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1510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一 导学目标: 1、 通过复述课文,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重点);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难点) 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 (一)基本知识学习 1、给文章标上段落序号,并大声朗读课文一遍; 2、了解作者(勾画文下注释),落实字词 (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词语的写法、读音和意思; (2)补充: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暮( )色 颤( )抖 闷( )热 应( )付 3、思考分析: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提示,默读完课文,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请根据我的提示,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提示) 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我,最后。 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 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脱险”的过程这个重点。 【知识补充】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合作探究 A明确:本文可以分四部分,具体如下: (一)、起因(13) (二)、经过 (415) (三)、结果(623) (四)、启示(24) B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既是“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 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 (二)学法指导 a默读要求(时间、内容) b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 (三)困惑所在: 三、组内合作,收获分享 (1)我们组交流的问题是: (2)我们组交流的思路是: (3)交流中需要强调的重点和关键点是: 四、课前热身,自我完善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垂直chu 空地kng 复述f 小心翼翼y B 虽然su 迂回y 手臂b 灰心丧气sng C 颤抖chn 嶙峋xn 纳罕hn 头晕目眩xun D 暮色m 落脚点lu 啜泣chu 左哲右转zhun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训诫:告诫,教导 B 纳罕:诧异,惊奇 C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D 耸立:站立 3、填空: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是 (国籍)作家 。本文写了“我”童年时的一次遇险、脱险的 ,揭示了深刻的人生 。揭示文章主题的是 段。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课堂交流流程建议: 导入预习检测复述故事悟道理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二)交流点拨 抓住重点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六、课后练兵,体验成功 写作训练: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与大家交流。要求:200字以内,书写工整,叙议结合(叙:清楚地交待事件;议:发表你对此事的看法)。 七、直击中考、体验成功 1.(2008.四川眉山)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苍黄的天底下,远近_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_精打细算地使用这燃料。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是一座一个样,绝不_ _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 _ 要保留一种怀疑求真的态度。 A.躺 必须 雷同 不论/都 B.躺 必需 相同 即使/也 C.横 必须 雷同 不论/都 D.横 必需 相同 因为/所以 第二课时 一 导学目标: 1学习文章心理描写的方法 2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深化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认识。 3 启发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困难。 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 (一)回顾课文 1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注意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感悟。主要的几个角度有: 1 一步一个脚印的作风,不要好高务远,而要从实实在在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的朝着目标前进。(踏实) 2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有耐心。(耐心) 3 在困难面前要有信心,要有征服困难的勇气。(信心) 4在遭遇挫折中,要沉着应战,集中精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 2思考:我”心理变化过程怎样? 明确:最初 继而 随后 最后 3从课文内容来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什么含义? (提示:首先要把握故事情节的内容,其次要把握文章由事及理的写法,推而广之当面对人生的种种危险和困难时,应该怎么做。) (二)难点突破 1、情景讨论谈看法:(每组选择一道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讨论分析,全班交流) (1)读完全文,请谈谈你对父亲和杰利的看法。 (2)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会怎么办? (3)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2、写作借鉴:(比比看,哪个小组最善于总结。) 读完全文,相信这篇生动的记叙文,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写作借鉴,试归纳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例: (1)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 如:“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这个句子揭示了当时“我”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恐惧,为后文情节展开做铺垫。 (2)埋伏笔: 开头写天气“闷热”于是才有孩子们想到去更高、更凉爽的悬崖。 (3) (4) (三)学法指导 多角度阅读,首先要确立角度,关键也在于确立角度。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四)困惑所在: 三、组内合作,收获分享 (1)我们组交流的问题是: (2)我们组交流的思路是: (3) 交流中需要强调的重点和关键点是: (4) 四、课前热身,自我完善 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 1我绝对没法爬上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 ) 2“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 ) 3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 ) 4全身颤抖,冷汗直冒。 ( ) 5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 )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交流流程建议: 导入多角度阅读讨论谈看法拓展写作借鉴质疑小结 (二)交流点拨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六、课后练兵,体验成功 阅读课文最后三段,回答如下问题。 1、找出描写“我”下山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将其填入下面的方框中,并说明其作用。 2、当我最后爬下了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后,为什么我“先是啜泣了会儿,然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3、“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 4、请找出能表现全文主旨的句子。 七、直击中考、体验成功 1(2008.四川自贡)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词语,全部正确的项是( ) A彬(bng)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B毋庸赘(zhu)言;无须说狂傲自负的话。 C分(fn)外妖娆:特别艳丽多姿。 D难辞其咎(ji):难以说清楚其罪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