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2)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1788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2)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2)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2)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2)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读图,关于气候类型的分布,正确的是( )A .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B .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C .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北极圈附近D .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面积最广大2. (2分)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A .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 . 小明在池塘边发现池塘里有许多鱼C . 小冬发现夏天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D . 小李来到初中就读的新学校发现校园环境很优美3. (2分)(2016舟山)某同学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反映发电机原理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B . 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C .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高于正常水平D . 婴儿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6. (2分)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溪流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 B . C . D . 7. (2分)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 .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 .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速度D .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速度随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8. (2分)生命探测仪在日本9级地震救援中,成为搜索废墟下生命的一双慧眼关于红外生命探测仪工作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是利用超声波进行生命探测的B . 是利用DNA进行生命探测的C . 是利用次声波进行生命探测的D . 是通过感知温度差进行生命探测的9. (2分)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螺线管与左边始终静止的磁铁相互吸引请在图中画出螺线管的绕线;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端滑动时,左端磁铁所受的摩擦力将( )A . 变大B . 变小C . 不变D . 无法判断10. (2分)如图哪条曲线能表示人的生殖器官生长发育过程( )A . aB . bC . cD . d11. (2分)X和Y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伤。医生发现他俩的脑部都运作正常,但是为了检查两人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给他们进行如表测试。在两人的神经系统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分别是( ) 伤者蒙眼接受测试测试结果X以针尖刺X的指尖X感到痛,但没有缩手Y以针尖刺Y的指尖Y不觉痛,也没有缩手命令Y移动他的手Y可以移动他的手A . X传出神经;Y传入神经B . X传入神经;Y传出神经C . X传出神经;Y脊髓D . X传入神经;Y脊髓12. (2分)对下列各图所示光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 潜水艇内人员通过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都是一致的B . 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 . 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正立的虚像D . 通过放大镜看图片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13. (2分)(2017温州)某电热水壶正常状态下,闭合开关,指示灯L亮,同时电热丝R工作;断开开关,指示灯L熄灭,电热丝R不工作。小明用该电热水壶烧水时,发现电热丝R断了,指示灯L仍然亮。四位同学设计了该电热水壶的模拟电路,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4. (2分)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像,她常常要做的是( ) A .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点B .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点C .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点D .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点15. (2分)使用电流表时,一般不能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是因为( )A . 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太小,不能测出电流值B . 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太小,会损坏电流表C . 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太大,不能测出电流值D . 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太大,会损坏电流表16. (2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实验装置图中,能反映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A . B . C . D . 17. (2分)下列有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 A . 蓝鲸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均由卵黄提供B . 腹蛇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由母体提供C . 蚕豆种子萌发时的营养主要来自子叶D . 小麦种子萌发时的营养来自叶子的光合作用18. (2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对此,下列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B .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C . 东南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D . 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19. (2分)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完成膝跳反射的传导路线是5-4-3-2-1B . 只要此结构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因为它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C . 人在睡着时,一旦有蚊子叮咬也会拍打,这是简单的反射,这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D . 情绪激动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肾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了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20. (2分)关于“12 V4 W”的小灯泡L1和“9 V3 W”的小灯泡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L1和L2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一样大B . L1和L2串联在一起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多C . L1和L2并联在一起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多D . L2串联一个9 的电阻接在12 V电路中,也能正常发光二、 填空题 (共8题;共17分)21. (1分)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_过程中减弱噪声。22. (2分)李科同学站在平面镜前5米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5米,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米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若李科靠近镜子,则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 (2分)某同学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正确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看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使实验结果更为精确的做法是_。24. (2分)春天来临,为了避免蚊虫的侵扰,许多家庭都会使用电热灭蚊器。图甲为某品牌电热灭 蚊器的简化电路,其中指示灯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1)电热灭蚊器是根据_原理制成的。 (2)某次使用时,通过热敏发热体的电流与使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热敏发热体两 端电压的变化情况为_。 25. (4分)石块扔到水中引起水的_而发声,这时鱼会被吓跑,主要是因为_能传播声音;口技表演,从声音的特性来看,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_,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26. (3分)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干冰迅速_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成小水滴落下来(填物态变化名称)27. (1分)如图,已知R1=2欧,R3=7欧,电压表V1的示数为4伏,V2的示数为8伏。则电阻R2的阻值为_欧姆。28. (2分)从动物行为的类别看,“吃梅止渴”属于_行为,“望梅止渴”属于_行为。三、 综合题 (共6题;共50分)29. (2分)当你从阳光灿烂的环境进入黑暗的环境,瞳孔由_变_.30. (4分)小宇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体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体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体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1)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2)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体的_减弱直至消失,无法_(选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3)根据这一现象,你认为生活中要保持磁体的磁性不减弱,应注意什么?_。31. (15分)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他应用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外胎破了,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究竟上述哪一种可能是正确的呢?小明开始寻找证据。他仔细查看了外胎,没有发现有破的痕迹,他又查看了气嘴的螺丝,也没有发现松动。后来他把螺帽卸下,取出气门芯,发现小橡皮管也是好的。他给车胎打气,仔细查看和倾听,一会儿车胎又瘪了,他想,也许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后来,他请修车的师傅把内胎取出,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中,只见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往上冒出,小明非常高兴,自行车车胎漏气的原因终于找到了。分析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2)小明先后提出了哪几个假设?其中哪些假设在检验中被否定?哪些假设在检验中被肯定?(3)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32. (6分)小刘同学想测量某一定值电阻的阻值Rx(大小约在1020之间)手头有如下器材:待测电阻Rx、电流表一只(自身电阻不计)、滑动变阻器一只(电阻从0变化,最大Rm=10)、单刀开关一个、电源一个(电源电压不变,大小未知)、导线若干(1)他想在一个电路中测量待测电阻,请你帮他画出电路图;(2)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待测电阻表达式Rx=_(简要说明各个字母的含义)33. (10分)一辆汽车沿直线以10m/s的速度匀速朝一座大山开去,在某处鸣笛后司机继续向前开去,经过4s后司机听到回声,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1)汽车鸣笛处与大山的距离是多少m?(2)听到回声时车与大山的距离是多少m?34. (13分)如图甲所示,某恒温箱的加热电路由交流电源、电热丝等组成,其电路通断由控制电路控制,控制电路由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安装在恒温箱内)、可变电阻器R2、低压电源、开关等组成,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调节可变电阻器使得R2=110,闭合开关,当恒温箱内温度升高到50时,由于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加热电路被断开,电池继电器的线圈电阻忽略不计,请回答: (1)电磁继电器中电磁铁上端是_极。(选填“N”或“S”) (2)恒温箱内温度不断升高时,电磁铁的磁性变_,加热电路会因此被_(选填“接通”或“断开”) (3)调节可变电阻器使得R2=170,恒温箱内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加热电路被断开? (4)整个装置在设计上有何不足之处?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17分)21-1、22-1、23-1、24-1、24-2、25-1、26-1、27-1、28-1、三、 综合题 (共6题;共50分)29-1、30-1、30-2、30-3、31-1、31-2、31-3、32-1、32-2、33-1、33-2、34-1、34-2、34-3、3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