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粪药肥说明书.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17764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蚯蚓粪药肥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蚯蚓粪药肥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蚯蚓粪药肥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蚯蚓粪药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作物营养兼防治果蔬病害的生物有机药肥 具体属于蚯蚓粪生物有 机药肥 还涉及该生物有机药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蚯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大型土壤动物 对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和土壤结构的建 立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同时 蚯蚓对土壤环境的反应极为敏感 其群落分布 种类组成及 密度多寡可作为一个地区土壤条件状况的重要指示 因此蚯蚓的群落调查在土壤生态系统效 应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 蚯蚓的野外采样方法尚并没有建立起统一 完善的标准 而各种采样方法也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目前 蚯蚓采样所采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如手挖法 hand sorting 电击法 化学驱赶方法如福尔马林 formaldehyde 法 芥末 mustard powder 法 异硫氰酸丙烯酯 allyl isothiocyanate 法及各种家用清洁剂驱赶法等 手挖法是对内栖类 endogeic 蚯蚓有效的采样方法 但手挖法耗时 劳动强度大 在 有着岩石 多根等地难以操作 对土壤造成严重破坏 在土壤可持续利用地区不能广泛应用 手挖法对容易逃到土壤深层的大型深栖类 anecic 蚯蚓也难以采样 电击法可以减少对土 壤的破坏 但操作费时 采样效率容易受到土壤类型 含水量等外界因素制约 化学驱赶是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蚯蚓采样方法 将化学溶液泼洒土样 使蚯蚓逃逸出地表进行收集 此法 对洞穴为垂直方向的深栖类蚯蚓采样效率高 但对洞穴为水平方向的内栖类蚯蚓采样效率不 是很理想 福尔马林是蚯蚓采样最常用的化学剂 采样效率高且方法容易标准化 但近年来 的研究表明福尔马林对土壤生物 地表植有着持久的毒害 因此不应该在生态农场 保护区 或有可能渗入到地下水的土壤区使用 对利用芥末进行蚯蚓采样的研究应用也很多 曾有着 替代福尔马林法的建议 但芥末法采样效率不够稳定 且商业上的芥末组分和配比并不清楚 因此也难以标准化 近年来 利用异硫氰酸丙烯酯 AITC 进行蚯蚓采样有一些报道 异 硫氰酸丙烯酯是很多十字花科植物中可提取的芥子油苷 有刺激的芥子气味 微溶于水 见 光易分解 在土壤中半衰期为 80 120h 其采样效率和福尔马林法采样效率相近 但异硫 氰酸丙烯酯即使保存在避光的丙酮 acetone 溶液中 也会快速从溶液界面蒸发 其准确剂 量难以确定 茶枯是将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油茶籽榨油后剩余的茶枯粉 或茶籽饼 茶枯粉中 含有茶皂素 Tea Saponin 粗纤维 茶多酚 氨基酸 蛋白质 矿物质等 其中茶皂素是 一种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具有一定的抗病菌 杀虫作用 对香蕉假茎象甲 Odoiporous longicollis Oliver 小菜蛾 Plttella Xylostella 多种线虫及病原真菌具有驱逐和毒杀效 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无残留污染 对环境友好 采样效果好 采样效率稳定的蚯 蚓采集方法 即利用茶枯溶液进行蚯蚓采集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茶枯溶液进行蚯蚓采集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 茶枯溶液的制备 将茶枯粉按照质量比 1 3 加入到水中 加热回流 0 5 2 h 然后 过滤 得到茶枯过滤液 将此茶枯过滤液按照质量比 1 5 9 加入到水中 配制成茶 枯溶液 b 将茶枯溶液喷洒于土壤样方上 每 0 25 平方米均匀喷洒 5 9 升茶枯溶液 收集爬出 的蚯蚓 本发明优选将茶枯粉按质量比 1 3 加入到水中 加热回流 1h 然后过滤 得到茶枯过 滤液 将此茶枯过滤液按照质量比 1 8 加入到水中 配制成茶枯溶液 将茶枯溶液均匀喷 洒于土壤样方上 每 0 25 平方米喷洒 5 升茶枯溶液 本发明中将茶枯溶液喷洒于样方上 以不溢出样方为准 具体是指等喷洒的茶枯溶液渗 进土里后继续喷洒 使样方中的茶枯溶液不要溢出样方外 边喷洒茶枯溶液边收集爬出的蚯 蚓 一般等待蚯蚓爬出并同时进行采集的时间为 1 个小时左右 时间从开始喷洒茶枯溶液的 时候开始计算 本发明中使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是为了方便 快捷的使茶枯有效物质溶解于水中 并且水 溶剂不会损失 当然也可以将茶枯粉加入到水中浸泡 然后将该浸泡液用于蚯蚓的采集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茶枯溶液进行蚯蚓采集的方法 由于采用了合适浓度的茶枯溶液喷洒 于样方上 进行蚯蚓的采集 不但采样效果好 此方法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所内草丛中 其 采样效率为 90 以上 其在鹤山人工林区的样地里面 本方法的采样效率为 79 5 而 0 4 福 尔马林在此林区的采样效率为 73 9 并且由于茶枯溶液容易降解 无残留污染 对环境友 好 对土壤生物 地表植物没有持久的毒害 因此是一种非常安全 环保的蚯蚓采集方法 本方法克服了现有采样方法的一些缺点 如福尔马林采样法的毒性和长期残留等问题 因此 本发明特别适于生态农场 保护区 或有可能渗入到地下水的土壤区的蚯蚓采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1 2007 年 5 月份 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所内草丛内进行选样 选用茶枯粉按照质量比 1 3 的比例加入到水中 加热回流 1 h 然后过滤 得到茶枯过滤液 按照质量比 1 8 的比例 将茶枯过滤液加入到水中稀释 配制成茶枯溶液 将此茶枯溶液不断喷洒于选好的土壤样方 上 共选 3 个样地 各有 6 个小样方 共有 18 个 1 4 的样方 各样地采集面积 1 5 每 个 1 4 的样方 喷洒茶枯溶液 5000 ml 喷洒过程中有蚯蚓爬出 收集爬出的蚯蚓 直到没 有蚯蚓爬出 等待蚯蚓爬出时间约 1 个小时 1 小时后 对样方进行手挖 统计未驱赶出蚯 蚓数量 计算茶枯溶液的驱赶 采集效率 其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茶枯溶液对蚯蚓的驱赶 采集效率 样地 采集面积 采集时间 茶枯溶液驱赶 采 集的蚯蚓数量 条 茶枯溶液未采集 出 手挖数量 条 总数量 条 采集效 率 样地 1 1 5 2007 5 15 263 14 277 94 95 样地 2 1 5 2007 5 16 265 14 279 94 98 样地 3 1 5 2007 5 17 221 5 225 97 78 实施例 2 2007 年 5 月份 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所内草丛内进行选样 选用茶枯粉按照质量比 1 3 的比例加入到水中 加热回流 0 5h 然后过滤 得到茶枯过滤液 将茶枯过滤液按照 质量比 1 5 的比例加入到水中稀释 配制成茶枯溶液 将此茶枯溶液不断喷洒于选好的土 壤样方上 共选 3 个样地 各有 6 个小样方 有 18 个 1 4 的样方 各样地采集面积 1 5 每个 1 4 的样方 喷洒稀释茶枯溶液 7000 ml 喷洒过程中有蚯蚓爬出 收集爬出的蚯蚓 直到没有蚯蚓爬出 等待蚯蚓爬出时间约 1 个小时 1 小时后 对样方进行手挖 统计未驱 赶出蚯蚓数量 计算茶枯溶液的驱赶 采集效率 其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茶枯溶液对蚯蚓的驱赶 采集效率 样地 采集面积 采集时间 茶枯溶液驱赶 采 集的蚯蚓数量 条 茶枯溶液未采集 出 手挖数量 条 总数量 条 采集效 率 样地 1 1 5 2007 5 12 156 22 178 93 30 样地 2 1 5 2007 5 13 199 12 211 94 31 样地 3 1 5 2007 5 14 181 15 196 92 35 实施例 3 2007 年 5 月份 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所内草丛内进行选样 选用茶枯粉按照质量比 1 3 的比例加入到水中 加热回流 2h 然后过滤 得到茶枯过滤液 将茶枯过滤液按照质 量比 1 9 的比例加入到水中稀释 配制成茶枯溶液 将茶枯溶液不断喷洒于选好的土壤样 方上 共选 3 个样地 各有 6 个小样方 有 18 个 1 4 的样方 各样地采集面积 1 5 每 个 1 4 的样方 喷洒稀释茶枯溶液 9000 ml 喷洒过程中有蚯蚓爬出 收集爬出的蚯蚓 直 到没有蚯蚓爬出 等待蚯蚓爬出时间约 1 个小时 1 小时后 对样方进行手挖 统计未驱赶 出蚯蚓数量 计算茶枯溶液的驱赶 采集效率 其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 3 茶枯溶液对蚯蚓的驱赶 采集效率 样地 采集面积 采集时间 茶枯溶液驱赶 采 集的蚯蚓数量 条 茶枯溶液未采集 出 手挖数量 条 总数量 条 采集效 率 样地 1 1 5 2007 5 15 209 15 224 93 30 样地 2 1 5 2007 5 16 231 13 244 94 67 样地 3 1 5 2007 5 17 128 7 135 94 81 实施例 4 2007 年 5 月份 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所内草丛内进行选样 选用茶枯粉按照质量比 1 3 的比例加入到水中 加热回流 0 5h 然后过滤 得到茶枯过滤液 将茶枯过滤液按照 质量比 1 9 的比例加入到水中稀释 配制成茶枯溶液 将茶枯溶液不断喷洒于选好的土壤 样方上 共选 3 个样地 各有 6 个小样方 有 18 个 1 4 的样方 各样地采集面积 1 5 每个 1 4 的样方喷洒稀释茶枯溶液 6000 ml 喷洒过程中有蚯蚓爬出 收集爬出的蚯蚓 直到没有蚯蚓爬出 等待蚯蚓爬出时间约 1 个小时 1 小时后 对样方进行手挖 统计未驱 赶出蚯蚓数量 计算茶枯溶液的驱赶 采集效率 其采集效率达到 90 以上 实施例 5 2007 年 5 月份 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所内草丛内进行选样 选用茶枯粉按照质量比 1 3 的比例加入到水中 加热回流 1 5h 然后过滤 得到茶枯过滤液 将茶枯过滤液按照 质量比 1 5 的比例加入到水中稀释 配制成茶枯溶液 将茶枯溶液不断喷洒于选好的土壤 样方上 共选 3 个样地 各有 6 个小样方 有 18 个 1 4 的样方 各样地采集面积 1 5 每个 1 4 的样方约需要喷洒稀释茶枯溶液 5500 ml 喷洒过程中有蚯蚓爬出 收集爬出的 蚯蚓 直到没有蚯蚓爬出 等待蚯蚓爬出时间约 1 个小时 1 小时后 对样方进行手挖 统 计未驱赶出蚯蚓数量 计算茶枯溶液的驱赶 采集效率 其采集效率达到 90 以上 实施例 6 2007 年 5 月份 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所内草丛内进行选样 选用茶枯粉按照质量比 1 3 的比例加入到水中 加热回流 2h 然后过滤 得到茶枯过滤液 将茶枯过滤液按照质 量比 1 5 的比例加入到水中稀释 配制成茶枯溶液 将茶枯溶液不断喷洒于选好的土壤样 方上 共选 3 个样地 各有 6 个小样方 有 18 个 1 4 的样方 各样地采集面积 1 5 每 个 1 4 的样方约需要喷洒稀释茶枯溶液 9000 ml 喷洒过程中有蚯蚓爬出 收集爬出的蚯 蚓 直到没有蚯蚓爬出 等待蚯蚓爬出时间约 1 个小时 1 小时后 对样方进行手挖 统计 未驱赶出蚯蚓数量 计算茶枯溶液的驱赶 采集效率 其采集效率达到 90 以上 本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 回流时间小于 0 5 小时或回流后的茶枯过滤液加水稀释比例大 于 1 9 将这样条件下制备的茶枯溶液喷洒于样方上 其采集效率显著降低 许多蚯蚓不 能被驱赶出地表 而回流时间大于 2h 其采集效率并没有提升 从节约资源和采集效率的 角度考虑的话 0 5 2h 是最佳的 而回流后的茶枯过滤液加水稀释比例小于 1 5 的话 茶枯 溶液过浓使得采集效率比较低 并且过浓的茶枯溶液喷洒样方上的话 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施例 7 在广东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林区内 本实施例中的茶枯溶液同实施例 1 的茶枯溶液 将 此茶枯溶液不断喷洒于各林区选好的样方上 每个样方为 1 4 m2 4 个样方为一重复 每林 区设置三重复 合计采集面积 3 m2 每个 1 4 m2 的样方喷洒 5000ml 茶枯溶液 共对鹤山中 荷木林 马占相思林 马尾松林和桉树林分别进行了蚯蚓采集试验 其实验结果如表 4 所示 表 4 茶枯溶液对丘陵山林蚯蚓的采集效率 样地 采集面 积 采集时间 茶枯溶液驱赶 采 集的蚯蚓数量 条 茶枯溶液未采集 出 手挖数量 条 总数量 条 采集效 率 荷木林 3 2007 6 19 317 69 386 82 12 马占相思林 3 2007 6 20 387 117 504 76 79 马尾松林 3 2007 6 21 536 91 627 85 49 桉树林 3 2007 6 22 376 135 511 73 58 一 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必须提交说明书 一式两份 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二 说明书应当打字或者印刷 字迹应该整齐清晰 黑色 符合制版要求 字高在 3 5 毫米至 4 5 毫米之间 行距在 2 5 毫米至 3 5 毫米之间 说明书首页用此页 续页可用同样大小和质量相当的白纸续写 纸张纵向使用 只限使用正面 四 周应当留有空白 左侧和顶部各 25 毫米 右侧和底部各 15 毫米 三 邮寄申请文件不得折叠 四 说明书第一页第一行应当写明发明名称 该名称应当与请求书中的名称一致 并左右居中 发明名称与说明书正文之 间应当空一行 说明书格式上应包括下列五个部分 并且在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 技术领域 正文内容 背景技术 正文内容 发明内容 正文内容 附图说明 正文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正文内容 说明书无附图的 说明书文字部分不包括附图说明及其相应的标题 五 说明书文字部分可以有化学式 数学式或者表格 但不得有插图 六 涉及核苷酸或氨基酸的申请 应当将该序列表作为说明书的一个单独部分 并与说明书连续编写页码 申请人应当在 申请的同时提交与该序列表相一致的光盘或软盘 该光盘或软盘应符合专利局的有关规定 七 说明书应当在每页下框线居中位置顺序编写页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