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提分必备:期中模拟测试卷一(1-2章内容)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08880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科学提分必备:期中模拟测试卷一(1-2章内容)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上科学提分必备:期中模拟测试卷一(1-2章内容)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上科学提分必备:期中模拟测试卷一(1-2章内容)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科学提分必备:期中模拟测试卷一(1-2章内容)D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蝗虫和人同属动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猩猩和人同属哺乳纲灵长目,两者差别较小,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 )A .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B .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C .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D .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2. (2分)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一组是( )A . 母鸡下蛋B . 雨后彩虹C . 大汗淋漓D . 浪涛滚滚3. (2分)下列属于营养组织主要功能的是( )A . 对细胞起支持作用B . 供给保护组织营养C . 储藏营养物质供细胞利用D . 输导营养供给其他组织4. (2分)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A . 脑神经和脊神经B . 脑和脊神经C . 脊髓和脑神经D . 脊神经和脊髓5. (2分)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 .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 .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 . 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D .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6. (2分)(2013温州)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为增加视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A . 移动装片B . 调节粗准焦螺旋C . 增大光圈D . 调节细准焦螺旋7. (2分)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 )生活的适应。 A . 沙漠B . 水中C . 陆地D . 空中8. (2分)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课上,小华在高倍镜下观察到到清晰的洋葱表皮细胞后,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小明,但小明观察到的却是一个模糊的细胞像,如果他想观察到清晰的像,他应调节的是( ) A . 粗准焦螺旋B . 反光镜C . 细准焦螺旋D . 物镜转换器9. (2分)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 称取一定量食盐 B . 测量液体温度 C . 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 D . 盖上盖玻片 10. (2分)流感期间,小明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此时小明的体温为( ) A . 36.6B . 36.8C . 37.2D . 37.411. (2分)下列测量应选择毫米刻度尺的是( )A . 装配教室窗玻璃前,测量窗户的尺寸B . 测量操场的周长C .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D . 测量人的身高12. (2分)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A . 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 . 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 . 用一把“东倒西歪”的锯子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 . 用一把“东倒西歪”的锯子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13. (2分)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被称为“四大家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这四种鱼都是淡水鱼类B . 靠鳃呼吸,鳃丝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 . 体表覆盖鳞片,用鳍游泳D . 体温恒定14. (2分)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若发现镜中微小生物往右上方游走,那么这个微小生物在装片中实际运动的方向是什么?你该把载玻片往哪个方向移动才不至于使微小生物从视野中消失?( )A . 左上方 右上方B . 右上方 右上方C . 左下方 右上方D . 左下方 左下方15. (2分)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点击电脑的键盘,屏幕上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电脑能对刺激作出反应,电脑是生物。B . 上课时,屏幕上出现一只公鸡,会走会飞还会叫,这只“鸡”是生物。C . 溶洞里的石笋能长粗长高,是生物。D . 不能从生长、运动、或应激性等某一个特征就确认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16. (2分)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人体的皮肤属于( )A . 器官B . 组织C . 系统D . 无法确定17. (2分)关于科学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B . 没有猜想和假设,便不可能有科学的解释C . 实验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包含着许多偶然因素D . 分析数据,加上集体讨论才有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19. (2分)观察图253所示情形,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A . 有种子B . 种子有果皮包被C . 种子无果皮包被D . 叶形为针形20. (2分)小李患龋齿,近日非常疼痛结合图示,说明细菌已侵入到了他的(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8题;共44分)21. (3分)请观察下图后填空,图1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图2是某汽车油量表示意图,表示汽车油箱内所剩汽油是_。图3温度计显示为绍兴某天早上的最低气温,读数为_。22. (5分)结合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需借助_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它们都属于_生物,A的名称是_。C通过_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_(填字母)。 23. (3分)在下列空格处填上适当单位:(填符号)(1)一场足球赛的时间90_;(2)一个中学生高16_;(3)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_24. (5分)请你将下列相关内容匹配起来 a、探究态度 b、探究途径 c、探究的基础 d、得出结论的过程 e、宣布结论观察、实验、调查_提出问题、做出假设_推理、判断_实事求是_表达、交流_25. (6分)请写出下列动物的形态特征 腔肠动物:_扁形动物:_线形动物:_环节动物:_软体动物:_节肢动物:_26. (2分)下图所示是两种细胞结构的示意图。(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细胞的是_(选填“甲”或“乙”);(2)瓜果中有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是细胞的细胞液, 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_。27. (2分)(2013嘉兴)根据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按其异同或有无分为两组,如此反复,可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晰(1)为认识水稻、西瓜、松树、海带、地钱5种植物,按有无种子可先将水稻、西瓜、松树分为一类,再按_将水稻、西瓜分为一类(2)CO2、SO2、MgO、CuO都属于氧化物,若依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_两类28. (18分)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_ 。被子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 _ 、_ 、_ 、_ 、_ 、_ 。其中_ 、_ 、_ 为营养器官,_ 、_ 、_为生殖器官。动物和人体的眼、耳、鼻是_ 器官;胃、肠、肝和胰是_ 器官; 肺或鳃是_ 器官;心脏和血管是_ 器官;睾丸和卵巢是_ 器官;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9分)29. (9分)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 , 如图甲所示m1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V奶_cm3;则酸奶的密度_g/cm3。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请你简要写出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30. (4分)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I-)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金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唾液,然后摇匀。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试管号1%淀粉溶液1%稀硫酸蒸馏水碘液12mL01mL2滴22mL1mL02滴(1)小金的对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的实验设计合理吗?说明理由。 _。 (2)小金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 _。 (3)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金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_。 (4)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柯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 _。 31. (6分)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填空 (1)【猜想假设】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猜想三:_。(2)【查阅资料】 BaCl2溶液显中性;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小试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_不正确取(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_猜想二正确,猜想三不正确(3)【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其化学成分是NaOH与Na2CO3的混台物,引起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4)【反思交流】 实验室_保存氢氧化钠。某同学认为用Ba(OH)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_(填“正确”直“不正确”)。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44分)20-1、21-1、21-2、21-3、22-1、22-2、22-3、23-1、24-1、25-1、25-2、26-1、26-2、27-1、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9分)28-1、28-2、29-1、29-2、29-3、29-4、30-1、30-2、30-3、3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