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前四单元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9895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4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前四单元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前四单元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前四单元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 学 设 计20122013学年度(上)教 学 进 度 表五年 班 2012年8月29日制定周次起止时间教 学 内 容课时数完成情况19.39.71 小麻雀 2、金奖章429.11-9.143、“没头脑”和“不高兴”4、大拇指汤姆5、坚定的锡兵439.179.21百花园一449.249.286、古诗三首7、海上日出8、大自然的语言6510.110.59、西风胡杨10、我家门前的海4610.810.12百花园二4710.1510.2011、七律长征12、狼牙山五壮士13、小英雄雨来510.2210.2614、我的战友邱少云15、紫桑葚410.2911.2百花园三41011.511.916、酿 17、十年后的礼物 18、月下浆声51111.1211.1719、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20、彩票41211.1911.23百花园四41311.2611.3021、孔子 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41412.312.723、皇帝 24、梅兰芳 25、齐天大圣孙悟空51512.10-12.15百花园五41612.1712.2126、天窗 27、我是猫 28、杨子荣借题发挥51712.2412.2829、武松打虎 30、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41812.311.4百花园六4191.71.11期末复习201.14以后期末考试21222324学期整体教学设计课标对教学的整体要求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本册教科书分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本册要求认识174个字,会写21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后面的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精读课文后面的方格里。每个“语文百花园”由三、四个栏目组成。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1.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习简要复述课文。3.学习浏览,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4.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总结和倡议书。教学的重点目标1. 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使学生的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了解祖国的文化,培养文学欣赏能力,使学生学会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2.认识171个字,会写201个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3.默读有一定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4.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5.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视频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算法,作出自己的判断。6.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7.能用普通话交谈,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突破点1. 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注重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3.重视文化的熏陶,注意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统一。4.改进“语文百花园”练习形式,丰富练习内容。5.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其训练的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社会实践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6.思考练习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7.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的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8.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继续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9.继续指导学生写好学习计划和总结。 10.继续加强对学生写字的训练,坚持每天让学生写50个钢笔字,做到正确、规范、匀称、美观。 11.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评讲,作文评改继续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论方式。12.采用分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要分层次,做到因材施教。非智力因数培养的重点内容1.能用普通话交谈,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总结和倡议书。课题1.小麻雀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第_1_课时总课时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3个生字。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等14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3个生字。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等14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难点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话,你还记得哪些篇?这些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给我们小朋友以启示,让我们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著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二)新课:1、自学课文: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2、检查自学效果:(1)认读生字: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2)记、写生字:蹈、瞪、舔、懊。重点指导:蹈。(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右边部分谁认识?舀(yo)你还知道哪些带“舀”字的字?(稻、滔、韬)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这个字哪最容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陷”的右边)。你还知道哪个字带“陷”的右边?有什么特点?(馅,韵母是an)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区分、记好“稻、滔、蹈、韬、陷、馅“?(3)词语:区分恼脑恼:生气、使生气。烦闷脑:头。脑筋你能根据意思,选正确的字填空吗?懊()、大()、()袋、烦()、()人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1)拉出成长发展阶段: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样样按自己的意思解释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还不知道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第十九自然段:会飞了,感到高兴,但看到为自己受伤的妈妈,鼻子酸酸的)(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5、作业:书写生字、生词。熟读课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点强调,意在让学生牢牢掌握。让学生养成整理信息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课文部分的划分不够准确,这与平时的训练较少有关。通过这次教学,以后要多注意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课题1.小麻雀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第_2_课时总课时2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难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动物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同的经历,妈妈们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尔基就介绍了这样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妈妈。今天,我们就随着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笔,去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过程,或许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长经验呢。(二)新课: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分角色朗读: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指名读。(2)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终于有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妈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妈妈的语句。15自然段A对比读:出示15自然段: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一副凶猛的样子。麻雀妈妈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里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朗读。B展开想象。a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b出示书中的图。教师激情:同学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什么?朗读。16自然段:还从哪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出示16自然段: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谈感受,朗读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3)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问问你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当你看到妈妈因保护你,失去了尾巴还因你学会飞高兴而忘却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说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你都学会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一方面认识到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本领。)(4)学习19自然段普季克终于学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达同样的内容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如:一方面另一方面)普季克你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你有想对妈妈说的话吗?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一方面感受妈妈的爱。一方面请妈妈不要唠叨,应该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领。3、拓展延伸,检验成长。创设新的情景:看来小普季克们都从中总结了成长的经验与教训。学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下,练习捕食了。这回,妈妈会吸取经验,怎样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样学习的?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板书设计 小麻雀外形 动作 神态 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通过对比,学生联想到自己,更易于学习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透过童话的文本,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通过反复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逐渐体会到麻雀妈妈与小普季克的形象特点。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朗读出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和心情,更易于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发散思维,学以致用。教学反思透过童话的文本,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通过反复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逐渐体会到麻雀妈妈与小普季克的形象特点。童话里边有不少的母子对话,这些对话既体现了妈妈对于孩子的关爱,也流露出了小普季克天真可爱、自作聪明的个性,所以在教学时我始终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朗读出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和心情,当然也相机穿插了师生合作朗读,让学生加深对形象的认识和了解。课题2.金奖章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第_1_课时总课时3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8个字;会写16个字。掌握10个词语。2 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初步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8个字;会写16个字。掌握10个词语。难点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新课标第一网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 导入:同学们,在荣誉面前,每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见荣誉就争,有的为大家默默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要怎样对待荣誉呢,今天,我们来读一读金奖章这篇童话,看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二、新课:1、自学课文: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2、检查自学效果:www.xkb1.com读词语:蔓延注意读音mn这个字还念wn,你能组词语吗?脖颈:分别查查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脖、颈这两个字意思相同。)在本课词语中,你还发现有这样的词语吗?(腐烂、推荐)想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彬彬有礼:什么意思?怦怦乱跳:这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之处?AABC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3、整体把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指名读114,1525。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老师为什么让同学这样读?引导学生认识到:114当听到地球环保组织要派使者来鸟国颁发金奖章时,群鸟纷纷争着说奖章应该归自己。乌鸦在一旁收拾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1525使者代表地球环境保护组织把金奖章颁给乌鸦。乌鸦受到大家的尊重。(2)你能照着板书,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能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说一说。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出主要问题。梳理学生问题,提出探究专题群鸟为什么开始争奖章,最后都十分尊敬乌鸦?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5、作业:书写生字、生词。熟读课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整理信息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字词掌握的较好,但在练习说主要内容时,学生的语言不够简洁,表达不够完整。此方面需在日后教学中强化。课题2.金奖章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第_2_课时总课时4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能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享有荣誉,最受人尊敬。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能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享有荣誉,最受人尊敬。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奖章。回忆课文内容,谁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细读课文,明白道理。1以读代讲,学习114自然段。群鸟开始怎么争奖章,乌鸦为什么受到群鸟的尊敬得到金奖章呢?默读课文,在金奖章面前,乌鸦与群鸟有什么不同?画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1)群鸟:群鸟围绕奖章给谁而争论不休。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他们在得知有金奖章后争论。注意按提示语的提示读出相应的语气。指名读。评读。谁读得好,通过他的读,你知道了什么?(黄莺、百灵以自己唱歌好争;喜鹊以自己给人报喜争;老鹰凭自己有力气抢;喜鹊为争到荣誉讨好鸟王)(2)乌鸦:w w w .x k b 1.c o m出示第一自然段。重点体会: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对比: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只有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体会到什么?(体会乌鸦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如果让你给乌鸦不声不响劳动这幅图画起个名字,你又会叫它什么?(默默奉献、辛勤劳动)读出乌鸦和群鸟的迥然不同。(3)小结:你能概括说说为什么金奖章给了乌鸦?(教师适时总结思考方法:思考问题应从乌鸦和群鸟两个角度谈出在荣誉面前,乌鸦和群鸟的不同。)2分析重点词句,学习1525自然段。(1)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默读课文,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注意从两个角度思考、汇报)群鸟:1521A隆隆隆,隆隆隆,天上传来直升飞机的轰鸣声,使者到了!只见他捧着一个系着红绸带的盒子,健步走进大厅。那一定是装金制奖章的盒子!鸟儿们的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此时鸟儿们什么样?你能想象当时的场景吗?X k b 1 . c o mB抓人物对话、心理描写快活、屏住呼吸、怦怦乱跳、叽叽喳喳、个个伸长脖颈、盼望等描写体会鸟儿们的急切心情。分角色读,读出鸟儿们迫切地想得到金奖章。乌鸦:A十分谦虚:出示:第二十三自然段乌鸦的话。朗读。乌鸦大吃一惊地说乌鸦着急地说B对环境贡献大。出示第二十四自然段。a读介绍乌鸦贡献的语句。b你还知道乌鸦对环境保护还起到哪些作用?(可结合学习链接、课外阅读资料、网上资料。)角色换位,明白道理。鸟儿们不再争了。大家用尊敬的眼光看着乌鸦。你知道乌鸦为什么得到大家的尊敬?此时此刻你就是鸟王国里的一员,你尊敬他什么?对比自己刚才的表现,你想对乌鸦、自己、其他鸟或大家说些什么?X|k |b| 1 . c|o |m板书设计金奖章地球环保金奖乌鸦默默奉献、辛勤劳作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透过童话的文本,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通过反复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逐渐体会到乌鸦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才配享有荣誉,受人尊敬。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朗读出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和心情,更易于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上,首先,基本较好地运用了三勤四环节教法,如自学阶段以两个大问题统摄,对比群鸟和乌鸦前后表现,思路较为清晰,但由于课文内容浅显,自学阶段交流比较充分,就没有安排讨论解疑环节,这是欠缺的一处,也是设计时感到无从下手的一处。其次,教学内容比较充实,兼顾了读、说、写,但对于一个课时的课堂又显得多而无法全部充分训练。再次,设计比较平实朴素,关注了语文能力的训练,包括词句、朗读、情感体验与写作方法等,但都不够深入,有些地方只是点到即止。除此之外,此课设计上并没有明显的亮点和新意,也设想了一些诸如借助教具情景导入、当场为学生颁发金奖章、设计颁奖词等环节,但几次考虑,最终还是删去了这些并没有太大意义的“花边”。课题“没头脑”和“不高兴”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第_1_课时总课时5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认识“咒、暂”两个生字。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难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学习童话吗?为什么?(故事吸引人。我们不仅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还受到教育,知道为人处事的道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二、新课:1、自学课文。2、细读课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读了课文之后,谁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文章分为三段?起因:“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好朋友。“没头脑”做事总想不周全,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事总和大家相反,经常闹脾气。他们在仙人的帮助下长大了,“没头脑”作了建筑师,“不高兴”作了演员。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这个内容?(111)经过:他们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烦恼,请求仙人把他们变回来。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1220)结果:最后结果呢?(“没头脑”明白了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并开始改正自己的毛病。)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你能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吗?(引导同学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刚才同学说的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事情发展为序的课文,同学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主要内容。(2)探究明理提出探究专题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它就藏在文章中呢,看谁长着火眼金睛,一下子找到它?浏览课文,画出来。(文章最后一段:“他说不管是不是梦,从小养成好习惯总是对的!”)“没头脑”为什么这么说?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并谈谈你对要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分段汇报A第一段,体会小时候不养成好习惯,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谁从第一段中,找到答案?(引导学生从“没头脑”和“不高兴”名字的由来“没头脑”记什么都打折扣,想什么都想不周全,经常丢三落四;“不高兴”脾气古怪,做事与别人反着干,经常不高兴而吃尽苦头,体会小时候没有养成好习惯,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B第二段,体会小时候不养成好习惯,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给社会带来危害。“没头脑”和“不高兴”认为小时候没有养成好习惯没什么,长大照样能干大事。是不是长大就能改好呢?我们快看看第二段,谁从第二段中,找到答案?角色换位,明道理此时,你就是这个“没头脑”,看着自己设计的大楼、看着台上不肯倒下的“不高兴”,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明理:知道从小养成好习惯,没有好习惯长大会给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给大家带来更大的危害。有问题应该马上就改。)你喜欢这个童话吗?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没头脑”与“不高兴”?他们遇到过什么麻烦吗?(4)拓展想象一下,如果“没头脑”当了演员,“不高兴”当上了建筑师,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板书设计“没头脑”和“不高兴”想不周全,丢三落四从小要养成好习惯以问答的形式引入课题,干净利落。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课文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反思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了欢笑,学生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机械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的感情逐渐变得僵硬、冷漠。通过教学此课,让我深深体会到:充满欢声笑语的语文课堂,原来如此动人美丽!课题4.大拇指汤姆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第_1_课时总课时6教学目标1.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姆、褴、褛、婚、剖、宠、款”7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趁、妖、倒、厨、剖、鞠、躬、宠、肿、趟、逗、款、善“17个生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 2.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姆、褴、褛、婚、剖、宠、款”7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趁、妖、倒、厨、剖、鞠、躬、宠、肿、趟、逗、款、善“17个生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难点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三篇童话,我们知道了童话故事不仅有趣,还给我们讲道理,受到启迪。童话还有许多作用呢,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感受大拇指汤姆给我们带来的神奇。二、新课:1自学课文: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2检查自学效果:(1)认读生字:自学中,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个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快指出来,告诉大家。重点:剖(pu):读准字音。剖开、解剖(2)记、写生字: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如果让你给同学听写,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引起你的关注?你怎样记?款:款字左上边是个“士”字。(3)词语意思: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在这些词语中,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除了这几个词语,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语也很重要?喜出望外,在课文中出现在哪句话中?(母亲正在为找不到汤姆而痛哭流涕,一见到他,喜出望外,赶紧把他放在盛满温水的茶杯里洗了又洗。)你能结合语句,说说“喜出望外”的意思吗?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你能再用“喜出望外”说一句话吗?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1)学了几篇童话,回忆前三课,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都先做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拉出线索。)(2)题目是大拇指汤姆,自学了课文,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文章主人公)围绕大拇指汤姆,介绍了哪些内容?(离奇的身世、可怕的历险、成为父母的骄傲)(3)分段: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三方面内容?(15介绍汤姆离奇的身世。614介绍汤姆历险的经历。1519国王让汤姆带金币回家看父母,汤姆每月都看父母,成为父母的骄傲。)(4)提出不懂的问题。新 课 标 第 一 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教师提出:为什么课文最后说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点强调,意在让学生牢牢掌握。让学生养成整理信息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散思维,学以致用。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字词掌握的较好,但在练习说主要内容时,学生的语言不够简洁,表达不够完整。此方面需在日后教学中强化。课题4.大拇指汤姆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第_2_课时总课时7教学目标1.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拇指汤姆这篇课文。二、新课:1整体把握,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2.在评价中读懂课文内容:你喜欢这篇童话吗?为什么?(学生可能会从故事情节奇特、故事含义深刻等几方面说)(1)感受这篇童话想象的大胆、奇特: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引导:从大拇指汤姆离奇的身世中感受:谁从第一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出示:默林很同情他们。他暗暗施展法力,让农夫的妻子生了个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夫妇俩很喜欢这个孩子,给他取名为大拇指汤姆。几年过去了,汤姆一点也不见长大。从可怕的历险中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谁从第二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大胆?默读课文,找出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历险原因历险过程怎样获救自己读课文,按表提示把汤姆几次历险过程复述下来。指名复述课文,同学评价是否说清楚了。简要说说你认为怎么奇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作者的想象丰富、大胆。汤姆因为太小,遇到了很多危险。他的经历也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险”,但每次能神奇地化解,非常幸运。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有惊无险、化险为夷)你能读出这“险”吗?指名读。www.xkb1.com(2)体会童话故事蕴含的思想感情。文章中有没有直接点明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说明的内容?读懂文章的最后两句话:出示: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读了两这句话,你明白什么?朗读。角色换位,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此时你们就是这对贫苦的夫妇,当得知是因为你们的善良之举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时,你们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对魔术师说对国王说对汤姆说总结:正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作者通过这样的童话,表达着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可以人人们获得幸福。板书设计大拇指汤姆(想象的大胆、奇特)“险”善良可以获得幸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透过童话的文本,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通过反复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教学反思在拓展中,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后,再提问启发:“汤姆身上还可能发生什么惊险的事?让学生相互交流。”这一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和迁移,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课题5.坚定的锡兵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第_1_课时总课时8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涡、狭”4个生字。重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坚定的锡兵。二、新课:1链接安徒生:你读过哪些安徒生的童话?对他有什么了解?2新课:检查预习情况:抽读卡片:铸成、宫殿、弱不禁风、旋涡、狭小围绕“坚定”,品读课文。A整体把握,提出问题:题目是坚定的锡兵,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的是谁?突出写他的什么?(坚定)坚定什么意思?(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坚定”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词,你能根据这个中心词对全篇文章提出学习的问题吗?抓住文章的中心词也是一种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B围绕“坚定”全文探究。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让你感受到锡兵非常坚定的语句。a第四自然段:出示:“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可是她也只有一条腿。我们倒可以做朋友,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因为我是一个锡兵。”他真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风吹倒了,被小男孩儿碰倒了,或是被别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着她她一直是用一条腿站着,丝毫没有失去平衡。默读,你读懂了什么?锡兵非常同情、怜悯跳舞的小姑娘,他打定主意要保护她。读出他态度的坚决。b512你从哪些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他的坚定?6、9、10、12指名读,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的危险面前,他始终直直地站立,心里想着保护小姑娘,就是没有想自己。)角色换位:你们就是锡兵,在危险面前,你怕不怕?你为什么心里还想着保护哪个小姑娘,而不担心自己?把6、9、10、12自然段的“锡兵”换成“我”读一读。表达出自己不怕危险,坚定的决心。C1314当你历尽艰辛,回到小男孩家,你又见到了小姑娘,你为什么不把自己为小姑娘做的事告诉她呢?D.拓展延伸: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小姑娘有健全的两条腿,你还会保护她吗?为什么?总结:通过你的话,我感受到你是一个多么善良、坚定执著、有责任心的人呀!板书设计坚定的锡兵“坚定”不顾危险 保护小姑娘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课文的情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教学反思整个上课的过程是充满爱心与感动的,孩子们在较为深情的朗读中,逐渐体会到锡兵那种坚强乐观、英勇直前的精神,特别是学习锡兵遇到种种困难与考验他英勇不屈的形象时,我采取了师生合作朗读深入领会其精神的方式。课题语文百花园一课型新授课课时三课时第_1_课时总课时9教学目标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2交流本单元在阅读方面的收获。3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4初步感知歇后语,积累语言。重点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难点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语文百花园去看一看。1.语言与标点(1)归纳、总结在人物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则:这节课,我们先到百花园的第一个景点“温故知新”园去看看。步入“温故知新”园,快看,“语言与标点”景点区立了个牌子,在提醒游人什么?谁来读读给我们的提示?本单元课文中有很多人物语言的描写。读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描写人物语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什么不同?出示第一题,请同学自读。仔细阅读三位学习伙伴的话,看你受到什么启发?再读这道题,认真观察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怎样点标点符号?(2)实践: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先仔细阅读、观察,判断提示语位置。www.xkb1.com按照总结出的提示语不同位置点标点的方法点标点。集体反馈。重点指导第三句提示语在中间的标点怎样点。2拓展与交流离开了“语言与标点”景区,我们随着人流,又来到一片童话树林“拓展与交流”景区。谁来读读介绍这个景区的话?(1)同学们想进到童话树林中,欣赏美景吗?快读读宁宁与丫丫的话。概括一下宁宁、丫丫好的读书方法。宁宁的方法是抓住主人公和身上发生的事件把握主要内容。丫丫的方法是弄清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特点。(2)回忆我们本单元学其他课文时好的读书方法。如;抓住中心词整体感知课文的方法、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捋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等。(3)在阅读童话时,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3阅读平台同学们总结了方法,快进到童话林中,观赏林中的阅读平台。自己按照刚才介绍的好的阅读方法默读短文,你读懂什么?是怎么读懂的?交流方法:你是怎么读懂这些内容的?用什么方法?4.积少成多(1)了解歇后语新 课 标 第 一 网同学们,从童话林出来,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景区“积少成多”区。快看看这个景区有什么特点?快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谁认识它们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用打比方方法把意思说清楚。这是歇后语。(2)积累歇后语读记书上的歇后语。说说自己积累的歇后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了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课题语文百花园一课型新授课课时三课时第_2_课时总课时10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及口头表达能力。重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及口头表达能力。难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及口头表达能力。教法引导点拔法、训练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激活阶段)1、同学们,学校马上要开展故事大王的评比活动,优胜者将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故事大王的评比活动,是向社会展示我们风采的机会,你们想报名吗?2、好,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个我们班的故事大王的竞选活动(板书)。我们要挑的故事大王不仅要讲的绘声绘色,所选的故事还要能使听众受到教育。二、明确任务(指导阶段)1、怎样才能当好故事大王呢?出示活动建议、活动评价要求,带领学生研读。2、通过指导一个组的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要求:请看这组同学的表演。交流,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适时揭示板书:讲故事的人:(1)仪态:大方、礼貌;(2)语言:生动,吸引人。(3)感情:情感到位。听众:文明,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边听边想,感悟其中的道理;补充故事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三、交流1、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一个人讲故事,其他三个人听、听后交流。2、全班交流:推荐两名学生汇报,全班同学做评委。四、总结评议。1、你们的评委工作做得怎样?(引导结合板书)2、可请评议者或刚才的讲故事的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重新展示3、评选“故事大王“及“优秀评论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通过指导,让学生有例可循。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反思通过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及口头表达能力。课题语文百花园一课型新授课课时三课时第_3_课时总课时11教学目标展开想象,编写童话。重点展开想象,编写童话。难点展开想象,编写童话。教法引导点拔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编一编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作家。(点击课件,出示天使画面)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这小天使,张开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飞呀飞,大家飞上蓝天,飞过巍巍的群山,飞过一望无际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我们来到了童话王国。二、创编故事(点击课件,出示画面)1.大家看,这么多的童话故事的主人公聚在一起,他们都有谁?快认认他们。2.这么多童话人物聚集一堂,他们每个人可都是身怀绝技,本领高强,他们中的不是同一课书出现的三位随便凑在一起,就能发生许多有趣的事。你选的是哪三位呢?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你打算通过这个故事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说明什么道理呢?同桌可以互相讨论。3.根据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想一想,。X|k |b| 1 . c|o |m4.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把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评一评)三、自拟题目同学们,请你自己给编的故事拟个题目。可以以事情的内容为题,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题,以人物语言为题,以事情结果为题,以人物为题。四、编写故事,小组交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反思如何完成本次作文的突破点?在例文赏析时,我着重引领大家学习抓住主人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交流、讨论,准备写作是本节课的重头戏。因此,我着重引领学生交流准备写作的内容,同学们的交流可谓五花八门。课题6 古诗三首课 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第_1_课时总课时12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两首古诗。重点理解并背诵诗句。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设计意图一、学习望天门山1、学习诗的前两句:(1)在预习中,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2)设问: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放录像(长江的波涛汹涌)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3)再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你有什么疑问吗?(既然长江波涛之大,竟能冲破天门,为什么这里又写“至此回”?)围绕上述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可以深入想一想,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连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感受一下“山”的雄姿和“江”的汹涌,两相辉映,这种大自然的杰作令人震撼,要努力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2、学习后两句。一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再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青山、孤帆、太阳)自己读读这两句诗,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作者这时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而且在阳光的映衬下,这幅画面很美,令作者很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