背斜构造,地层倾角为3050,构造复杂程度属复杂类型。4、矿井瓦斯根据贵州省能源局“黔能源发2009252号”关于六盘水市煤炭局关于煤矿瓦斯等级及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报告的批复结果,柏果镇麦子沟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2.6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9.15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1.28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9.22m3/t,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5、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倾向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1年9月4日提供的麦子沟煤矿1号、5号、6号、以及2011年12月5日提交的10号、12号、17号、19号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鉴定结果,可采的7层煤层有煤尘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1年9月4日提供的麦子沟煤矿1号、5号、6号以及2011年12月5日提交的10号、12号、17号、19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结果,可采的7层煤层自燃倾向分类结论是三类(不易自燃)。6、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地表冲沟发育,地表水排泄条件良好,煤系地层含浅部风化裂隙水,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风化程度减弱、深部含水微弱。大气降水,老窑积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由于矿井采空区范围和老窑采空区内积水不清楚,水文地质条件属复杂,设计矿井正常涌水量:Q正5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Q大100m3/h。7、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根据贵州省能源局“黔能源煤炭2011742号”文件关于对盘县柏果镇麦子沟煤矿1号、5号、6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批复,鉴定结果为:盘县柏果镇麦子沟煤矿1号煤层在鉴定范围(标高+1410m以上的1号煤层)内没有突出危险。在鉴定标高+1410m范围内,5号、6号煤层有突出危险。该矿井1号煤层在鉴定标高+1410m以上按无突出设计和管理,1号煤层在鉴定标高以下及其它煤层均按突出设计和管理。8、地温与冲击地压矿区及周边矿井未出现冲击地区,矿区地温正常,无热害影响。三、煤矿设计批复及达标、检测、评价、认证情况2006年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2006第205号”文件批复我矿为21万t/a的整合矿井,盘江煤电(集团)勘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5月编制了贵州省盘县柏果镇麦子沟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省国土资源厅以“黔国土资储备字2007560号”文予以批复。省煤炭管理局于 2008年2 月 25 日以“黔煤规字2008118号”文件批准开采方案设计;省能源局于2012年1月13日以“黔煤规字201212号”文件再次批准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盘江监察分局于 2008 年9月26日以“黔煤安监盘字2008165号”文件批准安全专篇;2012年3月19日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以“黔煤安监水字201237号”文件再次批准安全专篇(变更)。三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帮助下,经过全矿职工的不懈努力,完成了矿井生产、安全等系统的建设工作,于2011年8月项目建设圆满竣工。同月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请进行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并通过,获得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达标批文(盘煤通字【2011】67号)。随后编制了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向六盘水市能源局申请联合试运转,并于9月30日得到了市能源【2011】73号文批准,2012年 4月经六盘水市安全监察局质量标准化验收达二级(市安监通字【2012】165 号)。已竣工的工程经煤炭工业盘江矿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012年4月评定为合格单项工程。联合试运转期间,矿井主绞车、主扇、压风机、水泵、瓦斯抽放泵等经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检测检验,并取得了检验合格报告。2012年4月贵州天宝矿产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评价我矿目前矿井危险度等级为B级,评价综合得分74.19分,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四、矿井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设置建设情况我矿严格按照开采设计和批复进行建设,2011年9月10日开始进行试运转,现就矿井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设置情况简述如下:1、井田开拓与开采开拓矿井为斜井-平硐开拓,一个水平开采(水平标高为+1415米),分为二个采区, F57号断层以西为一采区,F57号断层以东为二采区。矿井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井三个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主、副斜井分别兼作一采区的皮带上山和轨道上山。井筒均采用半园拱锚喷支护,基岩段为砼浇灌。主斜井倾角21,净断面9.4m2,主要作提升煤炭、进风、铺设压风、防尘管及电缆线和安全出口。副斜井位于主斜井以东43m处,倾角24,净断面7.7m2,用于矿井运输人员、进风、提矸、下放材料及铺设排水、压风、防尘管,井筒内铺设30kg/m钢轨。回风井由回风平硐、+1550m回风大巷、一采区回风上山组成,回风平硐位于主斜井以西172m处,坡度3,回风井净断面10.1m2,主要作为一采区回风及矿井安全出口用。开采首采工作面为11011采煤工作面,布置在一采区西翼,工作面走向长 330米(由于西部1煤层变薄不可采,没达到原设计800 米的长度), 伪倾斜长80米,煤层均厚 1 .7 米,可采煤量4.5万吨;接续工作面为11052采煤工作面,布置在一采区东翼,正在掘进准备之中,11052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采用矿用11#号工字钢支护,净断面8.06。采煤工作面采用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回采工作面采用多边形掩护支架支护(11#矿用工字钢加工而成),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掩护支架调整。回采工作面作业实行三八制,每班1个循环,每个循环推进1.0m,平均日产量400吨左右。2、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过渡到中央分列式(一采区为并列式,二采区为分列式)。一采区由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平硐回风。在回风平硐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通风机设备(1用1备),风机型号是FBCDZ-6-NO18B型对旋式轴流式风机,其电机功率均为 2132千瓦,风量范围:40.2 -89.4m3秒,风压范围:888-3354帕;回风平硐口安有防爆门;机房安装了风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通风机通过反转可实现矿井反风。矿井容易时期设计配风量为56立方/秒,主扇开两级时实际进风量为 68至74m3/秒,矿井试运转期间进行了反风演习,反风风量达到正常风量的 51% ,在 6min 内改变了风流方向。矿井有风门、调节风窗、密闭等通风设施,采煤工作面实行U型全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为压入式通风,使用FBD-5.6/215 型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配600 mm的风筒,风机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 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充足,各采掘工作面回风流和总回风巷的瓦斯浓度均小于0.2。3、供电系统: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两回架空线路电源一回路引自柏果35千伏变电站的10千伏电源母线段,距离2km,导线型号为LGJ90。二回路引自盘北洗煤厂的10千伏电源母线段,距离1.8km,导线型号为LGJ90。地面设有两处变电所,即中央变电所、主扇房变电所,井上下安装设备78台,装机总容量3437kw。地面中央变电所安有800KVA(S9-800/10/0.4)变压器2台(一用一备),供地面皮带机、绞车、压风、办公、生活等使用,变电所内安有高压配电柜17台(KY28A-12)及低压配电柜12台(GG2-380)。主扇房变电所安有630 KVA(S11- 630/10/0.69 )变压器2台(一用一备),专供瓦斯抽放泵和主扇使用。在+1415m水平设置井下中央变电所,安有800 KVA(KBSG-800/10/0.69)和200KVA(KBSG-200/10/0.69)变压器各2台,安设配电柜8台(PJG-500配电柜2台、PJG-300配电柜2台、PJG-200配电柜2台、PJG-100配电柜2台)。井上下高压为10KV,地面低压为660V、380V、220V,井下低压为660V、127V。高低压开关柜中过流、过压、欠压、缺相、短路和漏电等保护装置齐全,井下采掘工作面局部通风机、水泵、地面压风机、主扇风机均采用双回路供电,一个回路工作,另一回路备用。井下及地面用电分开,井下所有供电系统均为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井下所有电器设备均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矿用防爆型设备。照明、信号及煤电钻均采用防爆综合保护装置。4、运输系统:主斜井安装强力胶带运输机(STJ800/250S/185型),配套电机185千瓦,运输能力200t/h。井下带式输送机六大保护齐全,装设了驱动滚筒防滑保护、堆煤保护、防跑偏保护装置,烟雾、自动洒水及温度保护装置,同时装设了沿线急停保护及沿线电话、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防撕裂保护装置,主井皮带还装有断带保护装置;行人过桥、安全通道及转动部位防护护栏等,井下胶带阻燃性能满足要求。副斜井用JTP -1.61.5型单滚筒提升绞车提升运输,配套电机:110kw;选用圆股钢丝绳:绳 67,股(l + 6 ) , d = 18. 5mm,破断拉力总和为QZ = 190KN,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770MPa 的纤维芯钢丝绳。提升容器为0.75t 侧卸式矿车,串车提升,最大提升速度2.5m/s,一次允许提升矿车6个。提升机保护装置有:防止过卷装置、防止过速装置、过负荷和欠压保护装置、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闸间隙保护装置、松绳保护装置、减速功能保护装置等,各种保护齐全、灵敏、可靠,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的要求。绞车安装后备保护(KHT108型)光报警 (KXB-2A)系统。副井一坡三挡全部安装到位。副斜井安装了煤矿用架空乘人装置(RJY30-25/430型),保护装置有:机头、机尾越位保护,速度保护,重锤下限位保护,断绳、松绳、掉绳保护,吊椅过摆保护,电机过流过压保护,制动器失效保护。采面工作面采用搪瓷溜槽运输,初期经溜煤斜巷直接进入胶带输送机(JPSP-17与JPSP-22型)转入1450m煤仓,中后期在煤眼下口采用1台刮板转载机(SZB-730/40)转载入胶带输送机。11052运、回平巷掘进为人力推车。5、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矿井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地面设置了监控中心,配备有4名监控员,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并与上级主管部门监控中心联网,对井上下各类安全、生产参数实行安全监测监控,能够实时监测监控井下采掘工作面等地点的瓦斯浓度、温度、风速、人员所在位置等变化情况。主井、副井、风井、主提升绞车、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胶带运输机、空压机、瓦斯抽放泵、水泵、采掘工作面、各硐室、水仓、煤仓、电气设备配电点等地点均按规定安设了各类传感器,共计114台,主要风门安装了开关传感器,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等机电设备均安设了开停传感器,在主要回风巷安设了风速、负压、温度、瓦斯、一氧化碳;采掘工作面均设置甲烷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各类传感器数量配备足够,并按要求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和调校,监控系统运行正常。我矿建立了安全检测仪器仪表的检测检定、调校、维修、发放管理制度。矿井通风检测仪器仪表、矿井气体参数检测仪、矿井粉尘检测仪器仪表及地质测量器具等,均按期进行计量检定。6、瓦斯防治矿井设有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安装了两套抽放系统(即高负压及低负压瓦斯抽放系统)。低负压抽放系统安装两台(2BE3 420 )水环式真空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转速为 440r/min,最大抽气量 141.7 m3/ min,极限真空绝压160hPa ,配套电机功率185kw;高负压抽放系统安装两台(2BE1-303-0)水环式真空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转速为 660r/min,最大抽气量 60 m3/ min,极限压力 33hPa,配套电机功率 90kw。抽放管路为镀锌管,干管管径为320和220,支管管径为100。有突出危险性的掘进工作面采取先抽后掘并进行效果检验防突措施,11011采煤工作面采取本层预抽措施,做到了“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矿井建立了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检查制度,采掘工作面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矿长、生产、安全、机电副矿长、工程技术人员、爆破工、采掘队长、班长、电钳工等有关人员做到了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下井。7、压风与压风自救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安装了风冷螺杆式空压机4台(SG750A120 、KQZ75、OGFD55、OGFD132)。已将压风管路安装到井下各巷道需风地点,矿井设有压风自救系统,各区段平巷设有避难硐室,采掘工作面按要求安装有压风自救装置,一旦发生事故,井下人员可进行自救。目前井下有紧急避难硐室4个,硐室内装备有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管路、通讯电话、自救器、食用饼干等。8、避雷减灾系统为了避免雷电灾害,在地面炸药库、风井口、地面变电所、瓦斯抽放泵房等处设置了避雷击系统,入井轨道与管路采取了防雷电入井措施,并经避灾减灾资质单位安全检验合格。9、消防、防尘、供水系统、隔爆系统在主井山坡上+1595m处设有350 m3生产、防尘、消防储水池2个,水源取自泉水或净化水,以静压的方式供水,能满足地面生产、生活、防尘、消防用水要求。矿井消防管路与防尘管路共用,主水管108,支管57,矿井各转载点、采掘工作面及产尘点喷雾设施配备齐全,主、副斜井、回风斜井、平硐、回风巷设有净化水幕,主斜井、风井平硐、区段运输平巷、回风平巷安装了隔爆水袋。在主、支供水管上每50m设置 DN25 给水栓或三通阀门,矿井各胶带输送机头安设自动洒水装置,地面及井下消防材料库配备的消防材料符合要求;井底车场、机电硐室与配电点、水泵房、胶带输送机头、采掘作业场所等地点,配备有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井下采取了湿式作业、粉尘监测、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矿井配备了全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采样器和测定仪,定期检测粉尘浓度。10、防治水系统目前矿井开采1415m以上水平,采掘工作面的涌水、老空水通过巷道流入+1415m水仓,由水泵通过管路排至地面。1415m水泵房安装主排水泵三台(150D-308型水泵,一用一备一检修),配套电机200kw,流量155 m3/h,扬程240m,沿副斜井敷设排水管径1684.5二趟,主水仓长度61 m,容量450 m3、副水仓长度48 m,容量360m3,满足矿井排水的要求。地面防治水主斜井、副斜井、回风平硐标高分别为+1552.4m、+1551.4m、+1549.2m,当地最高洪水位标高约+1540m,它们之间的高差大,井口场地均无洪水之患。我矿对矿区老窑、地面塌陷、裂缝进行了详细调查,对其采取填平夯实或修筑了排水沟。矿井编制了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年度防治水计划和探放水措施、“雨季三防”措施。成立了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和探放水组织,明确专人分管,配备有探放水钻机3台(ZDY-750型,2台工作,1台备用)。经进行联合排水实验,水仓容量、水泵性能和管路配备均超越排水设计要求,泵房水位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开停传感器等装备齐全,排水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11、通讯系统矿井内部通讯安装了SW-2000H型程控交换机,可安设 120 门电话,现已安装了40门,其中井下 30 门,地面 10 门;矿井外部通讯安装有 2 部外线电话,地面调度室与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矿山救护、医院有直通电话,通讯系统符合设计要求。12、矿山救护我矿与盘县救护大队签订了救护协议,另外矿上成立了辅助矿山救护队,12名队员经由盘县救护大队培训合格。五、安全生产行政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1、机构设置:矿部下设8科3室一中心,五科有技术科、通风科、地测科、防突科、抽采科、安全科、防治科、机运科;三室有办公室、调度室、医务室,一中心即监控中心。2、人员配备:全矿有职工226人。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1人;其中:法人1名;矿长1人;总工1人;副矿长7人;安全监督员3人;工程技术人员3人;工会主席1人;会计出纳2人;办公室。有特种作业人员90 人。其中安全员13人;瓦检员18人;电钳工7人;测风测尘工2人;爆破工12人;绞车工8人;安全监控员4人;监控维修工1人;抽水工4人;空压机司机4人;主扇司机4人;瓦斯抽放4人;爆破安全员3人;爆破材料看守员3人;防突与瓦斯抽采工10人;探水工4人;信号把钩工6人。六、我矿今后的发展计划:由于我矿目前条件差,管理水平有限,距规范化、标准化矿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请各位领导、专家对我矿不足之处多给予批评指正和提出宝贵建议,今后我矿一定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加强现场管理,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充实企业整体实力,向规模化和标准化迈进。我的汇报完毕,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矿检查验收!2012-3-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