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第七、八单元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05913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第七、八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六年级第七、八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六年级第七、八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地球家庭 1、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回眸、殉难、继承、雷棣、泣不成声、了如指掌。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介绍方法。3.熟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具学具:课件、背景音乐教学过程: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师:在年月的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有一个中国男孩宣读了他个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这个男孩名叫雷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齐读课题,质疑:为什么企盼世界和平?他是怎样做的?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默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理解词语:“凯旋”、“覆盖着国旗的遗体”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我大声呼喊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这段话,把一个年仅岁就失去父亲的小雷棣趴在父亲遗体上泪流满面地大声呼喊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4)指导感情朗读。板书设计:更加董事 关心政治 发奋读书谢绝帮助 写信明志 继承遗志 自强不息 发奋努力教学反思:1、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第2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教学重点:体会雷棣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把握雷棣成长经历中的作为。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具学具:课件、背景音乐教学过程:一、 回忆上节课讲的内容,(概括回答全文的主要内容)补充质疑:二、 深入理解课文1.学习第二部分(第自然段)。(1)默读,思考:雷棣是怎样做的?用横线勾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一下雷棣的情感,作好批注。(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雷棣的变化。体会雷棣化悲痛为力量,将对父亲的爱和怀念深藏心中,并为实现父亲遗志而发奋努力的心情。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3)抓住事例中雷棣说的话来体会他的品质。(4)划出句子,指名朗读,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抓住“一定”“会去”“凭自己的努力”等词来体会。(5)教师小结:同学们,面对如此盛情而真诚的邀请和诱惑,雷棣牢记父亲的教导,不为所动,这对于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是那么不容易啊!他平静的话语后面,是一颗坚定的决心,是一种自强自立,发奋学习的可贵精神。难怪教授会激动地称赞他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来,让我们也来赞美一下雷棣吧。(6)齐读:“你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我相信今后会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见到你。”2、讲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1)指名朗读,思考: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他是怎样做的?(2)理解:“未竟的事业”。(3)指导有感情朗读。三、课堂小结,四、拓展延伸。1、小结: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孩子雷棣,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2、拓展:你想对雷棣说些什么?板书设计: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加倍关心妈妈生前的理想关心国际政治家人的希望 发奋读书学习 谢绝别人帮助教学反思:2、黑孩子罗伯特 第1课时教学目的:1.积累词语,熟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悉、感知课文,初步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情感。 2.了解时代背景,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学重点:积累词语,熟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悉、感知课文教学难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罗伯特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的画面。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黑孩子罗伯特从小生活在贫民窟,因为肤色问题常常受到同学丽莎的奚落,但后来他为了救治得病的丽莎,却毅然捐出了自己苦心积攒打算购买心爱玩具的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黑孩子罗伯特,去了解事件的缘由。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背景资料。三.自主学习(一)解决字词霉臭 冲鼻 橱窗 积攒 捐钱 寒颤 撵 出殡 奚落 怦怦 哽 灰暗 小心翼翼惊恐(二)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1、“文题”的理解:“黑”指罗伯特的种族,在这里着重指出“黑字,意在说明在当时乃至今种族歧视严惩的社会,罗伯特的天真、善良、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就尤为珍贵了。2、说说文章讲了一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本文叙述了黑孩子罗伯特为了救治得病的白人同学,毅然捐出了苦心积攒打算购买心爱玩具的钱,刻画了一个天真、善良、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黑孩子形象,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不同种族的人应如何相处。3、文章结构1)1马丁?路德?金的讲话。2)25交待罗伯特生活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3)67罗伯特为买战斗机模型辛苦攒钱。4)820罗伯特把买战斗机的钱捐给丽莎治病,这行为感动了丽莎的父亲,让他重新认识了种族关系。四小结学生讨论:我们该如何面对歧视,学会生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黑孩子罗伯特 第2课时教学目的:1. 感悟罗伯特对残酷生活的积极、豁达的正确的人生态度。2. 学会正确、积极地实现自己的梦想,造福他人。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刻画及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儿童心灵的创伤。教学难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罗伯特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的画面。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听写生字2、文章主题3、我们该如何面对歧视,学会生活二合作学习(一)深入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1、我们从何处看出罗伯特生活在“种族歧视”环境中(结合具体语句说明)1)生活环境2)罗伯特的经历及其心理感2、看到罗伯特的遭遇,你感受到了什么?3、如何评价罗伯特这个孩子?(结合事例用自己的话)(二)学生小组讨论:对课文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三)各组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在课堂上交流。三探究学习1、跳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的句子并说明其所用方法及作用2、找出文中最让人感动的句子,说明理由四小结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认识种族平等的意义,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板书设计:脆弱、敏感、压抑、痛苦 黑子罗伯特 纯真、宽容、善良、富有同情心教学反思:3.别 挤 啦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 联系生活实际和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意思。3、 感受诗人追求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理解、宽容的思想境界,从而受到心灵的净化。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和时代背景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挤”的含义和“别挤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挤”)师: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哪些词?听着这些词,你有什么感受? 2、补齐课题:“别挤啦”。 3、出示作者简介二、初步感知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把诗歌读通读顺。三、学习第一节诗歌(一)生默读第一节诗。(二)汇报交流:1、“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诗中的两个人称代词“我”、“你”:既指课堂上的师生,又指生活的自己和他人,实指生活在世界的每一个个体。 2、“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思想的王国是自由的天地。” 留白练习:这里没有( ) 之分,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 ) 。3、“你可以尽情地追求,追求那人间最好的一切。”这世界究竟有多自由? “我要尽情地追求,我追求( ) 。”4、“只是你得保证,保证你自己不使别人受到压抑。”师:让我们联系生活说说我们在追求自由的时候,应当如何保证不使别人受到压抑?当我( ) 时,我应当( )。5、小结:请你用“只有才”说说在这一小节中,诗人要告诉我们什么?(指导朗读)四、学习第二小节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节诗歌。思考:作者为什么一再呼吁“不要挤,千万不要挤!”? 2、汇报交流:不要挤走什么?要防止什么?要留住真诚,抵制贪婪诗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3、引导质疑,领悟作者情感这句话中的“你”到底指的是谁?让我们借助作家的写作背景来看看,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课件出示狄更斯写作背景)现在谁来说说,这个“你”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挤?在这种环境下,诗人渴望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所以诗人一再呼吁别挤啦!(指导朗读)五、拓展思维,模仿写诗。1、课件出示不道德的图片。2、课件出示仿写范文别唱了3、学生思考片刻后自由写诗,写后进行交流。六、总结请几个学生来说说在今天这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别 挤 啦 不道德的行为(摒弃) 留下 抵制真诚、善良、平等 邪恶、卑琐、丑恶教学反思:拓展阅读 瑞恩的井教学目的:1、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2、能辨析“募集、募捐、捐助”这三个词语。3、知道瑞恩是一个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教学重点:1、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2、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教学难点:1、知道瑞恩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2、理解“瑞恩的井一一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投影出示“井”,并介绍“井”,导入新课。(请看到过井的学生举举手,并请他们说说井的作用。)(井一一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2、出示课题瑞恩的井,齐读。3、根据课题提问。归纳学生的问题:瑞恩是谁?瑞恩怎么会有一口井的?(为什么这口井是瑞恩的?)这口井在哪里?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募捐 草棚 羞怯 水泵 登载 擦 罐 2、出示:从老师口中,他知道,(6岁的加拿大一年级的小学生)(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还知道。于是,他挣到了70美元。可是这钱不足以打(70美元可以打一口井)(帮长辈做家务)一口井。在的帮助下,瑞恩开始了面向整个加拿大的,也加入(妈妈)(募捐活动)(他的同学)了捐助的行列。他们还与非洲的孩子们。两年后的,8岁的瑞(相互通信)(一个夏天的早晨)恩和妈妈来到,这里有一口,当地的孩子们(乌干达的一所小学附近)(瑞恩的井)(热烈欢迎瑞。现在,瑞恩的募集活动,那些钱将被用来。恩的到来)(还在继续)(在非洲打井和购买设备) 3、交流答案,齐读这段话。 4 、辨析“捐助、募捐、募集”。(1)这段话包括三层意思: 出示: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 瑞恩靠做家务挣来了70美元,他的这笔钱将用来捐助乌干达北部一所小学的孩子们。 瑞恩在妈妈的帮助下开始了面向整个加拿大的募集活动,这一活动至今还在继续。指名分别读这三句句子。 (2)从课文中找到与这三句句子相对应的小节。 全班齐读12节,男生读38节,女生读912节。(板书: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3)利用工具书,比较三个词语的异同。相同:都有捐款、捐物的意思。不同:募捐是募集捐助的意思。募集是广泛征集的意思。捐助是拿出财物来帮助的意思。“募集、募捐”有号召大家来捐助的一层意思。捐助则是指自己捐款捐物。三、再读课文,谈谈感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可以用书中的句子来说。2交流:瑞恩是个善良的孩子。(有同情心、助人为乐、关心别人、心好等都行。板书:善良) (1)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70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2)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们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 (3)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4)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瑞恩是个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孩子。(有毅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等都行。板书: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1)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板吸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当朋友们在外边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2美元。 (2)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3)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四、读课文,悟悟道理。 1、齐读课文,找找直接点题的一句话: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个别读)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生活在非洲这片平脊的土地,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没有食物,没有水,饥饿、疾病、死亡威胁着人们。而瑞恩捐助的这口井给那里的人带来了希望。 2、我们从瑞恩身上学些什么?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这就是瑞恩的井带给我们的启示。 3、说话练习:以好样的!瑞恩!为题,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受。4、总结全文。文中的主人公瑞恩让我们的思想、灵魂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要强盛,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奋斗。同学们,让我们以瑞恩那样的人为榜样,做一名有理想、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新世纪的学生。板书设计: 瑞恩的井 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教学反思:图站阅读 阳光皮肤 教学目标:1、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情。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渴望全世界人民团结、和平、互助的美好愿望。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们“积极性”以达到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把握人物性格。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浏览课文,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课文内容,说一说本文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2、学生复述课文3、理清文章思路及主要写作手法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对话的形式贯穿全文的。二、合作交流读课文质疑,我们暂且也把它看成是一堂语文的口语交际课。那么,各个国家的同学在利用口语来展示自己国家的风采时,你认为:1哪个国家的同学介绍得好?你为什么欣赏他的介绍呢?2哪一个国家的学生介绍得最精彩?最形象?三、品读体验1在口语交际中,新加坡的李德远和朝鲜来的金顺玉的对话是什么意思?(能否表演一番)他们好象伤害到了彼此,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关于说话的技巧呢?2、你能想象小朋友介绍自己国家时的心情吗?(他们都能抓住本国家的惊人之处,给国际少年班所有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中国”学生是这样介绍的:模拟一个情境,师、生及全班同学共同进入到课文中,读P84,“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长江黄河”过渡:作为中国孩子,当时他该多自豪啊! 3、可是,在我们这个少年班,54个孩子有20个是南非人,南非孩子该怎样介绍自己的国家呢?模拟情境课堂,朗读课文:“我的心突然一抖,从一开始我就思考,我将如何介绍我的非洲,我的南非呢?”结尾,“我不禁热泪盈眶”。全班同学都沉浸在静静的氛围中。教师做资料补充索普种族歧视的牺牲者( 在1912年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最出色的人物是美国的天才运动员索普。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运动员,但在奥运会冠军史册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人们一在提到他,称颂他,他的名字比冠军还要响亮,是因为人们同情他的不幸。他是种族歧视的牺牲者。他出生于印第安贫穷家庭,他篮球、足球、游泳、跑步,样样都行。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时,他稳拿了2次全能冠军(跳远、200米、1500米、铁饼、标枪)。但,他被人诬陷为职业运动员,奥运会取消了他的冠军资格并把金牌转发给这个项目的第二名,但后者拒绝接受,他说:真正的冠军是索普,不是我也不是其他任何人。索普不仅被剥夺了金牌,而且被剥夺了参加业余比赛资格,就这样,一代才华横溢的运动员被扼杀了。此后,索普当过职业棒球员,卖过苦力,他留给人世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我金牌”。70年过去了,终于,在1982年国际奥委会决定为索普恢复名誉。1983年1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赴洛杉矶将追回的金牌重新授予索普留下的儿女。索普,一代天才运动员就这样成为了种族歧视的牺牲者!4、这些都是过去的南非,然而今天的南非,有着硕大的钻石,经典的建筑,安逸的生活,著名的人物-刚刚获选的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现在的黑人已不再是昨天的黑人,他们的呼声震惊世界,你听他们的课堂上也响起了南非学生的声音:“我们虽然是黑皮肤,可它是阳光的皮肤。”(将内容迁移了过来,阳光皮肤在同学的心里扎下了根,真切地体会到了阳光下的皮肤都是美丽的,人们都有一颗热爱和平和真诚的心,这就是阳光真情。)讨论什么是阳光皮肤?为什么称自己的肤色是阳光皮肤?四、拓展延伸讨论能不能说所有人的皮肤都是“阳光皮肤”?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查阅这方面的材料,将感受最深的做成卡片,介绍给同学。(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板书设计: 阳光皮肤各种肤色 阳光、美丽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岁月三友1墨梅图题诗教学目标 : 1学习生字词,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在诗画的感染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具学具:音乐 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赞颂梅花的诗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元朝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王冕的作品。还记得王冕学画这篇课文吗?回忆一下。(板书作者、诗题。读课题)2墨梅指什么?猜一猜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吗?3咱们赶紧去读一读古诗吧。二、初读诗歌放声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看看读完古诗后你会有什么疑问。(多读几遍)1、指名读,正音:乾坤 2、齐读。3、质疑: 读完诗歌后,你有什么疑问?小结:为何作者画笔下的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丝毫没有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得到人们的夸奖呢?三、品读解疑咱们静下心来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自己用多种方法弄懂诗句的意思,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还可以和同桌小声讨论一下,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就作上记号。理解一、二行诗1、解词(1)指名读一、二行诗句。这两行诗里有没有不懂的字词?洗砚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传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淡墨痕: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2)理解诗句:谁能说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板书:淡)(3)感受意境: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在这小小的洗砚池边会是什么样的美景?指名说。2看课件赏画。师叙述:这幅墨梅图画的是横向折枝墨梅,枝干舒展挺秀,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新俏丽,生气盎然。虽然只用了淡淡的墨色轻染“淡墨痕”,却把梅花含笑娇俏的样子生动地刻画出来。3指导朗读(“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师点评。男生、女生读。理解三、四行诗诗人为什么特别爱这朴素淡雅、端庄秀美的梅花呢?指名读三、四行诗句,师引读。1、释句: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是啊,它并不希罕人们夸奖它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师小结并板书:满)齐读质疑:王冕在自己屋子的周围种了一千多棵梅树,题为“梅花屋”。他为什么这样喜爱梅花,这样喜欢画墨梅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得走近王冕。 课件介绍王冕资料此时,读了后两行诗,你有什么感受?议一议,读一读。(预设:或体会到他对统治者无情的讽刺;或体会到他考进士屡试不中,满怀愤郁;或体会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又或品悟出他归隐家园、怡然自得的那份闲逸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小结:诗中,一个“淡”字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分外的耀眼!“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卓尔不群、淡泊名利。(板书:卓尔不群)想像引读:一个清晨,晨光微曦,王冕手持书卷,缓步来到家乡的洗砚池边,轻轻坐下,静静的赏梅。看着看着,他欣然拿起画笔在纸上挥毫,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来我家洗砚池头树,(3)同学们,超凡脱俗的梅、坚贞不屈的竹和傲然挺立的松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爱思考的你们想一想岁寒三友象征着什么呢?赶紧再去读一读书,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4)有同学会背了吗?那我们和上音乐吟诵一下,配乐背诵。四、拓展积累诗句1、说起梅花,人们赞颂它的诗句太多太多,老师摘录了一些。出示齐读2、你最喜欢哪句诗,能大声读给我们听一听吗?五、书写这首诗言美、情美、意境美。现在我们就工工整整地把这首诗抄写下来, 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和音乐中,感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吧!六、欣赏学生作品,点评板书设计: 墨梅图题诗(元)王冕淡 卓尔不群教学反思:2墨竹图题诗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3、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绚丽的花朵.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二,自主学习:(一),检查预习 1,字: 冕(min)乾坤(qin kn)妥协(tu xi)卓(zhu)尔不群 花蕊(ru)厌恶(w) 2,词: 卓而不群:形容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二)交流材料: 1,作者:王冕(130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幼为农家子,自力苦学,后从学者韩性受教.应进士举不中,遂下东吴,入淮楚.至正七年左右,北游大都,见天下将乱,遂归.晚年,南方起义兵兴,移家浙东九里避难.据说他死前不久曾作朱元璋议参军.他的画和篆刻在当时很负盛名. 2,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 3,朗诵诗歌,熟读成诵三,学习探究:1,引导学生阅读诗画赏析第二段.(明确:郑板桥这首诗的背景,原因和被罢官的结局,说明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2,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3.本诗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第1是实写,第2是虚写,第1句是第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4.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 (明确: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物,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爱民之气节.)四、小结:竹的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拓展训练:交流搜集的有关竹的诗句,绘画作品.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美竹.板书设计: 竹 人墨竹图题诗 干: 细中有强 特立独行叶: 青翠欲滴 爱民如子傲然树立教学反思:3、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松是风骨的象征,它苍劲挺拔,傲斗冰雪,顶天立地,枝干高耸,正直坚韧,是勇士.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歌唱松,赞美松,风雪洗礼松更翠,大雪压枝更挺拔.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苍松怪石图题诗.二,自主学习:1.简介作者:李方膺,字晴江,又号秋池,衣白山主人,为官期间曾因得罪上司被捕入狱,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去后寓南京借园,常往来扬州卖画.善画松,竹,菊,梅,杂花及鱼虫,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所画之梅以瘦硬见称.2.读标准音:矫(jio)阙(qu)迥(jing)膺(yng)阿谀( y)铮(zhng)3.解词:阿谀奉承: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耿直:(性格)正直;直爽.铮铮: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4.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三,合作学习:1.品诗: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大胆质疑,解决疑难.找自己最喜爱的诗句,说明理由.(明确: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之意.)2.赏画:(1)整体欣赏画面.(明确:一枝梅花横贯画面,构图新奇;花朵只用淡墨轻染淡墨痕,仅花蕊加墨重点,清新俏丽;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2)图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相互关系,各有什么寓意 怪石:耸立(不屈不挠)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二者关系: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四,探究学习: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明确:借所画的怪石,苍松表现自己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五,拓展训练:交流搜集的有关松的诗句,绘画作品.六,小结:谈本课的收获板书设计:怪石耸立 不屈不挠 铮铮铁骨画家的品格苍松挺劲 饱经风霜 刚正不阿教学反思:图站阅读 黄山松教学目标:1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2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3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4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二,自主学习:1,读标准音:峰峰皆(ji)到寒彻(ch)骨闪烁(shu)劲(jng)枝迸(bng)2,写规范字: 雷tng( ) 夹x( ) lu( )露不屈不no( ) 3 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合作学习:1,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2,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四,合作探究: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五小结1,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板书设计: 顶风傲雪(自强) 黄山松 坚毅不拔(拼搏) 百折不挠(进取)教学反思:拓展阅读 5竹颂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物体,抓住特点描摹竹子“形”和“神”的方法;体会作者感情,理解课文主旨;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诵读能力;表达能力。 2、学习竹子精神。教学重点:通过自学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学习劲竹的精神。体会课文多种表现手法,并尝试运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检查上一课的字词和背诵 2、简介作者:管桦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诗人和书画家。我们所熟悉的他的作品有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等等。管老的墨竹在画坛独树一帜,独具风格,以粗干大叶,撑天柱地为特征。所以,诗人艾青题词暂管佬说:“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爱其竹,更爱其人。”。 下面我们来学竹颂,更要学习一种精神。 二、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并正音正字 (一)1、注音:笋 曳 潜 劲竹 2、填字:pn附 消rng 青ti lng云 yu扬 xio洒 3、解词:苍茫 汹涌 挺拔 摇曳 凌云 (二)学生自读课文,用铅笔划出形神兼备状写竹子的语句。 三、学生读出这些句,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1、开头哪个字突出竹子的“魂”,为下文写神奠定基础。 “劲”坚强有力。 2、第二段突出“劲”的语句有哪些? “形”身躯粗壮;声音铿锵。 突出“劲” “神”纯洁、朴素 形神兼备有节,虚心(双关) 3、齐读第三段。 本段写什么? 本段写恶劣坏境中竹子的“形”和“神”。 采取什么方法来描写的? 对比的方法。 怎样对比的? 以春花来对比。 花谢人散;劲竹常青。 对比的作用是什么?证明竹子有顽强的生命力,突出开头提到的“劲” 本段还描写了竹子什么精神? 冬天送绿;暑天送凉-无私奉献的精神。 4、自读第四段,思考竹子对“我”有何影响? 净化“我”的灵魂。 5、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我”注重的不是竹子的外形,而是其情操和美德。 6、总结课文:(意在归纳主旨) 本文通过描绘竹子的外形,突出了它什么精神?你受到什么启发? 突出竹子的坚毅顽强,纯洁朴素,虚心有节,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课堂竞赛(时间不够可作为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5分钟完成的加2分) 五、课后作业:12页一、三、四;背诵课文第三段。 板 书 设 计 竹颂管桦形:身躯粗壮、清枝碧叶、如不朽的松柏、郁郁葱葱、潇洒挺拔坚毅顽强神:坚毅顽强、虚心有节、纯洁朴素、无私奉献、净化灵魂教学反思:6梅香正浓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课文,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理解“梅香”的具体含义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民族存亡之时英雄们的崇高气概。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指名背诵墨梅图题诗二、明示目标“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在历史的长河上有多少民族英雄刚正不阿,凛然正气,不向世俗、权贵低头,坚持信念,至死不渝。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梅香正浓,感受在民族存亡之时英烈们的崇高气概。板书课题:梅香正浓。三、初始通读1、小组自由读课文,正音。2、交流生字词的学习。3、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第1自然段)总写自己对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们的崇敬之情。(第2-6自然段)详写了史可法的英雄事迹。(第7自然段)作者直抒胸臆,表达情感。四、深入理解1、文章主体部分,详细写了史可法的英雄事迹,共写了哪几件事?第一件:写在民族危亡之时几次起草奏章,提出救国方略,规劝皇帝,为国家、民族的前途担忧。第二件:写史可法在明朝大势已去之时,发誓与扬州城共存亡。第三件:写扬州陷落,史可法宁死不降,最后“大骂气绝身亡”,表现了英雄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凛然正气。2、让学生找出文中最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读,谈谈自己的感受。五、实践感悟1、你还知道哪些像史可法这样的民族英雄?2、学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梅香”的理解。“梅香”指梅花的品格及具有梅花品格的英雄身上所体现的凛然正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