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0711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粤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粤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2011钦州)下列常的生活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动植物呼吸B . 剩饭变馊C . 榨取果汁D . 铜生铜绿2. (2分)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 取暖用的煤B . 炒菜用的铁锅C . 降温用的冰水D . 调味用的白酒3. (2分)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A . B . C . D . 4. (2分)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B . 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 6:1C .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D . 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5. (2分)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 . 蔗糖、果糖、葡萄糖都属于糖类,但糖类物质不一定有甜味B . 油脂和淀粉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油脂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 . 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D . 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6. (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 )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 过滤时,漏斗中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C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刚有气泡产生,就开始收集D . 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抹布擦拭干净,再涂上稀盐酸7. (2分)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A . B . C . D . 8. (2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CuSO4、Na2CO3、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 A;在无色溶液 A 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 B 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 C 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 20g;在 20g 白色沉淀 C 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在无色溶液 B 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淀。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B . 无色溶液 B 中只含有一种溶质C . 步骤生成的气体质量可能是 4.4gD . 白色粉末中不含CaCO3、CuSO4、Na2SO4二、 填空题 (共4题;共20分)9. (5分)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甲和乙转变为无毒气体丙和丁,有关物质的微观结构如图1所示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0. (4分)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在化学指标中含有硬度和水源的pH值两项 (1)日常生活中采用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2)通常用_简单测定溶液pH值。 (3)漂白粉又称消毒粉,广泛用于环境消毒杀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Ca(ClO)2。次氯酸钙消毒粉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容易跟水、二氧化碳反应转化成次氯酸(化学式:HClO)和另一种物质,次氯酸损失后消毒粉就失效。 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次氯酸钙消毒粉的保存方法是_。 11. (4分)今年,我市对 300 余个城边村、农村进行了“煤改气”、 “煤改电”的清洁供暖改造。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1)煤的主要成分是_,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粉尘、_等大气污染物。 (2)“煤改气”的“气”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 12. (7分)保护空气,提倡“低碳”,减少温室效应,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 (2)已知甲醇CH3OH,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 (3)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 . 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B . 利用降温、加压将二氧化碳分离是化学变化C .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D . 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产生(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 A . 甲醇(CH4O)B . 甲醛(CH2O)C . 乙醇(C2H6O)D . 乙醛(C2H4O)三、 推断题 (共1题;共4分)13. (4分)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 (2)D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 (3)BA的化学方程式为:_。 (4)F的化学式可能是_。 四、 探究题 (共1题;共7分)14. (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找到一包白色粉末老师告诉他们:该白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NaCl、Na2CO3、NaOH和无水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张南同学想探究白色粉末的组成成分,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探究1】张南同学取白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他能得出有关粉末成分的结论是_;而后又向试管滴入无色透明溶液,观察到_的现象,张南认为原粉末中含有NaOH,小岗同学认为张南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 (2)【实验探究2】小岗同学取白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于是得出的结论原粉末中含有Na2CO3,张南同学同意小岗同学的结论加入氯化钙溶液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 (3)【实验探究3】张南同学取【实验探究1】中滴入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的试管,向其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若观察到_的现象,则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 一定不含有NaOH (4)【实验探究4】小岗同学取【实验探究2】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钙溶液的试管,向其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小岗由此得出原粉末中还含有氯化钠,请对此结论做出评价_; (5)【结论与总结】由上述张南和小岗的实验对比总结得出,验证溶液中含有(或可能含有)的物质时,在选择试剂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 五、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15. (3分)在校园科技节上,为测出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鸡蛋壳10克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100g的稀盐酸,每0.5分钟记录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出产生气体的质量,具体数据如表:时间(分钟)00.51.01.52.02.53.0剩余物质质量(克)110108.2107106.4106.04106.04106.04(1)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 ,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定鸡蛋壳中其它成分不含钙元素,写出具体计算过程)_(2)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实验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 A . 鸡蛋壳未晾干B . 鸡蛋壳未充分研碎C . 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镁(可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H2O和CO2)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20分)9-1、9-2、10-1、10-2、10-3、11-1、11-2、12-1、12-2、12-3、12-4、三、 推断题 (共1题;共4分)13-1、13-2、13-3、13-4、四、 探究题 (共1题;共7分)14-1、14-2、14-3、14-4、14-5、五、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15-1、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