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文言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1511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文言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1年高考文言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1年高考文言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文言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履至尊而制六合 而母立于兹A/ B/C/ D/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月出于东山之上) B.虽一毫而莫取(虽无丝竹管弦之盛)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而今安在哉)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对下列句子中“乎”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犹且从师而问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C.豫州今欲何至(妇啼一何苦)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B.若属皆且为所虏(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夫晋,何厌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B.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C.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遽扑之,入石穴中)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3)且焉置土石 (4)彼有人焉,未可图也A和同为动词,是,作为 B为介词,何为,即为何C和同为指示代词,这样 D和同为兼词,意义不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潛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宋史黄庭坚传)9下列各组句子中“其”的用法,与“则或咎其欲出者”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 B其重之也如此 ()C其词有“瑰伟之文” D乐其林泉之胜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学甫而不为者)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C.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其重之也如此)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2题。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选自左传)注乡校:地方学校,又是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子产:名公孙侨,字子产,郑国大夫。然明也是郑国大夫。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不知木兰是女郎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是吾师也A B C D1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郑人游于乡校”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三、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下面的短文中共有十二个“其”字,并已给它们编上了号码。请你先仔细辨析它们各自的用法和意义,然后将它们的号码分别填入与该“其”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例句后的括号中。狐谓狼曰:“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闻于犬曰:“羊数詈君,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耻。君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而去。13.例句:(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 (2)此皆言其可目者 ()(3)狼曰:“丈人知其一,未知其二。”()(4)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5)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 (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8)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9)其皆出于此乎 () (10)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其如土石何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选自山海经)14与例句中的“乃”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A家祭无忘告乃翁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C此乃勇士也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选自史记)注卿子冠军,叫宋义,在项梁死后,他曾是楚的上将军(全军总司令);对救赵的态度犹疑,被项羽杀死。当阳君,就是黥布(也叫英布),后来归了刘邦,被封为淮南王;最后被刘邦杀死。蒲将军,他与当阳君当时都是项羽的部下。釜甑,炊具。釜(f),锅。甑(zn),陶制的蒸饭用具。王离,与下文的苏角、涉间,全是章邯的部下。甬道,通道。章邯为了把粮草顺利地运输到前线,筑成一道两边有墙壁拦护的通道。冠(un),居第一位。壁,营垒。纵,放出来。辕门,古代军营的大门,把两辆车的车辕对着竖立起来,人从下面进去。15.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绝其甬道,大破之 (2)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3)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4)无不膝行而前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傅潜,冀州衡水人。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至涿州,与契丹战,生擒五百余人。翌日,上过其所,见积尸及所遗器仗,嘉叹之。师旋,擢为内殿直都虞候。上对枢密言:“潜从行有劳,赏薄。”真宗即位,领忠武军节度,数月召还。咸平二年,复出为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入,缘边城堡悉飞书告急,潜麾下步骑凡八万余,咸自置铁、铁棰,争欲奋击。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朝廷屡间道遣使,督其出师,会诸路兵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亦屡促之,皆不听。廷召等怒,因诟潜曰:“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潜不能答。都钤辖张昭允又屡劝潜,潜笑曰:“贼势如此,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然不得已,分骑八千、步二千付廷召等,于高阳关逆击之,仍许出兵为援。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及车驾将亲征,又命石保吉、上官正自大名领前军赴镇、定与潜会。潜卒逗遛不发,致敌骑犯德、棣,渡河凑淄、齐,劫人民,焚庐舍。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上由是大怒,乃遣高琼单骑即军中代之,令潜诣行在。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百官议法当斩,从驾群臣多上封请诛之,上贷其死,下诏削夺潜在身官爵,并其家属长流房州。潜子内殿崇班从范,亦削籍随父流所,仍籍没其赀产。五年,会赦,徙汝州。景德初,起为本州团练副使,改左千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大中祥符四年,车驾西巡至洛,因令从驾还京,迁左监门大将军,还其宅。久之,判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卒。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潜麾下步骑凡八万余 凡:总共B.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 洎:等到C.潜又抑而不闻 闻:听见D.上贷其死 贷:宽恕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擢为内殿直都虞候) B.因人之力而敝之(廷召等怒,因诟潜曰)C.潜又抑而不闻(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 D.仍籍没其赀产(并其家属长流房州)18.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傅潜“畏懦无方略”的一组是 ( )一日,再中流矢 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 分骑八千、步二千付廷召等仍许出兵为援 潜卒逗遛不发A. B. C. D.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潜随驾征范阳,与契丹交战有功,得到了升迁,但太宗认为傅潜功劳很大,对他 的奖赏不够。B.契丹入侵,傅潜不顾朝廷的命令和部下的请战,始终不愿意出兵。C.傅潜被高琼取代后,回到朝廷就被交给御史府,钱若水一个晚上就判罪定案了。D.傅潜被流放房州,他的儿子也被削去官职随父流放,他们的资产全都被没收。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译文: (2)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