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文化”语境下的高职德育建设路径探索.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0833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偶像文化”语境下的高职德育建设路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偶像文化”语境下的高职德育建设路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偶像文化”语境下的高职德育建设路径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偶像文化”语境下的高职德育建设路径探索谭英芝谭英芝, 女, 湖南郴州人,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摘要: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使得偶像文化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群体,尤其是高职生。本文在分析当代“偶像文化”的现状及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偶像文化对高职学生的积极影响,进而挖掘以“偶像文化”为基点,高职德育建设路径的新思路。关键词:高职;偶像文化;德育;建设路径一、 当代“偶像文化”的现状及主要特点偶像,辞海解释是:“用土、木、金、石等制成的神像、佛像等,引申至辞盲目崇拜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偶像一词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意义上的偶像更多的是指崇拜、追捧、模仿的对象。所谓偶像文化,“是指人们在进行偶像崇拜活动过程中,所创建的一整套包括思想观念、物质财富以及实践模式的总和。偶像是偶像文化的载体,代表着某种文化价值的追求。”覃雪源,陈鹤松.论偶像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困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10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偶像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诠释了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高职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综合分析偶像文化的发展历程,由上世纪20、30年代的马克思、恩格斯发展到今天的周杰伦、李宇春,其发展历程折射出年轻化、娱乐化、世俗化及网络化等特征。1、年轻化。根据对10级商务英语专业177名学生的调查,有93.6%学生的偶像是年轻人,诸如周杰伦、周笔畅、苏妙玲等年轻人。进一步分析发现:一是多数大型选秀节目如“超女”、“快男”、“中国达人秀”等脱颖而出的的年轻人成为了当今大学生追捧的对象;二是时下热播的青春偶像剧或电影如初恋这件小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AA制生活等造就了马里奥、柯震东等年轻明星。此类现象在韩国也不例外,当红明星都非常年轻,可见偶像年轻风愈演愈烈。2、娱乐化。根据上述调查的结果,不难发现,当今大学生崇拜的偶像主要有以下五大类:(1)娱乐明星,主要包括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2)历史人物;(3)政治家;(4)著名学者;(5)企业家。根据对177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对娱乐明星的崇拜排第一位,所占百分比高达84.6%。而对著名学者和历史人物的崇拜不到10%,这一比例直接反映出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寒窗苦读十几年,心底最渴望的是“明星”般的梦想,而不是自己专业内的“明星”,偶像崇拜娱乐化。3、世俗化。偶像崇拜本身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象征着选择自己的信仰和目标,而在当今大学生心中稳定不变的偶像很少,几乎都是分时间段。根据调查,心中一直有不变的偶像只占18.6%。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时尚娱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导致许多大学生偶像崇拜比较盲从。综合起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仅凭偶像的外表、搞笑、个性等特征;二是盲目跟随,周围朋友崇拜谁自己也崇拜起来,或是这段时间哪个明星最红就崇拜谁。充分体现了偶像崇拜的世俗化。4、网络化。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网络生活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很多网络歌手逐渐走红,比如许嵩、林宥嘉、王麟等,同时,多数大型选秀节目,如“超级女声”,通过网络投票,组建各自的亲友团,让网络这个平台的交互功能发挥到极致。“韩流”真正成为一股潮流与网络也是密不可分的,网上热播的韩剧、韩国电影或韩国综艺节目,如灰姑娘的姐姐、非常完美、Running Man等,让不少大学生掌握韩国的娱乐及时尚资讯。二、 当代“偶像文化”对高职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一)偶像文化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偶像文化其实质是人的内心的一种精神追求,标志着人的自我观念的确立。正是由于偶像文化有意识地抛弃了传统的思维习惯,摆脱了思维定势的束缚,大力促进了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思维习惯的养成。由于高职学生偶像崇拜的年轻化、娱乐化、网络化等特征,导致他们思维习惯的多样性,从而使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较之以往,出现了更多的协会,如模特协会、话剧协会、相声小品协会、街舞协会等;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变化,如服装、发型、手机更新等,促进了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二)偶像文化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从认识论的角度,偶像文化是一种人的自我异化,是加剧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认知关系到自我的定位,直接影响自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状态。美国心理学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把自我认知分成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其中精神的自我救赎希望自己成什么样子。高职学生以崇拜的偶像为榜样,时刻关注偶像的生活细节,进而效仿或不断追求,在这样一种崇拜的过程中,高职学生逐步进行自我认知的实践,进而使自身的认知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三)偶像文化有助于推进高职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人格是人素质的重要部分,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格教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高职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偶像”一词其本意带有明显的崇敬和效仿的特征,是人们对自我发展目标的心理映射。因此,偶像文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在崇拜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自主选择,逐渐完成个人自身人格理想模式的构建。(四)偶像文化有助于加快高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王俊.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B/oL.httP:/epub.edu.(:riki.net,2008年4月偶像文化是伴随社会文化的产生而发展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小社会,是一个由学生转变成社会人的重要阶段,渗透在校园文化中的偶像文化无形中对高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积极健康的偶像文化不仅对学生自身能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而且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一方面,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德育模式。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德育方式和方法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内容死板单一,使得学生厌倦,而偶像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维习惯、认知能力、人格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当前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另一方面,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资源,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德育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扑捉偶像文化的积极健康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利用,不仅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真实地、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三、 以“偶像文化”为基点,探索高职德育建设路径的新思路(一)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偶像的产生和成长都离不开大众媒体的炒作,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大众媒体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会通过炒作一些明星的轶事寻求轰动效应,无形中把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灌输给心智未成熟的高职学生。更有甚者为了追求商业利润污染文化环境,因此,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正确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精神价值、道德品味和思想蕴含,从而让高职学生在偶像崇拜过程中不仅得到愉悦宣泄,而且得到行为的引导、人生的领悟、道德品质的提升和精神境界的升华。德育工作者可借助时下流行的文化现象,如网络流行语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网络流行语是偶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高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即时反应,折射出高职学生的文化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高职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渴望被社会承认的符号,也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因此,高职德育工作者应及时了解和关注网络流行语,正确引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借助效应,开展积极的理想信念教育高职学生一般都是处在1822岁之间,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对高职学生开展“三观”教育一直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然而,就目前高职院校的“三观”教育现状而言,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德育工作者使用的教学案例陈旧,脱离学生实际生活。为此,高职德育工作者可借助“偶像效应”开展积极的理想信念教育。其一,及时了解学生所崇拜的偶像,注意搜集这些偶像的相关材料,在德育教学中,选择一些实在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偶像案例,引导学生领悟偶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偶像的成功经验积累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二,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如校园广播、微博、校报等载体宣传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偶像。第三,定期举办“每周之星”活动,打造校园偶像。通过开展校园“学习之星”、“创新之星”、“文艺之星”等选星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培育校园偶像文化。(三)加强疏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偶像崇拜其实是一种心理行为,是构建自我认知的过程。从现实生活看,当今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有自己的偶像,主要是由认知的片面性造成,他们常常把偶像的外部特征理想化。为此,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发展自我,而不是强迫学生去放弃所崇拜的偶像;另一方面,要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偶像崇拜动态。具体而言,高职德育工作者可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和网上论坛,聘请相关心理老师协助咨询和服务。在高职德育工作者的启发下,高职学生能够调整自我,实现自我认知的发展,进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四)培养审美,提高学生对偶像的选择能力偶像,从另一个角度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审美取向。上述提到高职学生有自己的偶像绝大多数是因为把偶像的外部特征理想化,盲目追随偶像的一切,为此,高职德育工作者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第一,强调基础的审美教育,如“五讲四美”、“八荣八耻”的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的判断;第二,定期举办专题讨论、讲座,分析讲述什么样的偶像值得崇拜、什么样的偶像不值得崇拜、哪些行为值得学习、哪些行为应该批判等。从而提高高职学生对偶像文化的选择能力。(五)利用载体,强化高职的德育教育实效偶像文化是青年大学生张扬青春风采、展现精彩自我的一种表达方式。若正确引导,既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有利于拓展高职德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迅速发展的网络己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高职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适当运用网络引导学生在网上开展德育方面的论坛、问题答疑、知识竞赛等活动,把德育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网络活动中,结合正确的政治舆论引导,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对政治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辨别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德育在校园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高职德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高职学生对校园偶像文化的兴趣,将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观念等方面的知识揉入到偶像文化中,使学生在欣赏偶像文化的同时,接受精神的陶冶和情感的洗涤,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的素质。第三,发挥网络、手机、报刊、杂志、微博等校园偶像文化载体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在不同载体上表、创作具有时代特色、反映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作品,鼓励大学生用RAP(说唱)、动漫、MTV等“潮流”的形式表达某些传统道德观的内容。结语纵观今日之偶像文化,已经成为高职校园文化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对高职校园文化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当前的偶像文化以其广泛的流行性、丰富的层次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冲击了传统的校园文化,不仅对高职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高职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巩固,为高职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高职德育建设路径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高职德育工作者,让高职学生健康发展、快乐学习是其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高职德育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 覃雪源,陈鹤松.论偶像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月.2王欣丛. 基于校园偶像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11月.3余嘉. 从“青年偶像文化“看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12期.4王华.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状况中国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偶像崇拜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9月.谭英芝,广州从化市环市东路166号,广州城建职业学院,15989192816,5109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