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觉醒者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7182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笔下的觉醒者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鲁迅笔下的觉醒者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鲁迅笔下的觉醒者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设计(论文)题目: 论鲁迅笔下的觉醒者形象 学生姓名: 学号: 分 院: 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教学部制一、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目录,所查阅的中外文献资料理工类专业至少10篇,文科类专业至少15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含作者、书名或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名、出版年月或期号及页码等,未经本人查阅的文献资料目录不得列上)1付阿循.鲁迅小说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 龙岩师专学报, 2003(05).2王.灵魂的深刻与孤独D.苏州大学,2009.3冯光廉.鲁迅小说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4李垚.鲁迅小说中的觉醒者的人物形象D.北京:北京人文大学毕业论文,2012.5张亚.浅析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J.现代语文,2010(10).6张惠平.试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时代文学,2009(01).7沈琳.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与知识分子形象较析J. 现代语文, 2008(10).8占东东.众人皆醉我独醒浅析鲁迅笔下的觉醒者形象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9鲁迅.呐喊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10开健.孔乙己形象的符号性特征J. 文学教育(下), 2009(06).11鲁迅.彷徨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12陈涌.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3王卫平.当代小说中的“孤独者”精神基因J.文艺评论,2005(01).14沈建荣.感受孤独读鲁迅小说孤独者J.青年文学家,2009(11).15张承良.个体的精神觉醒:从“超人”到“庸众”谈早期鲁迅的“道德理想主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03).16武经淋.鲁迅小说国民性研究综述D.长沙理工大学毕业论文,2011.17 舒耘华.谈伤逝中涓生的形象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9).18 税海模.鲁迅小说现代知识分子形象与孔子儒学J. 天津社会科学,1988.19余薇薇.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刍议J.安徽文学,2010(03).二、文献综述(含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成果、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内容,字数不少于2000字,力求内容切题,具有综合归纳性。)鲁迅的小说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他五十六年的战斗生涯中,他的创作达三百万字,译文约二百五十万字,显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实绩,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因此,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研究,试图从中指出其对当代的现实意义。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众多,学术界大多关注的是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他们(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大都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在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中,他所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系列在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横亘近一个世纪的鲁迅小说研究不仅没有减势,反而显示出了更为强劲的发展势态,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从单篇注释到全文讲解,从微观剖析到宏观论述,从史料钩沉到作品鉴赏,几乎都有人在这里作过探索,流过汗水。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学术界主要集中于知识分子形象分类研究、单篇或多篇中的个例研究、类型比较研究、知识分子的意识研究等。对知识分子形象分类的研究,是研究者涉猎的一个重点领域。大多研究成果中,将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划分为几种类型,具体描述各不相同,但对其特点的把握都比较准确。如余薇薇的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刍议,将知识分子形象简要概括为四种类型:封建统治的卫士、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激进的圣斗士、爱情和个性解放的殉道者。通过这些知识分子的种种不幸,映射出当时病态社会的某些本质问题。张亚的浅析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与张惠平的试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两篇文章也是分别详细地介绍了各类知识分子的不同特征。大多学者聚焦在知识分子形象分类的研究上,同时对单篇中的个例研究也注入了相当大的热情。开健孔乙己形象的符号性特征一文向我们详细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以及这一形象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同类型的还有舒耕华的谈中涓生的形象,研究者通过涓生思想感情的变化,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软弱、虚伪的性格特征。另有通过对彷徨整部小说集中的人物分析,归纳出的一种形象。付阿循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就总结出一种启蒙知识分子形象。作品的比较性研究一向是长盛不衰的,因此对人物形象比较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此类研究成果不如个别人物形象的研究多,具有代表性的是沈琳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与知识分子形象较析,研究者意图通过两种类型的平行比较,丰富我们对农民形象的认识,同时加深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理解。税海模的鲁迅小说现代知识分子形象与孔子儒学一文又是另辟蹊径,从人物形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角度分析知识分子形象的思想,这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研究的新思路。冯光廉的鲁迅小说研究又在这个领域里作了新的开拓。全书发扬了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更新思维方式,建立了新的格局。还有一些研究者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对知识分子形象进行意识研究。王卫平在当代小说中的“孤独者”精神基因提出:如果说“阿Q”透视了整个国民性,那么“孤独者”形象则透视了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内在灵魂以及他们性格的矛盾性;同时他也这样形容“独异个人”肉体与灵魂呈现的分裂状态:“这些个灵魂在自己的躯壳里安放的那样不妥帖,以至那幅躯壳对于自己的灵魂似乎是异己的。”沈建荣在其文感受孤独中也试图探究独异个人的命运及归属:“因为他们是先觉叛逆者,其孤独人们能理解,或者爱怜之;其孤独战斗的情状,让人充满敬意,却觉得无望;而灭亡的结局,对苦苦挣扎、早已心力交瘁的他来说或许是身心的彻底超脱,对其他的上下求索的社会变革者来说必然是深深的警醒和激励。”另外张承良也在个体的精神觉醒一文中指出:现代化的过程,根本的不在于物质的现代化,而在于人的现代化,个体独立精神品格的现代化。陈涌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一文中,细致地分析了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肯定了鲁迅对中国人精神面貌的深刻描写,进一步发现了鲁迅对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揭示。他的这种整体性的研究方法,又推动了鲁迅小说研究的发展。以上是对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研究的整理,这些研究成果都表明对于知识分子形象中的觉醒者研究,在未来必定会有更为远大的研究前景。当今的学者应当敢于在批判中继承前人的成果,丰富其内涵。以往在对鲁迅作品的研究中,呐喊和彷徨仍然是被关注的热点。这些小说已经被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几十年,现在一般地解读其艺术内涵也许并不困难,重要的在于有所发现。总的来说,对于“觉醒者”形象的意蕴和该形象的具体描述研究已比较充分。如占东东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浅析鲁迅笔下的觉醒者形象一文中有详细的描述:“庸众眼里的狂人;不懂人情世故的特立独行者。”另有李垚在其毕业论文鲁迅小说中的觉醒者的人物形象中,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就是觉醒者的形象,二是觉醒者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价值认识问题,三是觉醒者的现实意义。他的这份研究可谓是非常可贵的探索,但不够系统,对于觉醒者这一形象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该形象会文本的作用等没有作相关介绍。另外,鲁迅本人对觉醒者形象的态度如何还未有前人做过深刻的剖析。在武经淋的鲁迅小说国民性研究综述中,对“国民性”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其国民性中的一部分和“觉醒”吻合。从这一角度可粗略看出鲁迅的态度,然而还不能够直接证明。王的灵魂的深刻与孤独一文中,通过对鲁迅小说中觉醒者形象的分析,来探讨尼采对鲁迅的精神影响,这也从另一方面对觉醒者研究做出了贡献。觉醒者的心理状态积淀着漫长而深厚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这种不朽的精神跨越了时空,它是现当代中国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理性把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认识。然而关于知识分子形象中的“觉醒者”大多语焉不详,或有失偏颇,此类研究相对较少,且不深入。关于鲁迅笔下的觉醒者形象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虽然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不系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三、指导教师审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