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阶段主要任务.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1716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阶段主要任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设计阶段主要任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设计阶段主要任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阶段主要任务(前三周)一、建筑初步设计过程的主要问题:针对自己的课题查阅相关的设计规范,(例如:宾馆的查阅宾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按照任务书的规定内容,进行建筑和结构方案初步设计。1、满足任务书和所设计的建筑的功能需求。2、满足建筑防火规范和高层建筑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二、结构初步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民用建筑由于使用用途各不相同、建筑体型及立面千变万化,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出现或考虑建筑抗风、抗震,使得结构工种在其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因而形成结构工种与建筑工种的互相渗透、互相关连的关系更密切,方案设计阶段,作者构思出的建筑平面立面雏形首先必须控制好整体建筑的长宽比和高宽比,(查阅抗震设计规范)然后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平面尺寸、总高度以及抗风抗震要求,确定合适的结构体系和结构类型、合理的柱网尺寸、抗侧力构件的合适位置和大约数量、恰当的层高以及建筑平面是否要设缝分成独立的结构单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3.4.1条有: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什么叫规则与不规则呢?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 ,结构的侧面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少,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对于高层建筑,结构不同于一般低层、多层建筑,它以水平荷载为主要控制荷载,结构截面尺寸还要满足刚度、延性的要求,故方案设计会受到一定的约束。2)结构布置的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l 抗震的概念设计l 平面、立面的规则性(平面形状、尺寸、高宽比、高度)l 结构布置受力明确,传力途径直接简单l 合理的结构体系,合理的刚度要求l 温度缝、沉降缝、防震缝的合理设置l 技术创新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三、结构体系的确定1、在选择结构体系时,首先要考虑建筑物的平面尺寸、高度和建筑物的用途及功能要求。抗侧力结构体系的选择:不同的结构体系具有的强度和刚度是不一样的,故它们的适用设计也不相同,目前广泛应用的四大类结构:框架结构:结构布置灵活,适用高度低,层数少,侧面刚度低,设防烈度低,抗震性能差,最大高度55m(7度区)。框架剪力墙: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方便使用的特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物的高度要求,最大高度:120m(7度区)。剪力墙结构:由纵横方向的墙体组成抗侧力体系,刚度很大,空间整体性好,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布置不灵活,在底层布置大空间时需通过转换,最大高度:120m(7度区)。筒体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好,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可用于层数很多、高度大,设防烈度要求高的建筑,最大高度:150m(7度区)。适宜采用的结构体系:用途50m以下高度50m以上高度住宅剪力墙,框剪剪力墙(框剪)酒店、旅馆剪力墙、框剪、框架剪力墙、框剪、筒体公用建筑框剪、框架框剪、筒体2、结构的均匀对称a) 结构的对称性 作者应结合建筑平面的功能和需要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通过筒体、剪力墙的合理布置,可以设法调整结构的刚心和建筑物的质心、平面的形心尽量接近,从而实现结构的基本对称,如结构有较大的不对称,将引起结构在水平侧向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扭转变形,不利于结构的安全。b) 结构的均匀性(1) 两个主轴方向的抗侧力刚度接近、变形特性相近。(2) 竖向的抗侧力结构变化均匀,不要突变。(3) 同一方向的各片抗侧力结构刚度尽量均匀,水平荷载作用力应力分布均匀,有利于结构抗震延性的实现。(4) 中央核心与周边结构的刚度协调均匀,保证主体结构具有较好的抗扭刚度。3、荷载的传力直接a) 垂直重力荷载的传力直接(1) 楼盖的布置,应尽量使垂直重力荷载以最短的路径传递到竖向构件(墙、柱)上去。(2) 竖向构件的布置,使在垂直重力荷载下竖向构件的压应力水平接近。(3) 转换层的布置,应尽量做到使上部结构传来的重力荷载通过转换层一次或二次转换,即能传递到下部结构的竖向构件上去。b) 水平荷载的传力直接(1) 整体抗侧力结构体系明确,传力直接。(2) 楼盖要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有效地传递水平力,协同空间结构各部分抗侧力结构工作。(3) 填充墙用轻质材料,且与主体结构柔性连结。4、结构的合理刚度a) 楼面结构的合理刚度(指梁板截面尺寸选择合理,布置适当)。b) 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合理刚度。c) 结构截面的确定高层建筑结构的梁、柱、墙主体结构截面的确定,取决于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其整体抗侧刚度、其截面的承载能力、延性、刚度能否满足规范的要求,其截面的实际配筋、节点构造的可行性等,按下框图进行:结构布置和截面的初步确定简化计算深化调整不合理计算合理结构布置和截面的最终确定 根据结构结构布置、荷载情况,跨度及建筑的要求可以初步确定结构构件的合理截面(基本尺度)。1. 楼板的厚度:一般取h=100120,加强层取h=150180,特殊情况除外。2. 梁的适宜截面:梁高h一般取(非应力),(预应力),梁宽取h,平面中分别为KL,L,截面类型不宜太多。3. 柱截面的确定:每十层柱截面约为0.30.4m2计,结合砼强度等级确定截面型式应结合建筑的要求及受力性能要求。柱轴压比按0.60.8控制,角柱、框支柱严格按规范要求。4. 剪力墙的厚度:以30层建筑作为参考,墙厚取400250。剪力墙轴压比按 0.5控制,短肢剪力墙轴压比0.6。5. 砼的强度等级:以30层建筑作为参考,由C40C25(竖向每隔7层变一次),水平构件的砼强度等级应与竖向有合理的匹配。六、结构与建筑之间在各个阶段的关系可以用下面框图表示之:(了解内容)七、主要要求:1、检查读书笔记,主要检查所学规范的情况以及相关资料的记录笔记。2、提供A3图纸,可以是草图,但应该包括如下内容:初步方案,经修改后的平面图(底层和标准层),立面图和剖面图,包括门窗墙等建筑构件的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