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07199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共20分) (共10题;共10分)1. (1分)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着。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钢铁生锈B . 食物变质C . 冰雪融化D . 光合作用2. (1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A . B . C . D . 3. (1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N2、O2的质量比约为5:1B . 空气是混合物C . 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D .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4. (1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B . 金刚石、石墨和C60结构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C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D . 一氧化碳和木炭都具有还原性5. (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 氮气用作保护气B .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 . 氢气用作燃料D . 氧气用于炼钢6. (1分)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相符的是( ) A . 个汞原子B . 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 个氮原子D . 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7. (1分)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 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C . 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D . X属于有机化合物8. (1分)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采集圣火的方式是在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B . .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料的燃烧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C . 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D . 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化合物9. (1分)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 . 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B . 充分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C . 足量铁和铝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稀盐酸反应D . 向一定量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大量的水10. (1分)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B .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C . 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D . 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二、 不定项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 (2分)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所得溶液中的MgCl2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 MgB . MgOC . Mg(OH)2D . MgCO312. (2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去除杂质的方法ANaCl(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BCaO(CaCO3)加水、过滤CFe(Zn)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DH2SO4(HCl)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A . AB . BC . CD . D13.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 . 合金都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C .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D . 汽油着火,立即喷水灭火14. (2分)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B . 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C .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15. (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充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 . 向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D .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三、 非选择题(共40分) (共5题;共40分)16. (9.0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1896年,瑞典科学家Svante Arrhenius 发表题为空气中碳酸对地面温度影响的论文,首次针对大气中CO2浓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进行量化1909年“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一词开始成为人类研究大气系统的专业术语大气层中存在微量的H2O,CO2 , O3、CH4、N2O,CO等气体,这些气体能够让太阳辐射的热量透过到达地面,使地球表面升温,又能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辐射热量,从而保持地表面温度,这就是温室效应随着地球的演化,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由23上升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适宜生存的15,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38左右,可以说有了温室效应才有生机勃勃的地球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大气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如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被破坏,使大气中的CO2的含量增加了32%;很多工业生产又给大气增添了新的温室气体CFC8、HFC8、SF6等一些报道中指出CO2的增加是上世纪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从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CO2的占比约为55%,以下是100多年间CO2变化与气温变化的曲线图(如图2)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Svante Arrhenius发表的论文题目为空气中碳酸对地面温度的影响,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说一说二氧化碳与碳酸的关系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常见的温室气体有CO2、_(再举例2种) (3)SF6中“F”的化合价为1,计算“S”的化合价为_ (4)以下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A . 温室气体是空气污染物B . “温室效应”给人和其他动植物的生成带来危机没有好处C . “温室效应”是大气层中原有气体成分造成的与人类活动无关D . 工业上改用脱硫煤作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效应”(5)某同学看了以上两幅曲线图认为大气温度上升不仅仅是CO2增加的原因,他这样说的理由是_ 17. (5.0分)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黑色单质、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B_;E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18. (12.0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是_ 。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装置_(填字母序号),该装置中使用仪器a的优点是_。 (3)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 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熄灭,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生成的气体是_,H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该气体可用于灭火的原因是_。19. (9.0分)为研究炼铁原理,某小组按如图进行实验(1)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会儿CO再加热,目的是_(2)实验一段时间A中现象_ , 方程式_,B中方程式_(3)此实验中一处错误会导致后果_(4)撤除装置后同学们对玻璃管中固体成分进行了猜想,固体物质可能是Fe或_20. (5.0分)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20分) (共10题;共1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不定项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1、12-1、13-1、14-1、15-1、三、 非选择题(共40分) (共5题;共40分)16-1、16-2、16-3、16-4、16-5、17-1、17-2、18-1、18-2、18-3、18-4、19-1、19-2、19-3、19-4、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