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审核通过秋新版一级上册第五六单元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6082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1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审核通过秋新版一级上册第五六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新审核通过秋新版一级上册第五六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新审核通过秋新版一级上册第五六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审核通过】2016年秋新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单元说明这是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了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 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 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 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在第一个识字单元,学生认识了象形字,初步感受了汉语的音韵特点。在本单元,学 生将认识会意字,并将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教材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编 排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 有意思。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 观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材中的合体字大幅增加,尤其是形近字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识 记的难度,应利用更加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与 此同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 字成果。164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画 21. 认识60 个生字和10 个偏旁;会写23 个字和2 个笔画。大小多少22.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进一步了解小书包2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识字日月明2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画大小多少升国旗。4.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升国旗2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的教育。识字加油站1.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5 个生字。2.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我的发现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字词句运用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语文3和舌尖音。书写提示园地五4.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日积月累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5.背诵悯农,懂得要爱惜粮食。和大人6.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一起读试续编故事。合 计13第五单元 1656 画 教材解析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 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 上口。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 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 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1.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2.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 可以把识字与朗读古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借助诗的语境来认读生字。本课要认的 10 个生字中,“色”是平舌音,“声”是翘 舌音;“近”是前鼻音,“听”是后鼻音,可以在对比读中重点正音。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换一换。用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如: 无:“天”换笔画成“无”。166 听、近:互换偏旁。 色:“爸”换偏旁成“色”。(2)偏旁归类。本课要认识的两个偏旁,斜刀头表示的意义学生不太熟悉,学生只要 能记住这个偏旁的名称即可。走之作意符,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本课有 3 个带 走之的字:“远、近、还”,结合偏旁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些字的含义。(3)借助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有无、来去、远近。” (4)有的生字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可以用它们编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如:生字词语举例句子举例还还是春天过去了,花儿还是那么鲜艳。色色彩这幅画的色彩非常明亮。2. 写字。本课要写的 4 个字中,有 3 个独体字。这 3 个独体字都有一个纵向支撑的关键笔画竖 或竖钩。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 3 个独体字的共同之处,领会支撑笔画的作用,然 后教师示范典型字,学生练写。本课 4 个字书写要点:4 画,独体字。水 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 不能写成一笔。5 画,合体字。去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4 画,独体字。不 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 点收尾。7 画,独体字。来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 过近。第五单元 167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如“水手、口水、雨水、上去、上来”等,学 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二、课文学习这首古诗,画中景物与生活实景不同,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在比 较中了解画中景物的特点,感受古诗的趣味性。1. 朗读指导。 古诗的朗读要注意掌握好停顿,读出韵味。此外,画中描述的景物与生活实景有差异,朗读时,可将差异之处适当体现在重音上,以凸显是一幅“画”的特点。 朗读形式要多样,可以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还可以教师引读,如,“远看,近听,春去,人来”。学生在熟读成诵后,可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忆、背诵古诗的方法,如,抓住“山、水、 花、鸟”4 个字来背诵,抓住“远”和“近”、“去”和“来”两组意思相反的词来背诵。2. 理解运用。 采用对比,理解谜底“画”。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找找圈圈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再启发学生根据回忆,说说自己见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然后读课文,找出诗中景物与现实情景的不同之处,最后说一说为什么这首谜 语诗的谜底是画。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诗意。在学生反 复朗读后,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根据个人对诗句的感受配 上动作来朗读表演。如,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 耳倾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课文中有几对反义词,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 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理解它们的意思。熟字组成的反义词:大小、上下 多少、里外 东西、南北(1)“来去”。演一演:小鸟飞来,小鸟飞去。 (2)“远近”。说一说:小丽离我近,小冬离我远。 (3)“有无”。做一做:一只手里拿东西,另一只手不拿东西。 教学设计举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去”2 个生字。168 2. 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3.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 组反义词。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1. 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2. 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3.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1. 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 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 个字。2. 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来认一认。3. 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4. 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 读一读。5. 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 女生赛读,全班齐读。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 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1)出示:远、近、还。请学生带读这 3 个字。引导学生 寻找这 3 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 记这 3 个字。(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 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 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 的方法来记?2. 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指导学生找找通过画和文的 结合, 帮助学生提 取诗中的信息。通过这一环节, 使教师了解学生生 字的认识情况, 找 准不认识的、读不 准的生字, 教学时 可有针对性地突出 重点。采用多种方法 帮助学生识记、巩固 生字,增强生字识记 的效果。体现了“一 字带一串”和“同一 个字可以用多种方 法来识记”的思想。第五单元 169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3. 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 的字。(2)课间操“说反话”。 4. 复习巩固。(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 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写字指导不仅要看教师范写, 还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要看是如何对学生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写的字进行反馈的。2.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要引导学生对照自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己写的字, 找到改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进的方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复习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2. 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3. 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2.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这一环节采用3.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画中景物和生活中的景物相对比的方法,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感受其中的差异性,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点,帮助他们感悟画2.学生读课文。提问: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的特点,领悟诗句和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画之间的关系。170 不同。3. 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 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 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 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 也不会惊吓得飞走。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画中描述:生活所见: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近听水有声。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人来鸟不惊。人来鸟儿惊。4. 熟读成诵。(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诵。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1. 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2. 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3. 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 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理由。头戴小红帽, 千条线, 身穿大白袍。 万条线,走路摇摇摆。(鹅)落在水里看不见。(雨)(任一平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第五单元 1717 大小多少 教材解析这首儿歌由 4 小节组成。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 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 朗上口。配合儿歌,有 4 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 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教学目标1. 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 12 个生字,认识反犬旁 和鸟字旁 2 个偏旁。会写“小、少”等 5 个生字和竖折折钩 1 个笔画。2.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3. 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本课 12 个生字,可通过自主朗读、师生接读、生生对读等方式,熟读课文,掌握字 音。也可通过归类呈现事物图片及名称的方式,先认识事物,读准事物名称,再进入课文 学习。本课生字中,“苹、杏”是后鼻音,“枣”是平舌音,“鸭子、杏子”中的“子”,要 读成轻声。在字形上,“杏、桃、苹、猫、鸭”等字的偏旁与字义有关,木字旁一般与树木、木172 材有关。可引导学生关注偏旁,建立形义之间的联系,并结合认识鸟字旁和反犬旁。“黄、 猫、鸭、果”4 个生字有极为相近的部件,学生很容易都看成“田”,要加以区别。 也可 把认字建立在感知图文、认识事物的基础上,把认字与学词紧密结合起来。本课生字以独体字和形声字为主,在识记生字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 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如:(1)图文对照,学习象形字“牛”。 (2)熟字加偏旁。如,“猫、边、鸭、苹、杏、桃”。 (3)偏旁归类。如,“杏、桃”。 (4)事物归类。如,动物类“黄牛、猫、鸭子”,水果类“苹果、杏、桃”。 (5)反义词。如,“多少”。 (6)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词语举例:多:多少、众多、大多 少:少见、少数、很少 黄:黄牛、黄色、黄金 边:边上、水边、天边 果:苹果、果树、果子 桃:桃树、桃花、桃子2. 写字。本课要写的 5 个字都是独体字。其中 4 个独体字,都有写在竖中线上的支撑笔画竖或 竖钩。“小”和“少”字形接近,可以适当比较。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 4 个独体字 的共同之处,领会支撑笔画对摆正汉字位置的作用,然后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本课 5 个字书写要点:3 画,独体字。小 第一笔竖钩压竖中线,左右两点要匀称, 左点比右点略低。4 画,独体字。少第一笔是竖,不带钩;第四笔要稍长,托 住整个字。4 画,独体字。牛 第一笔是短撇,第一横略短,第二横要长, 竖要出头,写在竖中线上。第五单元 173续表8 画,独体字。果 先写“曰”,再写“木”,竖笔从上写到 下,压住竖中线,最后撇和捺。5 画,独体字。鸟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横向的 折要拉宽些,最后一笔要拉长一些。本课要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学有 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如,“小手、小虫子、不少、水 牛、果子、水果、小鸟、水鸟”。二、课文学习1.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竖折折钩:教师可用一段铁 丝折出“竖折折钩”, 让学生直观感受是一 笔连成的。书写示范 时,起笔时稍重,每 一个折处向右稍按一 下, 最后收笔微顿, 再出钩。读准数量词中“一”的变调。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回顾秋天一文中“一”的不同读 音,再尝试着自己读读“一”在数量词中的不同读音,然后出示按读音分类的数量词读一 读 , 在读中感受“一”的变调规律。要引领学生用多种方式来反复朗读儿歌,感受朗读的乐趣,体会语言的韵味。可采用 同桌互读、小组赛读、拍手伴奏、接读句子等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 朗读节奏。朗读时,每段尾音可以稍拉长或强调,节与节之间要有停顿。2. 理解运用。 了解量词的正确使用,突破本课学习难点。教学时,常用量词“只、个、头”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运用中理解;“群”可让学生看图,通过鸭子和鸟的数量对比,知道 很多事物聚在一起,才能叫“群”;“堆”可让学生看图中桌上的水果,说说哪是杏,哪是 桃,理解“堆”的意思,再拓展说说生活中看见什么也是成堆放着的;“颗”,则可让学生 观察一些圆形和粒状的实物,如一颗黄豆、一颗珍珠、一颗葡萄,直观感受“颗”的意思 和适用对象。图文结合理解词句,发现文字与图画的对应关系。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里 有什么,哪个大,哪个小,哪个多,哪个少。也可以出示“大小”“多少”这两组反义词, 读一读,再出示图画 , 说一说相对应的事物的大和小、多与少。学生对事物大小多少有了 直观的理解后,再读儿歌。后面两小节,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先读儿歌,让学生在脑海里 想象儿歌表达的事物,尝试加上动作说一说。如,让学生用手比划圆圆的苹果样,说“苹174 果大大的”,大拇指和食指靠拢,形成一颗枣子样,说“枣子小小的”,再配上动作,读 一读儿歌“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也可以补充一个西瓜的图片,形成西瓜、 苹果、枣子三者的对比,帮助学生形象化地初步感知大小等比较是相对的。3. 课后练习。 第一题指导背诵,可以采用逐步提高难度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背诵。如,先出示图画和部分文字:一个( ),一个( ),一头( ),一只( ),学生看图补充背诵; 再提高难度,隐去文字,看图背诵;最后除掉图片,直接背诵。第二题通过读记的方式,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可以通过比较读,如“一头牛” 和“一只猫”、“一只鸭子”和“一群鸭子”,让学生感知大小不同、数量不同的事物要用 恰当的量词来表示。三、实践活动1. 量词大集合。收集带量词的短语,配上相应的图片,同学之间互相教一教,认一 认。如“一个人”,边上画一个人或剪贴上一个人的图片。2.“我来编一编”。模仿课文的句式,用上量词编一节儿歌,并配上图画。 教学资源1.量词歌。量词歌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鲤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量词千万莫用差, 小朋友,试一试,换换就要闹笑话。2.什么美。什么美朱晋杰什么美?蜜蜂美。 不贪玩,不贪睡, 从小爱劳动,采蜜不怕累。什么美?杨树美。 不弯腰,不驼背, 身子站得正,挡住风沙吹。第五单元 1758 小书包 教材解析本课由 6 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学生 常用的学习用具,被编进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 “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 们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1. 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 11 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 竹字头 3 个偏旁。会写“早、书”等 5 个字。2. 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3. 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难点】 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 本课多数生字出现在文具名称中,识字时,可以将生字融入文具名称中进行认读。借助学生熟悉的文具名称识记相关生字,将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相结合。 生字的读音可以通过认读词语,朗读儿歌来正音。注意翘舌音“书、尺”,平舌音“作、早”,前鼻音“本”。“子”字单独出现时读第三声,加在“尺”的后面,成为词语 后缀时,读轻声,可引导学生回顾第 7 课刚学过的“鸭子、杏子”等相关词语,巩固轻声 读法。也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看图说话,在说话中正音。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字形,理解字义。176 (1)生活情境识记。如“书”,可引导学生回忆在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家等地方 见过的书。“作业本”3 个生字,学生天天见面,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 3 个生字,指着认一认。 (2)用熟字加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识记生字。 笔:毛 + 竹字头 课:果 + 言字旁 早:十 + 日字头 本:木 + 一结合“笔”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竹字头。教师可出 示古代毛笔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笔”是竹字头。有些学生课外已认识了不少字,也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 认识的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校”和“作”。笔,会意字。从 竹, 从聿。“ 筆” 是 笔的本字,小篆像用 手执笔。古时毛笔笔 杆都是用竹制成的, 故从竹。(3)在识记生字的时候,可以列举关联的词语,帮助理解字的意思。如:笔:铅笔、毛笔、钢笔、笔袋、笔套 尺:直尺、卷尺、三角尺 本:书本、作业本、笔记本、课本2. 写字。本课要写的 5 个字,有 4 个独体字,1 个上下结构的字。4 个独体字里,有 2 个含有笔 画撇和捺,但撇的写法不同。教学时要注意区别。本课 5 个字书写要点:6 画,上下结构。早日字头略小略扁,下面的“十”横要写得长一些,竖写在竖中线上。4 画,独体字。书第一笔横折略小,第二笔横折钩略宽,竖要直,点不碰到横折。4 画,独体字。尺“尸”的头部略扁,捺与撇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2 画,独体字。刀横折钩的折要稍向左倾斜,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5 画,独体字。本 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撇捺要舒展,最后一笔短横不 碰到撇和捺。第五单元 177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如,“尺子、 书本、本子、刀子、大刀、小刀、早上”。二、课文学习1. 朗读指导。 朗读儿歌时,注意句子间的适当停顿,句末可以稍微延长。可以先听读、跟读儿歌,感受儿歌句中和句末的停顿,再让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教师应注意部分汉字轻声的朗读 示范。例如“的”和“得”,要念得轻而短,不拖音。“真不少、课本、铅笔、作业本、转 笔刀”等词语的朗读可以适当突出,从而说明小书包的用处大。2. 理解运用。 联系生活,理解文具。学生平时都在使用这些文具,对文具的名称比较熟悉,作用也基本了解,教学时可通过图文对照,学习词语。儿歌中出现“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 刀”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画,让学生去找找。还可以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这些 学习用品该到什么商店去购买,从而明白这些都是“文具”。儿歌中的“宝贝”一词,是 对文具的爱称。除了“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可以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说 说自己书包里有哪些文具“宝贝”,也可以试着用课文的句式来表达。借助儿歌,培养良好习惯。儿歌的后四行,重在对学习习惯的提示。“上课静悄悄”, 即上课时,不要玩文具,让它们静静地待着;“下课不乱跑”,即下课了,要及时收拾好文 具不乱丢乱放。从而让学生明白文具是我们的好伙伴,天天陪同我们上学校,学知识,学 本领。引导学生也要像照顾好朋友那样照顾好文具,要爱惜,会整理。3.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的设计,第一题指向学生的现实生活,认识自己书包里的文具;第二题指向养成良好的自主整理文具、爱护文具的习惯。第一题,可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借 助自己书包里的文具来介绍,认读有关词语。第二题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学习用“我 会”的句式说说自己能做的事情。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再借助拼 音读句子,然后学着图上样子学习摆放文具、整理书包。也可以引导学生用“我会” 说说自己还会怎么爱惜、整理文具。三、实践活动1. 课后,随父母到文具商店或柜台认识更多的文具,将新认识的文具用彩笔画下来, 再写上名称,贴在教室一角,布置一个文具展示栏,将认识事物、学习汉字结合起来。2. 游戏“整理小书包”。帮助学生了解课程表上写着什么、书包里该放些什么、每天 怎样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设活动有三个环节:第一部分是激发学生的兴 趣,说说书包里该放些什么;第二部分是看课程表;第三部分是学习整理书包。178 教学设计举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 8 个生字和 3 个 偏旁,会写“书、本”2 个生字。2. 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一组。2. 让学生画一张自己喜欢的文具画,并想办法写上文具 的名字。可以是一种文具,也可以是多种文具。3. 为每小组准备一份本课的生字卡片。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教学过程: 一、儿歌引入,学习“书包”1. 复习上学歌,交流每天陪伴我们的好朋友小书包。2. 出示书包图和标注拼音的汉字“书、包”。 引导学生交流 (1)读准“书包”的字音。 识字途径, 倡导生引导学生自己拼读,反馈中重点正音翘舌音“书”,再开 火车巩固读。(2)识记生字“书、包”。 说说平时在哪里见过“书”,根据学生的经验理解“书”。 “包”,结合实物书包,进行形象记忆:“书包”把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包”在里面了。随机学习包字头。二、小组合作,识记生字1. 请学生说说书包里有哪些文具,根据学生的回答,出 示本课要学习的文具名称及相关图片:橡皮、尺子、作业本、 笔袋、铅笔、转笔刀等,请学生对应图画,猜猜文具的名称, 给文具贴上标签。2. 学习本课新词。(1)学生自己拼读课文中的词语。 (2)多种形式反馈读。如,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 (3)打乱顺序,归类读。活识字, 并结合不 同的识字方法理解 字义。第五单元 1793. 课间操。出示配乐儿歌,教师先示范,再带领学生边低年级学生注读边做动作。意力集中的时间有转笔刀,转起来,(左手微微握拳,右手转动。)限, 课中间安排与作业本,翻开来,(左右手伸直,掌心向下,再同时向上课文学习内容相关翻开。)的课中操, 能有效小橡皮,来回擦,(左右手五指捏拢,呈空心拳样,掌心排除学习疲劳, 提向下,再做来回擦的动作。)高学习效率。小尺子,拉拉直,(左右手拉成直线,再做左右拉伸动作。)小笔袋,包起来,(左右手收回,在胸前做滚动动作。)小铅笔,站直了。(左右踏步,最后站正。)4. 识记生字。识记生字体现(1)认读没有图片和拼音提示的词语。学生的主体性, 借(2)认读生字。词语中生字标红,先自己读,再跳读。助已有的识字经验,(3)认读单个生字。可以先自己读,再同桌读,互相教一重在激发学生的识教,然后小老师带读,接着开火车读,最后词语卡片认读。字兴趣。(4)归类识记生字。用加一加、生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随机结合认识竹字头、包字头、单人旁等偏旁。三、运用游戏,复习巩固1. 教师逐一贴文具词卡,学生抢读。2. 每组发一个装有文具词卡的信封,组长逐一抽出轮流 读,谁读对了,就收下词卡。3. 请得到文具词卡的同学站在台上,邀请学习伙伴读读创设生活情境,文具的名字,读对了,就赠送这张词卡。以超市购物的方式4.创设班级小超市,获得赠送词卡的同学到班级小超市促进复习巩固, 激“购买”文具,选对文具的获得奖励。发学习兴趣。四、观察辨析,学写“书、本”1.出示“书、本”,学生观察,边书空边说说书写笔顺。2.指导发现“书、本”两个字都是上紧下松,且竖都写从 整 体 观 察,在竖中线上,是关键笔画,要写得直。发现结构特点, 再3.教师范写“书”,学生书空,再临写。写一个就及时点到 发 现 关 键 笔 画,评,指导。学生再写一个。最 后 范 写、 练 写、4.教师范写“本”,学生书空,再临写。写一个就及时点反 馈, 一 步 一 步,评,指导。学生再写一个。要扎扎实实。180 9 日月明 教材解析这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 尘”,通过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生在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汉 字构字的有趣,进而激发起更大的识字热情。课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诵读记忆。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顿 的形式,揭示出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点。 学生在朗读中,能自然地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激发识字热情。后 两句是五字句式,进一步诠释“众、林”等字的构字含义,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课文配有一幅图片,三个小朋友在合作植树,三人为众,暗示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 理。远处的小树形象地勾勒出“多木才成林”的意境。该图片为学生读文识字、理解主题 提供了凭借。 教学目标1. 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 11 个生字和日字旁 1 个偏旁。会写 “木、林”等 5 个生字和卧钩 1 个笔画。2. 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3. 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学写笔画卧钩。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字音方面,“心、林”两个生字的韵母都是 in,可强化认读,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读音。第五单元 181“明、从、双、众”4 个生字是后鼻音,也可放在一起强化认读。“明”和“心、林”还可 以通过对比读,进一步区分、巩固前后鼻音。本课大多数字都是由独体字组成的会意字,可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识记语境,“日 月明、小土尘、双木林、三木森、三人众”,让学生先圈出生字, 再借助图片理解“日月明、小土尘”的造字原理,体会两个独体字结合表示新字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推测“双木林、三 木森、三人众”的意思,引导学生体验古人造字 的智慧。也可引导学生说说看见会意字,眼前仿佛出现了怎 样的画面。如,看见“从”,眼前出现了一个人在前面走, 一个人在后面跟的画面,结合理解字义,“从”即跟从。“力、木、条、心”不是会意字,可随文强化识记。 “力、木”在“田力男、双木林”中已反复认读;“条、 心”可随课文最后一句“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加 以强化,引导学生圈出后通过扩词辅助记忆。如,“手 心”“一条鱼”。本课的生字结合课后第二题,还可补充一些与熟字组 成的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词语列举:会意字会 意 是 说 字 的 整体意义由部分的 意义合成。如“ 信 ” 字。“ 人 言 为 信 ”,“ 信 ” 字由“ 人 ” 字 和“言”字合成,表 示人说的话有信用。 用会意的方法造出的 字就是会意字。如“休、苗、析、伐”。明:明天、明白、明星 从:从上到下、从小 众:大众、众人、群众双:双人、成双成对、双手 木:木头、木桥、木马心:人心、手心、开心2. 写字。 本课要写的个字,独体字“木”与合体字“林”形成对应。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独体字的笔画占位,再观察合体字各部分的大小、高矮、宽窄,然后教师示范,指导 学生练写。本课 5 个字书写要点:4 画,独体字。木横要写得平直,竖要与竖中线重合写端正, 撇与捺要写舒展。3 画,独体字。土第一笔是短横,竖写在竖中线上, 第三笔长横要写平直。4 画,独体字。心 笔顺依次是:左点、卧钩、中点、右点。要指导学生了解三个点的名称、位 置。第二笔的卧钩像弯弯的月牙,不能写得太直。182 续表8 画,合体字。林左窄右宽。左边的“木”做偏旁,略窄小,捺改点。右边的“木”略宽大, 撇要穿插到木字旁的点下面。2 画,独体字。力横折钩的折和撇的斜度基本保持一致。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如“手心、人心、木头、木马、林子、土 里”等,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二、课文学习1. 朗读指导。 课文节奏明快,可以用打节拍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同时借助语境识字。在学生发现会意字构字特点后,教师可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 后两句的内容,进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2. 理解运用。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这句话可先结合上文“三人众、双木林”,启发学生说说“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的意思。然后结合插图理解后一句。可让学生先说说图中 孩子们在做什么(你扶树苗,他培土,我浇水,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帮助小树安家)。进而 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经过众多小朋友的努力,荒山变成了树林,变成了果园的神奇景象。“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可以先让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在一起可以创造 财富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可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的例子。在理解句意上,教师不要急着讲述,可让学生先说一说读懂了哪句话,是怎么理解 的,再通过看图、联系生活经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加深理解。3. 课后练习。课后第二题,编排的是 8 个由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生字,扩 大学生的词汇量。可与生字的复习巩固相结合,随机安排。课后第三题,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会意字的构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尝试按照会意 字的构字特点,通过两个部件的组合来猜测字的意思,先说说这是什么字,再说说是怎么 猜出来的。第五单元 183 教学设计举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 9 个生字,感受识字的乐趣;会写生字“木、林”。 教学准备: 课件苹果树。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1. 直接揭题“ 日月明 ”, 让学生谈谈发现。(“ 日 ” 和 “月”组成“明”)相机出示红日图和明月图,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明 月的明亮。2. 揭示本课识字特点: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 通过课件的演 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造出了“明”字,意思取日、月组合明 示, 学生可以将会亮之意。本课要识的字大多是这样的字。二、朗读课文,趣味识字 (一)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二)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三)指名诵读课文,识记前四行生字。 1.“日月明,田力男”。 (1)出示田里一名男子在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 (2)写出汉字“男”,揭示字义,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 (3)再读本行课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2.“小大尖,小土尘”。 (1)让学生说说“尖、尘”分别是什么意思,教师揭示末端细小为“尖”,细微的土为“尘”。 (2)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想象“尖”的东西有哪些?在哪儿见到过“尘”?3. 小组合作学习“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意字构字特点和字 义联系在一起, 促 进字义的理解、字 形的识记。184 (1)每人选一句自学,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猜测“从、 众、双、木、林、森”的意思。(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一人走一人跟随为“从”,人多为“众”;成片的树木为“林”,更多更茂密的树木为“森”。4. 小结会意字构字规律:以上生字“明、男、尖、尘、 从、众、林、森”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字的整体意 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而成。5. 齐读课文。(1)可击打节拍,再次感受本课汉字的构字特点。 (2)质疑:课文有没有不懂的句子? 预设:“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存疑,下节课解决。)三、游戏巩固,灵活认字 游戏:摘苹果1. 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树上有七只苹果。2. 在苹果中写上所学生字:明、尘、从、众、双、林、森。3. 请学生来认读,如“明,日月明”,读对了,学生一起 说“对对对,摘下一个大苹果”。4. 指导学生给摘下的苹果分分类,哪些是两个字组成的, 哪些是 3 个字组成的,组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四、写字练习 1. 指导写“木”。(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察“木”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学生反馈后,教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说要领。(2)学生尝试写“木”。检查点评。学生再次书写“木”。 2. 指导写“林”。 (1)学生观察“林”,说说发现了什么。老师讲讲好朋友之间谦让的小故事。(2) 学生尝试写“ 林 ”。检查点评。重点强调右边的 “木”撇要穿插到点的下方。(3)学生再次书写“林”。在揭示会意字 的造字规律后, 引 导 学 生 自 主 识 字, 理解字义。通过图 片或想象画面, 形 象 化 地 感 知 字 义, 感受会意字的特点, 领略汉字的趣味性, 同时也点燃了主动 参与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在观 察、对比中自主发 现“ 木 ” 作为偏旁 时笔画的变化, 书 写合体字时重点强 调笔画之间的穿插。第五单元 18510 升国旗 教材解析本课由少先队员升旗的画面引出 3 个词语和一首儿歌。3 个词语具有意义联系,可以连 成一句话:“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或“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儿歌分 5 行,共 5 句, 描述了少先队员升旗的场景,也简洁形象地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升旗礼仪。儿歌短小精悍, 有叙述,有抒情,凝练地传达了国旗的知识,升旗的庄重,充分地表达了爱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1. 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 11 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 2 个偏旁; 会写“中、五”等 4 个生字。2. 正确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 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3. 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 本课生字的学习,可以在看图揭示课题、学习词语和儿歌的过程中,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来识字。可以把象征祖国的几个词“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以图片加词 语的形式集中呈现,看看图片,读读词语,既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又把相关字词和具体 事物一一对应起来,便于记忆和理解。字音方面,“升”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需要重点正音。“旗、起”声母和韵母完 全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可通过对比读来区别正音。“么”读轻声,可通过读词语或短句,186 来帮助读准字音。 本课生字分散在词语和儿歌中,在分散认读正音的基础上,可以集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方法可多样,如: (1)结合偏旁识记。指导学生认识 2 个偏旁,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识记“国、红、起”等生字。 (2)猜字谜、编顺口溜。 美:羊儿没尾巴,大字来代替。 升:远看是个开,帽子斜着戴。(3)动作演示。如可以演一演“升、起、立”这些表示动作的生字。 (4)熟字对比。如“升”和“开”,“么”和“公”,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5)本课生字与熟字可以组成一些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词语举例:升:上升、升旗 国:国旗、国歌、国家 旗:旗子、红旗 红:火红、红日、红叶 歌:歌声、歌曲、山歌 起:起立、起来、升起 美:美丽、美好、美人 立:立正、成立、坐立2写字。本课要写的 4 个字都是独体字,且横画较多。教学时,可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横向笔画 等距,然后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本课 4 个字书写要点:中4 画,独体字。“口”要写得宽扁,竖写在竖中线上,穿过扁口,上短下长。4 画,独体字。五 笔顺依次是横、竖、横折、横,第二笔竖要微微左斜,横折的斜度与竖基 本相同。所有横向笔画之间等距。立正5 画,独体字。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最后一笔横要拉长。5 画,独体字。三个横画之间等距。前面两个是短横,最后一笔是长横。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如“口中、耳中、手中、五十、十五、立 正、正中”等词语,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第五单元 187二、课文学习1. 朗读指导。 儿歌基本采用四字短语,指导朗读时,要注意四字短语间的稍稍停顿。可采用自由读、同桌接着读、拍手伴奏、加上动作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读 出四字短语的语言特点,做到不拖音,不唱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自己的体会。儿歌前三句写了国旗徐徐升起、迎风飘扬的美丽。 朗读时,要突出关键词语,如“徐徐”语速可以慢一点,“多么”读重音,让学生感受加 上“多么”使“美丽”程度加深。后两句儿歌是提示升国旗时,应该怎么做。朗读时,可 把重音落在“向着、望着、立正、敬礼”4 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体 现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教学时,还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升国旗、奏国歌的场面,让学生感受到国歌的雄 壮、国旗的美丽。通过看多媒体课件中升国旗时小朋友们的动作,让学生知道,升国旗时 我们必须立正、敬礼。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尊 敬国旗,爱护国旗。在学生能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可配上动作朗读儿歌。2. 理解运用。 对一些书面词汇的理解,可通过换词、语境运用等方法来理解。如“徐徐”一词,就可借助升旗仪式录像,观 看国旗在国歌声中徐徐上升的情景,再让学生说说和“徐 徐”意思相近的词语,达成从形象感知到语意替换的转 化。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用一用“徐徐”一词,实现由 品悟到运用。3 个词语组成的词串具有意义联系,在认读词语的基 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摆一摆词卡,将 3 个词语连成一句话 说一说:“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或“五星红旗是中国 的国旗。”与国旗相关的儿歌:国旗国旗红又红, 五颗金星在一起, 一颗大,四颗小, 闪闪发光亮晶晶, 国旗国旗我爱你, 我们向你敬个礼。 词语教学片段设计教学目标: 认读词语“中国、国旗、五星红旗”,认识 4 个生字和 2个偏旁。了解国旗,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教学过程: 1. 出示地图,激发兴趣。188 引导学生说说如何知道这是中国地图。(观察发现,形状 像只大公鸡,是中国地图;地图上有“中国”两字。)2. 了解“中国”,趣味识“国”。 (1)出示词卡“中国”,正音。 (2)了解“中国”的全称,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 (3)了解中国国土面积,课件出示词语“国土”。 (4)课件出示汉字“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自己的发现。(边界线就像是“国”的外框,边界线内的 国土似乎就是“国”里面的“玉”)。认识偏旁国字框。(5)在认识事物名称中不断复现强化“国”:中国的标 志国徽;义勇军进行曲国歌;五星红旗国旗。 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祖国的象征,再次认读词语。3. 聚焦“国旗”,渗透识字方法。 (1)放大画面“国旗”,引导用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认识中国的国旗。 (2)出示词卡“五星红旗”。认识“红”:早期的染色工艺多用于丝织品中,所以这个 偏旁就是绞丝旁。引导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