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建设.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1377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示范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家示范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家示范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示范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建设 一、建设目标:深化工学交替、完善“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主要岗位群的能力培养要求,逐步完成“工学结合”课程的构建。二、调研内容我们在近半年时间内,对武汉光谷地区周边电子和通信企业、电子信息专业往届毕业生和本专业在校学生进行了调研。(1)调研的单位包括: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富士康、武汉市华天电力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慧众博通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创维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美的制冷设备武汉分厂电子分厂等武汉多家相关企业。(2)调研的内容包括:武汉地区电信行业及企业发展状况;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岗位群及对应的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对电信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学生就业去向、职业技能要求、职业素质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等。(3)调研的目的:通过调研分析初步提出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思路。经组织专题研讨,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培养目标、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对教学进程安排、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教材建设等给出建议,制订出符合市场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专业培养方案。一、产业、行业或企业现状二、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三、对本专业人才岗位的需求情况及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四、对往届毕业生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就业经历的调研及分析、结论五、对本专业在校学生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等现状的调研及分析、结论六、对课程体系、内容设置和改革的意见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电子产业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对大量专业技术工人的渴求更加迫切,企业要求的具有较熟练操作技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是我们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由他们来完成产品的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等具体工作。从调查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行情来看,电子信息类的学生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近些年东湖高新区的经济总量在不断壮大,形成了以烽火科技、长飞、光迅等企业为龙头的光通信产业,以多普达、普天公司等为主的移动通信产业,以迪源光电、日新科技、珈伟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以及以富士康为龙头的消费电子产业等十大优势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据预测,到2012年从业人员将达到25万人,其中技术性和技能型人才在13万人左右。这意味着,在今后数年中,每年要净增1.4万名左右的技术性和技能型人才。在武汉东湖高新区,高技能人才,特别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将成为未来的人才需求重点。三、调研结果通过对武汉多家相关企业的调研,可以看到:1.企业逐步引进高新技术及现代先进设备,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实现了机电一体化。 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是需要大量将机械和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等相结合,能在生产第一线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和管理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2.从我们调查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情况来看,中职的毕业生、尤其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是比较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的,原因如下:(1)中职毕业生受过一定的专业技术教育,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一技之长的,在人才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2)中职学校以社会需求和技术工人的需要为导向设置专业,为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开拓了一定生存空间。(3)企业对人才成本认识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讲究人才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岗匹配,对某些岗位来说,花费更少的薪酬及培训成本而获得更好的用人效果。 可以看出,中职层次的技能性人才能较好地迎合目前的社会市场需求。因此,有必要充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以满足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经过对武汉多家电子与信息类企业调研分析表明,电子信息技术类职业与其它职业相比,属于发展型职业,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 调查表明,企业对所需的人才,除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外,几乎都提到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质量意识、自我学习、团队协作能力等,并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另外,小型企业则普遍重视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能力,而规模较大的企业对毕业生基础知识和发展后劲比较看重。(1)制造类企业电子类产品生产一线的操作工(2)电子产品的检测、调试;电子设备的操作、维护(3)电子产品、设备的销售、技术服务(4)电子产品研发助理四、电信专业往届毕业生的调研 为了更好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针对电信专业的往届毕业生做了调研,调查内容主要涉及: 就业岗位和岗位技能要求;毕业生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环境及待遇及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建议等。1.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岗位技能 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第一份工作岗位,多是生产一线的操作工,在那里企业普遍重视毕业生的上岗能力,有的企业甚至要求学生一到企业就能上岗并能很快的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绝大部分的企业对新就业的毕业生都是非常重视的,采用岗前培训,让其充分了解企业岗位要求和企业规范。对已上岗的毕业生,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人事部门定期考核,让他们尽快熟练工作。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受到普遍欢迎,随着企业的发展,更看重毕业生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及可持续性发展能力。2.毕业生就业渠道 从问卷式调查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学校的依赖较多,自己就业积极性、主动性不强。3.毕业生就业环境及待遇 电子企业本地就业方面的法规比较健全,管理比较严格,因此就业市场非常规范,工资待遇较高,平均月薪1700元左右,各类保险都有,大部分企业还有住宿及工作餐。4.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 在问到学生是否对目前工作岗位满意时,大部分毕业生的回答是不怎么满意,在被调查的往届本专业毕业生中有一小部分随着工作年限增加,有升职空间的人员,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增大;一部分会转岗到服务行业。 从调研的结果分析来看,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我校留守毕业生普遍反映较好,但也出现一些问题:部分同学不愿到生产一线、怕倒班、怕苦怕累,有的同学下厂或到企业几天就待不下去了,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就很难适应企业的劳动强度要求,造成企业员工的流失率也很大,因此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招工和培训压力。企业认为中职的大部分同学的综合素质方面还有待加强,突出表现在专业知识不够,沟通与协调能力有限,职业素养教育缺乏,动手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企业希望中职毕业生不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通过调研、研究分析,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和重组,围绕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形成行动领域汇总表后,按照职业素质、知识储备、技能要求等要素,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按职业活动工作顺序将课程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的整合,构建一套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议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最后通过行业和企业论证、与企业共同制定。【三】互动释疑主持长孙文澜:胡老师前面讲的信息非常大,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和胡老师互动。主讲嘉宾-胡峥:武汉市一轻学校的熊校长,是湖北名师,湖北省的职教专家,也负责他们学校的示范校建设,是一位很有教学思想的校长。专家组长于万成:创新校企合作形式:(1)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加强与集团内企业的合作(2)与名牌企业联盟,为企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3)成立了“企业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 (4)建设“教学工厂”采取企业化的运作模式(5)加强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建立“教师技能强化训练站” (6)开拓国际合作办学路子(7)实行双证书教育,提高就业竞争实力武汉一轻熊秀芳:有企业行业参与的多元化。我校是第二批建设学校,示范校任务正在细化,向胡老师学校学习,他们做的很扎实。学校正在按照PDCA工作方法,制定示范校建设过程管理制定以及相关表格。是的,同时学校正在探索推广“PDCA教学模式改革”,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引入教学改革再。主持人王桂莲:把工厂的管理模式引入教学中,是一项新的理念。市场调查、岗位分析、能力分析等都做得非常细、非常到位!广州李涛:正好也在做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胡老师的讲座很受启发。主主讲嘉宾-胡峥:在建设的过程中,有些地方的推进较为困难,譬如,很多的建设任务需要一线老师来完成,可他们的教学任务繁重,周末再为示范校建设来学校加班主持长孙文澜:胡老师,在调研阶段学生参与了吗?主讲嘉宾-胡峥:大家有些怨言,积极性不高。主持人王桂莲:是的,一线教师总是很辛苦。盐城生物胡兆群:是的,如何调动教师参与?主讲嘉宾-胡峥:调研是我专业的28名老师分三组进行的,学生只是被调查者。为了调研数据的准确,我规定每调研一个企业,至少要3-4名老师同行,一共调研了21家企业。持续了5个月,现在在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的二级项目。主持长孙文澜:一线老师亲自做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对企业标准了解更精准。您所在学校以严谨的精神做教科研,整个过程都有价值。相信落实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困难,组织者有领导力。路杨川: 这样才能收集到真实的资料!广州信工职校罗: 调研是基础。主持长孙文澜: 另外企业除了对技能需求还有对素质和团队的需求,分享得非常有价值。胡老师带的团队非常有成效,有水平做企业管理层。广州李涛: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与前面企业调查的能力需求对应上?这是落实阶段的关键了,还有评价体系。请问胡老师这整个过程现在经过多长时间建设?现在完成到什么阶段了?主持长孙文澜:阶段性成果展示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大家分享省了许多时间和资金。主讲嘉宾-胡峥:困难不少,关键是教学方法改革不知怎么界定是的。我想采用第三方评价和过程评价,还有企业对顶岗实习的评价。不知李涛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广州李涛:第三方,是不是有公信力比较强的技能证书?呵呵,胡老师,我们一直在研究模拟公司项目教学模式,现在组建了全国课题组在一些专业做研究。模拟公司项目教学模式,我们做了5年多,是项目教学的一种较好的实现,突出企业角色模拟、项目竞争、绩效考核、综合素质积分制考核。过去我们在计算机专业实践,现在扩大到一些工科专业教学,感觉在同步培养职业素养与专业技术能力效果比较显著。重庆彭职黄成玉:学习、帮助、带出来的企业模式。学习企业教学方法,找老师傅一帮一带出来。武汉一轻熊秀芳:是的,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不足。模拟公司项目教学模式很全面对接了企业的管理文化,理念很新!主持人王桂莲:12月1-3号举行厦门国家中职示范校内涵建设重点难点攻坚会议,那里专门有人讲师傅带徒弟的新模式。主持长孙文澜:胡老师所在教研室的老师在企业实训时间多吗?主讲嘉宾-胡峥:35岁以下老师,每两年2个月,很想去学习,不知时间上能否安排的过来。可能对数控等机加工专业实用些。广州李涛:谢谢!德国的贸易公司主要用在财经贸易专业领域,我们加以借鉴和拓展用到工科教学。胡老师学校企业实训条件较好,光谷企业多。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我看师生比不能高,我们看德国一个有经验的师傅也就带6-8人,我们做不到啊!他们自己说了,多了就影响效果了。熊校长,您们将企业管理纳入职教教学改革,这个值得学习!主持人王桂莲:感谢胡老师,辛苦了。感谢裴老师为我们提供的平台。谢谢专家组的沟通,和秘书组的协调。更加感谢的是整理组的老师,辛苦了!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因为您的参与才使得我们的网络大讲堂更加的缤纷精彩。【四】于万成专家点评胡峥老师在示范学校电子与信息专业建设中详细地从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内容、改革评价模式、创新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陈述了建设的方案。方案充分体现了建设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形成了办学立足本地、专业对应行业、职业对应岗位、能力适应工作、教师服务学生、学境对应企业的中职教育体系。对我们建设中的示范学校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