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六校届中考第二次联合模拟数学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2348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届中考第二次联合模拟数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届中考第二次联合模拟数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届中考第二次联合模拟数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瑞安市飞云中学等六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不选、多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在,0,-1,-2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 B0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3如图是由个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主视方向(第3题图)4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1 Cx1 D任意实数A.5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D.C.B.6为了解学校九年级学生某次知识问卷的得分情况,小红随机调查了50名九年级同学,结果如下表:知识问卷得分(单位:分)6570758085人数11515163则这50名同学问卷得分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75,75 B75,80 C80,75D80,85(第7题图)7如图,ABC的顶点都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则tanABC等于( ) A. B C D8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BD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DF,若AB=4,DF=5,则BD的长为( )A. 8 B.10 C. D. 9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B、C在二次函的图象上,四边形OBAC为菱形,且OBA=120,则菱形OBAC的面积为( )A B C D10在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P(3,4)的直线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点B,过点A、点P作y轴的平行线,过点B、点P作x轴的平行线,它们分别交于点M、N,若函数(x0)经过点M、N,则k的值为( )A12 B24 C25 D30(第9题图)(第10题图) 二、填空题(本小题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因式分解:12若一个扇形的半径为4cm,圆心角为120,则它的面积为_ cm213我校在开展“读书节”的活动中,为了解学校850名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九年级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数据,估计我校850名九年级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 小时的人数是_人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所对的圆心角BOC=110,点D在BA延长线上,且AD=AC,则D=_ _度15如图,ADE是一张三角形纸片,A=30,E=90,将该三角形沿虚线剪成甲、乙、丙三块,其中甲、丙为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乙为三角形,两条虚线和AD交于B、C两点,若AB:BC:CD=1:3:2,则甲、乙、丙三个图形的面积比是_(第16题图)16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E是AB的中点,点F是折线C-D-A上的一点,连接EF交对角线AC于点G,以EG为直径作P,当P与AC或BC相切时,则线段CG的长度为 (第15题图)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80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本题8分)(1)计算:; (2)解方程:18(本题8分)如图,已知BD平分ABC,1=D(1)求证:ADBC;(2)当1=35,2 = 21时,求BAC的度数19(本题8分)如图,在方格纸中,分别作ABC,并且要求所作图形面积为2(1)ABC为等腰三角形,且有两边为无理数,另一边为有理数;(2)ABC的三边都是无理数20(本题10分) 四张大小、质地均相同的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现将标有数字的一面朝下扣在桌子上,从中随机抽取一张(不放回),再从桌子上剩下的3张中随机抽取第二张。(1)用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前后两次抽得的卡片上所标数字的所有可能情况;(2)求抽得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奇数的概率21(本题10分)如图,在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垂足分别为点E、F,AE=AF(1)求证:ABCD是菱形;(2)若B=60,点G是AF的中点,连结EG,EG=3,求菱形ABCD的周长22.(本题10分)现计划把甲、乙两种货物用一列货车运往某地,已知这列货车挂有A、B两种不同规格的车厢, 已知每节A型车厢可装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每节B型车厢可装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每节车厢都装满。(1)若有甲种货物1240吨和乙种货物920吨,用A、B两种车厢来装,则需要安排A型车厢和B型车厢各多少节? (2)若这列货车挂40节车厢,且运送的甲种货物不少于乙种货物的2倍。设安排A型车厢X节,求这列货车一次最多可以运送货物多少吨?23(本题12分)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3,0)和点B(-1,0),交y轴于点C,顶点坐标为点E,连接BC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D,对称轴DE交x轴于点H(1) 求抛物线解析式和顶点E的坐标;(2) 连接BE,点F是抛物线上的一点,当BEF的面积和BEH的面积相等时,求点F的坐标;(3) 点M是抛物线上一点,点N是坐标平面内一点,当四边形DCMN是矩形时,直接写出矩形DCMN的面积_24(本题14分)如图1,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C是射线BO上的一个动点,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O方向运动,点D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点,且OD=2OC,过点C作线段CEAB于点E,连接DE,CD。设点C的运动时间为t(1)AB= ,EC= (用t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C在线段BO上运动,求t为何值时,DCE是直角三角形;(3)以DE为直径作圆P,交CE于点F,当圆在直线CE上截取的弦时,则t=_(直接写出时间t的值) (第24题图2)(第24题图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DAABCCCDCB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 ; 12cm2 ; 13340人; 1427.5 ; 1511:9:16 ; 16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80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本题8分)(1)计算:; 3分 1分 (2)解方程:. 2分 2分18(本题8分)(1)证明:BD平分ABC,1=DBC 1分又1=D,D=DBC 1分ADBC 2分(2)解:BD平分ABC,ABC=21=70 1分ADBC C=2=21=70 1分BAC=180-ABC -C=40 2分19(本题8分)20.(1)(本题10分) (6分)(2)P(积为奇数)= (4分)21(本题10分)(1)证明:AEBC于点E,AFCD于点FAEB=AFD=90 1分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D 1分又AE=AF,ABEADF 1分AB=AD ABCD是菱形 1分(2)解法一:菱形ABCD中,B=D =60,AEBC,AFCD DF=BE=AB=BC 2分 G是AF的中点 EG/CF EG为梯形ABCF的中位线 2分 AB+CF=AB=2EG=6 AB=4 1分 菱形ABCD周长为16 1分解法二:连结EF菱形ABCD中,B=D =60,AEBC,AFCD DF=BE=AB=BC 1分CE=CF, C =120 CEF=CFE =30AEF=AFE =60 AEF是正三角形 1分G是AF的中点EGAF,EAF=60EG=3 1分AE= 1分在ABE中,AEB=90,B=60, AE=AB= 1分菱形ABCD周长为16 1分22. (本题10分)解:(1)设安排A型车厢x节,B型车厢y节,由题意得: 2分解得 2分答:安排A型车厢24节,B型车厢16节。 1分(2)设运送的货物总量为y吨,由题意得: y=35x+25(40-x)+15x+35(40-x)=-10x+2400因为-100,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分又因为35x+25(40-x)215x+ 35(40-x) 1分 x36 1分所以当x=36时,y有最大值2040吨。 1分答:一次最多可以运送货物2040吨。23(本题12分)(1)解析式:,E(1,4)4分;(2)直线BE过点B(-1,0),点E(1,4)直线BE的解析式为: 1分过点H(1,0)作BE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F,则直线HE的解析式为: 2分令,解得:,F(,)或(,)2分 3分。24(本题14分)(1) AB=10,EC=4分;(2) 当点C在线段BC上,且DEC=90时,有点D和点A重合,此时OC=4,即6-t=4,t=2;3分;当点C在线段BC上,且CDE=90时,作EF垂直AO于点F。则tanCDO=,即,4分;综上所述:t=2 ,t=10,时,CDE是直角三角形。(3),3分,每个答案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