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专题研究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55692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专题研究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习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专题研究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专题研究心得体会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福民小学 倪国华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已不像老教材那样把它作为一个单一的模块进行训练,而是把它融入到每一个模块中进行学习,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学生,所以我们在上每一节课之前一定要读懂教材,读懂自己的学生,读懂自己的课堂。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做为低年级的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联系生活,应用知识,提高主动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走进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说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如在教学“9加几”时,呈现了开运动会的现实情境,以小朋友数饮料的真实场景做为本节课的知识切入点,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引导学生列出“9+4”这个算式,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后与同桌交流,运用自己的经验主动探究算法,并组织学生交流、总结算法。学生有的是摆小棒数数,有的是用“凑十法”,还有的从10+4=14类推到9+4=13。这些多样的算法既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优化算法,特别是在巩固练习时,学生能逐步体会并喜欢上“凑十法”。这样的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提出,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二、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审题习惯 在低段应用题教学中,应用题目大多数是以图画文字混合形式呈现的,这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当然,有时也以纯文字形式呈现的,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前一定要理解题意,即审题。在教学生审题时,我要求学生读题必须仔细,边读边思考,并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圈出来,把要求的问题有波浪线扛出来。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再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解法,当然还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来确定正确的解题方法。三、找准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弄清数量关系,才能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并通过计算进行解答。低年级应用题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联系四则运算的意义,把应用题中叙述的文字转换成数学运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坐在教室里,硬性的把一个个知识点灌输给他们,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给学生具有开放性的、生活性的、生动性的、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主动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情境主动地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让学生主动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如我在上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创设了小朋友们熟悉的游乐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你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学生积极地发言,接着引导学生,“你能从中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乘过山车的有几人?坐摩天轮的有几人?做小火车的有几人?然后继续引导:“那你们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在这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对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便会有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通过创设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并在主动的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培养低年级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深化应用 ,拓展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走进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时用1格表示1后,有一道练习题统计全班学生喜欢的水果,学生遇到纵轴当1格表示1人不够时,产生了知识冲突,此时,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在这个统计图中表示出我们班小朋友喜欢的水果情况,然后让他们同桌交流,有的孩子说“老师我们再在这些格子的上面添上一些格子不就够了吗?”很快就有孩子反驳“那样不行,那样太乱了,又没有地方。”最后,在学生的讨论中有一个孩子说“我们可以用1格表示2个人,不就能画下了吗?”原本是二年级的知识,在孩子们的争执中,很快的得到了解决。就这样在数学知识的应用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与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好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