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总结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1.信息、信息特征及作用(1)信息的内容是关于客观事物或思想方面的知识。(2)信息是有用的。(3)信息能够在空间可时间上传递。(4)信息需要一定的形式表示。2.数据、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及数据的特征(1)数据哟“型”与“值”之分。(2)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3)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表示之分。(4)数据应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3.手工管理数据库阶段(1)手工管理阶段不保存大量的数据。(2)手工管理数据库阶段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刻库进行管理。(3)手工管理阶段基本上没有“文件”概念。(4)手工管理阶段是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4.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1)出现了许多商品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2)数据库技术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3)关系方法的理论研究和软件系统的研制取得了很大成果。5.数据库系统的软件的组成(1)操作系统 。(2)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主语言编译系统。(3)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软件。(4)数据库应用系统及数据库。第二章 数据库模型与概念模型1.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a.数据结构 b.数据操作 c.数据约束条件2.常见的数据模型当前,数据库领域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主要有3种,它们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3.层次模型1)层次模型的定义a. 有且仅有一个节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节点成为根结点。b. 出去根节点之外的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2)层次模型的存储结构 a.邻接存储法。邻接存储法是按照层次书前序穿越的顺序,把所有纪录值依次邻接存放,即通过物理空间的位置相邻来安排层次顺粗,实现存储。 b.链接存储法。链接存储法是指用引元来反映数据之间的层次联系,它主要有子女-兄弟链接法和层次序列链接法两种方法。4.网状模型1)网状模型的基本特征a. 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双亲。b. 结点可以有多余一个的双亲。5.关系模型1)关系模型的存储结构在关系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中,关系以文件形式存储。一些小型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直接利用操作系统文件的方式实现关系存储,一个关系对应一个数据文件。2)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比较a.关系数据模型建立在严格的数学基础之上。b.关系数据模型的概念单一,容易理解。c.关系数据模型的存储路径对用户隐蔽。d.关系数据中的数据联系是靠数据冗余现行的。第三章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1.数据库系统书记的内容(1)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2)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3)数据库的物理模式设计。2.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新奥尔良方法是规范设计法中的一种方法,它将数据库设计分为4个阶段:需求分析感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在数据库设计的不同阶段上,实现的具体方法有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基于3NF的设计方法、基于抽象语法规范的设计方法等。3.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a. 需求分析阶段。b.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c.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d.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阶段。e.数据库实施阶段。f.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4.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1)实体集的转换规则 概念模型中的一个实体集站换位关系模型中的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关系的结构是关系的模型(2)实体集间联系的转换规则 1)1:1联系的转换方法如果将1:1联系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一级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且每个实体的码均是关系的候选码。2)1:n联系的转换方法在向关系模型转换时,实体间的1:n联系可以有两种转换方法:一种方法是将联系装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其关系属性有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集的码一级联系本身的属性组成,而冠以的码为n端实体集的码;另一种方法是在n端实体集众增加新属性,新属性由联系对应的1端实体集的码和联系自身的属性能够构成,新增属性后原关系的码不变。3)m:n 联系的转换方法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集的码一级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新关系的码为两个相连实体码的组合。4)3个或3个以上实体集间的多元联系的转换方法可根据以下两种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a. 对于一对多的多元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型的方法是修改n端实体集对应的关系,即将于联系相关的1端实体集的码和联系自身的属性作为新属性加入到n端实体集中。b. 对于多对多的多元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型的方法是建立一个独立的关系,该关系的属性为多元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5.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步骤与方法(1)需求分析。也称为系统分析,通过需求分析,得出系统对数据的要求和对功能的需求。(2)系统设计。确定系统的数据模式、功能结构和系统结构,确定系统支持环境、实现方法和技术(3)建立数据库。借助于选定的DBMS建立数据库,收集整理数据,将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确定数据接口,配置数据源。(4)程序设计。设计系统用户界面,组织系统菜单,设计相关组件及参数;设计系统的程序、单元、函数或过程的流程结构。(5)编程和调试。通过IDE和组件设计单元及项目文件,对程序调试并改进。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处理。第四章 关系数据库1.关系中的基本名词(1)元组 关系表中的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元组。(2)属性 关系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3)候选码和主码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当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时,应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4)全码 若关系的候选码中只包含一个属性,则称它为单属性码;若候选码是由多个属性构成的,则称它为多属性码。(5)主属性和非主属性 关系中,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2关系的完整性1)关系模型的实体完整性 a.实体完整性能够保证实体的唯一性。b.实体完整性能够保证实体的可区分性。2)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 关系的参照完整性规则是:若属性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取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2.关系运算符集合运算符:(并运算),(差运算,)(交运算),(广义笛卡尔积)。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比较运算符:(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等于),(不等于)。逻辑运算符:(非),(与),(或)。第五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定义基本表SQL语言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定义基本表,定义基本语言的一般语句为:CREATE TABLE(, ,n,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n);2.修改基本表当已建立的基本表随着应用环境和应用需求的变化而需要修改时,需要利用SQL的修改基本表语句修改结构。SQL语言用ALTER TEBLE 语句修改基本表,其一般格式为:ALTER TABLEADD( 完整性约束 ,n)DROPMODIFY( ,n);3.SELECT语句的语法SELECT语句的语法格式为:SELECT FORMWHEREGROUP BY HAVINGORDER BY ,n;4.组合查询将SELECT语句的查询结果再进行集合运算就构成了SQL的组合查询。SQL的组合查询操作符有UNION,INTERSECT和MINUS3种。5.使用常量插入单个元组使用常量插入单个元组的INSERT语句的格式为:INSERTINTO ( ,)VALUES ( ,);6.数据修改语句SQL修改数据操作语句的一般格式为:UPDATESET = , = ,n WHERE;7.数据删除语句数据删除语句的一般格式为:DELETEFORM WHERE ;数据库系统原理学习心得我们在这一学期也进行了数据库的学习,虽然仅仅是肤浅的学习了一些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原理,但也让我受益匪浅,增长了许多计算机方面知识,开阔了眼界与思路。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关键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引擎。现在,掌握计算机技术已成为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基础。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应用领域。数据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的信息管理模式,扩大了信息管理的规模,提高了信息的利用和多重利用能力,缩短了信息传播的过程,实现了世界信息一体化的管理目标。所以学习并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首先,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数据库以及数据库的作用。数据库是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一种专门管理数据资源的系统。数据有多种形式,如文字、数码、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声音等。数据是所有计算机系统所要处理的对象。人们所熟知的一种处理办法是制作文件,即将处理过程编成程序文件,将所涉及的数据按程序要求组织成数据文件,用程序文件来调用。数据文件与程序文件保持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在计算机应用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文件式方法便显出不足。比如,它使得数据通用性差,不便于移植,在不同文件中存储大量重复信息、浪费存储空间、更新不便等。数据库系统便能解决上述问题。数据库系统不从具体的应用程序出发,而是立足于数据本身的管理,它将所有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进行科学的组织,并借助于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它为中介,与各种应用程序或应用系统接口,使之能方便地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其次,我也了解到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数据库技术经历了手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技术三个阶段。手工管理阶段由于数据管理规模,加上当时的计算机硬件条件比较差,数据管理中涉及的数据基本不需要、也不允许长期保存,并且也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手工管理阶段基本上没有“文件”的概念。及至文件系统管理阶段,数据已可以以文件的形式长久的被保存在计算机的外存中,数据文件已经具有多样化,但文件的数据冗余度大,文件系统中缺乏数据与程序间的独立性。如今的数据库技术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数据库系统以数据模型为基础,数据冗度小共享度高,并且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和程序之间具有较高的独立性,由于它的优越性,数据库技术已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我们也在课程中简单的学习了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SQL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之间的结构化查询语言,其功能不仅仅是查询,SQL语言是一个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由于SQL语言功能丰富,语言简洁,虽然学习课时不多,但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语句,并可以运用SQL语言建立一些简单的数据表,完成一些查询功能。我在上机试验中自己也亲手建立了一个学生-课程库中的基本表,感觉小有成就感,在实训操作中,那些不懂的、概念模糊的知识,得到了概括,并且得以融会贯通,我们不仅巩固了旧知识,也学到了新的知识,并且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我感觉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而且学到了一种技能和方法,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将大有裨益,同时,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对数据库有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