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乡农业经济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5470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阳乡农业经济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向阳乡农业经济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向阳乡农业经济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向阳乡农业经济工作总结我乡今年的农业经济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农业发展要求,狠抓了各项发展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的组织和落实,促进了我乡农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根据年初乡“两代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提出的任务,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为重点,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结合本乡实际抓主导,创特色,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经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2010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 万元,比增 %;农村劳务总收入 万元,比增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比增 %;。现就我乡今年的农业经济工作总结如下。一、主导产业稳中有波动1、粮油生产。2010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乡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亩,比上年增加了 亩,增长 %,其中春粮种植面积 亩,比上年增加了 亩,增长 %,单产达到 公斤,比上年增加了 公斤;总产达到 吨,比上年增加了 吨,增长 %。油菜种植面积18088亩,比上年的22300亩,调减了4212亩,总产达3857吨,比上年的4371吨,下降了11.76%。早晚稻种植面积35746亩,比上年37468亩,面积减少1722亩,减幅为4.6%;预计单产542公斤,比上年的584公斤,减少42公斤,接近05年产量水平,减7.19%;总产量达到19368吨,比上年的21881吨,减少2513吨,减11.48%。棉花生产种植面积4330亩,比上年3869亩,增加461亩,增长11.92%,平均亩产皮棉94.4公斤,与上年的97公斤,基本持平略减3.3公斤,减3.4%(因受持续高温和二次台风影响);亩收入达到1306.6元,比上年的1308元,基本持平。今年棉花总收入达到565.7578万元。比上年的506.1万元,增加59.6578万元,增长11.79%。蚕茧生产今年饲养总张数为1098张,比上年的1335张,减少237张,下降17.75%;平均张产为46.2公斤,比上年的44.9公斤,增加1.3公斤,增长2.9%;平均张种收入832.20元,比上年的张种收入1152.20元,减少320.00元,减幅为27.77%。主要原因是茧价降低所造成的。 2、畜牧生产。畜牧生产作为我乡的重要支柱产业,占全乡农业经济收入的50%以上,由于我们切实注重抓好动物防疫,生猪品种的改良,技术培训等工作,2007年生猪、苗猪、兔毛、家禽等,随着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农民的养猪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由于上年能繁母猪的减少较多,生猪饲养存栏量接近上年,今年生猪存栏数约159700头,比上年的163032头,减少3332头,减2.04%;生猪出栏预计235000头,比上年222072头,反而增加了12928头,增长5.82%。家禽饲养量达302500羽,比上年的361148羽减少16.24%;兔子饲养量预计达到11.8万只,比上年的12万只,基本持平。二、特色产业稳步推进2007年,乡政府及农业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及目标任务,围绕“强化和改善农业服务、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在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益上下功夫,在抓好花卉、苗木113亩,水产养殖964亩、西瓜6065亩、茭白3500亩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加大蔬菜、食用菌二大产的工作力度,扩大种植规模。1、稳步推进蔬菜种植。2007年我们依托沈荡万利蔬菜有限公司,积极引导农民扩种露地青菜、榨菜,全乡春季一季达到了6500亩,种植农户4090户,产销总值达到了1000多万元;夏季蔬菜种植面积9050亩,产销总值达到1800多万元;为农民创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食用菌产业进一步扩展。全乡种植食用菌面积达到了41万平方尺,其中磨菇种植面积达到38万平方尺,比上年的32.86万平方尺,增加了5.14万平方尺,增长了15.6%;食用菌收入达到了361万元。三、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1、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乡四家龙头企业运营良好,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龙型产业模式。2007年度龙头企业总收入达到了 亿元,如嘉兴青莲食品有限公司,今年屠宰加工量预计达65万头,比去年的66.5万头,基本持平,其中供沪生猪(猪肉)达46.5万头,供应各类超市、专卖店8.5万头、市场直销15万头。2、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显现。今年,全乡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不断显示出极强的辐射带动力,为社员销售农副产品生猪、兔毛、家禽、蔬菜、食用菌等农产品,如元通养猪合作社,积极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注册“金三元”商标,争创无公害生猪品牌,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博得了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督查组的充分肯定。海盐元通兔业合作社积极为兔农提供人工配种21020胎次,繁育优质长毛兔50550只,供应和来料加工兔专用配方颗粒饲料798吨,收购销售兔毛38.83吨,提供折垫式钢棚兔笼3455组(每组12只笼位)。一年为兔农增收1107万元,带动联贯区域内外养殖户7000余户。 3、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了保障。为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生产标准的制订和完善,并把重点放在标准的贯彻实施上,努力指导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目前我乡已有9个农产品标准,全乡已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基地8个,兴隆、永福、新兴茭白,永宁棉花种子,刘庄生猪,大宁的蘑菇,青莲寺的西瓜,电庄的水产,元通片的兔子等一大批生产基地;全乡拥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3只,获省级名牌产品1只,市级名牌和优质品牌各1只。四、各项基础工作成效明显(一)切实抓好河道整治和防汛抗旱工作。根据我乡水网现状,2007年我乡规划落实整治河道40条,总长30.12公里,修筑护岸工程3.5公里。今年以来我们立足早行动,早受益,在河道所在村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下,到11月15日止已经完成清淤河道任务39条,预计到11月25日前全面完成整治河道42条,总长度41.17公里,累计开挖土方52.1507万方;完成护岸工程2.065公斤,其中花岗岩镶贴0.535公里,浆砌块石0.33公里,鱼巢护岸生物桶式护岸1.2公里。同时狠抓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共投入资金55.01万元;完成砌明渠11.135公里,砼管暗渠3.795公里,完成泵站2座,改善灌溉面积0.493万亩。根据我乡防汛抗旱的预案,我乡首选成立了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同时相继组建了有430人参加的防汛抗旱突击队,并分四个组进行分工落实,安排抢险车辆17辆,挖泥船6艘及编织袋等物;还特别对全乡的危房、海塘出海涵洞、封堵二线塘的道口,落实通知第一责任人和第二责任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今年3月份,对标准海塘和出海涵洞进行实地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未发现隐患,并落实专人负责。(二)全面实施河道长效保洁管理和河道绿化工程建设。为了巩固河道整治工程成果,进一步改善水环境,确保河道水畅、河道无杂草,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等,长效保洁管理工作,全面实施已整治的河道保洁67.2公里,督促指导各村确保河道长效保洁管理工作,3月份分别落实了保洁人员15名,并签订了河道保洁合同,6月份,乡政府以西政200670号文件,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工作政策,及河道保洁长效管理考核办法,乡河道整治领导小组每二个月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办法与村干部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挂钩及年终累计得分在全乡平均分以上的,乡以以奖代补的方法给予补助,未达到全乡平均分的按比例进行奖励,河道绿化工程,我们采用招投标的方法,完成绿化造林河道。(三)认真落实、切实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工作。农业综合开发西塘桥子项目,于2006年立项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2007年度全面开展实施工作。2006年农综开发西塘桥乡子项目涉及大宁、永宁、刘庄三个行政村,开发面积约9000亩,总投入资金约703万元。具体内容有:一是新建渠道93公里,其中暗渠23公里,明渠70公里;二是新建灌水机站17座,渡槽1座,倒虹管1只;三是新作砂石路5.71公里。整个工程已于今年的8月底全面完工,并于9月下旬已通过县级验收,近日准备迎接省级验收。通过农综开发,使这三个村的土地从原来的中低产田改变成稳产高产田;从过去的易涝、易旱田转变成能灌、能排适宜各类作物种植肥沃田;从过去的设施老化陈旧浪费大、成本高到现在的现代设备和设施,有效地提高灌溉利用率,为农民的丰产增收夯实了基础。(四)认真做好种粮农民综合直补和粮油种植大户直补及良种补贴工作。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对我乡省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资料增支实行综合补贴的通知精神,会同乡财政所、经管站认真搞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对全乡2006年度农户种植大麦、小麦、早(晚)稻等面积逐户进行核实登记,并逐户填写种粮农户清册。据核查,全乡13个行政村,355个承包组,9239户农户,种植面积56249.87亩,亩均补13.6元,总共补贴我乡资金91.7万元,通过信用社将补贴资金全部打入种粮农户电费卡存折内,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种粮农民的关怀,切实保护农民的切实利益,确保社会的稳定。同时还及时做好粮油种植大户的调查摸底申报工作,全乡粮油种植大户38户,总承包(流转)面积2982.55亩,粮油复种面积为3001.32亩,直补资金60026.4元;水稻良种直补涉及农户4168户,直补资金95456.10元;杂交水稻良种种植户8户,种植面积11亩,补贴资金110元;全乡全年直补资金155592.6元,比上年的73316.7元,增加了82275.8,增长112.22%,主要增加了良种补贴这一块。所有补贴资金也通过信用社直接发给广大粮油种植大户和购种农户。(五)积极开展绿化工程河道绿化工程。在紧紧抓住十百工程和新农村建设这两个机遇,认真规划,检查监督,做好整治村、示范村的绿化规划、设计和监督。一年来完成绿化总面积314亩,其中防护林85亩,5600米14160株;经济林28亩,村庄绿化11000株,厂矿绿化103亩,美化了村庄,净化了环境,保护了农田。河道绿化工程上半年我们完成了4200米,造林3700株。下半年完成了电庄、新兴两个整治示范村的绿化建设工作,共建绿化面积102亩,河岸绿化6公里,植树2320株。(六)积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根据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海盐县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积极配合海盐县中国人财保险,认真做好全乡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对全乡所有附合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种养殖大户进行集中动员、宣传保险政策,引导种养殖大户积极参加保险,抵御突发性灾害引起的损失,通过保险来提高生产自救的能力。一是针对全乡晚稻种植面积在20亩以上的大户开展水稻保险。全乡共计参保36户,总面积2949.57亩,参保率占大户数的100%。二是积极开展生猪和能繁母猪的保险工作。到11月10日止,生猪保险参加农户达到177户,占附合参保条件的饲养大户数218户的81.19%,保险金额754533元;能繁母猪保险,全乡已参加保险的母猪有10845头,占全乡存栏数13532头的80.14%,保险金额650700元。较好地完成了上级政府布置的目标任务。在积极做好参保的同时,也积极配合中国人财保险,做好出险后的现场踏勘和理赔工作。今年的单季晚稻因受16号强台风“罗莎”大风大雨和冷空气低温双重影响,造成了大面积倒伏和青枯死亡。出现灾情后,及时上报灾情,并协同县人财保进行实地踏勘灾情,做好理赔的各项准备工作。全乡共计(指参保大户)倒伏面积575.4亩,青枯死亡面积71.3亩,合计面积646.7亩,每亩保额400元,这样参保农户可以从保险公司拿到理赔款258680元。(七)坚持以防为主,积极做好动物防疫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根据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步骤下,认真开展春秋二季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防控工作。在今年的4月份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分别进行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防控,做到规模养禽场(户)的免疫率达到100%。在做好防疫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以法治牧,严厉打击非法经营病死猪、私屠滥宰和违禁药物使用等行为,严格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乡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调查摸底和查处工作,确保居民吃上放心肉,确保我乡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八)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宅基地规划布局调整,认真开展全乡范围内宅基地整理项目的调查摸底,在9月份完成了立项申报工作,全乡涉及兴隆、盐东、海塘、大宁、永宁、新兴、凤凰、青莲寺等八村,总面积3.7公顷,折55.5亩的宅基地复垦项目。10月份上报县国土局申报立项兴隆、凤凰、青莲寺三个村的造田改地项目,总面积11.98公顷,折179.7亩。计划在今冬明春全面开展二个项目的实施工作。同时我乡积极配合有部门,认真做好违法用地调查处理。2007年111月共立案7起,已办结4起,余3起还在调查处理之中。认真做好全乡的基本农田管理保护工作,严格履行申请、审批制度,实行“占一补一”等制度,与各村签订西塘桥乡耕地保护管理目标责任书,确保全乡的耕地保有量不减少。五、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了确保我乡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按生态乡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我们精心组织,严格实施,依法行政,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积极推广工业企业清洁生产。一是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认真抓好工业污染物的防治控制工作。协助县环保部门加强对15家污染企业的日常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实现达标排放。同时,抓好新建项目环评工作。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切实改善农村面源污染,实现资源再利用。在06年完成三个畜牧小区污染治理的基础上,今年针对我乡饲养规模在300头以上6户生猪规模饲养户实施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建造100150 m3的沼气池6座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并在今年3月底已全部通过验收,目前已投入运行。对生猪存栏50一300头的中小规模饲养户,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乡、村干部逐户上门做工作,目前已落实沼气建造意向的农户有39户,已完成沼气池建设的有15户,今年全乡共完成21只沼气池建设(含6户大户 )。全乡今年计划对62户养猪大户进行干粪暂贮池建设,通过乡、村干部多次上门督查、沟通,思想认识基本统一,近日已全面完成干粪暂贮池的建设,全乡共建造干粪暂贮池68只,超额完成县定任务,近日将组织验收。元通养猪合作社和青莲寺村两家畜禽干粪收集处理中心已完成调试,上半年已投入试运行,通过试运行,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下半年在完成干粪暂贮池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二个干粪收集处理中心。三是大力推进生态村建设,按生态建设的标准,认真实施生态村建设。今年全乡有永福、兴隆、新兴三个村争创生态村。新兴村已基本完成创建工作,准备迎接上级有关部门的验收。永福、兴隆二个村正在积极创建中。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好新兴、电庄新农村区域内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任务。四是全面加强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我们加强责任体系建设,落实防控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在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攻坚战中,我们根据县政府的要求,开展了春、秋两季较大规模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清除工作。春季利用半个月时间突击进行化学清除680亩;秋季采用人工拔除方法,清除面积868亩;由于我们各级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一行动,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清除行动迅速,全乡清除效果明显,清除率达98%。总之,2007年我乡农业经济和农村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求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主导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目前除了粮食生产外,尤其是新兴特色产业少,农业综合效益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尤其是花卉苗木林果、大棚蔬菜等零星分散,生产的产品受本地消费和加工能力的限制很大,难以形成市场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二是农产品安全生产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农户分散经营给安全监控带来不少隐患。三是水利设施弱化,特别是河道淤泥淤积严重,杂草丛生,河道蓄水引洪能力差。2008年农业经济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届会议精神为指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创新的理念,大力推进种植业经营规模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推动和促进我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创特色、强产业。在确保粮食总量的前提下,适当调减粮食比例,发展都市型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巩固和规范水产品的养殖。进一步扩大特色产品,将全乡内塘1350亩淡水养殖作为重点,规范养殖标准,提高养殖效益。以托合作社为龙头,以基地为抓手,以农户为基础,做好长毛兔、食用菌二大产业稳步发展。2、发展庭园经济,提高绿化面积覆盖率。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做好二个点试验示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计划再扩大二个点的建设,逐步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发展之路。3、加强河道整治管理,提高河道整治质量。积极完成县府下达给我乡的河道貌岸然疏滩任务。为了切实改善水质,优化水环境,根据上级河道整治工作要求,结合本乡实际,认真搞好规划。2008年计划河道疏浚总长度22公里。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调整,在全乡范围内选择12个河道整治点作为乡河道整治示范点创建。4、认真抓好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工作。为了巩固河道整治成果,确保河道畅通,河面无杂草、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的长效管理目标。2008年计划河道保洁100公里,措施是督促各村落实保洁队伍,指导制定保洁责任,落实保洁经费。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保洁目的。5、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畜禽污染处理工作。确保完成县下达的治理任务。根据创建生态乡的目标要求,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在全面启动运行元通养猪合作社和青莲寺村两座干粪收集处理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建造沼汽池、干粪暂储池和三格式化粪池。确保我乡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确保我乡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6、认真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2007年计划明渠衬砌15.94公里,砼管暗渠3.95公里;新建标准化高低压机站6座,新建过水两用桥5座,水闸3座。7、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围绕和结合新农村建设,认真做好宅基地整理调查摸底工作,在此基础上,及时申报、立项;并认真开展、积极实施宅基地整理项目和改田造地项目。8、做好村级财务审计管理工作。按照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规定,根据县农村审计办公室的工作计划,对已到三年一轮审的村进行村级财务收支,以及有关专题审计,08年全乡计划安排4个村(八团村、永福村、永宁村、兴隆村)。同时继续做好完善二轮土地承包的扫尾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