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B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07150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B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B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B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B卷 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B . 侯氏制碱C . 蚕丝纺织D . 制造火药2. (2分)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选项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 A . 削皮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色B . 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C .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食醋和酱油D . 向生锈铁锁的钥匙孔中加入铅笔芯粉末,使铁锁更容易打开3. (2分)下列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 呼出气体、液氮B . 冰水共存物、洁净的空气C . 二氧化碳、水蒸气D . 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氧气4.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 读取液体体积B . 闻药品的气味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 滴加液体5. (2分)党和国家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长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要求的是( )A .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B . 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以加快经济建设C . 全面关停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减少资源浪费,恢复自然生态D .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农产品产量及食品质量安全6. (2分)我省是农业大省,每年收割时有些地区因大量焚烧秸秆,导致空气质量一度达到重度污染下列有关处理秸秆说法错误的是( )A . 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B . 秸秆腐烂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C . 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 . 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7. (2分)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 .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放热,生成白色固体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8.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药品 B . 滴加液体 C . 加热固体药品 D . 量取9.5mL液体 9. (2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 . 氮气B . 氧气C . 二氧化碳D . 氦气10.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B . 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永恒不变的C . 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D . 空气污染物只有有害气体11. (2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与涉及的性质说法都正确的是( ) A . 利用氧气化学性质其可作燃料B . 利用氢气化学性质其可作探空气球C . 利用氮气化学性质其可以防腐D . 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其用作电光源12. (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 .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 铁丝在氧气在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13. (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 木炭B . 红磷C . 铁丝D . 甲烷14. (2分)下列各组变化中,全部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酒精挥发、纸张燃烧B . 镁条燃烧、铁锅生锈C . 活性炭吸附水中气味、粮食酿酒D . 动物的呼吸作用、水分蒸发15. (2分)以下是四位同学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后的结果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B . 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C . 用纯碱可除去表面团发酵产生的酸D . 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二、 填空题 (共2题;共2分)16. (1分)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用化学符号表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两个铜原子_;由于化学性质稳定而代替氢气填充探空气球的气体是_;填写物质的名称:天然物质中最硬的是_;NH4Cl_。17. (1分)化学实验要用到一些仪器而且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实验,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或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 (2)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会导致_ (3)在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果弹簧夹未夹紧,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的孔里,应先将玻璃管口_ (5)取一定质量固体药品需要用_,取一定体积液体药品要用到_(填仪器名称) 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0分)18. (3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实验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若说明实验2中有新物质生成,应采取的后续操作是_。 (3)实验3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_。 19. (4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 (2)图A为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其中一处明显错误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图B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 (4)图C为已调节平衡的两个纸筒,向其中一个纸筒内倒入二氧化碳,该实验的目的是_。 20. (3分)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小强:(如图2)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强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 (3)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硫磺粉,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_;_。 (4)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5)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6)若按小强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_四、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1. (2分)已知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分别能与乙,丙反应 (1)如果甲分别与乙,丙反应,所得溶液溶质不同,但组成元素相同,乙为单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丙,丙为化合物,请写出乙与丙的化学式:乙_,丙_ (2)如果甲分别与乙,丙反应,所得溶液溶质不同,但组成元素相同,乙为单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丙,丙为化合物,请写出乙与丙的化学式:乙_,丙_ (3)如果乙可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丙,乙与丙的组成中有两种相同的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且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请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下列关于甲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 A甲物质一定是酸或盐B甲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硫或盐酸C甲物质与乙,丙反应都生成沉淀D甲物质与乙,丙反应都没有现象(4)如果乙可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丙,乙与丙的组成中有两种相同的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且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请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下列关于甲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 A甲物质一定是酸或盐B甲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硫或盐酸C甲物质与乙,丙反应都生成沉淀D甲物质与乙,丙反应都没有现象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2分)16-1、17-1、17-2、17-3、17-4、17-5、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0分)18-1、18-2、18-3、19-1、19-2、19-3、19-4、20-1、20-2、20-3、20-4、20-5、20-6、四、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1-1、21-2、21-3、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