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4106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作为新时期优秀大学生,大家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考察、考核等程序,光荣地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在此,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祝贺!大家刚从学校走到社会,就要奔赴新农村建设第一线,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了。之前对农村工作还缺乏了解,借此机会,我想结合多年来基层工作的实践,谈一下个人对农村工作形势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的认识,希望对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有所启迪和帮助。一、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农村改革创新实践中,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49年到2004年55年间,农业总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近10倍,粮食生产能力由1949年的大约1亿吨水平提升到5亿吨以上的水平,粮食人均拥有量由大约200公斤上升400公斤左右的水平,翻了一番,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人均纯收入由建国初的不足70元上升到300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5倍以上,解决了1.2亿人的贫困问题,目前农村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相对城市而言,我国农村发展相对缓慢;相对工业来说,我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并呈现出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造成这一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众多的问题和原因之中,农村人才的严重流失是重要原因之一。面对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快速推进,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期以来,我们党越来越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并把“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中央到地方也越来越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用五个一号文部署“三农”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方针、政策都做出了重大调整,多次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实实在在地成为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这20个字,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其中,生产发展是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重要目标,乡风文明是内在要求,村容整洁是必要条件,管理民主是政治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当前农村工业面临的首要任务。能不能完成好这一任务,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农村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措施的具体贯彻者和执行者,担负着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他们的能力和素质高低事关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成效。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先进思想、先进理念、先进知识、先进文化的代表,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农村需要人才、农业需要科技、农民需要知识。时代在感召大学生、农村在呼唤大学生。到农村广阔天地里挥洒汗水,为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是当代大学生最有价值的人生选择。大家要珍惜机会、珍惜岗位、珍惜时间,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做好工作。我相信,只要大学生勇于走向农村广阔天地,付出艰苦努力,就必将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就必将拥有光明的前途。二、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只有个人融入到经济社会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作为大学生村官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我认为有五点至关重要。(一)要正确处理理想与实际的关系。人的理想志向对人生极为重要。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从成长和成才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自己选择的事业的追求和兴趣,将成为个人工作的巨大动力,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调动自己的才华,产生创造力。我要说的是,确立理想很重要,但围绕理想制定的每个阶段目标尤其是起点阶段的目标更重要。立志是从大处着眼,但是干活从手中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如果说我们的理想目标是登上高山,那么做好眼前的工作就是一个个台阶。台阶走完了,自然而然就登上了山顶。不论是长远目标还是近期目标,如果不从实际出发,盲目确立过高的目标,往往造成可望而不可及,最终致使近期、远期目标都将无法实现。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只有把理想、激情、憧憬和愿望等理性的东西和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尽快把势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动能。关于理想,孔子与他的四个学生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在论语先进篇里有一段落叫做侍坐,说的是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一起畅谈理想的故事。一天,孔子的四个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老师坐着。孔子很随意地跟他们讲,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老了,没有人用我了。我平时老听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的志向啊!假如现在有人了解你们,打算起用你们,你们能做什么呢?子路性子急,听老师这么一问,不假思索地就回答说:“给我一个拥有一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这个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有被武装侵略的危险,内有粮食不足的危机。假如让我来管理,不出三年,可以使人人振奋精神,并且懂得什么是道义。”按说子路的理想比较远大,对于那么看重礼乐治国的孔子来讲,假如自己的学生真能有如此业绩,可以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他应该感到很欣慰吧。没有想到的是,孔子的反应不仅是淡淡的,而且稍稍有点不屑。“夫子哂之”,即微微冷笑了一下,未置可否。接下来冉有说:“假如有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光景,可以使老百姓们丰衣足食。至于修明礼乐,那就要等待贤人君子了。”他的意思是说,在物质层面能做到使百姓富足,但要万众齐心,对国家有信念,做到礼乐兴邦,那我可做不到,还是等着比我更高明的君子来吧。对于他的回答,孔子仍未置可否。接下来公西华说:“非曰能之,愿学焉。”意思是说,我可不敢说我能干什么事,现在老师问到这儿,我只敢说我愿意学习什么事。然后他又说,在进行祭祀或者同外国会盟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对此,孔子还是没有说什么。轮到曾皙了,他没有立即说话,先是收住手中正在弹着的瑟,不慌不忙、非常从容地说,我的理想是,到了暮春时节,就是阴历的三月,穿上新做的春装,在这个大地开化,万物复苏的季节,陪同几个成年的朋友,再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刚刚开冻的沂水中,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然后到沂水旁边的舞雩台上,沐着春风,把自己融汇进去,与天地在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的时候,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这个仪式完成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去了。我只想做这样一件事。听说曾皙的话,孔子长长地感叹一声说:“我的理想和曾皙是一样的。”这是四个学生畅谈自己理想的过程中,老师发表的唯一一句评价的话。接下来,在曾皙的再三追问下,孔子对四个学生的回答作了一一点评。他说,他笑子路,不是笑他没有治国理政的才干,而是笑他说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治理对象的大小,不在于它是不是国家,而在于自己的态度。因为冉有和公西华态度谦逊,而他们又有实际的才干,所以孔子没有哂笑他们。至于为什么唯独对曾皙给予热情鼓励呢?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对此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解读。他说,曾皙的理想看起来不过是“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就是说,好像他做的都是些日常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曾皙的内心是完满充盈的,他以自身人格的完善为前提,以万物各得其所为理想,这就比另外那三个人想从事一个具体的职业,在那个职业上做出成绩要高出一个层次。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这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的。对此,苏轼有句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名言是对这个结论最好的注解。(二)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眼界开阔、文化高、年纪轻、见识广,到农村任职有很多优势。从政治方面来讲,大学生到村任职对于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大学生思维活跃,民主意识较强,大学生的加入,必将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改变了原组织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日常工作产生影响。在这过程中,一些民主的思想和处事方式将带入到工作中,民主的思想和宣传力度将在农村大为将加强,更能调动农民参加基层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也将使基层组织更加具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使我们党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从经济方面来讲,大学生到村任职将向农村带去比较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尤其是市场主义的思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深入,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善,与城市相比,农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而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正好可以将市场经济的意识带到农村,让农民也用市场经济思维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比如: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运用资本市场等等。这些都将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文化方面来讲,大学生村官将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产生巨大作用。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步骤,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依然存在,这与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严重不符,甚至是相违背的。而大学生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和思想教育,树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念。而大学生村官入住农村将对于全民族普及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步。在看到优势的同时,由于经验阅历相对不足,也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理想色彩过浓,社会经验相对缺乏。由于大学生一直在学校读书,缺乏乡村工作的经验,当放下书本到再开始乡村工作,容易出现彷徨、迷惑、无助的状态,需要进行自我心态调节。年轻人有点理想主义的东西不是坏事,没有理想的灯塔,人生的道路会越走越窄、越走越迷茫。但是如果太理想化,做任何事情都要达到理想模式,就往往会好高骛远,做出不切实际的行动来。同时,大学生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实践基础,需要在工作中加强锻炼。二是职业期望过高,工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每年也要进行社会实践,但相对来说毕竟是比较粗浅的、不全面的。工作一开始,大家都希望取得骄人的成绩,却没有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遇到顺境还好,一旦遇到挫折,容易灰心气馁。三是对农村工作熟悉程度不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现在大学生多数出生在城市,对农村的情况知之甚少,即便是出生在农村,由于长年在外读书学习,对农村工作也了解不多。工作中,大家需要一段时间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并逐步适应农村的生活工作环境,以便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总之,我们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只有扬其所长,补其所短,才更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也更有利于我们人生目标的实现。(三)要尽快转变角色。一位英国主教的墓志铭,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他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自己的环境,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这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是一个终身思考、探索人生秘密和具有良好教养、修养与声望的人,倾其一生的所得。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指明了一个人的人生方向,那就是“改变自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其实,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主人,每个人对自己世界做出的选择和决定,它肯定会影响到他所有其他世界的存在。每个人只有把自己改造好了,把自己完善好了,把自己的事做好了,才能影响他人,影响环境。同志们刚刚从学校步入社会,需要面对三个转变:一是由学生到干部的身份转变,二是由学校到基层的环境转变,三是由以学习为主到以工作为主的任务转变。要让自己主动去适应社会、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社会和环境来适应你。到基层干什么,怎么干,能否尽快实现这“三个转变”,适应新的环境,对以后的工作和自己的发展都非常重要。从校园到村、社区,环境上是有一定落差,同志们未必能够一下子适应,但必须尽快调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在最短的时间、最大程度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是一个人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要坚定信念,明确方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方向,确定了这个志向,就要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适应角色转换,给自己重新定位,从进入村、社区的第一天起,在各方面都要以一名年轻基层干部的标准来设计自己、要求自己、锤炼自己,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力争在最短的时间、最大程度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四)要扎根基层,勤勉工作。古人讲:“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意思是说,大凡高官往往是从基层干出来的,猛将往往是从士兵打拼出来的;愈是艰苦的地方愈能锻炼人,愈能给有志者以广阔的事业天地。因此,无论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选择比较艰苦、人才也相对缺少的地区去工作,将更加容易得到更为持久的锻炼和提高。同志们在农村任职三年的时间,如果真正沉下去了,一定能够积累大量的农村工作经验,这将是一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虽然农村条件艰苦一些,但大家可以从农村工作中学到很多东西,这将是你一生中最值得回忆和纪念的时光。五、六十年代上山下乡的老知青,时至今日都一直怀念那段难忘的人生经历,认为那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有了那一段经历,无论以后遇到过多少磨炼和挫折,他们都无所畏惧。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一个人能否成才不在于起点的高低,成功永远只青睐那些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农村是年轻干部锻炼能力、健康成长的大舞台。选择到村任职只是走向社会的一个起点,只要我们把握机会,珍惜优势,立志成才;勇于实践,刻苦成才;加强学习,努力成才,用心投入到自己所选择的事业中,努力做好新农村建设需要做好的每一件事,同样能够谱写出人生最动人的乐章。(五)要加强学习,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大家在大学中受到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但是单靠这些知识,还远远不够,仍需要来断加强学习,及时调整和优化知识结构,以适应和胜任工作对我们的需要。知识不是永恒的,它是动态的。它就像电脑芯片一样,需要不断地更新,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除了在大学期间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外,我们在工作岗位上,还需要掌握政治理论知识、时事政治知识、政策法规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的知识,这就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现有的知识结构。同时,各种知识应该有个分层面处理的问题。有些知识要精通;有的知识要熟悉;有的知识要了解;而有些东西要排斥。也许在今后一段时间,会感觉到某个知识学了用不上,但是这种知识积淀、这种知识基础,对我们以后的工作肯定是有好处的。因此,同志们要按照工作的要求,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工作和新的形势的需要。三、做好农村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同志们到以后,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从所学专业和自己所具备的一技之长或几技之长出发,认真研究所在村的经济特点和发展需求,尽快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结合点,努力把自己的优势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一)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农村工作面对千家万户,具体事务千头万绪,形势千变万化,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好多困难。同志们走出校门,便走上农村干部的工作岗位,这是你们步入社会所遇到的第一个严峻的课题,当然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志们第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强势,坚定千方百计的工作态度,同时做好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在积极参与农村工作的过程中尽快找到服务农民,开展工作的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有劲才能使得上,才能一步步做出成绩。相对城市而方,农村的经济还比较落后,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同志们去了会有很多事干,也会有许多苦吃。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使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有所作为。第二要找准位置,把握角色。对自己一定要有清醒正确的定位,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农民和农村最需要的是什么,一定要搞清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不能准确地为自己定位,找不到参与工作的切入点,就有可能浮在上面,留在圈外,进不了角色,最终一事无成。要虚心向支、村委班子中的老同志学习,尤其是向老支书、老主任学习,他们多年在农村一线摸爬滚打,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好多优秀的农村干部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他们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专家学者”。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借鉴他们的工作经验,将有助于你们早成才,快成才。第三要调查研究,进入角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研的过程既是了解情况熟悉工作对象的过程,也是和农民建立感情,充分沟通的过程,更是寻找工作切入点,逐步进入角色的过程。要重视工作中遇到的点点滴滴,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第四要脚踏实地,融入角色。要做农村工作的有心人,在具体工作中寻找切入点。一定要避免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贻误工作最终也贻误自己。(二)找准工作结合点。同志们年轻,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有热情,有朝气,有精力,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知识和能力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和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之间还有距离和空间。同志们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从所学专业和自己所具备的一技之长或几技之长出发,认真研究所在村的经济特点和发展需求,尽快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结合点,努力把自己的优势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找准了这个结合点,才能高效地开展工作,尽快地做出成绩。同时要与村两委干部配合好,和所在村的农民相处好。三是找准工作着力点。一般说来,人才的成长必须有两方面的条件,一层是特定的社会事业和环境背景,是外因;现在,新农村建设的事业已经全面铺开,任务和困难都已经摆在面前。经过严格的选拔,你们也已经站到了这支队伍的行列里来,找到了一个展现才华,可以有所作为的广阔的平台,有了用武之地。社会已经为你们铺就了一条成才之路你们成才的外因已经具备。另一层是内在的因素,那就是同志们自己,即每一位大学生村官的知识才能和主观努力。所以,成才的金钥匙已经掌握在每一位大学生村官的手中,要用好这把钥匙,就得找准着力点,有钢使在刀刃上。希望同志们能够加强学习,坚定信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不断增强自己的定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成功。同志们,任何时代都需要有优秀人才,因为优秀的人才是这个时代形象、道德、力量最有力的象征;任何时代都会出现优秀人才,因为总会有那些不甘心平庸的人,总会有那些心地高洁,一心赶路而不左顾右盼、一往无前的人;同时,任何时代的任何群体中都会出现优秀人才,就像出现企业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一样,我们这支队伍也不例外,同样也会出许多优秀的党政人才。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把个人的奋斗目标确定在时代的需求上,是否能够把个人的奋斗目标锁定在党给定事业的需求上,是否能够按照党和组织对我们的工作需求和事业需求不断地调整我们自己的智力方向和创造力的指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优秀人才。中央二台有一个经济频道栏目叫“赢在中国”,主题曲是在路上;我想,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自己的人生志向,从这里出发,从现在出发,一路走好!最后,祝同志们工作顺利、心情愉快、事业有成!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