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化学期中阶段质量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04519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化学期中阶段质量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化学期中阶段质量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化学期中阶段质量调研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化学期中阶段质量调研考试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生活即化学,生活中有很多的变化都蕴含着化学原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金刚石划玻璃B . 石墨导电C . 木炭吸附色素D . 钢铁生锈2. (2分)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下列探月工程的相关活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研发太空新材料B . 遥控月球车C . 获取月球三维影像D . 确定飞船返回的轨3. (2分)食用碘盐可预防粗脖子病,市售加碘盐包装袋上注明:每千克含碘20-50mg,这里标明的含碘量是指( )A . 碘分子B . 碘元素C . 碘原子D . 碘离子4. (2分)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 A . 2SO42-:表示两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B . Na:表示钠元素,表示钠这种金属,表示一个 Na 原子C . 2H:表示 2 个氢原子D . He:表示氦元素,表示氦气这种气体,表示一个氦原子5.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实验用剩的药品直接放回原试剂瓶B . 没有说明用量,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C . 用天平称量时,药品放在右盘D . 将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6.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大理石B . 蒸馏水C . 空气D . 合金7. (2分)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集气瓶中的水: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干净,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ABCDA . AB . BC . CD . D8. (2分)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A . B . C . D . 9. (2分)化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定量研究,下列有关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B . 粗盐提纯实验中,若过滤过程中液体外溅会导致测得的氯化钠纯度偏低C . 红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红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D .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若烧杯内有水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10. (2分)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B . 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C . 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D . 硫+氧气 二氧化硫11. (2分)下列实验相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2. (2分)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 B . H2O2 H2O+O2C . 2H2O2 H2O+O2D . 2H2O2 2H2O+O213. (2分)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 KMnO4:高锰酸钾B . 2H:2个氢元素C . H2:2个氢原子D . :钠离子14. (2分)“毒胶囊”成为社会焦点,铬严重超标,其中含有的铬酸钠(Na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3B . +4C . +5D . +615. (2分)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 .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 乙酸中共含有8个原子D . 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2分)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 . 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C .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7. (2分)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 . K2SO4 BaCl2 NaNO3 NaClB . HCl Na2CO3 BaCl2 Na2SO4C . KOH Na2SO4 CuSO4 NaClD . KCl AgNO3 KNO3 NaCl18. (2分)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各元素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B . 生成物x为化合物C . 该反应可能为置换反应D . 该反应分子和原子总数都不变19. (2分)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 KClO3氯酸钾B . 2H2个氢元素C . O22个氧原子D . 钠离子20. (2分)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461114反应后质量/g待测150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B . 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C . 该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6911180D .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2 g二、 简答题 (共6题;共40分)21. (4分)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 。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填充飞艇的稀有气体是 _;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_。22. (4分)填充气体、放置干燥剂、添加防腐剂是食品防腐保鲜常用的方法。 (1)选用氮气作为填充的气体,其原因是_。 (2)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的原因是它能与_发生反应。 (3)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其化学式为C3H5O2Na。它由_ 种元素组成, 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 23. (4分)(2012沈阳)了解物质的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请按下列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其编号填空氧气 稀硫酸 氯化钠 碳酸氢铵(1)能支持燃烧的是_;(2)用于腌制食品的是_;(3)用于除铁锈的是_;(4)在农业上做氮肥的是_24. (9分)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反应物A中属于单质的是_(填化学式),反应后的物质B属于_(填物质类别); (3)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该反应类型属于_ 25. (10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图1 资料: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图2 图3 图4 请回答问题:(1)二氧化锰在535以上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锰和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_。 (2)分析图2,氧气的浓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在380突然增大的原因是氯酸钾分解温度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检查气密性II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III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IV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加热时间短于步骤III,木条很快复燃。请回答:完善步骤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加热左侧试管的目的是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步骤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小华认为根据步骤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和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6. (9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 (2)步骤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步骤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_成功,原因是_ 三、 填空题 (共1题;共2分)27. (2分)维生素C(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约60mg维生素C。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简答题 (共6题;共40分)21-1、22-1、22-2、22-3、23-1、23-2、23-3、23-4、24-1、24-2、24-3、25-1、25-2、25-3、25-4、26-1、26-2、26-3、26-4、三、 填空题 (共1题;共2分)27-1、2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