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专题4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能力特训(含解析) 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023302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 专题4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能力特训(含解析)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 专题4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能力特训(含解析)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 专题4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能力特训(含解析)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2013届专题训练苏教版化学必修1解析版:专题4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能力特训 Word版含答1在硫酸工业生产中,SO3的吸收过程是在吸收塔(如图)中进行的,吸收塔里还装入了大量瓷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处通入SO3,整个吸收操作采取逆流的形式B从处喷下98.3%的硫酸,瓷环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C从处导出的气体只含有少量SO2,可直接排入大气D从处流出的是可用水或稀硫酸稀释的硫酸解析:选C。三氧化硫的吸收通常使用98.3%的硫酸,不用水或稀硫酸,原因是水或稀硫酸吸收三氧化硫时容易形成酸雾,吸收速率慢,不利于三氧化硫的完全吸收;气体的吸收常采用逆流原理,这样有利于气、液的充分接触,吸收效果好;从吸收塔上部导出的气体是N2、尚未起反应的O2和少量二氧化硫,直接排入大气会污染环境,所以应用吸收剂吸收或循环使用。2下列有关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H2SO4与铜共热的反应中,浓H2SO4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B浓H2SO4与金属活泼性顺序中氢后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为SO2,与氢前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是H2C浓H2SO4具有吸水性,能够使蔗糖(C12H22O11)碳化D浓H2SO4是不挥发性强酸,HCl、H2S是挥发性酸,所以可用浓H2SO4与NaCl、FeS反应制取HCl、H2S气体解析:选A。选项内容指向联系分析结论A发生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每2 mol H2SO4反应,其中1 mol作氧化剂,生成1 mol SO2,另外1 mol H2SO4转化为CuSO4,其中化合价未变,体现酸性,浓H2SO4的强氧化性,体现在把金属氧化时,符合题意B与H后面的金属如Cu、Hg、Ag及H前面的金属Al、Zn等反应时,还原产物相同,均为SO2,未有H2产生不符合题意C浓H2SO4能使蔗糖碳化,是利用了其脱水性,而不是吸水性不符合题意D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H2S具有强还原性,浓H2SO4能将H2S氧化,不能用浓H2SO4与FeS反应制H2S不符合题意3.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C都能作为气体的干燥剂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解析:选D。浓硫酸常温下使Fe钝化,而稀硫酸常温时与Fe反应放出H2,故A项错误;稀H2SO4常温或加热时,均不能与Cu发生反应,也不能作干燥剂,B、C选项错误。4已知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A一定含有SOB一定含有SO和SOC一定含有SO D可能无SO和SO解析:选D。若溶液中含有SO或SO或Ag均有上述现象,所以D项正确;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或SO离子时,首先向待检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放出气体且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证明含有SO;若无现象,再滴加BaCl2时可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5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解析:选D。移动铜丝可控制铜丝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即可控制SO2的生成量,故A项合理;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项合理;SO2有毒,且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故C项合理;浓硫酸过量,试管中剩余浓硫酸,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液慢慢加入到大量水中,向试管中加水则易造成液体溅出试管而发生危险,故D项不合理。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双选)()ANa、S2、Cu2、ClBHS、Na、OH、KCK、CO、Cl、SODH、Cl、Na、SO解析:选CD。S2与Cu2可生成CuS沉淀,A项不正确;HS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S2和H2O,B项不正确;C、D两项中的离子均可大量共存。7硫酸亚铁固体可发生如下反应:2FeSO4Fe2O3SO2SO3,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则(双选)()A析出BaSO3沉淀B析出BaSO4沉淀C逸出SO3气体D逸出SO2气体解析:选BD。SO3遇水反应生成H2SO4,随即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SO2不与BaCl2溶液反应,加之SO3溶于水后使溶液显强酸性,不利于SO2溶于水,所以SO2气体会逸出。8在下列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含硫物质被氧化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B铜片与浓硫酸共热C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D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解析:选A。含硫物质被氧化时,硫元素的价态升高。A项,硫为还原剂,在与氧气的反应中被氧化;B、C两项,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D项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硫是一种淡黄色难溶于水的固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C硫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的低价态化合物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解析:选D。硫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SO2,不是SO3,如果要使SO2转化为SO3,需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与O2发生化合。10()(1)现有四份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向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MgOMg(OH)2MgCO3,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2)铜器表面有时会生成铜绿Cu2(OH)2CO3,这层铜绿可用化学方法除去,试写出用稀硫酸除去铜绿而不损伤器物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现有O2、NH3、H2、Cl2、N2、HI、CO、CO2、SO2等气体,其中不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有_。(4)浓硫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_色,后变_色。(5)皮肤上一旦沾有少量浓硫酸,处置措施是_。()浓硫酸具有如下性质:A.酸性;B.强氧化性;C.吸水性;D.脱水性。下列实验或事实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将适当的序号填入括号中。(1)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_;(2)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_;(3)浓硫酸不能干燥硫化氢_;(4)浓硫酸可以干燥二氧化硫_;(5)浓硫酸不能制取碘化氢_;(6)银投入热的浓硫酸中可溶解_;(7)纸遇浓硫酸变黑色_。解析:()本题从多角度考查了浓、稀硫酸的性质和发生浓硫酸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1)向四份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Mg、MgO、Mg(OH)2、MgCO3充分反应:MgH2SO4(稀)=MgSO4H2MgOH2SO4(稀)=MgSO4H2OMg(OH)2H2SO4(稀)=MgSO42H2OMgCO3H2SO4(稀)=MgSO4H2OCO2由上述反应和题意可知生成MgSO4的量相同,只有无水生成,和生成的水量相等,生成的水最多,故溶质MgSO4的质量分数为。(2)可用稀硫酸除去铜绿的反应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3)HI有还原性可被浓硫酸氧化为单质I2,NH3为碱性气体,故NH3和HI不可用浓硫酸干燥,其他气体均可用浓硫酸干燥(CO、SO2虽有还原性,但不能被浓硫酸氧化)。(4)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体现了浓硫酸有酸性和脱水性。(5)皮肤上一旦沾有少量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小苏打(NaHCO3)溶液。()判断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种性质要抓住性质的主要特征。酸性反应中生成硫酸盐,强氧化性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6降到4价,一般有SO2生成;吸水性要与脱水性相区别,吸水性吸收现成的水(浓硫酸作干燥剂),脱水性将有机物中的H、O两元素按照H2O的比例夺取出来。答案:()(1)(2)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3)NH3、HI(4)红黑(5)立即用清水冲洗,最后涂上小苏打(NaHCO3)稀溶液()(1)C(2)A(3)B(4)C(5)B(6)AB(7)D11由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E、F,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D溶液是黄色氯化物的溶液,C是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据上图关系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溶液中写溶质的化学式):A_,B_,C_,G_。(2)写出气体F通入E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E具有氧化性、F具有还原性):_。(3)D溶液中通入气体C,产生了淡黄色沉淀,且生成强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变化过程:_。解析:C是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则C为H2S,F为SO2;D溶液是黄色氯化物的溶液,则D为FeCl3,可推出A为FeS、B为FeSO4、E为Fe2(SO4)3、G为H2SO4。答案:(1)FeSFeSO4H2SH2SO4(2)2Fe3SO22H2O=2Fe2SO4H(3)2FeCl3H2S=2FeCl2S2HCl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用一种液体浸泡一下,这种液体是_,其作用是_。(3)装置B的作用是容纳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弹簧夹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填字母)。a水b酸性KMnO4溶液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填字母)。a铁粉 bBaCl2溶液c银粉 dNa2CO3溶液解析:铜与浓硫酸反应后会产生SO2,产生的SO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并用品红溶液验满。为防止多余的SO2污染空气,可用碱溶液浸湿的棉花吸收逸出的SO2。装置B的作用是容纳多余的SO2而不是吸收多余的SO2,因此所选试剂不能与SO2发生反应,且SO2在其中的溶解度应较小,故最佳试剂为饱和NaHSO3溶液。反应结束后,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故检验余酸时所选试剂应该是能与硫酸中的H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的一组(因CuSO4中含有SO,故不能用检验SO的方法确定H2SO4的存在)。答案:(1)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强碱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3)试剂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d(4)反应过程中硫酸被消耗,浓硫酸逐渐变稀,而铜不和稀硫酸反应ad13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的Zn充分反应时,有SO2和H2生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研究。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微热试管A,观察到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反应较长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试回答:(1)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_、_接b,c接_、_接d;D、E两支试管中CCl4溶液的作用是_。(2)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的实验现象为_。(3)反应较长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4)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选择乙是为了缓冲气流,防止倒吸溶液进入A中;D、E中CCl4不溶解SO2和H2,防止倒吸;C中品红褪色,说明生成了SO2,就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答案:(1)3412防倒吸(2)C中品红溶液褪色(3)浓硫酸变成稀硫酸,与Zn反应放出H2(4)SO2H2OCaSO3=Ca22HSO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