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上5-6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0845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三年级上5-6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三年级上5-6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三年级上5-6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17、孔子拜师授课时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教学重难点学习大思想家勤学上进、学无止境的精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2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指名朗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三、研读感悟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1)谈孔子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2)谈老子“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板书17、孔子拜师远近文明 风餐露宿总觉 不够 日夜兼程 学无止境 上前行礼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教学反思课题18、盘古开天地授课时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过程一、解读课题:1、齐读课题。怎样读,回答了“谁”开天地?怎样读,回答盘古“干什么”?2、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二初读感知:自由读课文,同桌合作学习。识记生字。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三、整体感知,提炼中心:1、学生默读,画出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2、中心句里能读出哪个词?(创造)四、走进文本,对话交流:1、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2、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见什么了?3、盘古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怎么做?(板书:抡斧猛劈)4、哪些词语体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难?5、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怎么做?(板书:顶天蹬地)五、变换句式,启发想象:1、师: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身体都变成什么了?(板书:化作万物)2、老师和男女同学合作朗读第四段。感动盘古的无私和伟大,感受排比句的音律美和气势美。六、示范复述,总结线索:当天地一片混沌,是盘古;当天地渐渐分开,是盘古;当天地稳固,盘古把他的身体。这是有顺序、有条理。板书18、盘古开天地创造抡斧猛劈顶天蹬地化作万物作业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教学反思课题19、赵州桥授课时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二、初读感知: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三、自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汇报交流。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引导小结。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赵州桥今日风貌。四、识字学词: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指导写字。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上下结构:参、坚、案、贵独体字:爪b学生写字。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板书19、赵州桥 悠久 1300年 雄伟 长、宽 世界文明 坚固 没有桥墩 美观鲜活 图案精美作业抄写生词,熟读课文。教学反思课题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授课时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3. 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二、看图读文,激发情感。1默读25小节,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2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3交流感悟,随机24小节。(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布道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板书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八百多年 人物 街市(完整保存) 五百多个 热闹作业熟读课文。教学反思课题21、古诗两首授课时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感受征服困难的快乐,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过程学习望天门山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检查交流。a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b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自读自悟诗意。a学生个人读悟。b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c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四、书写生字,默写课文:练习生字“断、楚、孤、帆”。默写望天门山。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板书望天门山 李白(唐)天然美 作业抄写生词,背诵诗词。教学反思课题21、古诗两首授课时数第2课时教学目标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重点指导:潋linyn空蒙kngmng淡妆浓抹dnzhungnngm相宜xingy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学生自由背诵。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宋)热爱大自然作业抄写生词,背诵诗词。教学反思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授课时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二、初读课文: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学生自由读课文。a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b学生自由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三、重点探究凸现重点。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b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自主感悟。a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b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合作探究。探究一: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a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b海水真美呀!说说瞃,为什么这么美?c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探究二: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a你为什么喜欢这两段话?b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c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威武”;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四、课堂总结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知道了(学生齐读);走进了海底,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游览。板书22、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岛上儿女作业朗读课文。教学反思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授课时数第2课时教学目标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了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和海底,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自由介绍。大家也可以考考小导游,有什么问题尽管提。例如:a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b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二、继续研究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探究体验。探究一: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a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b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c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d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探究二: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这是非常宝贵的服料。a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b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三、总结全文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板书22、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岛上儿女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反思课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授课时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二、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如,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的?)你找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a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b在文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检查交流。a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b重点指导难读的字。抽chu赏shng浸jn缕l献xin软runc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四、再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板书23、美丽的小兴安岭抽chu赏shng浸jn缕l献xin软run作业抄写生字。熟读课文。教学反思课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授课时数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检查字词:听写生字词。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二、感悟品味: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a根据学生朗读,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抽出体验“抽出”的过程。体会“抽出”用得真好。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b出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教师引导: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朗读体验,感悟“封”字用得真好。学生再次感受夏日小兴安岭的美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c出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学生读课文,想像秋天的画面。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感悟。d出示: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看着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学生交流喜欢的原因。教师反问:你能把自己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吗?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突出“积满”“又松又软”“舔着又肥又厚的脚掌。”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刚才大家欣赏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板书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夏秋冬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作业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教学反思课题24、香港,璀璨的明珠授课时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教学重难点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大家了解香港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今天,“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一课,你会对香港有更多的了解。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自己试着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注意带拼音的字音。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小组合作,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说课文讲了香港哪几个方面的情况。三、诵读体验,进行实践:从课文重点介绍的四个方面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方面多读读,再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一方面的内容,讲述时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总趋势:装扮解说员,向游人介绍你最喜欢的那方面的内容。大家相互评议。四、拓展迁移,发展语言: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写具体。香港真是个“万国市场”。_。香港真是个“灯的海洋”。_。我的家乡真是个美丽的地方。_。板书24、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应有尽有 一应惧全 举世闻名 光彩夺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