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院校毕业前择业的情绪状态及其对策1.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1508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科院校毕业前择业的情绪状态及其对策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科院校毕业前择业的情绪状态及其对策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科院校毕业前择业的情绪状态及其对策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生毕业前择业的情绪状态及其对策翟德春 李慧英 刘学年 刘晓云 朱巧玲摘要 目的 探讨择业对医科院校毕业生的情绪的影响,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为择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名大五级医学生进行择业期间抑郁焦虑水平的测评,对其中抑郁焦虑得分达到临界值者进行性格类型测评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评估。结果 毕业生的抑郁焦虑测评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男毕业生抑郁焦虑水平略高于女生。14.29%的学生抑郁得分和4.59%的学生焦虑得分达到或超过临界值,其中性格内向者及社会支持水平低者约占得分达到临界值者的80%。结论 毕业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水平较高,应从综合因素方面给予学生在择业期间的心理辅导。关键词 医学生 择业 情绪The State of Mood of the Medico Graduates upon Job-seeking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ZHAI Dechun , LI Huiying, LIU Xuenian, LIU Xiaoyun , ZHU Qiaoling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034)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 the influence on the mood of the medico graduates upon job-seeking, analyze the cause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present the guidance. Methods: Survey the degre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or the 200 5th-yr medicos upon job-seeking and the character types whos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degree has reached the critical point and evaluate the degree of social support. Result: 1.The degre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or graduat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people and possesses conspicuous difference. 2. The degre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or male graduat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emale graduates.3.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for 14.29% graduates and the degree of anxiety for 4.59% graduates have reached or surpassed the critical point, among them those who are introvert and less socially-supported account for 80%. Conclusion: The degre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or graduates upon job-seeking is comparatively high, as a result the provision of psychological tutorship from comprehensive factors for graduates during seeking jobs is necessary.Key words Medico Job-seeking Mood 毕业前的择业对大学生来说是造成心理应激的重大生活事件。应激的情绪反应如何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行为、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择业的适应和心身健康。因此有必要研究大学生在面临市场选择和激烈的人才竞争的情绪状态及其原因,为进行择业指导和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本次调查在辽宁省某医学院的477名本科毕业生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4份,男75人,女79人。1.2方法 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用四级记分制,在一周内记名方式进行测评。调查数据使用“SAS 6.12”统计,时间是2003年5月份。对部分得分达到或超过50分者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人格测评,并随访其所在班级辅导员和学生本人,对其个性心理特征、社会支持和自我意识等情况进行评估。作者单位 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作者简介 翟德春(1950 ),男,辽宁沈阳人, 沈阳医学院卫生管理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医学心理学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2结果2.1学生SDS、SAS与国内正常人常模的比较(见表1)表1 毕业生SDS 、SAS 与国内常模比较() 毕业生(n=154) 常模 PSDS 38.969.21 33.468.55 0.0001SAS 33.758.06 29.7810.07 0.1 SAS 34.398.22 33.157.92 0.3 从表2可见男生抑郁和焦虑水平略高于女生,但两者均无统计学意义。2.3临界分值的比较。根据SDS、SAS的评定标准,均以T分为50分作为评定的临界值,分值越高,抑郁焦虑倾向越明显。学生SDS、SAS临界分值比较(见表3)表3 SDS、SAS男、女高分人数分布百分比(%) nSAS SDS50 60 50 60 合计男 75 5(6.69) 0(0) 12(16) 2(2.67) 19(25.34)女 79 1(1.27) 1(1.27) 7(8.86) 1(1.27) 10(12.67)由表3可见,有部分学生的抑郁焦虑得分达到临界值。抑郁得分达到临界值者占取样的14.29%。焦虑得分达到临界值者占取样的4.59%,男生的SDS、SAS的比率显著高于女生。这说明部分大学生择业期间抑郁情绪是比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表4 SAS、SDS高分者性格类型分布百分比(%)n 内向型 外向型SAS 7 6(85.71) 1(14.29)SDS 22 19(86.36) 2(13.64)由表4可见,性格内向型者约占抑郁焦虑得分达到临界者86%,这说明个性心理特征对抑郁焦虑情绪影响很大。在大学生择业心理辅导时应对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不同的指导。3讨论3.1抑郁、焦虑测评结果整体状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表1),样本整体平均值SAS、SDS分别为38.96与33.75,说明大学生在毕业前择业的抑郁、焦虑水平高于正常人常模。其中有18.83%的学生情绪状态偏离正常范围,其中还有2.6%的学生的高分者,SDS、SAS60,提示抑郁、焦虑较为严重。对此应给予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不良情绪,提高学习情绪调节能力。3.2抑郁、焦虑情绪在男、女性别组的差异。关于男女性别组调查结果的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SDS平均值男性409.90高于女性37.978.44,SAS平均值男性34.338.22略高于女性33.157.92,表明男性学生抑郁倾向较为突出,略高于女性学生,男性学生与女性学生焦虑水平基本相当。从表3可以看出,男性学生SDS、SAS高分者比率高于女性。本组女性SDS、SAS测评结果,整体水平较男性偏低,略同于徐丽梅等报告的结果2。可以反映出医科院校中女大学生择业期间情绪较为稳定。该结果表明医科院女大学生受到行业市场上出现的“性别歧视”现象影响不大,同时也表明当代女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已经打破了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柔弱寡欢,忧心忡忡评价,至于其原因有待从社会心理学等角度进一步研究。本组男性学生SDS、SAS高分者比率高于女生,表明男性学生抑郁情绪较为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男大学生对承担的社会责任看得较重,对职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导致心理冲突有关;另一方面与男大学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看重“面子”和男子汉形象,内心过度压抑,不注意人际交往与心理沟通,不懂得宣泄疏通有关。3.3 SDS 、SAS高分者性格类型分布状况分析。SDS、SAS高分者群体中的内向型性格人数显著高于外向型性格人。这表明具有占优势的内倾型大学生缺乏自信、多愁善感,较难适应择业环境,而造成情绪状态异常。我们应根据不同性格类型的大学生进行择业指导。3.4 医科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供大于求是引发抑郁、焦虑的主要原因。辽宁省目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相对过剩。主要是大中型城市相对过剩,加上所调查学院属于二类本科院校,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人才市场需求与大学生择业需求形成强大反差,引发学生抑郁、焦虑情绪。对此应指导学生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社区,消除抑郁、焦虑情绪,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择业。学生的自我评价偏差是造成在择业中的适应不良,产生抑郁、焦虑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对调查对象的随访中发现,SDS、SAS高分者中大部分学生自我认知评价能力偏低,对自己评价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出现自卑或者自负、盲目从众等心理,对自己不能正确和适当的定位,盲目择业,遭受挫折,引发抑郁、焦虑情绪。对此在择业指导中要注重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认知评价能力。社会支持水平低是学生择业期间产生抑郁、焦虑情绪的一个原因。在随访中我们发现在SDS、SAS高分者中有75%的学生缺少社会支持或主观体验到支持。因此,在择业期间社会、学校和家庭应积极支持学生择业。学校应与家庭建立联系,使家长和亲属了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面对现实,在情绪上或择业上给予积极支持。4参考文献1孟庆军,西北某学院毕业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水平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5):345.2徐丽梅,医学院校低年级大学生焦虑、抑郁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10(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