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7117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 姓名: 班级: 座号: 得分: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底,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2(2009年广东卷)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AATP B乳酸C三碳化合物 DCO23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推断此过程一定( )A是有氧呼吸 B是无氧呼吸 C不是酒精发酵 D不是乳酸发酵4.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5(2010扬州模拟)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活性与pH有关酶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酶之所以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提供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温度过高和过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相同A B C 产生的H和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在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温度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答案:A6 如图,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B)7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激素种类不同,而酶的种类相同B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点C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D解旋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解析:同一个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遗传信息基本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细胞,激素种类不一定相同,酶的种类也不一定相同;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几乎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解旋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答案:B8对动物体内的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B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C动物细胞中的ATP都来自线粒体D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由ATP直接提供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不同物质10(2010常州模拟)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人体消化酶作用规律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11现有三支试管A、B、C,先向试管内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下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试管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A试管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实验结果是A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D实验结果是B试管和C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解析:本题是验证性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比较A试管和B试管,自变量是酶不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A试管和C试管只有温度不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A试管中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水解为还原糖。B试管、C试管不能产生还原糖,以斐林试剂检验,结果无砖红色沉淀。答案:D12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解析:丙酮酸只有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由于夜间温度比白天低,因此植物细胞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弱。答案:A13(2010苏州模拟)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B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D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解析:图中(一)、(二)、(三)分别是指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一部分来自葡萄糖,一部分来自水;细胞呼吸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答案:A14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可能是()A分解了脂肪 B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C只进行无氧呼吸 D出现了无氧呼吸解析:水稻根尖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因此若出现无氧呼吸,会导致消耗的O2量比CO2的释放量少。答案:D15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B装置乙在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C装置乙中应让先放置一会再与连接D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处的CO2解析:黑暗或光照对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没有明显的影响;装置乙中酵母菌产生的CO2可通过导管进入,但酵母菌产生的酒精保留在瓶中;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答案:C16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步在细胞质基质进行,第二、三步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三步H与氧气结合,才有水的生成,该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答案:D17(2010连云港模拟)根据不同成分的植物种子在萌发时需氧量不同,下列种子在种植时埋土最浅的是()A花生 B玉米 C小麦 D水稻解析:本题以呼吸作用知识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不同植物种子成分及其呼吸过程等知识,综合了分析、应用等能力。种子萌发时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在三大有机物中脂肪分解需氧气最多,而花生、玉米、小麦、水稻的种子中,花生所含的脂肪最多,种植时埋土浅有利于通气。答案:A18(2010南京模拟)奥运会有些项目被称为有氧运动,如马拉松长跑;有些运动被称为无氧运动,如百米赛跑,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A运动前是否需要吸氧B运动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C运动后是否需要吸氧D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不同解析:有氧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依赖于糖类物质的有氧呼吸,而无氧运动是因为运动时间短,运动过程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物质的无氧呼吸。答案:D.19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Y物质分别代表C3和丙酮酸B过程中可以产生H,过程需要消耗H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解析:过程是指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消耗氧气,产生少量H,Y代表丙酮酸;过程是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不消耗O2,产生大量H;过程表示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X代表C3;过程表示C3还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消耗H和ATP;过程均属于暗反应阶段,不产生O2。答案:C20(2010高邮模拟)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无关的是()A晒干小麦种子以延长保存期限B对番茄植株进行摘心以增加产量C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以提高产量D农村采用密闭的土窖保存水果蔬菜解析:对番茄植株摘心增加产量,是利用解除顶端优势的原理,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无关。答案:B酶121、对于反应式:ATP ADP+Pi+能量,以下提法正确的是( )酶2A、物质是可逆的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B、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 的C、物质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 D、物质是不可逆的,能量是可逆的22 、右图是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图,由此可确定( )A. A为ADP,B为ATPB. 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C. 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D. 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23、如果一个ATP脱去两个磷酸,该物质就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之一,称为( ) A、腺嘌呤核苷酸 B、鸟嘌呤核苷酸 C、胞嘧啶核苷酸 D、 鸟嘧啶核苷酸24、一分子ATP中含有的腺苷、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数目依次是( ) A、1,2,2 B、1,2,1 C、1,2,3 D、2,3,125、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为( ) A、A-P-PP B、A-PPP C、APP-P D、APPP第II卷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空1分,共50分)26、(20分)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式如下:(1) ATP的中文名称为_三磷酸腺苷_,图中的表示的是_高能磷酸键,从ATP的分子结构式可知,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_一磷酸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人体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三秒钟内的能量供给。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100 m短跑过程中,其肌细胞中ATP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由A到B的变化过程中,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_。由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 (3)某同学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使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这一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_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_(“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_与否以后,再滴加_(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是否可靠?解释原因。_。解析:(1)ATP分子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腺嘌呤)组成的化合物,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在剧烈运动时会用于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ATP在细胞内含量少,但可与ADP之间快速转化。(3)由于实验的目的是证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所以实验时应以是否提供ATP为自变量,但实验前必须要耗尽肌肉自身原有的ATP,同时要注意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答案:(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ATP的生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的(3)ATP葡萄糖溶液肌肉收缩ATP溶液结果不可靠。如果外源ATP尚未耗尽,会出现滴加葡萄糖溶液肌肉也会收缩的现象,造成葡萄糖也能被肌肉直接利用的假象。27、(22分)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1)在反应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填序号)。(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线粒体 ,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 葡萄糖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 三 个阶段,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3)反应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填序号)。(4)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 ,释放能量 ,反应场所是 ,写出该反应式: 。(5)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 呼吸作用产生水 。.解析:分析图解,不难看出这是关于呼吸作用的过程图解。根据呼吸作用有关知识,反应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反应是在植物体内进行的无氧呼吸过程;反应是在动物(包括人)及某些植物(马铃薯块茎、玉米的胚乳)体内进行的无氧呼吸过程。反应和反应的不同是由于酶的不同造成的。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会产生水。答案:(1) (2)呼吸作用产生水 (3)28、(8分)下图为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催化效率变化曲线,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37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最高 。(2)在 0 和 100 时,催化效率都降为0,但在恢复到37时, 甲 图催化效率可恢复,请在该图中画出恢复曲线。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生物期中考答案卷 姓名: 班级: 座号: 得分: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II卷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空1分,共50分)26、(18分)(1) ; (2) ; (3) (4) ; (5) ; ; ; (6) ; (7) ; (8) ; 27、(14分)(1) ; ; ; (2) ; ; ; ; (3) ; (4) ; ; 28、(11分)(1) ; ; (2) ; ; (3) ; (4) ; ; 29、(4分)(1) ; ; (2) 30、(3分)(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