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2014年高三化学 硝酸的性质说.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7781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慈溪市2014年高三化学 硝酸的性质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省慈溪市2014年高三化学 硝酸的性质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省慈溪市2014年高三化学 硝酸的性质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硝酸的性质说课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苏教版化学1专题四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本内容既是该专题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因为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三大强酸的性质以及氮的化合物知识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氧化还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下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打下基础。掌握硝酸的性质,学习硝酸的工业制法,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有着重要用途,是非常重要的化工产品。二、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教材的意图、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节课的特点,设置如下三维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认识硝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知道硝酸的保存方法。2、 了解工业上制备硝酸的主要设备和流程及制备的原理。3、 在已有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基础上,知道从分类的角度、氧化还原的角度、物质特性的角度三个层次来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二) 过程和方法1、 通过硝酸的性质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探究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浓硫酸的性质迁移类比到浓硝酸可能的性质,培养分析推理及知识迁移的能力。3、 通过自主学习硝酸的工业制法,培养自学能力。(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锻炼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 通过浓稀硝酸氧化性的差异,体会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3、 通过了解硝酸的用途,认识到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作用。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硝酸的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教学难点: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探究硝酸化学性质四、 学情分析在知识基础上,学生已基本学完了高中阶段的所有元素化合物,特别是刚学习的浓硫酸的性质(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同时也具备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实现从分类观、氧化还原观、物质特性三个角度构建硝酸的化学性质;可以直接从浓硫酸的性质迁移到硝酸的性质。在能力基础上,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知识的能力,但实验探究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和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需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五、 教法学法(一)教法1、 问题教学法:在教学的关键处、疑难处设计有启发性有针对性的几个大问题作为主问题穿成课堂主线,为了解决每个主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素材已有的知识出发设计若干个有梯度的辅问题作为支撑,为学生元认知与新知的建构搭起桥梁,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推进课堂教学。2、 实验探究法:通过性质探究实验,在学生充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通过质疑、交流、研讨、合作来共同得出硝酸的性质。(二) 学法迁移比较法:通过浓硫酸的已有知识,用迁移法主动建构浓硝酸性质的知识体系,用已有知识同化新知识。六、教学过程新课程理念注重把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相结合,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在基本学完化学1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后,适当考虑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并给予一定的学法指导,据此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1、 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从新闻事件运输浓硝酸的铝槽车泄露现场的图片来引入课题,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在硝酸泄露现场为什么会闻到刺鼻的气味并出现大量红棕色的烟雾?硝酸流经的地面为什么受到强烈腐蚀?消防队员该用什么方法对现场进行施救?学生虽然对硝酸并不陌生,可也不能完全回答以上问题,此时他们会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很高的学习热情,带着这样的情绪可以开始本节课硝酸性质的探究之旅。2、问题支撑课堂,层层推进突破重难点(1)实物展示,在对比探究中得出硝酸的物理性质学生四人一组,每组展示三瓶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让学生通过看、嗅、阅读标签信息、打开瓶塞等途径获得硝酸的重要物理性质,并在动手过程中比较三大强酸物理性质的异同,比如浓盐酸和浓硝酸有挥发性而浓硫酸没有。物理性质的教学,改变以往看书小结或者直接教师讲述的方法,采用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动手分析再得出结论,给学生深刻的感性认识。(2)以问题为主线,理论实验相结合探究硝酸化学性质主问题:1:从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的角度,结合浓硫酸的性质,从理论上探究硝酸可能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辅问题1:酸的通性包括哪些?如何用相应的化学术语表示硝酸是强酸?辅问题2: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工业上用铝槽车来运输浓硝酸?体现浓硝酸的什么性质?通过辅问题2过渡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主问题2:浓硝酸的N处于最高价,可能有强氧化性,对比浓硫酸,你认为浓硝酸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学生会回答浓硝酸与不活泼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单质碳反应、与其他还原性的物质反应等,此时可开展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每组给予实验药品和仪器:一段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具支试管,橡皮塞,气球,浓硝酸。鉴于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不强,在此实验中是教师给予方案并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明确实验观察的角度和重点,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进行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辅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辅问题2:如果把浓硝酸换成稀硝酸,能不能反应呢?铜和稀硝酸的反应由教师演示完成,教师演示实验采用的装置是学生实验的装置,用注射器注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稀释浓硝酸,同时消除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辅问题3: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书写铜和稀硝酸反应方程式?怎么证明气体是NO?(用注射器向装置内注入空气)辅问题4:稀硫酸与铜不反应而稀硝酸与铜反应,说明在氧化性上两者有什么差异?辅问题5: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不同,说明浓稀硝酸在氧化性上有什么差异?辅问题6:如果把铜换成活泼金属锌,与浓硝酸反应吗,产物是什么?稀硝酸呢?辅问题7: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为什么?(氧化性强弱问题)从知识完整性角度考虑,可酌情增加C,Fe2+与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浓硫酸有特性吸水性和脱水性,那么浓硝酸有没有特性呢?过渡到硝酸的不稳定性。主问题3:硝酸除了强酸性、强氧化性、有没有特性呢?展示两瓶浓硝酸,久置(黄色)和新开启(无色),为什么颜色上有差异?辅问题1:浓硝酸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实验室该怎么保存浓硝酸?辅问题2:浓硝酸有强氧化性,选择试剂瓶瓶塞时还要注意什么问题?3、理论联系实际,从课本走向社会呼应课堂引入中的硝酸泄露事件,回答三个问题:泄露现场出现的现象怎么解释,体现硝酸什么性质?消防队员该怎么进行施救?然后引出硝酸的用途,硝酸不仅是实验室重要的化学试剂,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氮肥、染料、炸药等,工业上是怎么制备硝酸的呢?学生自主阅读书本P102相关内容,书写相关反应方程式。七、 板书设计一、 硝酸的物理性质 分类的角度:强酸 HN03=H+ + NO3- 与不活泼金属反应Cu+4HNO3=Cu(NO3)2+2NO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二、化学性质 化合价角度: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C+4HNO3=CO2+4NO2+2H2O强氧化性 与其他还原剂反应 铝铁常温遇浓硝酸钝化 特性:不稳定 4HNO3=4NO2+O2+2H2O光/三、工业制法八、 教学反思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科学探究的引路者。受此理念启发,本人撰写的论文以问题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之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获2014年浙江省化学会中学化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本节课硝酸的性质我也采用了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的问题策略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构建创新素质。2、 我对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反应的进程可以通过抽拉铜丝来控制,实验所用的药品相对比较少量,用一套装置先后完成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快捷简单,操作方便。3、 存在的问题:在以问题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中,更多是教师预设的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体现不够突出,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