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13).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1431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13)一、 单选题 (共8题;共8分)1. (1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 . 利用回声可以测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C . 敲一根钢管的一端,在另一端一定能听到两次声音D . 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2. (1分)同窗三年,同学们互相非常熟悉了,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声音识别同学的主要依据是( ) A . 音调B . 音色C . 响度D . 声速3. (1分)下列关于图所示的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甲:太阳光穿过树林形成光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B . 乙: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形面,是光的色散现象C . 丙:桥在湖口形成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D . 丁:碗中水里的筷子看上去弯折了,是光的折射现象4. (1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正确说法的是( ) A . “手影”是手通过小孔所成的实像B . 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倒立的虚像C . 水中弯折的“筷子”是折射形成的虚像D . 玻璃外墙“反光”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5. (1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在15的温度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医生用“B超”观察身体是否有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大冶中心城区4月30日实施“禁鞭令”,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A . 2个B . 3个C . 4个D . 5个6. (1分)图中所示是在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 . 9:30B . 2:30C . 6:15D . 12:157. (1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的像B . 是的像C . 是的像D . 是的像8. (1分)在某年的春晚节目逗趣中有这样的一个画面,“狗叫、鸟鸣及手影”,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手影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 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 . 演员模仿的是动物叫声的音调D . 居民家中彩色电视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二、 填空题 (共9题;共9分)9. (1分)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右图中它的分度值是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10. (1分)如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_像(选填“虚”或“实”)11. (1分)如图所示,刻度尺分度值为物体长为_cm如果要减少测量误差,可以采用_的方法。如果选用现代最精密的仪器_(选填:可以,不可以)消除。 12. (1分)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_产生的,通过_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_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 13. (1分)我们能从不同方向, “立竿见影”这个现象是由光的_造成的。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发生了_反射,生活中常说“物体反光”看不清物体,是由于它发生了_反射, 14. (1分)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15. (1分)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16. (1分)如图所示,照相机成_、_的_像;放大镜是_透镜(选填“凸”或“凹”)放大镜成_、_的_像 。17. (1分)如图所示舞台上架子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不同。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选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可以使音调升高。舞台上绿色追光灯照到穿白色上衣、黑色裤子的鼓手身上,观众看他上衣呈_色,裤子呈_色。 三、 计算题 (共3题;共9分)18. (1分)如图所示,敲响右边音叉,左边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_产生的。如果在月球上进行同样的实验,则小球_(填“会”或“不会”)弹起,这是因为_。 19. (5分)实验空常用蜡烛完成以图光学实验: (1)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_来解释。 (2)图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若蜡烛A到玻璃板距离为10cm,则蜡烛的像B与蜡烛A之间的距离为_cm;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挡板,从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所成的像。 (3)图丙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_透镜(选填“凸”或“凹”)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0. (3分)在学习声现象一节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他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既能听到鼓声,又能观察到纸屑跳动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纸屑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 (2)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是为了探究_和_的关系。 (3)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地_,说明_。实际实验时,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_。 四、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21. (1分)如图所示,从光源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上的P点处。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22. (1分)画出图中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 23. (1分)光与镜面成60度角射在平面镜上,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如何射出?画图表示出来 五、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5分)24. (2分)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填字母),错误的步骤是_。 (2)改正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 (3)该同学若在绕线时匝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将偏_。 25. (3分)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源,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_,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这是因为透镜与蜡烛的距离_10cm所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应将蜡烛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3)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_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再将蜡烛移动到A处,并移动光屏可得到_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_10cm(选填“大于”或“小于”)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8分)1-1、2-1、3-1、4-1、5-1、6-1、7-1、8-1、二、 填空题 (共9题;共9分)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三、 计算题 (共3题;共9分)18-1、19-1、19-2、19-3、20-1、20-2、20-3、四、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21-1、22-1、23-1、五、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5分)24-1、24-2、24-3、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