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3841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课程下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课程下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摘要:笔者通过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提出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思路,同时结合课例进行分析,探究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最后反思并探讨在任务型语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任务设计 教学效果 实践反思一、任务型语法教学研究和实践的背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历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过分重视语法的讲解和传授,要求教师重新认识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并鼓励教师采用任务型,探究式教学途径等语法教学方法。笔者通过三年的新课程实践和研究,认为任务型教学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一个可行的途径。二、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一)内涵:其基本内涵就是将任务型学习理念应用到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而进行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与高中英语语法项目相关的教学任务,呈现激发学生兴趣,而难度适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参与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对语法知识的感知、领悟和内化,在不知不觉中用英语做事,以实际运用语言而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二) 理论依据:Krashen(1982)的语言习得理论是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它认为运用语言的能力是通过置身语言其中并在参与其运用中来获得,其目的就在于把学生的实际生活的需求及活动作为学习经历,这种学习的直接性和相关性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动力,在学生加工相关信息来完成任务的同时,他们通过易领会的输入而获得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能力,实际交际能力,强调在任务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三、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原则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根据任务型教学理念及理论,语法课中任务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目标明确性原则教师对语法形式与功能的关系要有准确的把握,任务的设计有意义,自然而不枯燥,重点和针对性,抓住语法中最本质而关键的核心,教师对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导入性。(二) 趣味性,情境真实性原则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和设计的任务要尽可能有趣、真实,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可以使课堂更有活力。(三)脚手架原则首先要设计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任务并提供足够的语言信息的学习材料。其次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语言输入机会,由于难度不同,需意义先行。(四)任务层次性具体化原则如在感知语言规则阶段,需激活原有的语法知识;在内化语言规则阶段,需重视细节的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整个教学任务设计,犹如阶梯,相互依存,节节升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每一项任务逐步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语法知识和规则有意识重复,循序渐进。(五)在做中中学原则任务型语法语言教学把语法学习看作是做中学的过程,学习者在积极参与具有层次性的课堂实践活动中,真正明白语法的表意功能,培养他们在真实语境中准确使用语法规则的习惯,主动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六)任务完成的合作性原则:任务型语法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小组或结对的方式,通过讨论,竞赛或发表意见和看法来完成任务,所有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同时,这要求教师将小组的工作细化,步骤化,易于操作,做到在小组活动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想做事。四、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实践研究笔者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在部分语法项目的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任务型教学途径来组织课堂。(一) 任务型语法教学的一般流程。任务型语法教学方法不仅仅是指教师设计一个任务来巩固操练和运用语法知识,它包括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它要求教师根据所学语法项目组织教学,以强化语法知识的应用和习得,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本质。一般说来,可分为三个阶段:语法项目的引入(pre-task preparation),新语法项目的练习(while-task process),新语法项目的输出(post-task activity)。旨在让学生发现语言现象,感悟语法规则和语法功能,最后通过组织恰当的实践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内化语法规则。1、语法项目的引入(pre-task preparation)首先,笔者用一定的时间引入新语法项目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如句子(单句,组句),图片(单幅图片,组图),语篇(段落,对话,诗歌,语篇等),提供学生学习语境,帮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选择形式。呈现途径,可以通过听力、阅读;学习方式,可以通过个人领会,结对讨论,小组讨论等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与学习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某种联系。同时训练学生对语法结构的形式和特定意义的感知能力。2、语法项目的操练(while-task process)学生能在老师所创设的不同层次和目的的语境中,包括非真实语境和真实语境中,充分的运用语言,特别是充分的运用目的所授语法项目,此为新语法项目的练习阶段,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如个人思考,小组讨论,相互提问让学生感知语法规则,从操练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机械操练mechanical practice,意义操练 meaningful practice 和实际运用阶段,利用图片或实物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准确的模仿和重复说出新学的语法结构;从注意语法结构的形式转向注意语法结构的内容和意义,使学说的认知从语法的外部特征转向语法内在的表意功能。3、新语法项目的输出(post-task activity)这是学生活用具体语法形式的体现,学生在完成此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使用新学的语法结构来做事情,交换信息,通过体验和内化来进行有意义的语法学习,同时在这种真实的情景中综合的运用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4、必要的新语法笔头巩固练习(necessary exercises &homework)在完成所有任务之后,应该有一个完成练习的过程,这样的练习旨在检查学生在语法的三个层面(形式,意义和运用)的掌握情况,练习的设置应以语篇呈现为主。(二)任务型语法教学课的案例分析例如,笔者以讲V-ing形式作主语和宾语为例,说明我在语法课上如何运用任务型语法教学途径的。教学案例:V-ing形式作主语和宾语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四第二单元语言学习(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1、语言材料输入阶段(Pre-task preparation)笔者采取了用8幅学生们熟悉且喜欢的人物图片来引入语言结构V-ing形式作主语和宾语,句型分为原有知识和引入知识:V-ing形式作主语:原有知识:Liu Xiang is good at hurdling.引入知识:Hurdling is his favourite sport.原有知识:It is easy for Guojinjin to dive from the diving tower. .引入知识:Diving from the diving tower is easy for Guojinjin.原有知识:Jay Chou is famous for singing pop music.引入知识:Singing pop music makes him famous.原有知识:Jacky Chen is famous for acting Chinese Kongfu. all over the world.引入知识:Acting Chinese Kongfu makes him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V-ing形式作宾语:原有知识:Wanglan likes smiling in the match.引入知识:Wanglan always keeps smiling in the match and enjoys going shopping after work.原有知识:Billy says “no” to rockn roll.引入知识:Billy cant bear listening to rocknroll原有知识:Please dont smoke here.引入知识:Youd better stop smoking. 原有知识Our teacher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out of class.引入知识:Our teacher is interested in playing basketball out of class.b.分两组集中四个句子,让学生发现这引入后的四个句子的共同点。第一组:V-ing形式作主语:Hurdling is his favourite sport.Diving from the diving tower is easy for Guojinjin.Singing pop music makes him famous.Acting Chinese Kongfu makes him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第二组:V-ing形式作宾语: Wanglan always keeps smiling in the match and enjoys going shopping after work.Billy cant bear listening to rocknrollYoud better stop smoking. Our teacher is interested in playing basketball out of class.语法现象语法规则语法功能V-ing 形式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作句子的主语表示一件事情,放在某些动词或介词后面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表示一件事情,语法规则小结:Grammar Summary:V-ing formSubjectObject谓语V用单数V-ing复合结构可做主语,但不可用名词性物主代词修饰作介词宾语作某些动词的宾语,如:。可用复合结构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V-ing 形式作主语和宾语的基本形式、基本用法以及所表达的意义;同时,希望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法学习策略。2、新语法项目的操练(While-task process)(1)机械操练,全班一起描述班上最受欢迎的一些生活人物和卡通形象,给出图片和预先短语和动词,要求用预先短语和结构作主语和宾语,如be good at like/love/dislike/hatebe interested in enjoybe fond of keepbe famous for practisetake great pleasure in stop look forward to finishmind, suggest, avoid, (2)意义操练,观看一段姚明比赛和赛后和同伴教练一起的片断并各个人物,给出预先的参考短语和动词,结对编对话,并当众表演。3、新语法项目的输出(post-task activity)。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完成一个调查表,调查表如下: PartnersWhat makes you happyWhat makes you unhappy/upsetThe groups suggestionsModel :Miss LuoReading what I like makes me happy on Sunday.Daddys smoking makes me upset.My mother suggests my/me communicating with him more.ABCD这是学生们通过使用刚学会的V-ing 形式作主语或宾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调查和接受调查的过程中,充分的运用了V-ing形式,明白了V-ing,作主语和宾语的含义,增强了他们用英语交流的信心和兴趣。由于有前面两个阶段较为充分的感知和操练,当然,在调查中学生还有很多的火花,如:将suggest换成advise,用法又如何, 怎么表达“上网,网上聊天等等”,这也是任务型语法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表现之一。学生在活用这一语法形式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使用新学的语法结构来做事情,交换信息,通过体验和内化来进行有意义的语法学习,同时在这种真实的情景中综合的运用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在这过程中,他们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4、必要的新语法笔头巩固练习(necessary exercises &homework)(1)连接句子(join the two halves to make sentences)P12(2)exercises:以小组为单位描述班上同学或老师(尽可能多的使用V-ing形式,每使用一句含有V-ing形式的另加1分),然后相互猜测,猜出最多人物的取胜。(3)homework:语法知识拓展题寻找和分类。在21世纪报和其他课外阅读材料中,找出含有V-ing形式的句子,并指出其中V-ing 形式的语法功能,然后按语法功能进行分类。若找出含有V-ing 形式的名言和谚语的,如:“seeing is believing”,另外加1分。另外,将每周一堂语法课后的写作成果进行张贴,表扬,评价也是很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重视,另外一方面能增强他们学习语法知识的信心和兴趣。从学生们完成各个任务来看,笔者有时真的感觉到:相信学生,他们完成任务后,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语法知识,语法结构及意义。(三)任务型教学学生调查和效果分析为了了解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效果,笔者设计了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问卷调查表,并请90名学生参与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见附件1)经过调查,85%的学生赞同教师常常使用任务型语法教学,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课堂不沉闷,不是一味的听老师的讲解和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对新的语法知识容易接受,记得牢固,同时72%的学生认为此课堂对他们的语法理解和口头书面表达都有帮助,这说明在课堂组织形式上,任务型语法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肯定,起到了提高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的作用。其次,在对语法知识的学得方面,35%的学生能在引入阶段大概了解和初步了解目标语法的形式和意义,5%的学生深入了解该语法形式。25%的学生已经能在操练阶段,自觉运用该语法形式,40%的学生在输出阶段,自觉运用语法形式,在巩固阶段,75%的学生认为自己较好的掌握了目标语法的形式和意义。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了解、理解到运用的过程,再次,90%的学生认为巩固练习是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做练习,就会忘记所学的语法规则,更有学生说“要考试,就要有练习”。另外,关于对巩固练习的方式,成绩较好的同学倾向于语篇练习,而基础薄弱的同学更喜欢做句型练习。由此可见语法练习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出人意料的是,86%的学生喜欢机械操练这一环节,因为他们觉得简单而且令人很快找到了语言规则。至于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88%的学生希望引入材料是对话和听力材料,因为这些材料会更有趣;78%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原因是他们可以及时获得帮助,15%的学生喜欢个人领悟和思考,因为他们习惯于自己理解,慢慢消化。60%的形式喜欢口头表达的输出方式,只有20%的形式喜欢口头和书面表达相结合的方式,看来,在书面表达中运用语法项目是学生的难点。还有,36%的学生建议教师适当延长在操练阶段的时间,20%的学生希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老师能在黑板上呈现学生可能需要的词汇。5%的学生对自己的口语很没信心,希望得到帮助。笔者认为语法教学的目的不是学语法,而是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自然、准确而丰富的实践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是摒弃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改变不自然,缺乏语境意义的语法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符合高中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认知特点,能满足他们探究语法知识的兴趣和训练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的要求。(四)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反思通过教学分析,课堂观察,学生调查对话,批改作业,笔者得出如下反思:1、反思课堂教学:(1)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体验使用语言的成功感很重要。宽松、和谐的气氛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他们能比较快的理解语法项目且留下较深的印象。(2)让学生的思维和大脑动起来很必要。对同一个语法项目,采取“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和“学生学、教师点、学生练、教师查”的方式,教学效果会不一样;另外,在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里,学生容易走神,差了一步,已不知身在何处;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里,学生即使走神,还有同伴在激励,他可以赶上大队的进程。(3)机械性的操练和及时的点拨是关键。在开始实施时,我们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对语法的形式和意义进行讨论和归纳,也要他们尽情的在句子中反复使用和体会该语法功能。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4)思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能力的提高需要持之以恒。李文健同学说以前他进行笔头练习和口头练习时,从不考虑语法结构和形式的正确与否,只是根据脑子里的中文意思直译就罢。而在经过任务型语法学习后,他在书面表达“我的爱好”这一话题时,自觉的使用V-ING形式作主语或宾语:Playing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 is one of my hobbies.I like/enjoy/am fond of/ am intersted in talking on the phone with my friends after school.Finishing my homework on time makes me satisfied.2、反思教学设计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都应具有一定的导入性应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法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系列操练,理解语法形式的功能,并在交际中真实运用。教师备课,不仅备教材,备语法项目的真正作用和表意功能,更备教法,备学生。要注意任务设计的差异性,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实际能力,设计不同的任务。教师对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必要扶着走很远,学生们会自己主动去够取更多的知识,表达更多的内容。而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强的学生可能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和支持,方可学会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或语法知识的一部分。任务型教学之后,必要的笔头巩固练习是非常必要的,方式应该是“小步走,多回头”,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在听、说、读、写中全面提高学生使用准确规范英语的能力。3、反思教学行为并非所有的语法项目都需采用或适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我们教师应以语法项目的不同特定来决定语法的教授方法。学语法的目的不是学语法,而是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法学习是培养我们能力的手段。新课程鼓励采取一切适合学生,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不能全盘否定传统语法教学中的演绎法,特别是对较难的语法项目要适当运用。从任务型语法教学课堂评价表来看,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应精心有效的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教师则起着指导者、激励者和调控者的作用。(见附件2)五、结束语为什么不少教师不愿意也不能坚持甚至放弃采用任务型语法教学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为了在考试中体现教学效果,教师们不得不增加语法笔头练习的数量,这样又多了许多讲解语法练习的时间,出现了直接讲授语法知识,练习语法规则的现象。所以笔者认为,要坚持运用任务型语法教学途径,是需要我们教师的耐心,需要对语法知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的内在理解,更需要我们深刻了解新课程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的核心思想和主要目的,坚持“优化而不淡化,重视而不死抠”的语法教学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种种压力和重重困难面前,探出一条有效的语法教学之路。参考文献:1周文筑新课程下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中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6年3月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四第二单元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10月3龚亚夫 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4.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5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6A Cours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附件1: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问卷调查表说明:本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任务型语法教学的看法,以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为不定项选择)1在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引入阶段,你喜欢哪种形式的引入方式? _。A听力材料B对话材料C阅读材料原因:2在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引入阶段,你喜欢哪种形式的学习方式?_。A个人领会B结队讨论C小组活动3在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引入阶段,你对目标语法项目的感知程度如何?_。A初步B大概明白C深入了解4在任务型语法教学的操练阶段,你喜欢机械操练这一阶段吗?_。A喜欢B一般C非常喜欢原因:5在任务型语法教学的操练阶段,你喜欢意义操练这一阶段吗?_。A喜欢B一般C非常喜欢原因:6在任务型语法教学的操练阶段,你喜欢哪种学习方式? _。A个人思考B相互提问C小组讨论原因:7在任务型语法教学的操练阶段,你认为自己对目标语法项目的运用程度如何?_。A没有运用B偶尔运用C自觉运用原因:8在任务型语法教学的输出阶段,你喜欢哪种输出方式?_。A口头表达和交流B书面表达和交流C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相结合原因:9在任务型语法教学的输出阶段,你认为自己对目标语法项目的运用程度如何?_。A没有运用B偶尔运用C自觉运用原因:10在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巩固阶段,你喜欢哪种形式的练习?_。A句子练习(句型转换、句子填空等)、B语篇练习 (选词填空、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书面表达等)C均不喜欢原因:11在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巩固阶段,你认为自己对目标语法项目的掌握程度如何?_。A不好B好C很好原因:12在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巩固阶段,你认为练习作业重要吗?_。A不重要B重要C很重要原因:13你认为任务型语法教学对你的哪项英语能力最有帮助?A语法理解和运用能力B口语表达能力C笔头练习和书面表达能力其他:14你赞同教师常常使用任务型语法教学吗?A 赞同B 有时赞同C 不赞同15你认为任务型语法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有:附件2: 新课程下汾水中学高中英语语法课课堂教学评价表班级_ 执教者_ 语法课题_听课人:_ 日期_评价对象评价要点评价指标项目级分项目得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学设计25分1、语法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5/4/3/22、采用的话题适应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5/4/3/23、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的教学手段5/4/3/24、任务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于实现语法教学目标5/4/3/25、任务的设计具有层次性,有利于形成学生掌握该语法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教师能为学生的不同活动设计相应的指导策略5/4/3/2教学能力15分1、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熟练用英语组织教学5/4/3/22、适当分配各个阶段小组、个人完成任务:即语法知识学习与应用该语法项目的时间5/4/3/23、能倾听学生的意见,分析和诊断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5/4/3/2学生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参与状态15分1、师生、同学之间民主、和谐、尊重5/4/3/22、学生乐于参与该语法知识学习与应用的任务,参与时间充足5/4/3/23、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形式多样化且有层次,能体现该语法项目学习的的特点,能体现任务型语法教学的特点,并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交际性5/4/3/2思维状态15分1、学生在任务实施中能较好的感知、理解学习内容,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形成应用该语法项目的基本能力5/4/3/22、学生思维活跃,有主动表达的机会5/4/3/23、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体验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协作5/4/3/2学习达成状态20分1、时间利用率高,按时完成教学任务5/4/3/22、学生理解该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和基本规则,不同程度学生的该语法项目的知识和应用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5/4/3/23、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5/4/3/24、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能力5/4/3/2教学反馈5分教师教后反思与学生自我评价5/4/3/2教学特色5分教学的某一方面有独到之处5/4/3/2总评总分优秀85-100良好75-84合格60-74不合格60下【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语法教学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中新版英语教材中的一节语法教学实验课,探讨新课标新教材下的语法教学模式和评价策略。【关键词】语法教学 新教材 评价随着教改的全面铺开,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版教材的推行使用,教师必须思考如何落实课标的教学理念,充分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在语言教学的诸多环节中,语法规则的教学一直很有争议,该不该讲,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以什么方式练习巩固,又以什么标准评价学习的效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一节语法教学实验课,探讨新教材中语法教学的有效模式和评价策略。一、实验的背景1. 当前语法教学中存在的两大现象剖析一种现象是偏重语法知识的讲授,过度强调语法规则在语言学习中,尤其是在“应试”中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努力把详尽的语法规则灌输给学生,惟恐讲少了哪一点,学生考试就会失去了宝贵的分数。这样一来,就无法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更谈不上语言的运用了。这种学习手段,通常是单纯以考试作为终级目标和唯一的评价标准,因此即使是练习,也是主要练单项选择题等跟考试相关的题型,然后教师又引用各种规则去解释。这样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因而感到索然无味,教学效率极低,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从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来看,学习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驱动的,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肯定及外部评价,也是促使其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源泉,缺乏求知的欲望和成功的鼓舞,这样的学习谈不上什么效果。实际上,教师到最后会很失望地发现尽管已经费了好大的劲讲了一遍又一遍,考试结果还是那么差强人意,即使是单项选择题,也未必做得很好,就更别说写作了。对于少数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强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往往给他们一种错觉,似乎熟记语法规则,会做单项选择题,就达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而实际上却没有形成真正使用语言的能力与信心。另一种现象则提倡“淡化”语法教学,认为语法知识讲多了,就是应试教育,就是不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就背离了语言学习的本质。于是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了各种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觉使用目标语言,希望学习者在这种轻松的体验式学习模式下自然形成语言习得,从而避开语法规则的条条框框。其实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他们缺乏习得英语的语言环境,每天一节的英语课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少得不可能使他们像习得母语那样自然形成语感和习得语言。尽管上课过程是愉快的,但由于缺乏纲要式的归纳提炼,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短暂习得往往会逐渐淡化,而中学生从其年龄特点来看,如果没有明确的指导,大部分还不具备把经验自觉提升为理论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有没学到什么的感觉,各种语言现象模糊不清,因此缺乏使用的信心与勇气。从评价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更注重对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尊重人在不同学习环节中的表现,学习者通过参与活动能不同程度获得使用语言带来的成功感,因而是更为科学的,但由于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明确,学习者无法肯定其评价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如果学习者在终结性评价(如考试)中表现不佳,则会对之前的学习过程产生怀疑和动摇。2.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要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特别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参与,实践,讨论,探究和合作中学会用英语来表达,交流,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指出评价对于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促进个性发展的作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求,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新版高中英语教材从整体设计而言,符合新课标对语言学习的要求,遵循了现代语言学习的科学规律。在语法学习的问题上,教材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的部分,并且在附录部分归纳本册书的语法要点,肯定了语法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语法规则的呈现与练习来看,新教材重视在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观察,探究,理解,形成概念,初步运用,巩固等环节,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评价上既关注过程,也重视结果。二、教学内容分析和目标设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的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4, Unit 2,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教授 Verb-ing Form as Subject and Object。作为语法系统的学习,这一语法点属于新授课;但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经常见到这种语言现象,因此不会陌生,理解上没有太大问题;这其实正是新教材语法呈现的特点在正式学习前作足够的铺垫,从而减少焦虑,增强信心。因此,我把这节课的目标设定为:在熟悉了解这一语言现象的基础上,能在口头和书面的交流中基本正确使用目标语言结构,并能自主开展相关语言结构的探索和发现。三、教学过程设计Task One:Listen to a song教学思路:这首英文歌的歌词使用了很多 Verb-ing 形式(歌词见附录一),而且词汇比较简单,因此抽空了使用 Verb-ing 形式的动词,让学生边听边填词,目的是引入本节课的目标语言结构,使学生通过听,写,看的形式,在教师的提示下自我发现并关注目标语言的形式和用法,同时也在一开始给同学们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仔细听歌曲,并把空缺的词填上;由于歌词较简单,而且目的在于引入而非训练听力,所以只听一遍,在听之前就要把“只听一遍”的指令明确告诉学生,让学生尽快地记录听到的词语;听完之后同学之间互相对照结果,获取更全面的信息;然后与教师共同验证信息的正确性;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所填单词,发现共同点:都是动词;都用了 -ing 形式;再观察 Love is feeling. 中的 feeling,学生通过理解句子发现尽管 feel 本身是动词,在加了 -ing 以后却具备了名词的意义,这时教师顺势指出:动词在加了 -ing 以后会有很多用法,今天学的是其中的两种;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Verb-ing Form as Subject and Object。评价策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与同伴和教师的共同学习,获得来自同伴和教师的外界评价;通过不断地观察与发现,获得自我肯定;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也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Task Two:Learn about the use of Verb-ing as subject and object.教学思路:利用课本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部分提供的语法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体验目标语言现象,形成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教学过程:1. 学习动词 -ing 作主语的用法课本中提供的材料是一个句型转换的练习;让学生先观察例句,然后模仿例句的形式进行句型转换;前三句口头完成;后三句要求学生把答案写下来;个别提问检查答案的正确性,并提供正确答案供学生对照;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写下的句子,明确动词可以充当主语,但要用其 -ing 形式,不能用原形。2. 学习动词 -ing 作宾语的用法课本中提供的材料是连句练习;限定时间,让学生两个之间轮流造句,提醒学生注意造出来的句子必须具有合乎逻辑的意义;学生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口头向全班展示;教师让全体学生观察这部分句子,明确动词可以充当宾语,但要用其 -ing 形式,不能用原形;限定时间,让学生模仿刚才的句子写出一个用动词 -ing 形式充当宾语的句子,然后向全班展示。评价策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认知是通过自我观察以及师生、同伴的相互合作形成的,个体的主动性和能力得到发挥。这种学习方式使学习者较容易获得自我肯定,而产生学习的成就感,并内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另外,教师在某些步骤中限定了任务完成的时间,就此也可以给出类似的评价:If you have finished all of them, thats great. If you have finished 3 of them, thats good. If you only finish two or less than that, please write faster next time. 这样的评价给予学生具体的评价准则,利于他们对照并确定努力方向。Task Three:Learn more about the use of Verb-ing as object.教学思路:由于动词 -ing 形式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和宾语的用法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也留意到这种现象,所以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在课本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难点:动词 -ing 前面加逻辑主语的结构以及用动词 -ing 和不定式充当宾语的异同(这一点由于涉及到许多动词的惯用法,在新授课里不适于把所有的词一下子堆给学生,所以目标设定为: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其惯用法的分类,然后形成在日后的学习中应不断积累的意识。)教学过程:1. 学动词 -ing 前面加逻辑主语的结构让学生继续观察句子:I insist on your seeing him off tomorrow.教师提问:Who will see him off tomorrow?学生答:You.教师说:We can add a word like your, his, her before verb-ing to tell others who will do it. Now please translate the two sentences.他的迟到使老师很生气。你介意我关窗吗?2. 用动词 -ing 和不定式充当宾语的异同让学生观察两个句子:Do you remember giving me this shirt for your birthday?Remember to tell him the news.引导学生注意remember后的动词形式,然后问:In the first sentence, have I been given this shirt?In the second sentence, has he been told about the news?通过设问引起学生发现一个语言现象:verb-ing 和 to do 都可以作宾语,但意思不同。再让学生思考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动词形式:1. If you can keep _(read) English newspapers, your English will be improved. 2. I hate _(tell) lies!3. * I will never forget _(go) to Beijing with him last summer. * I forgot _(tell) her the news; so she knew nothing about it.通过练习,作出以下小结:The form of a verb as object:1. ve(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rb-ing2. to do3. both verb-ing and to do with the same meaning4. both verb-ing and to do with different meanings让学生再就每一种情况说出一些学过的例子。评价策略:这一环节仍主要是发现语言现象的过程,其教学方式与评价策略与 Task Two 中的情况基本相同,这里不再重复。Task Four: Talk about three famous people.教学思路:给出特定句型让学生练习使用 verb-ing 形式,属于简单的句型操练,目的是使学生能用目标结构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为下一个任务作一定的铺垫。选出的两个句型是学生在前面的单元中学过的,可以达到“温故”的目的。在选材上选择了学生熟悉的人物作为话题,确保每个学生均能“有话可说”。教学过程:向学生呈现三张人物图片(刘翔,袁隆平,Jane Goodall)和两个句型: He/She devotes to He/She is concerned about 布置学生分小组讨论,轮流发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至少要说出一个句子,然后选出最精彩的句子,最后向全班展示。评价策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首先得到来自组内成员的评价,然后在向全班展示的过程中得到来自教师和全体同学的认可。同时通过对照他人的成果,可以进行自我认定,并且修正不足之处。Task Five:Talk about friends.教学思路:在上一个环节谈论著名人物的基础,把话题转移到学生更为熟悉的“朋友”;加大了任务的难度,要求说一段话;为了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仍然给出了一些提示性的句型(见附录二),但是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教学过程:向学生明确该项任务的话题;布置学生首先在小组内轮流发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至少要说出三个句子,然后选出说得最好的学生,准备向全班展示。在学生向全班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问:Is your friend in this classroom?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教师可以顺势进行一个 Guessing Game, 让全班同学按照说话者的介绍猜猜到底说的是谁,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更浓,听起来也更集中精神,气氛非常轻松活跃。笔者在四个班上课的时候,都有进行这个游戏,尽管没有特别规定谈自己的同学,但也许是因为要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所以不少同学都选择了同班同学作为谈论对象。评价策略:这个环节中学生获得评价的方式与上述 Task Four 中的评价策略是基本一致的,学生也是会得到组内成员,教师和全体同学的认可以及自我认定。Task Six:Write about a person you love or respect very much.教学思路:在完成把 verb-ing 用于说的任务后,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练习把 verb-ing 用于写的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在写的技能方面形成正确的语言习得。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由母语和目标语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异决定的。由于中文不存在把动词变形的现象,所以受中文思维习惯的影响,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也极容易忽略词的正确形式。这个任务的设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写作的正确性。教学过程:首先明确任务:Write about a person you love or respect very much. 然后让学生阅读范文(见附录三),提示学生范文中用到的 verb-ing 形式,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这种形式。到了规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朗读自己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使用 verb-ing 的准确性和数量及文章的流畅性和趣味性等选出小组最佳作品。最后选两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其最佳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点评。评价策略: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通过小组互评和全班点评获得学习伙伴和教师的评价;同时通过对照教师设定的标准和同伴的习作,获得自我评价。 Task Seven:Summary and Homework Assignment教学思路:学生在完成了之前的任务后,对Verb-ing充当主语和宾语的基本规则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也形成了初步的语言习惯。这时,教师把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重点进行简单的小结,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形成清晰的概念,使学生明确课后复习的要点和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方向。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本节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Today, weve learned that we can use the verb-ing form as subject and object. And we know some verbs should be followed by the -ing form as object. Some should be followed by “to do”. Some can be followed by both forms. So try to do some research on verbs after class, for it is helpful for your further study. Here are some questions to follow for your research.*Do some research on verbs following the questions:Which verbs should be followed by the -ing form as object?Which verbs should be followed by to do?Which verbs can be followed by both forms?评价策略:学生顺着教师提出的要点,不断对照自我,反省在课堂中的自我表现和学习所得,从而肯定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并发现自己的不足,这种自我评价给予学生信心和动力,促使学生在进一步的探索学习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四、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上语法教学课同样可以在轻松愉快,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关键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始终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在不断的观察,发现和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反思这节实验课,笔者认为在语法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的设定语法教学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知”,更重要的是为了“用”,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用语言去做事”。同时帮助学生将孤立和零碎的语言现象进行归纳,提炼“精华”,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例如本节课的目标重点就是把目标结构运用到说和写的任务中。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优化等因素。例如本节课属于该语法专项的新授课,因此舍弃了该语法项目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哪些动词跟 -ing 形式做宾语,哪些跟 to do 形式,哪些跟两者都可以,意思相同还是不同。传统的教法是把这几类的动词都列出给学生,要求学生全部背下来,巩固练习的形式主要是单项填空和句子填空,形式较为单一枯燥,而学生也不可能把这些词一下子都背下来,看到一大堆要记的词反而产生了焦虑厌烦的感觉,而且花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因此,本节课没有把孤立的词罗列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发现充当宾语的动词除了 -ing 形式,还有 to do, 以及意义上的异同,点到即止。至于具体到每个词的用法,则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探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积累。2任务的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背景,使学生有话可说;任务的完成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任务的难度应该是有层次性的,有难有易,以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并且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让学生逐步适应。例如本节课的任务都跟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熟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