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7).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0154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7)一、 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共7题;共21分)1. (3分)如图所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是( ) A . B . C . D . 2. (3分)中考考场附近设有禁鸣喇叭的标志,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该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3. (3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A . 81.4gB . 78.6gC . 78.2gD . 81.8g4. (3分)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 )A . 河岸上的树B . 河水C . 迎面驶来的船D . 河岸5. (3分)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 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 . “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D . 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6. (3分)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 )A . B . C . D . 7. (3分)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经过6s,两车的位置关系、及速度正确的是( ) A . 甲在乙前面0.6m 处B . 甲在乙前面1.2m 处C .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D .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二、 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 (共7题;共21分)8. (3.0分)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可用来矫正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cm。 9. (3分)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这是在_减弱噪声的;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这是在_减弱噪声的. 10. (3分)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cm;用同一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中甲、乙所示,其中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11. (3分)唐代的孔颖达在礼记月令一书中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雨虹的产生是光的_现象。牛顿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_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这也说明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_本领不同。 12. (3分)在南京长江隧道口,有以下安全提示信息,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限高4.5_; (2)限速80_; (3)隧道禁止5_以上货车通行。 13. (3分)隔水蒸鸡是海南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鸡肉用盘子盛好放在装有清水的汤锅上蒸熟。盘子里的汤汁是水蒸气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烹饪时,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发生了_现象。 14. (3分)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m,镜中的像是_(选填“虚”或“实”)像。 三、 作图题(本题2小题,3+2+2,共7分) (共3题;共8分)15. (3分)如图,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 画出反射光线及光点A的位置。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答案】解:如图所示:(1)A离水平面的距离为_cm。 16. (2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完成如图甲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2)如图乙所示,小华用30N的力拉着行李箱行走,拉力的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试画出行李箱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3)请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地将电灯、开关和插座接入家庭供电电路。 17. (3分)如图是人照镜子时的情景,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四、 实验与探究题 (共3题;共16分)18. (5.0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 (2)实验时,测得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度数为_,若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操作,将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_(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线。 (4)实验小组的同学想到,从平面镜中能看到其他同学的眼睛时,其他同学也会看到自己的眼睛,于是他们使光线从BO入射,观察到的现象是_,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_。 19. (5.0分)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好处是_。该物质的熔点是_。 (2)熔化过程持续了_min,物质在熔化时吸收热量,_保持不变。 (3)其中_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_状态。 20. (6.0分)同学们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调整天平横梁平衡;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读出水的体积V1;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步骤中,发现天平指针能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则应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软木块的质量m/g水的体积V1/cm3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cm3水、软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V3/cm3软木的密度 木/(kgm-3)_40_(3)小红同学发现在上述步骤中,步骤_(填序号)是多余的。 (4)同学们经过评估交流后.发现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则所测密度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软木的实际密度。 五、 计算题(本题2小题,6+8,共14分) (共2题;共13分)21. (5.0分)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敌方坦克,开炮后经0.6s看到炮弹击中目标坦克爆炸起火,再经过2.1s听到炮弹在坦克上的爆炸声。(假设当时的声速是340m/s) (1)炮与坦克的距离是多少? (2)炮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2. (8分)小明用阿基米德原理测某物体密度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他用细绳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然后把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标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03N,接着再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与排开水的总重为G1=05N和空小桶的重为G2=02N 求:(1)物体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重力 (3)物体的密度 六、 综合能力题(本题3小题,5+8+8,共21分) (共3题;共21分)23. (5分)某同学在测量正方体金属块密度时:(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侧调节(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_g。(2)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边长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为_kg/m3。 24. (8.0分)阅读气凝胶回答各题:气凝胶如图甲所示,把花朵隔着一层气凝胶放在3000的火焰上,几分钟后依然芬芳如故,保护它的神奇材料就是气凝胶。气凝胶一它身轻如烟,是世界上最轻的画体材料之一,有一种“全碳气凝胶”密度仅为 ,比氢气还要轻,如图乙所示为 的全碳气凝胶压在花蕊上,花蕊几乎没有变形的情景。气凝胶还是很好的吸音材料,它可以在100Hz6300Hz频段内高效吸音,大多数人能够听到频率为20Hz20000Hz的声音,因此它是很好的降噪材料。科学家们研制出的一种称为“飞行石墨”气凝胶,是由多孔的碳管在纳米尺度下交织在一起三维的网状结构,它可以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它虽然极轻,但弹性却非常好。气凝胶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气凝胶能吸收其自身质量250倍左右的液体,最高的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因此气凝胶的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全碳气凝胶”密度比氦气密度_(选填“大”或“小); (2)“全碳气凝胶”的吸音频段为_Hz;(3)10g气凝胶最高可以吸附_g海上泄漏原油; (4)“全碳气凝胶”可以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由此可判断,“全碳气凝胶”至少具有好的特点_; (5)下列“全碳气凝胶”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实现的是_. A . 清洗厨房的油烟机B . 吸除冰箱内的异味C . 做打桩机的重锤D . 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25. (8.0分)小华灯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仅对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时的成像情况进行了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1)比较序号、(或、)的几组数据可知:当焦距相同时,物距越_,像距越_。 (2)比较序号为_的几组数据可知:当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距越_。 (3)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小华用一个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一尊塑像拍照,当拍完一张半身像后,他还要拍一张全身像,为此小华在按快门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 A . 靠近人物塑像并使镜头靠近底片B . 靠近人物塑像并使镜头远离底片C . 远离人物塑像并使镜头靠近底片D . 远离人物塑像并使镜头远离底片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共7题;共21分)1-1、2-1、3-1、4-1、5-1、6-1、7-1、二、 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 (共7题;共21分)8-1、9-1、10-1、11-1、12-1、12-2、12-3、13-1、14-1、三、 作图题(本题2小题,3+2+2,共7分) (共3题;共8分)15-1、16-1、16-2、16-3、17-1、四、 实验与探究题 (共3题;共16分)18-1、18-2、18-3、18-4、19-1、19-2、19-3、20-1、20-2、20-3、20-4、五、 计算题(本题2小题,6+8,共14分) (共2题;共13分)21-1、21-2、22-1、22-2、22-3、六、 综合能力题(本题3小题,5+8+8,共21分) (共3题;共21分)23-1、23-2、24-1、24-2、24-3、24-4、24-5、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