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血气前采血及抗凝要求.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4196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血气前采血及抗凝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检测血气前采血及抗凝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检测血气前采血及抗凝要求一、抗凝剂:1250单位/ml的肝素钠(或肝素锂),配制方法:50ml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加1支12500单位的肝素钠原液,混匀后无菌保存备用。二、采集标本要求:1、良好的抗凝:选用肝素钠或锂作为抗凝剂,确保全血中肝素最终浓度约为25 U/ml 2、采集工具:若使用一次性针筒,需抽取稀释过的肝素溶液1 ml后,在一次推完抽取量的基础上,将针头朝下连续快速来回推2-3次后排空,进行标本采集,采血量至少1ml(建议使用2ML注射器采血)。3、针刺深度:血液最好是自然流出,要保证血液以最快速度进入针筒,尽量减少血液与空气的接触时间。4、排出气泡:血标本内是否混有空气或气泡,排出气泡。5、密封:堵住针头,隔绝空气。6、混匀:要求采血完成与检测前,均需将采血针手搓与反复颠倒混匀35来回,保证标本与抗凝剂混合充分。7、立即测定:在采集标本后注明采集时间立即送检,如时间过长,则要求将标本置于冰水中运送。8、在上机检测前弃去前两滴血。三、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1、标本最好是动脉或动脉化毛细管标本:只有动脉血能真实反映血液中的氧合作用和酸碱状态,评价器官的氧和作用。2、病人采血时的状态:pH、pCO2、pO2、SO2%都是不稳定参数,它们易受病人的状态变化而改变,下列状态是必须限制的:(1)病人的忧虑:要在心理上解决病人的忧虑,避免使用“动脉穿刺”,用各种方法使病人感到舒适,避免产生忧虑。由于害怕取样,有些病人呼吸急促,使pO2、pH增加pCO2减少;另一些病人瞬间憋气,引起pO2、pH减少,pCO2增加。(2)病人的体位:在采血时病人必须处于稳定状态,以不卧床病人为例,取样前至少应躺3-5分钟。3、调整呼吸机参数30分钟后进行血气分析。四、抗凝血凝固有以下几个原因:1、血流不畅,造成未和抗凝剂混匀就已凝固。2、抗凝剂量不够或失效。3、血样和抗凝剂没有完全混合好4、压脉带使用时间过长,加速凝血反应,不易发现的微凝集会导致不正常五、结果偏差的几个原因:1、抗凝不当导致的血液凝固或出现小凝块。2、肝素抗凝剂残留在采血针内的液体量过大,导致样本稀释。3、直接使用肝素原液(未经稀释)抗凝,样本中肝素浓度过高导致血Ca、K、Na等结果严重偏低。4、血样中混有的麻醉剂、消毒剂等对血气分析结果也会产生干扰。5、高血脂、高蛋白及输入高渗液使Hct、Na等结果产生偏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