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2).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1672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2)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在科学探究史上,有一位享有“力学之父”美称的科学巨匠,但他却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位科学巨人是:( )A . 伽利略B . 哥白尼C . 牛顿D . 爱因斯坦2. (2分)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3. (2分)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A . 一定处于固态B . 一定处于液态C . 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 .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从空气中传到水中,传播速度变小B . 声波和光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只是传播速度最小D . 声波和光波遇到障碍物时都会发生反射现象5. (2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坐在B点的乙同学(如图)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 ) A . 1B . 2C . 3D . 46. (2分)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 . 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B . 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C . 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D . 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7. (2分)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 A . 要节约用电B . 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C . 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D . 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8. (2分)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沥青属于晶体B . 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C . 沥青被烤化属于汽化现象D . 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9. (2分)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A . 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 .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 .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 .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10. (2分)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 . 先汽化后液化B . 先液化后汽化C . 先凝华后升华D . 先升华后凝华11. (2分)(2012自贡)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0的冰没有内能B .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 . 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 .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12. (2分)A、B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 1.2 米的两点,甲从 A 点、乙从 B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 们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a)、(b)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 . 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B . 经过 3 秒,甲、乙相距 1.5 米C . 甲到达 B 点时,乙离 A 点 0.9 米D . 乙到达 A 点时,甲离 B 点 2.4 米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8分)13. (2分)冬天,草地上的白霜是_现象,这过程中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 14. (3分)请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值或单位: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m/s;一头蓝鲸的质量为120t=_kg;水的密度水=1.0103kg/m3=_g/cm3 15. (2分)如图所示,将简易针孔照相机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填“改变”或“不变”)。16. (2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规律制成的;水蒸气成冰晶的过程中_热量(吸收或放出) 17. (3分)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_,入射角为_,若要使反射角增大10平面镜要转动_ 18. (4分)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分度值为1),经校验不准确。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是4,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水中时温度为94。 (1)该不准确温度计的一小格(1)所表示的真实温度为_(该小题结果用分数表示); (2)用该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 (3)若用该温度计测量真实温度为50的温度时,则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 (4)当用该温度计测量时,被测量温度为_时读数(测量值)和真实值相同。 19. (2分)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字或单位 (1)中考期间禁噪,要确保各考点的噪音不超过30_(填单位). (2)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的距离为_m. 三、 实验题 (共3题;共25分)20. (4分)小红同学在某高山脚下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正确操作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6789101112131415温度/95969798989898989898(1)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小红同学将实验装置搬到该山上的某一位置,重做实验时发现,当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时,水正在沸腾 (2)由此小红有了新的发现:高山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_(选填“高”或“低”) (3)如图2的图象中的图线_反映了上述实验过程 (4)水沸腾时的情况如图3中_所示 21. (11分)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李华和王明同学各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白色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_; (2)李华按如图1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白色硬纸板因为发生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而显示出了两条光线,沿光路用铅笔相隔一定距离在纸板上各打两个点,再过两点用直尺、铅笔将光的路径画在纸板上. 李华在只做了一次实验,在硬纸板上得到了一条入射光线和一条反射光线,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于是他就断言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他的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_。 (3)王明同学在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每次都保留光的传播路径,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A . 光能否发生反射?B . 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C . 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D . 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4)王明同学实验结束后在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答:_(5)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6)李华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2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_. (7)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_. (8)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_(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22. (10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图是_(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4)实验初步结论:石蜡熔化时吸收热量,_。冰熔化时吸收热量,_。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23. (15分)某“和谐号”列车运行时,起点站为长沙,终点站为广州。列车运行速度为180km/h,途径相距为90km的A、B两站。在即将到达终点站广州时,该车发出一鸣号声,持续时间为8s,(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 (1)列车经过A、B两站所用时间为多少小时; (2)在8秒内,列车行驶的距离为多少米; (3)终点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的持续的时间为多少秒?(设该车在这段时间内速度不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 (10分)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0cm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情况如图所示,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8m/s的平均速度跑开,求:(1)引火线的燃烧速度; (2)点火者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200m远的安全地区?(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8分)13-1、14-1、15-1、16-1、17-1、18-1、18-2、18-3、18-4、19-1、19-2、三、 实验题 (共3题;共25分)20-1、20-2、20-3、20-4、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2-1、22-2、22-3、22-4、四、 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23-1、23-2、23-3、24-1、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